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医用防护床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11394发布日期:2020-11-13 13:1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医用防护床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医用防护床罩。



背景技术:

呼吸道疾病患者气溶胶和分泌物喷溅暴露是医护人员感染的高风险因素。研究显示:气管插管、吸痰以及雾化器治疗等操作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和飞沫,暴露于这类高风险操作的医护人员与非暴露者相比,感染率增加2.86倍。

在呼吸道传染疾病疫情期间,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需要对确诊患者进行防护等级较高的单独隔离,而对于疑似患者,如与确诊患者有过接触的患者、具有呼吸道传染疾病症状的患者等,通常也需要留院进行观察和治疗,由于现有病房中通常设置有多张病床,可以同时容纳多人进行观察和治疗,然而,现有的病房中,病床与病床之间通常不能实现有效的隔离,从而使得患者之间非常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需要进行吸痰护理、雾化吸入、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护理、气管插管、咽拭子标本采集等护理操作的患者,在进行上述护理操作时,非常容易出现气溶胶和分泌物喷溅的情况,不仅大大增加了病房内其它患者被感染的几率,而且容易污染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从而增加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而现有技术中,没有适用于这种情况的防护用品,亟待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医用防护床罩,结构简单、紧凑,可以方便的安装在病床上并罩住病床,可以有效防止护理操作过程中气溶胶和分泌物等四处喷溅,从而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有效防止交叉感染,而且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在确保防护效果的同时,满足不同治疗和护理操作的需求,尤其适用于呼吸道传染疾病疫情期间,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和防护。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医用防护床罩,包括支撑架、用于实现隔离的罩体,所述罩体套设于所述支撑架,并用于罩住病床,所述罩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通过医疗器械的通孔,且罩体侧面对应病床侧面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用于供患者进出的第一开孔,所述通孔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封闭通孔的收紧部,所述第一开孔处设置有活动连接部件,所述活动连接部件用于实现第一开孔的启/闭。本防护床罩,可以放置在病床上,并罩住病床,一方面,可以将患者罩在病床上,使得达到隔离和防护的效果,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护理、雾化吸入、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护理、气管插管、咽拭子标本采集等护理操作过程中、以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救援的过程中,所需的医疗器械均可以通过所述通孔延伸进罩体内,并利用所述收紧部收紧通孔,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隔离、防护效果,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护理操作过程中气溶胶和分泌物等四处喷溅,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尤其适用于呼吸道传染疾病疫情期间,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观察和防护治疗。

优选的,所述罩体为长条形结构。以便于病床的形状相适配,从而可以完整的罩住病床的床板。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上对应床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处设置有活动连接部件,所述活动连接部件用于实现第二开孔的启/闭,第二开孔用于从罩体的端部通过医疗器械。第二开孔的设置,可以在靠近患者头部的位置处,给患者留出一个较大的器械通道,以便在治疗患者,尤其是在紧急抢救患者时,通过体积较大医疗器械,非常的安全、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孔和/或第二开孔为u形结构或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收紧部采用软质材料制成。以便可以方便的实现收紧功能。

优选的,所述收紧部包括筒状连接体和收紧带,所述筒状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罩体相连,并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收紧带设置于筒状连接体的另一端,用于收紧筒状连接体的端部。在使用过程中,相关的医疗器械,如管路、线路等,可以通过筒状连接体及对应的通孔延伸进罩体内,并可以利用收紧带收紧筒状连接体的一端,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气溶胶和分泌物等通过通孔向外传播,进而更有利于实现隔离和防护。

优选的,所述收紧带为环状松紧带,或沿筒状连接体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约束环,所述约束环设置有收紧口,所述收紧带套设于所述约束环,且收紧带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收紧口延伸出约束环。在本方案中,利用环状收紧带的弹性,可以自动收紧筒状连接体的端部,从而达到隔离和防护的目的;而收紧带可以相对于收紧环移动,并可以收拢并压紧约束环,从而达到隔离和防护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孔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通过输液管道的通孔,和/或,设置有用于通过输氧管的通孔,和/或,设置有用于通过中心负压管的通孔。以便满足不同场合、不同患者的治疗或抢救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孔的下方和/或侧面设置有用于通过心电监护仪线路的通孔,和/或,设置有用于通过呼吸机管道或呼救器管道的通孔。以方便对患者进行监测和供给氧气。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的侧面设置有两个用于输液的通孔,所述两个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孔的两侧。其中,靠近病床床头一端的通孔便于通过输液器的输液管,以便通过患者的手背或手臂输液;而靠近病床床尾一端的通孔便于通过输液器的输液管,以便通过患者的腿输液,在临床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用不同位置处的通孔,非常的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的侧面,第一开孔与通孔之间还设置有条状或弧形结构的第三开孔,所述第三开孔处设置有活动连接部件,所述活动连接部件用于实现第三开孔的启/闭,第三开孔用于从罩体的侧面通过医疗器械。第三开孔的设置,可以在靠近患者头部的位置处,给患者留出一个较大的器械通道,以便在治疗患者,尤其是在紧急抢救患者时,通过体积较大医疗器械,非常的安全、方便。

优选的,所述活动连接部件为拉链和/或魔术贴。以便实现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还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层。以便对进出罩体的空气进行过滤。

为有效拦截喷溅的气溶胶和分泌物等,实现良好的隔离和防护效果,优选的,所述罩体由防水布料、塑料薄膜、聚丙烯纺粘布、聚酯纤维与木浆复合的水刺布、或sms非织造布制成。防水布料制成、塑料薄膜等制成的罩体,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可以有效防止喷溅的气溶胶和分泌物等溢出罩体,从而实现良好的隔离效果;而聚丙烯纺粘布、聚酯纤维与木浆复合的水刺布、sms非织造布等,均是医用防护服的常用材料,同样也能实现良好的隔离效果。

为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的情况,尤其是当罩体采用非透明材料制成时,进一步的,所述罩体还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以便医护人员观察病人的情况。

为便于收纳,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可折叠支撑架。可以实现折叠和展开功能,以便折叠、收纳和转运等。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四个环形支撑圈,所述四个环形支撑圈分别固定或内嵌于罩体的四个侧面,环形支撑圈分别由钢丝制成。由钢丝制成的环形支撑圈,具有柔性,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折叠,而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各环形支撑圈会在钢丝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趋于形成一个标准的正圆,从而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可以实现对罩体的支撑,使得罩体可以稳定的罩住病床。

为将本防护床罩稳定的安装于病床,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防脱勾,所述防脱勾包括连接杆和与所述连接杆相连的压片,连接杆与压片构成l形结构,所述连接杆与罩体相连,压片用于压在床板或床垫下方。在安装本防护床罩时,将支撑架展开,并将支撑架防止在床板或床垫的放上,同时将压片压在床板或床垫下方,即可方便、稳定、牢靠的实现对本防护床罩的安装。

为实现更好的防护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罩体的边缘处还设置有罩帘,所述罩帘用于压在床板或床垫的下方。从而更好的实现对罩体底部的封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医用防护床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防护床罩,结构简单、紧凑,可以方便的安装在病床上并罩住病床,可以有效防止护理操作过程中气溶胶和分泌物等四处喷溅,从而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2、本防护床罩,结构设计合理,功能齐全,可以在确保防护效果的同时,满足不同治疗和护理操作的需求,尤其适用于呼吸道传染疾病疫情期间,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和防护。

3、本防护床罩,不仅可以实现折叠,而且可以方便的固定在病床上,防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病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防护床罩一侧的结构示意图,(罩体两侧的结构对称)。

图3位图2的局部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防护床罩中,一种收紧部的结构示意图(处于未收紧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防护床罩设置于病床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防护床罩的结构示意图。

病床100、床架101、床板或床垫102、

罩体200、第一开孔201、第二开孔202、第三开孔203、通孔204、观察窗205、透气孔206、过滤层207、

收紧部300、筒状连接体301、收紧带302、环状松紧带303、约束环304、收紧口305、

活动连接部件400、

支撑架500、

防脱勾600、

罩帘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5,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医用防护床罩,包括支撑架500、用于实现隔离的罩体200,所述罩体200套设于所述支撑架500,并用于罩住病床100,所述罩体200上设置有若干用于通过医疗器械的通孔204,且罩体200侧面对应病床100侧面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用于供患者进出的第一开孔201,所述通孔204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封闭通孔204的收紧部300,所述第一开孔201处设置有活动连接部件400,所述活动连接部件400用于实现第一开孔201的启/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护床罩,可以放置在病床100上,并罩住病床100,一方面,可以将患者罩在病床100上,使得达到隔离和防护的效果,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护理、雾化吸入、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护理、气管插管、咽拭子标本采集等护理操作过程中、以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救援的过程中,所需的医疗器械均可以通过所述通孔204延伸进罩体200内,并利用所述收紧部300收紧通孔204,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隔离、防护效果,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护理操作过程中气溶胶和分泌物等四处喷溅,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尤其适用于呼吸道传染疾病疫情期间,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观察和防护治疗。

罩体200的形状与病床100的形状相适配,如图2及图5所示,在实施例中,所述罩体200为长条形结构,以便完整的罩住病床100的床板或床垫102。

为有效拦截喷溅的气溶胶和分泌物等,实现良好的隔离和防护效果,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罩体200可以由防水布料、塑料薄膜、聚丙烯纺粘布、聚酯纤维与木浆复合的水刺布、或sms非织造布制成。防水布料制成、塑料薄膜等制成的罩体200,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可以有效防止喷溅的气溶胶和分泌物等溢出罩体200,从而实现良好的隔离效果;而聚丙烯纺粘布、聚酯纤维与木浆复合的水刺布、sms非织造布等,均是医用防护服的常用材料,同样也能实现良好的隔离、防护效果。

为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的情况,尤其是当罩体200采用非透明材料制成时,所述罩体200还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205,如图2所示,观察窗205可以优先设置于罩体200的侧面,以便医护人员观察病人的情况。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罩体200还设置有透气孔206,所述透气孔206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层207,所述过滤层207可以是有多层无纺布构成(即口罩的结构)。以便对进出罩体200的空气进行过滤,作为举例,透气孔206可以设置于罩体200的顶部,如图2所示,也可以设置于罩体200的侧面。

为便于在床头操作,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罩体200上对应床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孔202,如图2及图5所示,所述第二开孔202处设置有活动连接部件400,所述活动连接部件400用于实现第二开孔202的启/闭,第二开孔202用于从罩体200的端部通过医疗器械。第二开孔202的设置,可以在靠近患者头部的位置处,给患者留出一个较大的器械通道,以便在治疗患者,尤其是在紧急抢救患者时,通过体积较大医疗器械,非常的安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开孔201和/或第二开孔202为u形结构或梯形结构。作为举例,如图2及图5所示,第一开孔201采用的是u形结构,以便具有较大的空间,便于患者出/入,而第二开孔202采用的是梯形结构,如图2及图5所示,便于在罩体200的端部通过体积较大的医疗器械。

在本实施例中,收紧部300采用软质材料制成,以便可以方便的实现收紧功能。作为优选,所述收紧部300包括筒状连接体301和收紧带302,所述筒状连接体301的一端与所述罩体200相连,并与所述通孔204相连通,所述收紧带302设置于筒状连接体301的另一端,用于收紧筒状连接体301的端部。在使用过程中,相关的医疗器械,如管路、线路等,可以通过筒状连接体301及对应的通孔204延伸进罩体200内,并可以利用收紧带302收紧筒状连接体301的一端,如图2及图3所示,作为举例,当氧气管通过通孔204插入罩体200内后,可以利用收紧部300收紧氧气管,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气溶胶和分泌物等通过通孔204向外传播,进而更有利于实现隔离和防护。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紧带302可以为环状松紧带303,环状松紧带303内嵌在筒状连接体301上远离罩体200的一端,如图2及图3所示,以便收紧;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沿筒状连接体301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约束环304,所述约束环304设置有收紧口305,所述收紧带302套设于所述约束环304,且收紧带302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收紧口305延伸出约束环304,如图4所示,在本方案中,利用环状收紧带302的弹性,可以自动收紧筒状连接体301的端部,从而达到隔离和防护的目的;而收紧带302可以相对于收紧环移动,并可以收拢并压紧约束环304,从而达到隔离和防护的目的。

如图2及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孔20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通过输液管道的通孔204,和/或,设置有用于通过输氧管的通孔204,和/或,设置有用于通过中心负压管的通孔204。以便满足不同场合、不同患者的治疗或抢救需求。作为举例,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孔202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三个通孔204,分别用于通过输液管道、输氧管以及中心负压管,以便形成上部功能区,便于临床中使用。

如图2及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孔202的下方和/或侧面设置有用于通过心电监护仪线路的通孔204,和/或,设置有用于通过呼吸机管道或呼救器管道的通孔204。以便形成下部功能区,方便对患者进行监测和供给氧气等。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罩体200的侧面还设置有两个用于输液的通孔204,所述两个通孔20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孔201的两侧,如图2及图5所示,其中,靠近病床100床头一端的通孔204便于通过输液器的输液管,以便通过患者的手背或手臂输液;而靠近病床100床尾一端的通孔204便于通过输液器的输液管,以便通过患者的腿输液,在临床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用不同位置处的通孔204,非常的方便。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罩体200的侧面,第一开孔201与通孔204之间还设置有条状或弧形结构的第三开孔203,如图2及图5所示,所述第三开孔203处设置有活动连接部件400,所述活动连接部件400用于实现第三开孔203的启/闭,第三开孔203用于从罩体200的侧面通过医疗器械。第三开孔203的设置,可以在靠近患者头部的位置处,给患者留出一个较大的器械通道,以便在治疗患者,尤其是在紧急抢救患者时,通过体积较大医疗器械,非常的安全、方便。

可以理解,活动连接部件400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优选,所述活动连接部件400可以优先采用拉链和/或魔术贴,以便实现可拆卸连接,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连接部件采用的是拉链,且构成拉链的拉头上设置有两个拉手,所述两个拉手分别设置于罩体200的内侧和外侧,既方便罩内的患者从内部打开,又便于医护人员从外部打开。

为便于收纳,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支撑架500为可折叠支撑架500。可以实现折叠和展开功能,以便折叠、收纳和转运等。可以理解,支撑架50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可折叠支撑架500,例如,可以采用现有蒙古包蚊帐中的支撑架500等,作为举例,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架500包括四个环形支撑圈,所述四个环形支撑圈分别固定或内嵌于罩体200的四个侧面,环形支撑圈分别由钢丝制成。由钢丝制成的环形支撑圈,具有柔性,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折叠,而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各环形支撑圈会在钢丝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趋于形成一个标准的正圆,从而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可以实现对罩体200的支撑,使得罩体200可以稳定的罩住病床100。

实施例2

为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护床罩稳定的安装于病床1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床罩还包括若干防脱勾600,所述防脱勾600包括连接杆和与所述连接杆相连的压片,连接杆与压片构成l形结构,所述连接杆与罩体200相连(如内嵌在罩体200内),压片用于压在床板或床垫102下方。在安装本防护床罩时,将支撑架500展开,并将支撑架500防止在床板或床垫102的放上,同时将压片压在床板或床垫102下方,即可方便、稳定、牢靠的实现对本防护床罩的安装。作为举例,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四个防脱勾600,分别设置于罩体200的下端,并分别对应床板或床垫102的四个角,以便安装。

为实现更好的防护效果,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罩体200的边缘处还设置有罩帘700,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罩帘700用于压在床板或床垫102的下方;从而更好的实现对罩体200底部的封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