一种股骨骨折内固定仿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7283发布日期:2020-10-23 12:4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股骨骨折内固定仿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股骨骨折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股骨骨折内固定仿真装置。



背景技术:

股骨骨折是指自股骨头以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约占股骨近端骨折的53%,占全身骨折的约3.6%,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但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所致年轻病人股骨颈骨折也很常见,股骨颈骨折由于骨折部位特殊,骨折后血供容易破坏,局部产生剪力大,易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治疗难度较大,内固定仍然是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随着髋部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及内固定物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空心钉的出现,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但仍有6%的患者发生骨折不愈合现象,即使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仍较高,约占22.5%;因此对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

以前的股骨骨折内固定仿真装置使用时,将髓内钉与股骨贴合,螺钉与下方股骨贯穿固定,便于对患者股骨进行定位支撑,现有的股骨骨折内固定仿真装置,不便根据患者股骨受损部位高度调节套筒支撑角度,设备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股骨骨折内固定仿真装置,解决现有的股骨骨折内固定仿真装置,不便根据患者股骨受损部位高度调节套筒支撑角度,设备实用性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股骨骨折内固定仿真装置,包括髓内钉,

辅助套筒,用于对设备支撑点进行调节直至与相应股骨受损部位贴合;

端头,用于对髓内钉上下两端进行密封防护;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套筒设置有2个。

进一步的,所述髓内钉底部插接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底端设置有第二螺钉,所述髓内钉顶部嵌合由辅助套筒,所述髓内钉上下两端镶嵌有端头。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套筒包括筒体、旋钮、锥齿轮组、螺杆、夹板、限位槽、万向球阀和套筒,所述筒体右端插接有旋钮,所述旋钮左端与锥齿轮组转动配合,所述锥齿轮组中部与螺杆转动配合,所述螺杆上下两端与夹板螺纹啮合,所述夹板右端沿着限位槽上下滑动,所述筒体左侧内侧设置有万向球阀,所述万向球阀左端与套筒转动配合,所述筒体外径与髓内钉嵌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夹板包括夹板本体、螺槽和夹固垫,所述夹板本体右端开设有螺槽,所述夹板本体内径铺设有夹固垫,所述螺槽内侧与螺杆相互嵌合。

进一步的,所述锥齿轮组由两个锥齿轮组成,且锥齿轮组内锥齿轮呈垂直摆放。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外径螺纹呈对立状分布,且螺杆外径螺纹与夹板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夹板和限位槽均设置有4个,且夹板和限位槽上下滑动范围为0至2cm。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球阀和套筒配合转动范围为0至360度,且套筒左端外径环绕分布有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髓内钉为钛合金材质,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股骨骨折内固定仿真装置,通过在髓内钉上方设置辅助套筒,将筒体与髓内钉嵌入配合,接着扳动套筒经万向球阀调节其摆动方位直至与股骨适当位置交合支撑,正向旋动旋钮,旋钮带动锥齿轮组转动,锥齿轮带动螺杆转动,螺杆与夹板相互啮合,致使夹板沿着限位槽缓缓下移夹固万向球阀,防套筒随意转动,达到了根据患者股骨受损部位高度调节套筒支撑角度,提高设备实用的有益效果。

优点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股骨骨折内固定仿真装置,通过在螺杆外侧设置夹板,螺杆与夹板本体内侧螺槽相互啮合,致使夹板本体沿着限位槽缓缓下移,直至夹板本体经内侧夹固垫与万向球阀贴合夹固,达到对万向球阀夹固的稳固夹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髓内钉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套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锥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髓内钉-1、第一螺钉-2、第二螺钉-3、辅助套筒-4、端头-5、筒体-41、旋钮-42、锥齿轮组-43、螺杆-44、夹板-45、限位槽-46、万向球阀-47、套筒-48、夹板本体-451、螺槽-452、夹固垫-45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股骨骨折内固定仿真装置:包括髓内钉1,

辅助套筒4,用于对设备支撑点进行调节直至与相应股骨受损部位贴合;

端头5,用于对髓内钉1上下两端进行密封防护;

其中,所述辅助套筒4设置有2个。

其中,所述髓内钉1底部插接有第一螺钉2,所述第一螺钉2底端设置有第二螺钉3,所述髓内钉1顶部嵌合由辅助套筒4,所述髓内钉1上下两端镶嵌有端头5。

其中,所述辅助套筒4包括筒体41、旋钮42、锥齿轮组43、螺杆44、夹板45、限位槽46、万向球阀47和套筒48,所述筒体41右端插接有旋钮42,所述旋钮42左端与锥齿轮组43转动配合,有利于设备的传动配合,所述锥齿轮组43中部与螺杆44转动配合,所述螺杆44上下两端与夹板45螺纹啮合,有利于夹板45的同步滑动,所述夹板45右端沿着限位槽46上下滑动,有利于限制夹板45的滑动范围,所述筒体41左侧内侧设置有万向球阀47,有利于调节套筒48的转动角度,所述万向球阀47左端与套筒48转动配合,所述筒体41外径与髓内钉1嵌入配合。

其中,所述夹板45包括夹板本体451、螺槽452和夹固垫453,所述夹板本体451右端开设有螺槽452,有利于夹板本体451的上下滑动,所述夹板本体451内径铺设有夹固垫453,有利于防止万向球阀47随意滑动,所述螺槽452内侧与螺杆44相互嵌合。

其中,所述锥齿轮组43由两个锥齿轮组成,且锥齿轮组43内锥齿轮呈垂直摆放,有利于零部件的传动配合。

其中,所述螺杆44外径螺纹呈对立状分布,且螺杆44外径螺纹与夹板45相匹配,有利于夹板45的同步滑动。

其中,所述夹板45和限位槽46均设置有4个,且夹板45和限位槽46上下滑动范围为0至2cm,有利于限制夹板45的滑动范围。

其中,所述万向球阀47和套筒48配合转动范围为0至360度,且套筒48左端外径环绕分布有螺纹,有利于调节套筒48的摆动角度。

其中,所述髓内钉1为钛合金材质,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

本专利所述的髓内钉1属医疗器械中的骨科内固定器械,结构具有髓内钉杆,在髓内钉杆近端设有近端锁定螺钉孔,在髓内钉杆表面设置有减压平面,在髓内钉杆表面设有一条以上呈长条形的减压平面,减压平面可从髓内钉杆近端直至髓内钉杆远端,在髓内钉杆近端设置有锁紧螺杆定位螺孔、连接套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一种股骨骨折内固定仿真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使用时,首先将股骨骨折内固定仿真装置移动到适当位置,当需要对患者股骨骨折区进行医疗救护时,将髓内钉1插入患者股骨并与其贴合,且髓内钉1下方分别经第一螺钉2和第二螺钉3股骨贯通固定;

第二,当需要将髓内钉1上方与股骨对接时,通过在髓内钉1上方设置辅助套筒4,将筒体41与髓内钉1嵌入配合,接着扳动套筒48经万向球阀47调节其摆动方位直至与股骨适当位置交合支撑,正向旋动旋钮42,旋钮42带动锥齿轮组43转动,锥齿轮43带动螺杆44转动,螺杆44与夹板本体451内侧螺槽452相互啮合,致使夹板本体451沿着限位槽46缓缓下移,直至夹板本体451经内侧夹固垫453与万向球阀47贴合夹固,防套筒48随意转动;

第三,当需要继续调节套筒48角度时,按照上述,反向转动旋钮42,旋钮42带动锥齿轮组43转动,锥齿轮43带动螺杆44转动,螺杆44与夹板本体451内侧螺槽452相互啮合,致使夹板本体451沿着限位槽46缓缓上移,直至夹板本体451和内侧夹固垫453与万向球阀47分离,便于使用者扳动套筒48经万向球阀47进行全方位调节,达到了根据患者股骨受损部位高度调节套筒支撑角度,提高设备实用性的有益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