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体用可折叠头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7114发布日期:2020-12-25 08:1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体用可折叠头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检测设备的床用头托。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光子发射及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仪器头托与床体之间留有很大宽度的缝隙,对于重症、术后、昏迷或患者脑梗死处于无意识状态,会出现头发、衣物等杂物滑落缝隙间的问题,皆可能造成停机、二次检测。

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多起仪器探头与床体将患者受伤而至停机的严重事故,直至医学工程师拆卸仪器后,才将仪器挪开,才将患者解救,以及机器几乎报废的严重后果。

因此,急需一种能保护患者头部的床用头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床体用可折叠头托,以解决检测设备使用中患者头部易滑落受伤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床体用可折叠头托,包括头部底板以及两头部侧板:两该头部侧板分别铰接安装于该头部底板的两侧,进而具有内折贴合于该头部底板的折叠位置和脱离头部底板展开的展开位置;在展开位置,两该头部侧板与该头部底板配合形成一u字型头托部;还包括一固定板以及一插槽,该插槽被固定于床体的底部,该固定板一端连接至该头部底板,且在背离头部底板方向斜向下延伸,并插接于该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固定板所靠近该头部底板的一端一体连接于该头部底板的一侧外沿上,另一端设有一插销孔;对应的,该插槽上还设有一弹性插销,该弹性插销插设于该插销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插槽呈箱型,在背离该头部底板的方向上,该固定板宽度呈收窄趋势,且在靠近该插槽的一端形成一与该箱型插槽适配的矩形插头,该插销孔设于该矩形插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两该头部侧板的底端分别铰接安装于该头部底板的两侧,进而具有内折贴合于该头部底板的折叠位置和脱离头部底板展开的展开位置;

在该展开位置,该头部侧板与该头部底板夹角不小于95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弹力带以及头枕,该头枕设于该头托部内,该弹力带设于该头部底板上,且横向穿过该头枕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两肩托;该肩托包括肩托侧板以及肩托底板;

该肩托底板连接于该肩托侧板的底部边缘,且该肩托底板可拆连接于该头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肩托底板与该头部底板通过插接扣可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插接扣包括插座以及插头,该插座固定于该固定板上靠近该头部底板的一端,每一该肩托底板上均设有一该插头,两该插头分别插设于该插座上,且设于该插座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肩托底板斜向上倾斜,且一侧边沿与床体齐平,另一个边沿与头部底板齐平;

该肩托侧板为斜向外侧延伸的三角形板,其一侧边沿与展开位置的头部侧板边沿齐平,底部边沿铰接于该肩托底板上。

有益效果:一种床体用可折叠头托,包括头部底板以及两头部侧板:两该头部侧板分别铰接安装于该头部底板的两侧,且在展开位置,两该头部侧板与该头部底板配合形成一u字型头托部;还包括一固定板以及一插槽,该插槽被固定于床体的底部,该固定板一端连接至该头部底板,且在背离头部底板方向斜向下延伸,并插接于该插槽内。头拖部保持患者头部处于一空间内,防止晃动滑落,可保护患者免受二次扫描及身体伤害威胁,同时,在不需要使用头托时,还可以简易拆除,且将两头部侧板朝向头部底板折叠收纳,存储方便;解决了检测设备使用中患者头部易滑落受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床体用可折叠头托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移除两肩托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一种床体用可折叠头托,包括头部底板1以及第一头部侧板2以及第二头部侧板20,该第一头部侧板2和第二头部侧板20分别设于该头部底板1横向方向的的相对两侧,进而第一头部侧板2、头部底板1以及第二头部侧板20依次连接,形成一u字型头托部。

在该实施例中,该第一头部侧板2和第二头部侧板20的具体固定方式为:该第一头部侧板2、头部底板1和第二头部侧板20均为矩形板,且该第一头部侧板2以及第二头部侧板20的底端边沿处分别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铰接座21铰接安装于该头部底板1的两侧,在该实施例中,该铰接座21为95°范围限位摆动设置,进而使该第一头部侧板2以及第二头部侧板20摆动具有内折贴合于该头部底板1上的折叠位置和脱离头部底板1展开呈95°的展开位置;当然,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展开位置展开角度还可以更大,只要在不干涉的前提下,能保证第一头部侧板2以及第二头部侧板20受重力固定即可。

为实现头托部的可拆安装,该实施例还包括一固定板11以及一插槽(图中未示出),该插槽呈箱型,其具有贯穿的插接通道,而后该插槽被固定于床体的底部;该固定板11连接至该头部底板1纵向一侧的外沿处,且该固定板11在背离头部底板1的方向斜向下延伸,而后插接于该插槽内,实现了头托部连接于床体上,且凸伸出床体的一端,以实现头部支撑。

为实现固定板11的便捷安装,该固定板11所靠近该头部底板1的一端一体连接于该头部底板的一侧外沿上,在背离该头部底板1的方向上,该固定板11宽度呈收窄趋势,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与床体的干涉;

另一端在靠近该插槽的一端形成一与该箱型插槽适配的矩形插头,矩形插头设有一插销孔12,以插设于插座内;对应的,该插槽上还设有一弹性插销,该弹性插销插设于该插销孔12内,实现对固定板11的牢固定位。

在该图1和图2中只展示的是支撑结构,头托还包括有软包组件,具体的:该头部底板1以及两头部侧板上,均包覆有海绵层以及pu皮层,以保暖缓冲;同时还包括至少两条环形的弹力带以及头枕,该头枕设于该头托部内且铺设于头部底板1上,而后该弹力带套设设于该头部底板1上,且横向穿过该头枕上方,实现头枕位置的固定,且纵向前后可调。

该实施例还包括两肩托,其分别为第一肩托3以及第二肩托30;以该第一肩托3为例,该第一肩托3包括肩托侧板32以及肩托底板33。

该肩托底板33是梯形平板,该肩托侧板32为三角形板,在竖直方向上,该肩托底板33斜向上倾斜,且底边一侧边沿与床体齐平,另上端一侧边沿与头部底板1的外沿共面齐平;同时,相对的两肩托临近边沿拼合以形成一平板;当然,同样的,该实施例的肩托底板以及肩托侧板上,也都包覆有海绵层和pu皮层。

该肩托底板33连接于该肩托侧板32的底部边缘,优选的,该肩托底板33和肩托侧板32都是铰接安装,且肩托底侧板能相对该肩托底板限位摆动。

再结合图3所示,为实现该肩托底板33的固定,该肩托底板33与该头部底板1通过插接扣可拆连接,其具体的:该插接扣包括插座13以及插头31,该插座13固定于该固定板11上靠近该头部底板1的一端,而后,该肩托底板33靠近固定板11的一端其底部凸伸固定有一该插头31,该插头31插设于该插座13的左侧插孔上并固定;同样的,该第二肩托30镜像设于该固定板11的另一侧位置。

本头托设计有头拖及可拆卸肩膀及手臂保护围挡,保护患者免受二次扫描及身体伤害威胁。因肩部围挡可能存在占据空间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提出可拆卸式的肩臂围头托,尽量减少所占空间,增加使用方便性。对于普通体检及头脑清醒患者仅用头拖即可,对于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术后及重症昏迷患者加上肩部围挡。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