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儿童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7930发布日期:2021-03-02 18:0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儿童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儿童吸氧管。


背景技术:

[0002]
吸氧即吸入氧气。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氧疗中一部分,是缓解缺氧的一种方法。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上吸氧最为常用的是采用吸氧管连接氧气瓶,吸氧管一端连接氧气瓶,另一端连接两个插头,两个插头分别伸入到鼻孔内进行供氧。
[0003]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9827873u、授权公告日为2019-12-2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儿童吸氧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吸氧管功能单一,固定不方便,容易造成患者皮肤压疮和损伤鼻腔内组织的问题,包括管体固定机构和长度可调的吸氧管本体,所述吸氧管本体上设有位置可调的固定夹,吸氧管本体的上端设有鼻吸管,所述管体固定机构包括长度可调的固定带,固定带的中部固定有弹性块,弹性块上开设有可与鼻吸管卡合的卡槽,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能够帮助患者应对复杂的情况,保证患者吸氧的稳定性。
[0004]
上述儿童吸氧管虽然能够通过折叠的条形带调节固定带的长度,以固定在患者的脸部位置,但是这样会将整个脸部勒紧,造成患者的不适,虽然利用中间波纹管能够调节鼻塞管的间距,但是鼻塞管高度不易调节,导致其适用范围较小,另外上述儿童吸氧管不具备加热的功能,降低了儿童吸氧管的实用性。
[0005]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儿童吸氧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儿童吸氧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儿童吸氧管虽然能够通过折叠的条形带调节固定带的长度,以固定在患者的脸部位置,但是这样会将整个脸部勒紧,造成患者的不适,虽然利用中间波纹管能够调节鼻塞管的间距,但是鼻塞管高度不易调节,导致其适用范围较小,另外上述儿童吸氧管不具备加热的功能的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儿童吸氧管,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共同连通有短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短管围合呈环状,所述短管上对称连通有波纹型鼻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中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另外两个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连通有导气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两端靠近短管的位置以及短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硅胶泡沫敷料,所述导气管的表面设置有加热器。
[0008]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多功能儿童吸氧管,进一步的,所述波纹型鼻管包括弯曲段和直管段,所述弯曲段与直管段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弯曲段的第一端与短管连通、第二端与直管段连通。
三通管,6-导气管,7-硅胶泡沫敷料,71-硅凝胶层,72-聚氨酯泡沫层,73-薄膜层,8-加热器,81-壳体,82-导热管,83-螺旋加热丝,9-医用胶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儿童吸氧管,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第一连接管1,第一连接管1的两端共同连通有短管2,第一连接管1和短管2围合呈环状,短管2上对称连通有波纹型鼻管3,具体的,波纹型鼻管3包括弯曲段31和直管段32,弯曲段31与直管段32为一体式结构,弯曲段31的第一端与短管2连通、第二端与直管段32连通,通过波纹型鼻管3的设置,波纹型鼻管3能够进行弯曲变形,使用时根据具体患者的鼻孔间距对两个直管段3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以及通过调节弯曲段31的弯曲度来设定波纹型鼻管3的高度,即达到调节波纹型鼻管3大小的效果,可针对不同的患者,适用范围较广。
[0027]
第一连接管1的中部连通有第二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4远离第一连接管1的一端连通有三通管5,三通管5另外两个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连通有导气管6,第一连接管1两端靠近短管2的位置以及短管2的中部通过医用胶布9固定连接有硅胶泡沫敷料7,通过医用胶布9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将硅胶泡沫敷料7固定在第一连接管1和短管2上,以及将硅胶泡沫敷料7从第一连接管1和短管2上取下,具体的,硅胶泡沫敷料7包括硅凝胶层71、聚氨酯泡沫层72和薄膜层73,聚氨酯泡沫层72位于硅凝胶层71和薄膜层73之间,且聚氨酯泡沫层72的两侧分别与硅凝胶层71和薄膜层73粘接,薄膜层73与第一连接管1或短管2靠近,短管2上的硅胶泡沫敷料7与短管2呈平行设置,第一连接管1上的硅胶泡沫敷料7与第一连接管1呈垂直设置,硅凝胶层71具有自粘性,硅胶泡沫敷料7在使用时,不需要结合胶带或绷带进行固定,硅胶泡沫敷料7通过硅凝胶层71粘附在患者的脸部,硅凝胶层71与皮肤粘性温和,可保证移除硅胶泡沫敷料7时不会粘连皮肤,疼痛感较低,并且硅凝胶层71可重复揭开再粘连,便于调整硅胶泡沫敷料7的位置,同时利用硅胶泡沫敷料7的设置,替代现有的胶布粘连,舒适度更好。
[0028]
另外,导气管6的表面设置有加热器8,具体的,加热器8包括套设在导气管6表面的壳体81,壳体81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导气管6表面的导热管82,导热管82为导热金属,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铜管,导热管82的表面套设有螺旋加热丝83,通过对螺旋加热丝83通电,螺旋加热丝83通电后产热,进而对导热管82加热,由于导热管82套设在导气管6的表面,进而对导气管6内流动的气体进行加热,三通管5的另一个端口连接外设的雾化器,通过在导气管6上设置加热器8,导气管6内的热气与雾化器流出的冷气在三通管5混合,避免患者在吸入冷气时感到不适。
[0029]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时,医护人员通过医用胶布9将硅胶泡沫敷料7预先固定在短管2的中部以及第一连接管1的两端位置,然后根据患者鼻孔间距调节两个直管段32之间的间距,通过调节弯曲段31的弯曲度来设定波纹型鼻管3的高度,以适合患者使用,通过将两个波纹型鼻管3插入至患者鼻孔中,将短管2上的硅胶泡沫敷料7粘附在人中的
位置,然后再利用第一连接管1两端的两个硅胶泡沫敷料7粘附在患者的脸颊处,即可完成第一连接管1和短管2位置的固定,保证波纹型鼻管3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在三通管5空闲的端口连接外设的雾化器,同时对螺旋加热丝83通电,即可利用螺旋加热丝83通电后产热,进而对导热管82加热,由于导热管82套设在导气管6的表面,进而对导气管6内流动的气体进行加热,导气管6内的热气与雾化器流出的冷气在三通管5混合,避免患者在吸入冷气时感到不适。
[003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1]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