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专用CT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1641发布日期:2020-06-09 20:1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应急专用CT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ct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专用ct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疫情防控、地震救灾、移动体检、国防、野战医院,普通ct由于其固定的使用场所和对屏蔽间的高要求,导致普通ct满足上述场景的应用。例如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生,各医院需要对疑似病例的肺部进行ct扫描,但由于ct室设置在医院内,易使健康受检者发生感染风险。

而车载ct可以有效解决普通ct过于单一的应用场景,具有机动性好,灵活度高等特点。但车载ct由于对车辆的依赖性较高,导致其对车辆的性能要求很高,在临床应用时,必须配合车俩。

基于此,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专用ct装置,以解决通常医院在应急时面临的场地和机房的局限性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急专用ct装置,包括卡车,包括放置在卡车上的ct方舟,所述ct方舟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包括前端电控室、控制室、ct扫描室及后端电控室,所述前、后端电控室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沿宽度方向调节的水平横移机构,水平横移机构上设有可竖向伸缩调节的支撑推杆。

进一步的,所述前、后端电控室均包括位于中部的设备安装室及位于两侧的支撑推杆控制室,支撑推杆控制室远离设备安装室的一侧与外部连通,所述水平横移机构设置在支撑推杆控制室内;所述前端电控室的设备安装室包括控制室空调外机、电控箱及开设在侧壁上的前端通风口,电控箱上设有外接插头;所述后端电控室的设备安装室包括ct扫描室空调外机、蓄电池及开设在侧壁上的后端通风口,ct方舟的顶面设有用于给蓄电池充电的太阳能板。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室包括医生通道、椅子、控制室空调、键盘、ctpod、显示器、操作台、观察窗、控制室照明灯及ct控制箱,所述观察窗为铅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椅子、键盘、ctpod、显示器和操作台均与控制室内壁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ct扫描室包括病患通道、诊断床、ct主机、电气柜、维护门、扫描室空调及扫描室照明灯。

进一步的,所述扫描室的内壁上设有铅板和隔音板。

进一步的,所述ct方舟的顶面设有吊环。

进一步的,所述ct方舟的外壁上设有隔音板。

进一步的,所述ct方舟的底面上设有方舟底板,方舟底板与ct方舟底面之间设有减震器。

进一步的,所述方舟底板上设有卡车连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具备多种使用场景,疫情防控、地震救灾、移动体检、国防、野战医院等,独立于现有的医院建筑之外,不受机房的限制,使用场景灵活,整体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快速运输投送、快速安装并投入使用。解决通常医院在应急时面临的场地和机房的局限性问题;

2.ct方舟具有四个独立的支撑系统,能够实现整体快速调平,适用于复杂地面的应用;

3.ct方舟自身具备综合电源,可实现插电即用,或者自供电,适用于普通地区外部供电,甚至断电,无电源的场景;

4.ct方舟整体具有减振功能,在运输工程中有效保护内部所有设备,且内部设备均设置有固定装置,可靠性高;

5.ct方舟内部设置有ct扫描室和控制室,实现医患隔离,可避免交叉感染;

6.ct方舟自身具备辐射屏蔽功能,不需要建额外的屏蔽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ct方舟框架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ct方舟支撑推杆动作后支撑地面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ct方舟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前端电控室的构造示意图;

图6为控制室内的构造示意图;

图7为后端电控室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应急专用ct装置,如图1至7所示,包括卡车1,ct方舟2,方舟底板9,所述ct方舟2包括:前端电控室3,控制室4,ct扫描室5,后端电控室6;其中,方舟2框架外部设置有隔音板,用于增加方舟的隔音效果。ct方舟2和方舟底板9中间设置有多个减震器10,起到ct方舟2在车辆运输过程中的减震作用,所述方舟底板9设置有卡车连接机构(图中未示出),方便ct方舟与卡车的连接与分离,该卡车连接机构可以是简单的螺栓螺母组件,实现快速固定和拆卸的功能,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发,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卡车。ct方舟的顶面设有吊环,以方便吊装。

前端电控室3和后端电控室6均包括:位于中部的设备安装室及位于两侧的支撑推杆控制室,支撑推杆控制室远离设备安装室的一侧与外部连通,支撑推杆控制室内设有沿宽度方向调节的水平横移机构,水平横移机构上设有可竖向伸缩调节的支撑推杆。其中,前端电控室3的支撑推杆控制室此处命名为前端支撑推杆控制室34(如图5中所示),前端支撑推杆控制室34内的水平横移机构(图中未示出)可以使前端支撑推杆31水平移动(即可移出前端支撑推杆控制室34与外部的连通处),前端支撑推杆31能够竖向自动伸缩,从而实现支撑ct方舟2的作用(此处的设计类似于起重臂吊车在吊装时的支撑机构);后端电控室6的支撑推杆控制室此处命名为后端支撑推杆控制室64(如图7中所示),其内部后端支撑推杆61的动作原理与前端支撑推杆控制室34一致。

所述前端电控室3的设备安装室包括控制室空调外机32、电控箱33及开设在侧壁上的前端通风口35,电控箱33上设有外接插头,可实现外面电源接入,为方舟2内部设备提供电源;所述后端电控室6的设备安装室包括扫描室空调外机62、蓄电池63及开设在侧壁上的后端通风口65,ct方舟2的顶面设有用于给蓄电池63充电的太阳能板8,当无外部供应电源时,蓄电池63能够给ct方舟2内部设备提供电能。

控制室4包括:医生通道41、椅子42、控制室空调43、键盘44、ctpod45、显示器46、操作台47、观察窗48、控制室照明灯49及ct控制箱410。其中,椅子42、键盘44、ctpod45、显示器46和操作台47均设置固定机构,用于与控制室4内壁连接固定,防止车辆运输过程中的颠簸;观察窗48为铅玻璃,便于医生观察病患情况。

ct扫描室5包括:病患通道51、诊断床52、ct主机53、电气柜54、维护门55、ct扫描室空调56及扫描室照明灯57。ct扫描室5内壁设置有铅板和隔音板,实现防辐射和隔音的效果。所述诊断床52底部还可设置有导向定位装置,可以实现诊断床52的快速定位和固定,所示ct主机53底部还可设置有定位调节装置,可以实现ct主机53的精确定位和固定。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当需要运输时:ct方舟2通过吊环7放置在卡车1上,且方舟底板9上的卡车连接机构使ct方舟2与卡车1固定连接,运输过程中,减震器10能够缓解ct方舟2的振动,从而保护了ct方舟2的内部设备;

当运输到指定位置后:前端支撑推杆控制室34控制水平横移机构使前端支撑推杆31水平移动,后端支撑推杆控制室64控制水平横移机构使后端支撑推杆61水平移动,均伸出ct方舟2两侧,前端支撑推杆31和后端支撑推杆61均伸长支撑到地面上;由于前后独立4个支撑推杆的设计,可以有效调平ct方舟2,适用于复杂的地面情形;待ct方舟2支撑在地面上,便可以进行临床ct扫描,患者通过病患通道51进出ct扫描室5,医生通过医生通道41进出控制室4,且可以通过观察窗48观察ct扫描室5内的患者情况;

当ct方舟2通过前后端支撑推杆支撑在地面上时:松开方舟底板9上的卡车连接机构,卡车1与ct方舟2分离,此时卡车1的存在与否,不影响临床ct的扫描;

当ct方舟2需要更换使用地点时:卡车1驶入ct方舟2底部,锁紧方舟底板9上的卡车连接机构,将卡车1和ct方舟2紧固连接。前、后端支撑推杆31、61缩回,同时前、后端支撑推杆控制室34、64控制水平横移机构,使得前、后端支撑推杆31、61向ct方舟2的内侧移动,使前、后端支撑推杆31、61缩回前、后端支撑推杆控制室34、64内,之后,卡车1运输ct方舟2至其他地点。

由于扫描室设有铅板,本实施例可有效降低ct正常扫描时周围空间的辐射剂量水平,适用于没有屏蔽间的场所,值得在特殊场景中推广。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构思,而非对本发明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