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导管输送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4238发布日期:2021-02-03 07:2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导管输送鞘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生理导管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双导管输送鞘,属于电生理导管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电生理手术的传统穿刺鞘仅可放置一根导管,因此穿刺时需要多次穿刺股静脉放置多根穿刺鞘来放置多根导管电极;但某些特殊病人由于股动静脉走行异常导致穿刺极为困难,往往仅能穿刺成功一次,传统的穿刺鞘则仅能放置一根导管,这就影响了后续的手术,另外,现有的导管电极完成穿刺并延伸到指定点后,需要一直手持定位,其增加了医务者的负担,也容易因为手部晃动造成跑位。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导管输送鞘,即节约了手术时间,又确保了穿刺困难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另外完成穿刺延伸至治疗位后,能够直接对电极导管定位。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双导管输送鞘,包括鞘座,及与鞘座固定的穿刺鞘体,所述穿刺鞘体其型号为14f,所述穿刺鞘体内侧通过有6f的第一电极导管和8f的第二电极导管;所述穿刺鞘体包括前穿刺段,及一体制成于前穿刺段后侧的过渡段;及一体制成于过渡段后侧的导向段;所述前穿刺段外径小于导向段;所述导向段外径为14f;所述过渡段平滑连接前穿刺段和导向段;所述第二电极导管活动延伸到前穿刺段内侧;所述第一电极导管活动延伸到过渡段内侧;穿刺时,通过前端的前穿刺段将穿刺鞘体刺入,后部的双导管输送鞘能够放置两根导管,从而一次穿刺能够导入两电极导管,两电极导管通过穿刺鞘体同步穿刺,接着,8f的第二电极导管先进入到治疗位进行患处检测和治疗;接着,可将第二电极导管停留目标位或退出第二电极导管到缓冲段,将6f的第一电极导管进入到目标位;可根据手术先后顺序进行交错进入到目标位,从而使第一电极导管和第二电极导管均停留到目标位,或错进错出到目标位。
[0005]
进一步地,所述前穿刺段处设置有穿刺刀片。
[0006]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段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极导管的导向滑道;所述第一电极导管活动嵌入到导向滑道内,第一电极导管通过导向滑道能够导入到前穿刺段。
[0007]
进一步地,所述鞘座远离穿刺鞘体一面上下侧设置有辅助定位管;穿刺后的所述第一电极导管和第二电极导管通过定位夹与辅助定位管夹持固定,完成定位后,通过定位夹直接将其与辅助定位进行夹持定位。
[0008]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双导管输送鞘,采用一次穿刺放置两根电极导管,即节约了手术时间,又确保了穿刺困难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其能够很好地用于血管穿刺困难的手术患者;另外完成穿刺延伸至治疗位后,能够直接对电极导管定位。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实施例1:
[0011]
如图1所示的双导管输送鞘,包括鞘座1,及与鞘座固定的穿刺鞘体2,所述穿刺鞘体其型号为14f,所述穿刺鞘体2内侧通过有6f的第一电极导管3和8f的第二电极导管4;所述穿刺鞘体2包括前穿刺段21,及一体制成于前穿刺段后侧的过渡段22;及一体制成于过渡段后侧的导向段23;所述前穿刺段21外径小于导向段23;所述导向段23外径为14f;所述过渡段22平滑连接前穿刺段21和导向段23;所述第二电极导管4活动延伸到前穿刺段21内侧;所述第一电极导管3活动延伸到过渡段22内侧;穿刺时,通过前端的前穿刺段将穿刺鞘体刺入,后部的双导管输送鞘能够放置两根导管,从而一次穿刺能够导入两电极导管,两电极导管通过穿刺鞘体同步穿刺,接着,8f的第二电极导管先进入到治疗位进行患处检测和治疗;接着,可将第二电极导管停留目标位或退出第二电极导管到缓冲段,将6f的第一电极导管进入到目标位;可根据手术先后顺序进行交错进入到目标位,从而使第一电极导管和第二电极导管均停留到目标位,或错进错出到目标位。
[0012]
其中,所述前穿刺段21处设置有穿刺刀片24;所述过渡段22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极导管的导向滑道25;所述第一电极导管3活动嵌入到导向滑道25内,第一电极导管3通过导向滑道能够导入到前穿刺段21;所述鞘座1远离穿刺鞘体一面上下侧设置有辅助定位管11;穿刺后的所述第一电极导管和第二电极导管通过定位夹与辅助定位管夹持固定,完成定位后,通过定位夹直接将其与辅助定位进行夹持定位。
[0013]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