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用医疗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6791发布日期:2021-02-20 17:2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救用医疗托盘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野外、战场火线上的急救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急救用医疗托盘。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野外行军、战场火线等战时或集训情形下,经常会出现战士受伤需要急救的特殊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就地处理受伤部位后,需转运至医疗点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在输送伤患人员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对伤患人员的受伤部位进行持续处理,譬如将弹片、泥土或骨渣等使用手术器材清除受伤部位。然而,在转运的过程中大都使用军用医疗车等载具运送伤员,且在救助伤患人员的过程中,由于野外、战场的路况比较恶劣,医疗托盘放置在军用医疗车内会发生颠簸,而导致医疗托盘内的医疗器械掉落,造成医疗器械被二次污染而无法继续使用,而且容易造成救护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急救用医疗托盘,用于避免医疗器械由医疗托盘内脱落,导致医疗器械被二次污染而无法继续使用,而且容易造成救护人员受伤的现象发生。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急救用医疗托盘,包括托盘本体,于所述托盘本体内铺设有一层垫层,于所述垫层上表面上均匀地布满防滑胶针,于垫层的底面构造有伸出托盘本体底壁并吸牢于平面上的塑胶吸盘。
[0006]
进一步的,于所述托盘本体的底部开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塑胶吸盘的数量不多于通孔的数量,且各塑胶吸盘分别贯穿相对应地通孔并吸附于平面上。
[0007]
进一步的,于所述托盘本体的上边沿上沿其周向间隔开有定位孔,所述垫层适配于托盘本体的内表面,且垫层具有铺设于所述上边沿的固定沿,于固定沿上与各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处构造有胶钉,且所述胶钉装配于所述定位孔内。
[0008]
进一步的,所述胶钉与垫层的材质相同,均为塑胶材料制成。
[0009]
进一步的,于所述垫层上开有供杆状结构穿过的安装孔,当所述通孔的数量不小于两个时,所述安装孔与择一通孔对齐,且所述杆状结构依次穿过相对齐的通孔和安装孔,且所述塑胶吸盘吸附于可拆卸连接于杆状结构上的托板上。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具有用于塑胶吸盘吸附的吸附角,及与所述吸附角一体构造成型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杆状结构可拆卸连接。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套装于所述杆状结构上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经锁紧螺钉固定于杆状结构上。
[0012]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托盘本体内铺设一层垫层,垫层的上表面上均匀地布满防滑胶针,医疗器械中如手术刀、镊子、医用剪刀等放置在垫层上,并且这些医疗器械通过防滑胶针嵌在垫层的
上表面上,在托盘本体发生颠簸时,放置在垫层上的医疗器械被防滑胶针限制,而无法脱离托盘本体,即医疗器械与垫层发生相对位移时,防滑胶针被医疗器械顶触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其减缓医疗器械的滑动,当医疗器械运动剧烈时,医疗器械被多个防滑胶针层层削弱并阻挡其脱出托盘本体;且本实用新型在垫层的底面构造有伸出托盘本体底壁并吸牢于平面上的塑胶吸盘,使得塑胶吸盘吸牢平面的同时将垫层与平面固定,而且使得托盘本体的底部被紧紧地夹持在垫层和所固定的平面之间,实现了垫层和托盘本体同时紧固在所需固定的平面上;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避免医疗器械由医疗托盘内脱落,防止医疗器械被二次污染而无法继续使用,而且同时避免了造成救护人员受伤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3]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4]
在附图中: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垫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垫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与杆状结构固定的垫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托盘本体、杆体及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
标注部件:1-托盘本体,101-通孔,102-上边沿,103-定位孔,2-垫层,201-防滑胶针,202-塑胶吸盘,203-固定沿,204-胶钉,205-安装孔,3-杆状结构,4-托板,401-连接套,402-锁紧螺钉,403-吸附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救用医疗托盘,如图1、图2所示,包括托盘本体1和垫层2,其中,垫层2铺设在托盘本体1内,在垫层2的上表面上均匀地布满防滑胶针201,且防滑胶针201与垫层2为一体制造成型的,在垫层2的底面构造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塑胶吸盘202,塑胶吸盘202伸出托盘本体1底壁并吸牢在光洁的平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托盘本体1内铺设一层垫层2,垫层2的上表面上均匀地布满防滑胶针201,医疗器械中如手术刀、镊子、医用剪刀等放置在垫层2上,并且这些医疗器械通过防滑胶针201嵌在垫层2的上表面上,在托盘本体1发生颠簸时,放置在垫层2上的医疗器械被防滑胶针201限制,而无法脱离托盘本体1,即医疗器械与垫层2发生相对位移时,防滑胶针201被医疗器械顶触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其减缓医疗器械的滑动,当医疗器械运动剧烈时,医疗器械被多个防滑胶针201层层削弱并阻挡其脱出托盘本体1;且本实用新型在垫层2的底面构造有伸出托盘本体1底壁并吸牢于平面上的塑胶吸盘202,使得塑胶吸盘202吸牢平面的同时将垫层2与平面固定,而且使得托盘本体1的底部被紧紧地夹持在垫层2和所固定的平面之间,实现了垫层2和托盘本体1同时紧固在所需固定的平面上;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
避免医疗器械由医疗托盘内脱落,防止医疗器械被二次污染而无法继续使用,而且同时避免了造成救护人员受伤的特点。
[0024]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托盘本体1的底部开有至少一个通孔101,如图3所示,塑胶吸盘202的数量不多于通孔101的数量,且每个塑胶吸盘202分别贯穿相对应地通孔101并吸附在军用救护车内用于放置托盘本体1的平面上。且垫层2采用图3的结构,节省材料,与托盘本体1底部的安装、拆卸、清洁、消毒等方便。
[002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图4所示,在托盘本体1的上边沿102上沿其周向间隔开有定位孔103,垫层2适配在托盘本体1的内壁和底壁的表面上,且垫层2具有铺设在上边沿102的固定沿203,在固定沿203上与各个定位孔103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一体构造成型有胶钉204,且胶钉204弹性过盈地装配在相对应的定位孔103内。这样,使得放置在托盘本体1内的医疗器械在极其剧烈的颠簸后,碰触在托盘本体1的侧壁上,垫层2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发生硬接触而导致器械损坏,且胶钉204固定在定位孔103内,配合塑胶吸盘202与平面的固定,提高垫层2与托盘本体1的一体性,避免垫层2与托盘发生相对位移。优选的,胶钉204与垫层2的材质相同,均为塑胶材料制成。
[0026]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垫层2上开有供杆状结构3穿过的安装孔205,当通孔101的数量不小于两个时,安装孔205与择一通孔101对齐,且杆状结构3依次穿过相对齐的通孔101和安装孔205,上述的塑胶吸盘202吸附在托板4上,该托板4可拆卸连接在杆状结构3上。采用这种结构主要是在没有适当高度的平面固定托盘本体1时,伤员躺卧在担架上或者有杆状结构3的伤员救治点,将托板4固定杆状结构3上,之后将托盘本体1装配在杆状结构3上,并使垫层2的塑胶吸盘202吸附在托板4上。本实施例托板4的具体的结构为:托板4包括吸附角403和固定部,其中,吸附角403和固定部一体构造成型,塑胶吸盘202吸附在吸附角403上。固定部与杆状结构3可拆卸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为:固定部包括连接套401,连接套401套装在杆状结构3上,连接套401通过锁紧螺钉402固定在杆状结构3上。通过旋松锁紧螺钉402来调节托盘本体1的高度和角度,以方便医务人员放置或拿取托盘本体1内的医疗器械。
[002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