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芒硝治疗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8362发布日期:2021-03-02 18:08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芒硝治疗袋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芒硝治疗袋。


背景技术:

[0002]
医疗临床上常采用芒硝腹部外敷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辅助治疗。芒硝为我国传统中药,是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质精制而成的结晶体。现代临床试验证实,其外敷具有泻热通便、润下软坚、消肿、清热解毒、止痛消炎、改善局部循环、刺激肠蠕动等功效,可有效缓解患者肠麻痹等功效,尤其在缓解腹痛腹胀、防治腹腔炎性包块及假性囊肿形成等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0003]
现有的芒硝外敷方式是通过将芒硝放入到布袋中再将布袋与患者的病患处处贴合,当患者患病处的液体渗出后会使芒硝受潮而结块,导致芒硝的治疗效果下降,芒硝袋在与患者腹部贴合时,由于温度升高,芒硝的结晶水也会液化导致芒硝受潮结块。同时芒硝堆积在布袋中有一定厚度,远离病患处一侧的芒硝无法与病患处接触,从而会进一步导致芒硝的治疗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芒硝治疗袋,以解决现有的芒硝外敷方式的在芒硝受潮结块后治疗效果会下降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提供一种芒硝治疗袋,包括外袋体、内袋体和第一绑带,所述外袋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患者的病患者贴合,所述第一绑带连接于所述外袋体的第二侧面的两侧,所述外袋体上还开设有可开闭的开口,所述内袋体有多个,所述内袋体内填充有芒硝,多个所述内袋体以可拆卸式的方式并沿着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的延伸方向堆叠在所述外袋体内,所述外袋体内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吸水部。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
进一步,所述内袋体内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填充槽,所述填充槽内填充有芒硝。
[0009]
进一步,所述填充槽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设置有吸水槽,所述吸水槽内填充有可吸收水分的第二吸水部。
[0010]
进一步,所述第一吸水部和第二吸水部的材质为吸水海绵或高吸水性树脂。
[0011]
进一步,所述外袋体内具有多个由所述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延伸设置的分隔布,以将所述外袋体内分隔为多个分隔区,每个所述分隔区内放置有一个所述内袋体。
[0012]
进一步,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内袋体与其相邻的内袋体之间设置有防水布。
[0013]
进一步,所述外袋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开闭条。
[0014]
进一步,还包括压盘和第二绑带,所述第二绑带与所述压盘的相对两端连接,所述压盘盖设在所述外袋体的第二侧面上,所述压盘包括外圈体和内盘体,所述外圈体的周向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内盘体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圈体的周向内壁上的螺纹配
合的螺纹,以使所述内盘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外袋体的第二侧面靠近或远离。
[0015]
进一步,所述内盘体远离所述外袋体的一端设置转动把手。
[0016]
进一步,所述外圈的一侧端面上分布有若干个固定栓,所述外袋体的外侧四周分布有与所述固定栓位置对应的弹性布,所述弹性布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自然孔径小于所述固定栓的直径。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8]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袋体具有多个,每个内袋体的厚度较小,多个内袋体以可拆卸式的方式并沿着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的延伸方向堆叠在外袋体内,这样当最靠近患者的病患处的内袋体内的芒硝因患者的组织液渗透出而受潮结块后,可以将此内袋体与最靠近外袋体第二侧面的内袋体位置对调,从而使未受潮且治疗效果更好的内袋体与患者的病患者接触,而已受潮结块的内袋体能够与第一吸水部接触使其内多余的水分被吸收,重复上述步骤能够使本实用新型始终保持较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盘的俯视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盘的剖面图。
[0023]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0-外袋体,110-第一绑带,120-分隔布,130-防水布,140-弹性布,200-内袋体,210-填充槽,220-吸水槽,300-第一吸水部,400-压盘,410-第二绑带,420-外圈体,430-内盘体,440-转动把手,450-固定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25]
实施例1:
[0026]
一种芒硝治疗袋,如图1所示,包括外袋体100、内袋体200和第一绑带110,外袋体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第一侧面与患者的病患者贴合,第一绑带110连接于外袋体100的第二侧面的两侧,通过将第一绑带110围设于患者的身体上能够将外袋体100固定在患者的病患处,外袋体100上还开设有可开闭的开口,开口用于将内袋体200放入外袋体100中或将内袋体200从外袋体100中取出,内袋体200有多个,内袋体200内填充有芒硝,多个内袋体200以可拆卸式的方式并沿着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的延伸方向堆叠在外袋体100内,这样能够外袋体100内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吸水部300。每一个内袋体200形成一个填充有芒硝的层部,这样能够使芒硝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内袋体
200中,将本实用新型与患者的病患处贴合后病患处会渗出组织液,患者的组织液会让最靠近病患处的内袋体200内的芒硝受潮而结块,将受潮的内袋体200抽离并转移至靠近第二侧面的一侧,使受潮的内袋体200能够与第一吸水部300接触以将内袋体200内的水分吸收,降低或者接触芒硝受潮的状态,从而使内袋体200内的芒硝恢复其治疗的效果。
[0027]
上述的第一绑带110设置在外袋体100的第二侧面的两侧,这样当第一绑带110围设于患者的身体时,第一绑带110能够拉扯外袋体100的第二侧面,使其第二侧面紧靠第二侧面,从而能够使压缩外袋体100内的空间,使靠近第一侧面的内袋体200能够充分地与患者的病患处接触,同时还能够使与第一吸水部300相邻的已经受潮的内袋体200与第一吸水部300紧密接触,从而使第一吸水部300吸收内袋体200内水分的效果更好。
[0028]
如图1所示,内袋体200内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填充槽210,填充槽210内填充有芒硝,填充槽210能够将内袋体20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区域,这样能够进一步使芒硝均匀地分布在内袋体200中,防止芒硝在内袋体200中流动而堆积在一处。同时为了进一步缓解内袋体200因组织液渗出而受潮,填充槽210靠近第二侧面的一侧设置有吸水槽220,吸水槽220内填充有可吸收水分的第二吸水部,因此当组织液渗出后,第二吸水部能够吸收部分的组织液,减缓内袋体200内的芒硝受潮的趋势。
[0029]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吸水部300和第二吸水部可采用吸水海绵或者高吸水性树脂,高吸水性树脂是尿不湿的主要材料,其吸水性能优秀。
[0030]
如图1所示,外袋体100内具有多个由第一侧面向第二侧面延伸设置的分隔布120,分隔布120将外袋体100内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分隔区,每个分隔区内放置有一个内袋体200。
[0031]
如图1所示,靠近第二侧面的内袋体200与其相邻的内袋体200之间设置有防水布130,由于靠近第二侧面的内袋体200是已经受潮的内袋体200,因此为了避免与其相邻的内袋体200受潮,在两者之间设置有防水布130以将两者隔开。
[0032]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中是通过第一绑带110来将外袋体100与患者的病患者接触,而外袋体100与患者的病患处接触越紧密,靠近第一侧面的内袋体200的治疗效果越好,同时第一吸水部300吸收靠近第二侧面的内袋体200内的水分的效果也越好,而这样第一绑带110对患者的身体的压力会过大而会引起患者的不适。
[0033]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压盘400和第二绑带410,第二绑带410与压盘400的相对两端连接,通过将第二绑带410围设于患者的身体上能够使压盘400压在外袋体100的第二侧面上,压盘400包括外圈体420和内盘体430,外圈体420的周向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内盘体430的周向外壁上设置有与外圈体420的周向内壁上的螺纹配合的螺纹,通过旋转内盘体430能够使内盘体430相对于外袋体100的第二侧面靠近或远离,而内盘体430靠近外袋体100的第二侧面后能够使内袋体200与患者的病患处紧密接触,同时还能使受潮的内袋体200与第一吸水部300紧密接触,第二绑带410只需围设在患者的身体上让压盘400能够固定在外袋体100上即可,为了便于内盘体430旋转,在内盘体430上远离外袋体100的一端设置转动把手440。
[0034]
如图3所示,外圈的一侧端面上分布有若干个固定栓450,外袋体100的外侧四周分布有与固定栓450位置对应的弹性布140,弹性布140上开有通孔,通孔的自然孔径小于固定栓450的直径,通过拉扯弹性布140能够使其上的通孔的大小改变,将通孔拉大并套在固定栓450上能够使外袋体100与压盘400固定连接,这样能够防止压盘400与外袋体100之间产
生相对滑动,从而使固定效果更好。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