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倒漏吸头组件及黑头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48942发布日期:2021-04-20 23:2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防倒漏吸头组件及黑头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护理产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倒漏吸头组件及黑头仪。


背景技术:

2.黑头是硬化油脂阻塞物,通常出现在颜面的额头、鼻子等部位,当油脂腺受到过分刺激,毛孔充满多余的油脂而造成阻塞时,在鼻头及其周围部分,经常会有油腻的感觉。这些油脂最终会硬化,经氧化后成为黑色的小点,这些小点就是被称作黑头的油脂阻塞物。
3.当利用带吸头的黑头仪将黑头从面部吸出,以提升面部的清洁度时,伴随有黑头或面部油液的气流从吸头的吸入口进入至吸头的通孔中,部分黑头或油液附着到黑头的内壁上,由于黑头仪在使用时可能根据不同的皮肤部分或按摩方式调整方向,吸头内壁上的黑油或面部油液可能因重力作用而倒流出吸头,对面部皮肤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提供一种避免被吸出的黑头或面部油液对面部皮肤产生二次污染的防倒漏吸头组件及黑头仪。
5.一种防倒漏吸头组件,包括:设有内腔的支撑件、及连接所述支撑件的挡漏缘;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为接触端,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为安装端;所述支撑件在所述接触端附近设有吸入口;所述挡漏缘沿所述支撑件的内壁环绕分布;所述挡漏缘靠近所述吸入口设置。
6.上述防倒漏吸头组件,当支撑件通过安装端连接到黑头仪的柄壳组件后,在用户使用时,伴随有黑头或面部油液的气流从支撑件的吸入口进入,并通过支撑件的内腔;由于挡漏缘靠近吸入口设置,当附着在支撑件内壁上的黑头或面部油液向吸入口方向倒流时受到了挡漏缘的阻隔,从而可对附着在支撑件内壁上的大部分黑头或油液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在黑头仪在使用过程中面部受到了二次污染。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撑件的软质吸嘴;所述软质吸嘴包括沿所述接触端侧面设置的侧环部、及连接所述侧环部的隔环部;所述隔环部覆盖于所述接触端上朝向吸入口外的表面;从而保证了黑头吸入效果及使用时皮肤的舒适度。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在所述接触端附近设有侧通孔;所述侧通孔贯通所述支撑件的内腔与所述接触端的侧面外;所述侧环部与所述挡漏缘之间穿过所述侧通孔一体化连接;从而提高了挡漏缘及软质吸嘴的结构稳定性及方便支撑件的加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漏缘及所述软质吸嘴通过双色注塑形成在所述支撑件的接触端上;从而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软质吸嘴从支撑件上松脱。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质吸嘴还包括自所述隔环部的内侧面延伸的扣环部;所述扣环部向所述支撑件的内部中心延伸;提高了软质吸嘴与接触端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环部上朝向所述吸入口外侧的表面为弧形面;从而进一步保证防倒漏吸头组件的密封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环部上朝向所述吸入口外侧的表面为哑光面;从而可减少隔环部与面部皮肤接触时的摩擦力。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透明支撑件;从方便用户观察支撑件内部的清洁度。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聚碳酸酯支撑件;从而使支撑件具有透明特性。
15.一种黑头仪,包括:防倒漏吸头组件、连接所述防倒漏吸头组件的柄壳组件、及设置在所述柄壳组件中的抽气组件。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防倒漏吸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的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示的防倒吸头组件的侧视图;
19.图4为图3所示的防倒吸头组件的在aa方向的剖视图;
20.图5为图4所示的防倒吸头组件的圆圈b处的放大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黑头仪的侧视图。
22.附图中各标号与含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3.100、黑头仪;20、防倒漏吸头组件;30、支撑件;31、接触端;32、安装端;33、吸入口;34、侧通孔;40、挡漏缘;50、软质吸嘴;51、侧环部;52、隔环部;53、扣环部;70、柄壳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6.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防倒漏吸头组件20,用于作为黑头仪100部件,在黑头仪100使用时贴合到面部皮肤上。该防倒漏吸头组件20包括设有内腔的支撑件30、及连接支撑件30的挡漏缘40;支撑件30的一端为接触端31,支撑件30的另一端为安装端32;支撑件30在接触端31附近设有吸入口33;挡漏缘40沿支撑件30的内壁环绕分布;挡漏缘40靠近吸入口33设置。
27.当支撑件30通过安装端32连接到黑头仪100的柄壳组件70后,在用户使用时,伴随有黑头或面部油液的气流从支撑件30的吸入口33进入,并通过支撑件30的内腔;由于挡漏缘40靠近吸入口33设置,当附着在支撑件30内壁上的黑头或面部油液向吸入口33方向倒流时受到了挡漏缘40的阻隔,从而可对附着在支撑件30内壁上的大部分黑头或油液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在黑头仪100在使用过程中面部受到了二次污染。
28.具体地,为避免对吸入口的口径产生影响,挡漏缘40与接触端31之间设有间隔;可选地,支撑件31的内腔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挡漏缘40的形状与支撑件30的内腔形状相似
或一致;还可以是,支撑件30的内腔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挡漏缘40呈螺旋状设置在支撑件30的内腔中。
29.请参阅图1及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防倒漏吸头组件20还包括连接支撑件30的软质吸嘴50;软质吸嘴50包括沿接触端31侧面设置的侧环部51、及连接侧环部51的隔环部52;隔环部52覆盖于接触端31上朝向吸入口33外的表面。
30.在用户使用时,软质吸嘴50的隔环部52被抵靠在支撑件30与面部皮肤之间,硬质材料制成的支撑件30避免了防倒漏吸头组件20的整体变形,隔环部52的弹性可适应支撑件30与面部之间不同位置的间隙,确保软质吸嘴50与面部皮肤良好贴合,保证了防倒漏吸头组件20的密封性及黑头仪100的吸入效果。进一步地,由于侧环部51与接触端31的外表面连接,在软质吸嘴50被按压时,避免了由于软质吸嘴50容易变形的原因而使软质吸嘴50整体退却到支撑件30中;另外,软质吸嘴50通过适应皮肤表面形状,增大接触面积,减小了压强,保证了使用时皮肤的舒适度。
31.请参阅图2及图4,进一步地,支撑件30在接触端31附近设有侧通孔34;侧通孔34贯通支撑件30的内腔与接触端31的侧面外;侧环部51与挡漏缘40之间穿过侧通孔34一体化连接;由于侧环部51与挡漏缘40之间穿过侧通孔34一体化连接,从而可避免软质吸嘴50或挡漏缘40从接触端31上松脱,提高了挡漏缘40及软质吸嘴50的结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替换为,挡漏缘40与支撑件30内侧一体化连接,软质吸嘴50通过套啤配合设置在支撑件30上。
32.进一步地,挡漏缘40及软质吸嘴50通过双色注塑形成在支撑件30的接触端31上;从而令挡漏缘40或软质吸嘴50与支撑件30之间紧密连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软质吸嘴50从支撑件30上松脱。
33.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软质吸嘴50还包括自隔环部52的内侧面延伸的扣环部53;扣环部53向支撑件30的内部中心延伸;具体地,扣环部53连接或抵靠在接触端31的内侧;使软质吸嘴50对接触端31的内外侧分别进行连接或套合,令隔环部52可更加稳定地贴靠在接触端31上朝向吸入口33外的表面,提高软质吸嘴50与接触端3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隔环部52上朝向吸入口33外侧的表面为弧形面;因而在隔环部52的截面上,各边缘间以圆弧过渡,使隔环部52的形状与皮肤在受压凹陷的形状更加接近,进一步提升隔环部52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保证防倒漏吸头组件20的密封性。
3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隔环部52上朝向吸入口33外侧的表面为哑光面;从而可减少隔环部52与面部皮肤接触时的摩擦力,提高隔环部52贴靠面部皮肤移动时的流畅性。
3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件30为透明支撑件;用户在使用完防倒漏吸头组件20后,透过支撑件30,可观察到支撑件30内的黑头或污垢的附着程度,方便用户及时地对防倒漏吸头组件20的内腔进行清洁。
37.进一步地,支撑件30为聚碳酸酯支撑件;由于聚碳酸酯具有优良的光学和力学性能,使采用聚碳酸酯的支撑件30能透过光线及具有较佳的机械强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件30还可以是苯乙烯树脂支撑件30。
38.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黑头仪100,包括:防倒漏吸头组件20、连接防倒漏吸头组件20的柄壳组件70、及设置在柄壳组件70中的抽气组件;具体地,抽气组件包括
吸力马达、及连接在吸力马达与支撑件30之间的吸气管。在使用黑头仪100时,吸力马达的运行,使吸入口33附近产生了真空吸力,在隔环部52贴靠至皮肤表面时,皮肤中部由于吸力作用而隆起,隆起部位中的黑头或粉刺由于受到周围组织的推挤而脱离出毛孔。
39.本实施例中,当支撑件通过安装端连接到黑头仪的柄壳组件后,在用户使用时,伴随有黑头或面部油液的气流从支撑件的吸入口进入,并通过支撑件的内腔;由于挡漏缘靠近吸入口设置,当附着在支撑件内壁上的黑头或面部油液向吸入口方向倒流时受到了挡漏缘的阻隔,从而可对附着在支撑件内壁上的大部分黑头或油液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在黑头仪在使用过程中面部受到了二次污染。
4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