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光优化的脱毛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3322发布日期:2021-03-19 10:5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出光优化的脱毛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毛发处理产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出光优化的脱毛仪。



背景技术:

光热脱毛是基于选择性的光热动力学原理,利用光的选择性光热效应,将特定波长的光穿过表皮,照射到毛囊。毛囊、毛干的黑色素选择性地吸收光线,由此而产生的热效应使毛囊坏死,毛发无法继续生长。

光热脱毛作为安全快捷长久的去毛技术,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现有的脱毛仪在进行光热脱毛时,脱毛仪内部的发光件所产生的光线的波长范围较大,且处于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线在穿透皮肤到达毛囊位置的过程中容置被毛囊周围的皮肤组织所吸收,皮肤组织吸收的光照能量导致皮肤温度上升,并刺激人体神经,让脱毛处理的人体部位产生灼热感,造成了脱毛仪的使用舒适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由发光件产生且处于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线容易被皮肤组织所吸收的问题,提供一种出光优化的脱毛仪。

一种出光优化的脱毛仪,包括:壳体机构、及设置在所述壳体机构中的出光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包括设有输出口的外壳组件;所述出光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中的发光件、及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中的滤光片;所述发光件用于产生照射光线;所述滤光片处于所述发光件与所述输出口之间;所述滤光片将所述照射光线中波长在640nm以下的光线反射回所述外壳组件内。

上述出光优化的脱毛仪,通过滤光片设置在发光件与输出口之间,当照射光线从发光件出射向输出口时,滤光片对照射光线中640nm以下的光波反射,避免容易被皮肤吸收的波长640nm以下的光波照射到皮肤上,减少脱毛处理部位的灼热感,提升脱毛仪使用时的舒适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光片反射波长在640nm及以下的光线,透射波长在640nm以上的光线;从而减少了皮肤因光照而积聚的热量,降低皮肤灼热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光片包括基底层、及若干贴合在所述基底层表面的薄膜层;从而实现对波长在640nm以上的光波的反射及波长在640nm以上的光波的透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底层的厚度与薄膜层的厚度之间的比值为366-550;从而方便实现滤光片的制造及节约型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光机构还包括设有内腔的导光件;所述滤光片处于所述发光件与所述导光件之间;所述透过滤光片的照射光线从所述导光件的内腔出射;所述导光件的内壁面为光反射面;从而减少了光线在出光机构内的消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光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滤光片一侧的聚光罩;所述聚光罩设有朝向所述滤光片的开口;所述发光件容置在所述聚光罩中;从而提高了照射光线的利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机构中的导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外露出所述壳体机构的导温件、连接所述导温件内侧的传导件、及连接所述传导件内侧的制冷件;所述导温件上设有让照射光线通过的通光口;所述制冷件上设有贴合到所述传导件内侧的冷却面;所述制冷件上还设有发热面;从而通过主动降温减小了毛囊周边组织损伤及皮肤的灼热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机构包围所述导温件的边缘;所述制冷件为半导体制冷片;从而使传导件及导温件的温度下降、并减少导温件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导温件从气体环境中吸收热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所述导热机构的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用于导出所述发热面的热量的散热管组、及若干与所述散热管组接触的散热翅片;散热管组及散热翅片提升了制冷件的发热面的散热速度,令发热面的温度与环境温度接近,有利于保证传导件及导温件的降温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启动所述出光机构的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包括主控模块、用于向所述主控模块反馈接触信号的检测护圈;所述检测护圈靠近所述外壳组件的输出口设置;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接触信号调节所述出光机构的电源通断;从而能有效降低出光机构的电能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出光优化的脱毛仪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出光优化的脱毛仪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出光优化的脱毛仪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出光优化的脱毛仪在隐藏壳体机构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出光优化的脱毛仪的内部结构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出光优化的脱毛仪的a处放大图;

图7为图4所示的出光优化的脱毛仪的内部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8为图4中的导热机构及散热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其中,散热风扇及气流管道已隐藏;

图9为图4中的导热机构及出光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4中的导热机构及出光机构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与含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出光优化的脱毛仪;20、壳体机构;21、外壳组件;211、输出口;22、内支座;221、凸壁;23、通流孔;30、出光机构;31、发光件;32、滤光片;33、导光件;34、聚光罩;40、导热机构;41、导温件;411、通光口;42、传导件;43、制冷件;431、冷却面;432、发热面;50、散热机构;51、散热管组;511、固定块;512、热管;52、散热翅片;53、散热风扇;54、气流管道;542、出风口;62、检测护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出光优化的脱毛仪100,用于通过选择性的光热动力学原理使毛发无法继续生长。该出光优化的脱毛仪100包括壳体机构20、及设置在壳体机构20中的出光机构30;壳体机构20包括设有输出口211的外壳组件21;出光机构30包括设置在外壳组件21中的发光件31、及设置在外壳组件21中的滤光片32;发光件31用于产生照射光线;滤光片32处于发光件31与输出口211之间;滤光片32将照射光线中波长在640nm以下的光线反射回外壳组件21内。

通过滤光片32设置在发光件31与输出口211之间,当照射光线从发光件31出射向输出口211时,滤光片32对照射光线中640nm以下的光波反射,避免容易被皮肤吸收的波长640nm以下的光波照射到皮肤上,减少脱毛处理部位的灼热感,提升脱毛仪使用时的舒适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滤光片32反射波长在640nm及以下的光线,透射波长在640nm以上的光线;由于皮肤组织对波长在640nm以上的光波的吸收作用较小,从而减少了皮肤因光照而积聚的热量,降低皮肤灼热感,同时保证毛囊受到波长在640nm以上的光线作用而停止生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滤光片32包括基底层、及若干贴合在基底层表面的薄膜层;基底层为玻璃材质,薄膜层的厚度与光线波长相关,为了使得脱毛仪的出光保持为波长640nm以上的红光,因而需要对基底层和薄膜层做特殊的处理,具体包括:需要将薄膜层镀至基底层上,且薄膜层的厚度需要满足至少为2000nm的厚度;考虑到当滤光片32的整体厚度过厚或重量过重时,滤光片32不易制造,且为了达到节约型材的效果,基底层的厚度是薄膜层的366部至550倍之间。优选地,基底层的厚度为1.1mm,最佳的薄膜层厚度控制在2000-3000nm之间;具体地,为反射640nm以下一定波长范围的光线,各薄膜层的厚度为(n*λ),其中,λ为0~320nm,即波长在640nm以下的光线的半波长,n为正整数,在光的干涉原理下,各薄膜层的厚度根据需要增强反射作用的光线波长而调整。进一步地,薄膜层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镀在基底层表面,根据反射范围,薄膜层可重叠至数十层以上。

请参阅图6及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出光机构30还包括设有内腔的导光件33;滤光片32处于发光件31与导光件33之间;透过滤光片32的照射光线从导光件33的内腔出射;导光件33的内壁面为光反射面。具体地,波长在640nm以上的光波透过滤光片32后,在导光件33的内部的光反射面的反射下,集中照射向脱毛处理部位表面;同时,从皮肤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在适宜角度下,依次经导光件33的光反射面、滤光片32的表面、及导光件33的光反射面再次照射到脱毛处理部位表面,从而避免光线多次穿透带吸收作用的滤光片32,减少了光线在出光机构30内的消耗。可选地,导光件33由镜面铝或其他具有反光性能的材质构成。

请参阅图6及图9,进一步地,出光机构30还包括设置在滤光片32一侧的聚光罩34;聚光罩34设有朝向滤光片32的开口;发光件31容置在聚光罩34中;具体地,在聚光罩34的作用下,由发光件31背向输出口211发出的光线经聚光罩34多次反射后,以朝向输出口211的方向出射至壳体机构20外,从而提高了照射光线的利用率,进一步减少照射光线的消耗。

请参阅图5及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出光优化的脱毛仪100还包括安装在壳体机构20中的导热机构40;导热机构40包括外露出壳体机构20的导温件41、连接导温件41内侧的传导件42、及连接传导件42内侧的制冷件43;导温件41上设有让照射光线通过的通光口411;制冷件43上设有贴合到传导件42内侧的冷却面431;制冷件43上还设有发热面432。

通过冷却面431的热量转移到发热面432上,在冷却面431上产生了降温效果,并让传导件42及导温件41的温度相对环境温度下降,在脱毛仪使用时,导温件41贴合到毛囊周边组织的表皮上并吸收了表皮因光线照射而产生的热量,减小了毛囊周边组织损伤及皮肤的灼热感,提高了脱毛仪的使用舒适度。

进一步地,传导件42在出光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与导温件41的截面形状接近或一致,通过传导件42的过渡作用,相对于冷却面431与导温件41之间直接连接,增加了导温件41内侧面与冷却面431之间热量的传递路径,使导温件41的内侧面更全面地导出热量,让导温件41的表面温度更加均匀,在脱毛仪使用时,令更大面积的皮肤受到降温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壳体机构20包围导温件41的边缘。具体地,壳体机构20包括靠近外壳组件21的输出口211设置的内支座22;传导件42与制冷件43相贴合并安装在内支座22上;内支座22上延伸有凸壁221,凸壁221环绕导温件41内侧面的边缘设置;导温件41穿设在外壳组件21的输出口211中;具体地,导光件33容置在内支座22中;外壳组件21在输出口211附近的部位包围导温件41的边缘面,从而减少导温件41与外部空气的发生接触,避免导温件41从气体环境中吸收热量;优选地,导温件41的外表面与外壳组件21的输出口211边缘处于同一平面上,保证导温件41尽量只从皮肤上接收热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制冷件43为半导体制冷片;在制冷件43通电运行时,基于半导体的特性,冷却面431的热量转移至发热面432上,从而使传导件42及导温件41的温度下降。进一步地,为提高热量传递效果,导温件41为铝合金导温件41。从而可良好地传导出皮肤表面的热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温件41还可以是纯铜导温件41或铜合金导温件41;具体地,传导件42可以是铝合金传导件42、纯铜传导件42、或铜合金传导件42。优选地,导温件41呈板状。

请参阅图2、图7及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出光优化的脱毛仪100还包括连接导热机构40的散热机构50;散热机构50包括用于导出发热面432的热量的散热管组51、及若干与散热管组51接触的散热翅片52;散热管组51包括连接制冷件43的发热面432的固定块511、及若干连接固定块511的热管512;散热翅片52安装在热管512上;具体地,固定块511通过螺钉件固定在内支座22的一侧,制冷件43被夹持在固定块511与传导件42之间;热管512远离固定块511的部分穿设在散热翅片52中。

进一步地,散热机构50还包括设置在散热翅片52一侧的散热风扇53、及用于将散热风扇53气流引导至出光机构30的气流管道54;发光件31及聚光罩34容置在气流管道54中,聚光罩34内侧与气流管道54内部空间连通,从而可加快散热翅片52附近的气流速度及利用散热风扇53所产生的气流为发光件31提供散热,有利于脱毛仪的紧凑性设计;具体地,发光件31为发射管,散热风扇53容置在气流管道54中,气流管道54的进风口朝向并排设置的散热翅片52,发光件31靠近气流管道54的出风口542设置;进一步地,壳体机构20上设有对应出风口542的通流孔23;壳体机构20上还设有对应散热翅片52的通流孔23。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出光优化的脱毛仪100还包括用于启动出光机构30的控制模组;控制模组包括主控模块、用于向主控模块反馈接触信号的检测护圈62;检测护圈62靠近外壳组件21的输出口211设置;主控模块根据接触信号调节出光机构30的电源通断。

具体地,检测护圈62环绕导温件41设置;主控模块通过电容开关原理识别导温件41是否贴合到皮肤组织表面,检测护圈62起到感应电极的作用。当导温件41贴合到皮肤上时,接触信号处于激活状态,当导温件41离开皮肤后,接触信号处于空闲状态。当接触信号处于激活状态时,主控模块启动出光机构30,输出照射光线,当接触信号处于空闲状态时,主控模块停止出光机构30,暂停照射光线的输出,从而能有效降低出光机构30的电能消耗。

本实施例中,通过滤光片32设置在发光件31与输出口211之间,当照射光线从发光件31出射向输出口211时,滤光片32对照射光线中640nm以下的光波反射,避免容易被皮肤吸收的波长640nm以下的光波照射到皮肤上,减少脱毛处理部位的灼热感,提升脱毛仪使用时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