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内镜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1720发布日期:2020-11-10 12:2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内镜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内镜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革新,近年来,手术及检查已向微创时代迈进。越来越多的手术及检查开始使用内镜,如鼻内镜、耳内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内镜手术已在全国各级医院广泛开展,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脏器内腔病变,确定其部位、范围,并可进行照相、活检,大大的提高了各种癌的诊断准确率,并可进行某些治疗,减少病人的痛苦。

内镜的镜头由蓝宝石玻璃制成,这些材料表面容易水汽凝结而起雾,影响其透光率或能见度,使其应用受到较大影响,延长了手术时间。内镜作为高精密仪器,禁止使用高温蒸汽消毒。在经过清洗、消毒、灭菌等一系列操作后,镜头温度较低,且手术中部分患者术腔出血,湿度较高,此时与患者接触后,镜面模糊,视野不清,严重影响医师操作。一旦起雾,为保证手术及检查视野清晰,需要将内镜镜头取出,擦拭干净后再次进入体腔,反复的进出大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延长检查及手术时间,增加潜在风险。所以,内镜防雾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临床上,防雾手段单一,大多使用医用碘伏、医用酒精、但这些材料防雾时间短,医用碘伏防雾时间3分钟,酒精防雾时间15秒,小部分医院使用60°c-80°c生理盐水预热5-10分钟,或使用热水或肥皂液来蘸取防雾,但此种方法易烫伤鼻粘膜、刺激性大,在实际应用时,更会发生镜头倒翻、热盐水撒出等现象,增加了污染和镜头损坏的机率。所以,内镜防雾问题实际上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因此,提供持续对内镜进行加温,不影响手术使用,也无需提前准备,避免增加手术等待时间的具有加热功能的内镜运输车,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持续对内镜进行加热且节省手术等待时间的具有加热功能的内镜运输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内镜运输车,包括底板、与底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柱、位于支撑柱顶部的扶手、与支撑柱固定连接的支撑环,还包括位于支撑环上且用于放置内镜的存放盘和用于使存放盘加热的加热机构,扶手上设有显示屏和开关,支撑柱上设有控制器和蓄电池,开关和蓄电池均与加热机构连接,控制器与开关、显示屏和温度传感器连接。

所述存放盘包括第一存放盘和位于第一存放盘上方的盖体,第一存放盘包括外盘、位于外盘内的内盘、位于内盘内表面的第一乳胶层和位于外盘的内表面的第一保温层,所述加热机构位于内盘的外表面。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管,加热管在内盘的外表面呈螺旋状固定连接,加热管与开关连接。

所述加热管设置至少四个,至少四个加热管相互并联,加热管与蓄电池串联,加热管通过插头与交流电源连接,蓄电池与交流电源并联,开关与加热管串联,且开关的数量与加热管的数量相等。

所述外盘的外表面的顶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盖体底部的放置槽。

所述内盘内设有用于固定内镜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与内盘固定连接的支撑杆、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的卡槽,内盘的外表面与外盘的内表面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

所述存放盘包括第二存放盘,所述支撑环上设有加热座,所述第二存放盘放置在所述加热座上,所述加热座包括外支撑座、位于外支撑座内的内支撑座、位于内支撑座的内表面的第二乳胶层和位于外支撑座的内表面的第二保温层,所述加热机构位于内支撑座的外表面。

所述第二存放盘采用医用不锈钢材质。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加热机构的设置,可使内镜在运输的过程中保持与人体内腔相近的温度,避免在手术前对手术进行加热从而影响手术的时间,同时多根加热管进行并联,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显示温度调整加热管工作的数量,调节方便,提升内镜防雾功能,减少病人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一存放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内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a-a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机构的电路图;

图6为加热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b-b方向的剖面图;

图中为:底板1、支撑柱2、扶手3、支撑环4、第一存放盘5、盖体6、显示屏7、开关8、控制器9、蓄电池10、滚轮11、外盘12、支撑板13、把手14、内盘15、加热管16、放置槽17、温度传感器18、第一乳胶层19、第一保温层20、固定架21、支撑杆22、卡槽23、交流电源24、加热座25、外支撑座26、内支撑座27、第二保温层28、第二乳胶层29、第二存放盘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内镜运输车,包括底板1、与底板1固定连接的支撑柱2、位于支撑柱2顶部的扶手3、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的支撑环4,支撑环4与支撑柱2焊接固定,底板1的底部设有滚轮11,便于推动该运输车,还包括位于支撑环4上且用于放置内镜的存放盘和用于使存放盘加热的加热机构,扶手3上设有显示屏7和开关8,支撑柱2上设有控制器9和蓄电池10,开关8和蓄电池10均与加热机构连接,控制器9与开关、显示屏7和温度传感器18连接,显示屏7能够及时的看到温度的数据。

所述存放盘包括第一存放盘5和位于第一存放盘5上方的盖体6,第一存放盘5包括外盘12、位于外盘12内的内盘15、位于内盘15内表面的第一乳胶层19和位于外盘12的内表面的第一保温层20,第一保温层20避免温度传递给外界空气,提高加热效率,乳胶层19避免内镜与内盘的内壁撞击从而损坏内镜,所述外盘12的外表面的顶部设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底部放置在支撑环4的上表面,外盘12位于支撑环4的空间内,支撑环4的上表面支撑固定板13,从而将第一存放盘5固定在支撑环4上,固定板13的外侧壁设有把手14,便于将第一存放盘5提起或方向,使用方便;所述固定板13上表面设有用于放置盖体6底部的放置槽17。

如图5所示,所述加热机构位于内盘15的外表面。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管16,加热管16在内盘15的外表面呈螺旋状固定连接,加热管16与开关8连接。所述加热管16设置五个,五个加热管16相互并联,加热管16与蓄电池10串联,加热管16通过插头与交流电源24连接,蓄电池10与交流电源24并联,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蓄电池10供电或交流电源24供电,使用范围广,操作方便,开关8与加热管16串联,且开关8的数量与加热管16的数量相等,加热灯管16设置五个,五个加热管16在内盘15的外表面上至下均匀设置,五个加热管16相互并联,每个加热管16均设有一个开关8与之串联,控制器11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的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18能够及时测量内盘15内部的温度,并将数据传递给控制器9,控制器9接收数据并与预先设定数据对比,预先设定的温度与人体内腔的温度相近,如果温度在设定的数据范围内,则按照现有工作的加热管16的数量继续工作,如果内盘15的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温度范围,则控制器9控制开关8关闭,将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正在工作的加热管16关闭,能够及时控制内盘15的温度,操作灵活,加热效率高,节省手术的准备时间。

所述内盘15内设有用于固定内镜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与内盘15固定连接的支撑杆22、与支撑杆22固定连接的卡槽23,内盘15的外表面与外盘12的内表面通过固定架21固定连接,卡槽23采用弹性材质,便于放入内镜和拿出内镜,卡槽23的底部与支撑杆22的顶部通过粘胶剂固定连接,在进行内镜运输时,可将内镜放置在卡槽23内并将内镜固定,避免内镜在内盘的内相互碰撞,从而影响内镜的使用。

实施例2

如图7和图8所示,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内镜运输车,包括底板1、与底板1固定连接的支撑柱2、位于支撑柱2顶部的扶手3、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的支撑环4,支撑环4与支撑柱2焊接固定,底板1的底部设有滚轮11,便于推动该运输车,还包括位于支撑环4上且用于放置内镜的存放盘和用于使存放盘加热的加热机构,扶手3上设有显示屏7和开关8,支撑柱2上设有控制器9和蓄电池10,开关8和蓄电池10均与加热机构连接,控制器9与开关、显示屏7和温度传感器18连接,显示屏7能够及时的看到温度的数据

所述存放盘包括第二存放盘30,所述支撑环4上设有加热座25,所述第二存放盘30放置在所述加热座25上,所述加热座25包括外支撑座27、位于外支撑座27内的内支撑座26、位于内支撑座26的内表面的第二乳胶层29和位于外支撑座27的内表面的第二保温层28,第二保温层28的设置,避免加热机构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外界,从而提高加热效率,第二乳胶层29的设置,避免第二存放盘30在放入内支撑座26时,与内支撑座26的内壁发生碰撞从而损坏内镜,内支撑座26和外支撑座27通过固定杆连接,固定杆采用弹性材质,固定杆一端与内支撑座26的底部连接,固定杆另一端与外支撑座27的内表面底部固定,从而将内支撑座26和外支撑座27进行固定,外支撑座27的外表面与支撑环4固定,所述加热机构位于内支撑座26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存放盘30采用医用不锈钢材质,即第二存放盘30为单层不锈钢容器,温度传感器18位于第二存放盘30内,第二存放盘30上设有盖体。

如图5所示,所述加热机构位于内支撑座26的外表面,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管16,加热管16在内支撑座26的外表面呈螺旋状固定连接,加热管16与开关8连接。所述加热管16设置五个,五个加热管16相互并联,加热管16与蓄电池10串联,加热管16通过插头与交流电源24连接,蓄电池10与交流电源24并联,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蓄电池10供电或交流电源24供电,使用范围广,操作方便,开关8与加热管16串联,且开关8的数量与加热管16的数量相等,加热灯管16设置五个,五个加热管16在内支撑座26的外表面上至下均匀设置,五个加热管16相互并联,每个加热管16均设有一个开关8与之串联,控制器11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的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18能够及时测量第二存放盘30内部的温度,并将数据传递给控制器9,控制器9接收数据并与预先设定数据对比,预先设定的温度与人体内腔的温度相近,如果温度在设定的数据范围内,则按照现有工作的加热管16的数量继续工作,如果第二存放盘30的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温度范围,则控制器9控制开关8关闭,将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正在工作的加热管16关闭,能够及时控制第二存放盘30的温度,操作灵活,加热效率高,在内镜运输的过程中即可对内镜进行加热,节省手术的准备时间。

本实用新型加热机构的设置,可使内镜在运输的过程中保持与人体内腔相近的温度,避免在手术前对手术进行加热从而影响手术的时间,同时多根加热管进行并联,可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显示温度调整加热管工作的数量,调节方便,提升内镜防雾功能,减少病人痛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