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精冰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5921发布日期:2021-02-20 17:1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酒精冰帽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酒精冰帽。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冰帽能起到一定物理降温的作用,但存在以下不足:
[0003]
1.原始的冰帽或者冰枕全是依托灌入冰块或者自来水冷冻达到降温的效果,其坚硬有棱角舒适度极差;
[0004]
2.冰帽中放入冰块降温,其温度往往不易控制甚至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
[0005]
3.传统冰帽需要灌注冰块,而冰块的制备需要制冰机,大大增加了物理降温的成本以及占用宝贵的医院场地资源;
[0006]
4.夏季物理降温时,由于冰帽与外界空气的温差往往造成冰帽上有小水珠出现,打湿患者的衣物,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
[0007]
5.传统的冰帽采用统一的尺寸,而现实中人的头围大小有差异,无法适用于每个人,不能充分紧贴头皮达到物理降温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酒精冰帽。
[0009]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
一种酒精冰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为一端开口的穹顶形结构,所述帽体的开口端外缘设有弹性纤维圈,用于适应不同头围,沿所述帽体穹面的经线方向并穿过帽体顶部设有弹性纤维带,用于根据患者头形的高低调节帽体高度。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纤维圈的上设有若干个粘力贴,用于根据头围调节固定。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帽体顶部设有环扣,以便于穿接弹性纤维带,所述弹性纤维带的两端固定或延伸出帽体的开口端外缘。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帽体为棉性吸水材料构成。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帽体由内而外依次设有接触层面、渗透层面、竹纤维层面、吸附层面和防漏层面,接触层面用于接触皮肤,松软舒服防压疮,渗透层面用于渗透液化的水滴,竹纤维层面用于吸附水滴,防止水滴打湿患者的衣物,吸附层面用于进一步吸附水滴,使皮肤透气干爽,防漏层面用于防止液化水滴的渗出,同时保证持续降温的效果。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本实用新型冰帽的开口大小和高度可调,冰帽表面柔软舒适度极好而且充分和头部皮肤表面接触,吸附好酒精溶液后物理降温效果极佳并且稳定持久,不会对患者周围皮肤造成伤害,患者舒适度高,方便快捷,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帽体构成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标号说明:1、弹性纤维圈,2、粘力贴,3、弹性纤维带,4、帽体,5、接触层面,6、渗透层面,7、竹纤维层面,8、吸附层面,9、防漏层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1]
参照图1所示,一种酒精冰帽,包括帽体4,所述帽体4为一端开口的穹顶形结构,所述帽体4的开口端外缘设有弹性纤维圈1,用于适应不同头围,沿所述帽体4穹面的经线方向并穿过帽体4顶部设有弹性纤维带3,用于根据患者头形的高低调节帽体4高度。
[0022]
所述弹性纤维圈1的上设有若干个粘力贴2,用于根据头围调节固定。
[0023]
所述帽体4顶部设有环扣,以便于穿接弹性纤维带3,所述弹性纤维带3的两端固定或延伸出帽体4的开口端外缘。
[0024]
所述帽体4为棉性吸水材料构成。
[0025]
所述帽体4由内而外依次设有接触层面5、渗透层面6、竹纤维层面7、吸附层面8和防漏层面9,接触层面5用于接触皮肤,松软舒服防压疮,渗透层面6用于渗透液化的水滴,竹纤维层面7用于吸附水滴,防止水滴打湿患者的衣物,吸附层面8用于进一步吸附水滴,使皮肤透气干爽,防漏层面9用于防止液化水滴的渗出,同时保证持续降温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接触层面5采用纯棉材料,其表面柔软舒适度极好而且充分和头部皮肤表面接触,渗透层面6采用纯棉干爽材料,更利于渗透,不堵塞,竹纤维层面7采用竹纤维材料,吸附层面8采用高吸水性树脂,吸附性好,防漏层面9采用透气复合膜,挡水透气。
[0026]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
[0027]
在使用时,可把75%酒精和清洁水按1: 4的比例配置成15%酒精溶液,把帽体4的内面用15%的酒精溶液充分打湿直到吸附饱满为止,再把吸附好的低浓度的酒精冰帽放置在冰箱内冷藏12h取出即可套在患者头上,方便快捷,成本低,实用性强,另外,由于酒精的冰点为-114℃,沸点为78.3℃,经临床实验,10%~20%酒精溶液放置在冰箱冷冻室约-4℃~-15℃左右,结成冰沙,冰沙属于半固体,制成在冰帽内柔软不坚硬。
[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