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后配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软管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引流管通常是软管,引流管的管理,要求做到“保持通畅,有效引流”,保持畅通的有效途径便是挤压引流管。但是,目前挤压引流管的方式,往往是徒手挤压,不仅费时费力,挤压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管挤压装置,其能够方便、快捷、有效的挤压软管,以达到使管道保持通畅的目的。(简述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软管挤压装置,其主要包括夹持主体,夹持主体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固定孔和导孔。固定孔用于固定软管,导孔沿固定孔周向设置。导孔套设有挤压组件,固定孔和导孔相互连通,便于挤压组件进入固定孔并能够挤压软管,以使软管保持畅通。挤压组件远离固定孔的一端与导孔匹配,以使挤压组件沿导孔移动时,不易发生较大的晃动,挤压组件能够更好的工作。挤压组件靠近固定孔的一端设置有滚轮,挤压组件能带动滚轮沿导孔移动。当滚轮向下移动时,滚轮能够挤压位于固定孔内的软管。用户使软管挤压装置和软管发生相对移动,滚轮能够在软管表面滚动,挤压管道,以使用户能够用较小的力,便能对软管达到良好的疏通效果。挤压组件靠近固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导孔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开设有与第一限位件匹配的限位槽,第二限位件和限位槽的共同配合,以实现对挤压组件的固定。软管挤压装置工作时,先将软管放入固定孔内,再将挤压组件上的第一限位件旋转至远离限位槽的一侧,再使挤压组件向靠近固定孔的方向移动,当第一限位件移动到相应位置时,再将第一限位件旋转至远离限位槽内,以实现对挤压组件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上述导孔靠近固定孔的方向上,所述挤压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挤压杆和第二挤压杆。第一挤压杆与导孔匹配,以使挤压组件沿导孔移动时,不易发生较大的晃动,挤压组件能够更好的工作。滚轮设置于第一挤压杆靠近固定孔的一端,以实现对软管的挤压。第二限位件与第一挤压杆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第一挤压杆开设有与回位弹簧匹配的防脱槽,回位弹簧远离第一挤压杆的一端与第二限位件固定连接。防脱槽的设置,既能使得回位弹簧工作时不易从第一挤压杆上脱落,又能使第一挤压杆相对回位弹簧发生转动。第一挤压杆向下移动时,回位弹簧呈压缩状态,第一限位件脱离限位槽时,回位弹簧呈伸展状态,此时第一挤压杆在回位弹簧的推动下回到初始位置,以便于软管挤压装置进行下一次挤压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导孔远离固定孔的一端嵌设有封堵组件,封堵组件能够限制挤压组件向远离固定孔的方向的移动,以免挤压组件从导孔内脱落,使得软管挤压装置的零部件不易丢失。挤压组件远离滚轮的一端与封堵组件滑动连接,封堵组件能带动挤压组件转动。封堵组件带动挤压组件转动,以调整第一限位件和限位槽之间的角度。挤压组件能够相对封堵组件滑动,有利于减小挤压组件的长度,当第一挤压杆处于初始位置时,能够减少挤压组件从夹持主体中露出的长度,既便于软管挤压装置的小型化设置,又能使软管挤压装置的整体性更强,更为美观、大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挤压组件远离固定孔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两侧设置有导轨,封堵组件靠近滚轮的一侧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导轨匹配的滑槽。连接柱能够相对于封堵组件发生滑动,以调整滚轮的位置。通过滑槽和导轨的设置,使得支撑杆和封堵组件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滑动,而难以沿水平方向相对转动。第一挤压杆向靠近封堵组件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挤压杆受到封堵组件的限制而难以从导孔内滑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封堵组件远离滚轮的一端设置有旋钮部,以便于用户通过旋钮部调整第一限位件与限位槽之间的角度。夹持主体靠近旋钮部的一侧设置有指示限位槽的位置的定位标识,以方便用户实现对挤压组件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导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限位件,第三限位件用于限制挤压组件的移动,第三限位件和挤压组件的共同配合,以实现第二限位件和限位槽的匹配连接。当第一挤压杆受到第三限位件的限制而不能继续向下移动时,用户便可旋转挤压组件以使第一限位件能够更容易、更方便的进入限位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夹持主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设有缺口,固定孔由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的缺口共同限定后形成。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可拆卸连接便于软管挤压装置对软管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一端铰接,既能便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安装,又能使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不易丢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一种软管挤压装置,其主要包括夹持主体,夹持主体开设有相互连通固定孔和导孔。固定孔用于固定软管,导孔沿固定孔的周向设置。导孔套设有挤压组件,固定孔和导孔相互连通,便于挤压组件进入固定孔并能够挤压软管,以使软管保持畅通。挤压组件远离固定孔的一端与导孔匹配,以使挤压组件沿导孔移动时,不易发生较大的晃动,挤压组件能够更好的工作。挤压组件靠近固定孔的一端设置有滚轮,挤压组件能带动滚轮沿导孔移动。滚轮能够在软管表面滚动,挤压管道,以使用户能够用较小的力,便能对软管达到良好的疏通效果。挤压组件靠近固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导孔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开设有与第一限位件匹配的限位槽,第二限位件和限位槽的共同配合,以实现对挤压组件的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软管挤压装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软管挤压装置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封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可拆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软管挤压装置,110-夹持主体,111-固定孔,113-导孔,1131-第二限位件,1133-限位槽,1135-第三限位件,130-挤压组件,131-滚轮,133-第一限位件,135-第一挤压杆,1351-防脱槽,137-第二挤压杆,139-回位弹簧,141-连接柱,1411-导轨,150-封堵组件,151-通孔,153-滑槽,155-连接部,157-旋钮部,300-软管挤压装置,310-夹持主体,311-第一夹板,313-第二夹板,315-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所示为软管挤压装置100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软管挤压装置100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软管挤压装置100,其主要包括夹持主体110,夹持主体110可以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固定孔111和导孔113。固定孔111用于固定软管(图中未示出,例如可以是心包或纵膈引流管),导孔113可以沿固定孔111的周向设置(如图1所示,固定孔111沿图1所示前后方向设置,导孔113沿图1所示上下方向设置,二者连通)。导孔113内可以套设有挤压组件130,挤压组件130能够在导孔113内上下滑动(图1所示上下方向)。固定孔111和导孔113相互连通,便于挤压组件130进入固定孔111并能够挤压软管,以使软管能够保持畅通。
如图1所示,挤压组件130远离固定孔111的一端与导孔113匹配,以使挤压组件130沿导孔113移动时,不易发生较大的晃动,挤压组件130能够更好的工作。挤压组件130靠近固定孔111的一端设置有滚轮131,挤压组件130能带动滚轮131沿导孔113移动。当滚轮131向下移动时,滚轮131能够挤压位于固定孔111内的软管。挤压组件130靠近固定孔1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件133,导孔113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131,第二限位件1131开设有与第一限位件133匹配的限位槽1133,第二限位件1131和限位槽1133的共同配合,以实现对挤压组件130的固定。
软管挤压装置100工作时,先将软管放入固定孔111内,再将挤压组件130上的第一限位件133旋转至远离限位槽1133的一侧,再使挤压组件130向靠近固定孔111的方向移动,当第一限位件133移动到相应位置时,再将第一限位件133旋转至远离限位槽1133内,以实现对挤压组件130的固定。此时,滚轮131挤压软管并能够在软管表面滚动。滚轮131在软管表面滚动,滚轮131与软管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使得用户能够用较小的力,便能对软管达到良好的疏通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和3,图3所示为第一限位件133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限位件133可以呈扇形,以使第一限位件133能够具有更小的体积,并能与限位槽1133配合,对挤压组件130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固定孔315的截面例如可以呈矩形。由于滚轮131可拆卸安装于第二挤压杆137,因此滚轮131还可以替换成用于阻断软管内流体的流动的封堵板(图中未示出,封堵板例如可以和第二挤压杆137螺纹连接)。封堵板的形状和大小与固定孔315相匹配,封堵板向下挤压软管,并能够阻断软管内流体的流动。软管挤压装置100不仅能够用于疏通软管,还能够替代止血钳使用,大大扩展了软管挤压装置100的适用范围。
请参照图1,沿导孔113靠近固定孔111的方向上(图1所示从上到下的方向),挤压组件130还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挤压杆135和第二挤压杆137(第一挤压杆135和第二挤压杆137例如可以一体成型)。如图1所示,第一挤压杆135与导孔113匹配,以使挤压组件130沿导孔113上下移动时(图1所示上下方向),不易发生较大的晃动,挤压组件130能够更好的工作。滚轮131设置于第一挤压杆135靠近固定孔111的一端(即第一挤压杆135的下端),以实现对软管的挤压。滚轮131可以参照自行车的车轮的安装方式可拆卸安装于第一挤压杆135。
请参照图1和图2,第二限位件1131与第一挤压杆135之间可以设置有回位弹簧139,第一挤压杆135开设有与回位弹簧139匹配的防脱槽1351,回位弹簧139远离第一挤压杆135的一端与第二限位件1131固定连接。防脱槽1351的设置,既能使得回位弹簧139工作时不易从第一挤压杆135上脱落,又能使第一挤压杆135相对回位弹簧139发生转动。第一挤压杆135向下移动时,回位弹簧139呈压缩状态。第一限位件133脱离限位槽1133时,回位弹簧139呈伸展状态,此时第一挤压杆135在回位弹簧139的推动下回到初始位置,以便于软管挤压装置100进行下一次挤压软管的工作。
请参照图1,导孔113的内壁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三限位件1135,第三限位件1135用于限制挤压组件130的移动,第三限位件1135和挤压组件130的共同配合,以实现第二限位件1131和限位槽1133的匹配连接。由于不同的用户人按压弹簧时的力度不同,第三限位件1135的设置,使得当第一挤压杆135受到第三限位件1135的限制而不能继续向下移动时,用户便可旋转挤压组件130以使第一限位件133能够更容易、更方便的进入限位槽1133内。
请参照图1和图4,图4所示为封堵组件150的结构示意图。导孔113远离固定孔111的一端可以嵌设有封堵组件150,封堵组件150能够在夹持主体110上转动。封堵组件150能够限制挤压组件130向远离固定孔111的方向的移动(图1所示从下至上的方向),以免挤压组件130从导孔113内脱落,使得软管挤压装置100的零部件不易丢失。挤压组件130远离滚轮131的一端与封堵组件150滑动连接,挤压组件130能够相对于封堵组件150上下移动(图1所示上下方向)。封堵组件150能够带动挤压组件130转动,以调整第一限位件133和限位槽1133之间的角度。挤压组件130能够相对封堵组件150滑动,有利于减小挤压组件130的长度。当第一挤压杆135处于初始位置时,能够减少挤压组件130从夹持主体110中露出的长度,既便于软管挤压装置100的小型化设置,又能使软管挤压装置100的整体性更强,更为美观、大气。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和图4,封堵组件150设置有连接部155,导孔113设置有与连接部155匹配的连接槽(图中未示出)。封堵组件150和导孔113通过连接部155和连接槽的匹配连接,以使封堵组件150嵌设在导孔113上。
请参照图1,封堵组件150靠近滚轮131的一侧还可以开设有通孔151,挤压组件130远离固定孔111的一端可以设置有连接柱141,连接柱141的两侧可以设置有导轨1411,通孔151的侧壁上可以开设有与导轨1411匹配的滑槽153(当然,导轨1411和滑槽153的设置是相对的,其他实施例中,导轨1411和滑槽153的位置也可以调换)。连接柱141能够相对于封堵组件150发生滑动,以调整滚轮131的上下位置(图1所示上下方向)。通过滑槽153和导轨1411的设置,使得支撑杆和封堵组件150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滑动,而难以沿水平方向发生相对转动。第一挤压杆135向靠近封堵组件15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挤压杆135受到封堵组件150的限制而难以从导孔113内滑出。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和图4,封堵组件150远离滚轮131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有旋钮部157,便于用户通过旋钮部157带动挤压组件130,以调整第一限位件133与限位槽1133之间的角度。夹持主体110靠近旋钮部157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指示限位槽1133的位置的定位标识(图中未示出),以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快速地实现对挤压组件130的固定。
软管挤压装置100的工作原理是:
软管挤压装置100工作时,先将软管放入固定孔111内,再将挤压组件130上的第一限位件133旋转至远离限位槽1133的一侧,再向下按压挤压组件130的连接柱141,当第一限位件133移动到相应位置时,再将第一限位件133旋转至远离限位槽1133内,以实现对挤压组件130的固定。此时,滚轮131挤压软管并能够在软管表面滚动。滚轮131在软管表面滚动,滚轮131与软管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使得用户能够用较小的力,便能对软管达到良好的疏通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夹持主体310所做的改进,其他未提及的部件均可参照实施例1的相应结构设置。
请参照图5,图5所示为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3可拆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夹持主体310包括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是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的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3,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3均设有缺口,固定孔315由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3上的缺口共同限定后形成。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3的可拆卸连接,使得软管能够更方便、快速的固定于软管挤压装置300。
进一步地,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3的一端铰接,既能便于第一夹板311和第二夹板313的安装,又能使第一夹板311或第二夹板313不易丢失。
进一步地,第二夹板313远离第一夹板311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吸盘(图中未示出),以使软管挤压装置300能够固定于墙面等较光滑的物体表面,进而实现对软管(图中未示出)的固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