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线消毒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5001发布日期:2021-03-19 10:5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外线消毒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紫外线消毒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紫外线消毒机器人。



背景技术:

紫外线杀菌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或rna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紫外线消毒灯固定在室内某个位置对周围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紫外线消毒,该方案消耗电能大,消毒时间长,消毒效率低,且容易造成出现消毒四角,造成消毒不彻底,而且在消毒过程中,如果出现人员进入消毒区域,无法报警或停止消毒,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紫外线消毒机器人。本实用新型消毒效率高,耗电低,消毒彻底,能根据待消毒区域的不同,自动设定消毒线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紫外线消毒机器人,包括行走部和作用部,所述作用部包括支撑体和环绕支撑体设置的紫外灯组、所述行走部包括行走底盘、用于收集周围环境信息的感测组件和控制行走底盘移动的控制器,所述支撑体底部固定于行走底盘上,所述感测组件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紫外灯组的启动器与控制器控制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体为正多边棱柱体,正多边形棱柱体每一侧面上均设置有光反射层。

优选的,所述紫外灯组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管,多根紫外线杀菌灯管环绕支撑体设置于支撑体外围,正多边形棱柱体每一侧面对应设置一根紫外线杀菌灯管,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管两端设置连接灯座,所述连接灯座上设置有卡扣,所述连接灯座通过卡扣固定于正多边棱柱体上下边沿上。

优选的,所述感测组件包括设置于行走底盘上的激光雷达、3d相机、摄像头,所述激光雷达分别设置与行走底盘的前后面上,3d相机和摄像头设置于行走底盘的前面,激光雷达沿行走底盘对角线分别设置于行走底盘前后面对应的角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感测组件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支撑体顶部,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为多个,该多个红外传感器以支撑体轴线与水平面相交点为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于支撑体外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行走底盘包括行走轮、驱动轮、转向机构及驱动马达,所述行走轮设置于行走底盘角部位置,位于行走底盘前面的两行走轮与转向机构控制连接,所述驱动轮设置于前后行走轮之间,所述驱动轮与驱动马达动力连接,所述驱动马达与控制器控制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体顶部设置有警示灯,警示灯与控制器控制连接。

优选的,所述行走底盘四周设置水平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管,所述行走底盘四周对应水平设置紫外线杀菌灯管设置有安装槽,水平设置紫外线杀菌灯管安置于安装槽中,水平设置紫外线杀菌灯管的启动器与控制器控制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紫外线消毒机器人,本实用新型使用场景广泛,能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自主设计消毒线路,自主进行移动消毒,能有效减少消毒死角的产生,以及消毒所需要的时间,提高消毒效率,减少消毒能耗,消毒过程中,能通过相关传感器,感知有无人员进入警戒区,并进行相关提示或暂停消毒,保障了人员安全,消毒完成后通过5g网络,将相关数据上传到安全管理中心,以构建智能的安全管理系统,因此本实用新型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紫外线消毒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紫外线消毒机器人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紫外线消毒机器人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紫外线消毒机器人的控制结构图;

附图中:100行走底盘,110行走轮,120驱动轮,130转向机构,210激光雷达,2203d相机,230摄像头,240红外传感器,300控制器,410光反射层,420警示灯,510紫外线灯管,520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紫外线消毒机器人,包括行走部和作用部,所述作用部包括支撑体和环绕支撑体设置的紫外灯组、所述行走部包括行走底盘100、用于收集周围环境信息的感测组件和控制行走底盘100移动的控制器300,所述支撑体底部固定于行走底盘100上,所述感测组件与控制器300通信连接,紫外灯组的启动器与控制器300控制连接。

具体的,所述支撑体为正多边棱柱体,正多边形棱柱体每一侧面上均设置有光反射层410,反射层可提高紫外线灯管510消毒效率。

具体的,所述紫外灯组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管,多根紫外线杀菌灯管环绕支撑体设置于支撑体外围,正多边形棱柱体每一侧面对应设置一根紫外线杀菌灯管,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管两端设置连接灯座520,所述连接灯座520上设置有卡扣,所述连接灯座520通过卡扣固定于正多边棱柱体上下边沿上,紫外线灯管510环绕设置,能确保在紫外线消毒机器人移动过程中,能够同时进行360°消毒,这样既能确保在机器人移动消毒过程中无消毒死角,又能增加消毒效率。在图1-图3所示具体实施例中,紫外灯组由10根紫外线灯管组成,配合光反射层对紫外光的反射,同时增加了消毒灭菌紫外线的辐照强度,做到全面无死角快速消毒。

具体的,所述感测组件包括设置于行走底盘100上的激光雷达210、3d相机220、摄像头,所述激光雷达210分别设置与行走底盘100的前后面上,3d相机220和摄像头设置于行走底盘100的前面,激光雷达210沿行走底盘100对角线分别设置于行走底盘100前后面对应的角部位置机器人可通过激光雷达210扫描待消毒区域全景,从而构建待消毒区域图,并自主定位自身所在位置,规划消毒线路,自主进行导航,智能规避障碍,3d相机220和摄像头可结合ar现实增强技术和视觉成像融合技术,实现远程控制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进行消毒工作,对于疫情严重爆发的高危区域,可以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消毒的过程中,减少高危区域与人的接触,避免环境污染导致疾病传播的风险。

具体的,所述感测组件包括红外传感器240,所述红外传感器240设置于支撑体顶部,所述红外传感器240设置为多个,该多个红外传感器240以支撑体轴线与水平面相交点为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于支撑体外侧面上,所述支撑体顶部设置有警示灯420,警示灯420与控制器300控制连接,当红外线传感器探测到消毒机器人运行周围有人员进入警示区时,机器人通过语音和警示灯420进行预警,如预警后红外线传感器依旧可以探测到警示区内有人员时,则主动进行停机,确保人员安全。

具体的,所述行走底盘100包括行走轮110、驱动轮120、转向机构130及驱动马达,所述行走轮110设置于行走底盘100角部位置,位于行走底盘100前面的两行走轮110与转向机构130控制连接,所述驱动轮120设置于前后行走轮110之间,所述驱动轮120与驱动马达动力连接,所述驱动马达与控制器300控制连接通过行为底盘,消毒机器人可自由进行行走转弯等操作,结合所述激光雷达210通过扫描待消毒区域全景,从而构建待消毒区域图,并自主定位自身所在位置,规划消毒线路,自主进行导航,智能规避障碍,灵活的进行移动实现自主行走。

具体的,所述行走底盘100四周设置水平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管,所述行走底盘100四周对应水平设置紫外线杀菌灯管设置有安装槽,水平设置紫外线杀菌灯管安置于安装槽中,水平设置紫外线杀菌灯管的启动器与控制器300控制连接,水平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管,对机器人底盘处杀菌做了很好地对环绕支撑体的紫外线灯管510进行补充,对环绕支撑体处紫外线灯管510无法照射的行走底盘100下的区域进行消毒,真正做到了全方位消毒。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紫外线消毒机器人的控制结构图,具体控制方式如下:通过激光雷达扫描带消毒区全景,从而构建待消毒区域图,并自主定位自身所在位置,规划消毒线路,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驱动,驱动行走底盘进行行走,行进过程中,通过超声传感器扫描障碍物,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驱动,驱动行走底盘,智能规避障碍,进行自主导航,实现自主行走,通过3d相机与摄像头可以远程控制机器人进行消毒,通过红外传感器,自动检测消毒环境中是否存在人员,若检测到人员,则通过控制器控制报警系统,进行报警,如报警无效,则控制电源驱动,进行关机,图示消毒管理模块设置不同的消毒程序,随激光雷达,3d相机,摄像头所扫描的待消毒区域差异,选择不同的消毒程序,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消毒驱动,打开紫外灯管,进行相关消毒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紫外线消毒机器人,使用场景广泛,可应用于医院医疗、医药卫生、食品加工、监测化验等领域的室内杀菌消毒,在使用消毒机器人进行消毒过程中,人工可以完全不进入待消毒区域,机器人通过双激光雷达210,3d相机220,摄像头等传感器自动收集待消毒区域内的环境数据信息,有控制器300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计算启动消毒程序,保障了消毒人员的安全,同时在消毒完成后,通过上述传感器自主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并通过移动5g网络将数据上传到安全管理中心,构建智能的安全管理系统。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