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
背景技术:[0002]
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压迫症之一,可严重致残,其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颈椎前路间盘切割减压融合术(acdf)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最常用的方法,在做acdf手术时,大多数时候都需要切割后纵韧带。
[0003]
目前,做acdf手术时,一般先用神经钩挑起后纵韧带,然后再用尖刀切割神经钩挑起的后纵韧带,不仅过程复杂,而且由于神经钩细小且表面光滑,使用尖刀切割时需动作轻柔,特别仔细,否则可能因失手而导致尖刀下滑损伤硬膜和神经,给病人带来二次创伤,安全系数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其包括:
[0006]
刀套,所述刀套的第一端向所述刀套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一弯钩部,所述刀套具有从所述刀套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刀套的第二端的滑槽,且所述滑槽位于所述刀套的折弯内侧;
[0007]
刀体,所述刀体包括刀杆和刀片,所述刀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刀杆的第一端向所述刀杆的一侧折弯形成与所述第一弯钩部相匹配的第二弯钩部,所述刀片设于所述第二弯钩部的内侧。
[0008]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杆的第二端伸出所述滑槽外。
[0009]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片的自身高度加上所述刀杆的厚度小于所述滑槽的深度。
[001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弯钩部的表面为圆滑表面。
[001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套的整个表面均为圆滑表面。
[001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片的长度为2-5mm。
[0013]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体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规格,不同规格的所述刀体的刀片的长度不同。
[0014]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体设有四个规格,且四个规格的所述刀体的刀片的长度分别为2mm、3mm、4mm、5mm。
[0015]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片的厚度为0.1mm。
[0016]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套和所述刀体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与现有技术相
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包括刀套和刀体;刀套的第一端向刀套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一弯钩部,刀套具有从刀套的第一端延伸至刀套的第二端的滑槽,且滑槽位于刀套的折弯内侧;刀体包括刀杆和刀片,刀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内,且刀杆的第一端向刀杆的一侧折弯形成与第一弯钩部相匹配的第二弯钩部,刀片设于第二弯钩部的内侧。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时,先握住刀套,利用刀套的第一端寻找后纵韧带的突破口,待找到突破口后,再利用第一弯钩部挑起后纵韧带;紧接着握住刀体的刀杆并向后抽动,使得第二弯钩部勾住后纵韧带,此时,刀片开始切割后纵韧带,直至将后纵韧带切断。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钩刀将神经钩和手术刀结合在一起,操作简单方便,可快速地切割后纵韧带,不但简化了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程序,同时还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不会伤害硬膜和脊髓。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钩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图1中i区域的放大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刀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刀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1、刀套;11、第一弯钩部;12、滑槽;2、刀体;21、刀杆;211、第二弯钩部;22、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26]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其主要包括刀套1和刀体2;刀套1的第一端向刀套1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一弯钩部11,刀套1具有从刀套1的第一端延伸至刀套1的第二端的滑槽12,且滑槽12位于刀套1的折弯内侧;刀体2包括刀杆21和刀片22,刀杆21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12内,且刀杆21的第一端向刀杆21的一侧折弯形成与第一弯钩部11相匹配的第二弯钩部211,刀片22设于第二弯钩部211的内侧。
[0027]
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时,先握住刀套1,利用刀套1的第一端寻找后纵韧带的突破口,待找到突破口后,再利用第一弯钩部11挑起后纵韧带;紧接着握住刀体2的刀杆21并向后抽动,使得第二弯钩部211勾住后纵韧带,此时,刀片22开始从突破口切割后纵韧带,直至将后纵韧带切断。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钩刀将神经钩和手术刀结合在一
起,操作简单方便,可快速地切割后纵韧带,不但简化了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程序,同时还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不会伤害硬膜和脊髓。
[0028]
可选地,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刀杆21的第二端伸出滑槽12外,以供手术实施者握持,由此可提高手术时的便利性。
[0029]
可选地,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刀片22自身高度加上刀杆21的厚度小于滑槽12的深度。如此,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利用刀套1的第一端寻找后纵韧带的突破口时,刀片22能够很好的隐藏在刀套1的滑槽12内,而不是暴露在滑槽12外,从而可有效地避免对后纵韧带附近的其它部位造成损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0030]
可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刀套1的第一弯钩部11的表面为圆滑表面。如此,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利用刀套1的第一端寻找后纵韧带的突破口时,第一弯钩部11不会对后纵韧带附近的其它部位造成损伤,进一步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作为优选,为了使刀套1在制作时可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刀套1的整个表面均为圆滑表面。
[0031]
可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刀片22的长度在2-5mm的范围内,并且,刀体2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规格,不同规格的刀体2的刀片22的长度不同。基于此,在刚找到后纵韧带的突破口时,使用小规格的刀体2可减少对后纵韧带附近的其它部位的伤害,提高安全性;在开始切割后纵韧带后,使用大规格的刀体2可快速地切割后纵韧带,提高手术效率。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刀体2设有四个规格,且该四个规格的刀体2的刀片22的长度分别为2mm、3mm、4mm、5mm。
[0032]
可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刀片22的厚度为0.1mm,以提高刀片22的锋利程度。
[0033]
可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刀套1和刀体2的材质均为不锈钢,如此可保证钩刀的质量和强度,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0034]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其包括刀套1和刀体2,刀套1具有滑槽12和第一弯钩部11,刀体2包括刀杆21和刀片22,刀杆21可滑动地设于滑槽12且具有与第一弯钩部11相匹配的第二弯钩部211,刀片22设于第二弯钩部211的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钩刀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003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