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用呼吸机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0227发布日期:2021-02-09 17:2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重症监护用呼吸机面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重症监护用呼吸机面罩。


背景技术:

[0002]
临床工作中,安置鼻胃管的患者在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由于面罩直接放在鼻胃管上面,导致与面部皮肤贴合不紧密,漏气量增大,为了保证通气效果,需要将头带固定加紧,长时间的压迫又会导致局部压疮的发生,面罩作为呼吸机与患者之间的介质应当保证患者佩戴的舒适性,同时应当保证面罩的密闭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重症监护用呼吸机面罩,解决了目前由于面罩直接放在鼻胃管上面,导致与面部皮肤贴合不紧密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面罩体、密封垫、气囊、定位柱和头带,所述面罩体上一体式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圆周分布有多个大小不一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块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一体式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套管上套设有连接帽,所述第二通孔内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穿入管,所述穿入管与连接帽通过螺纹连接。
[0005]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一体连接于面罩体上,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硅胶连接片,所述硅胶连接片的外侧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定位柱螺纹连接,所述硅胶连接片上连接有额部连接片,所述头带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三角网块,所述第一连接带一体式连接到三角网块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带一体式连接到三角网块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额部连接片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硅胶连接片的下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0006]
优选的,所述气囊设置在面罩体内侧,所述气囊包括左气囊和右气囊,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的上端形成敞口端,所述敞口端呈倒v型且敞口端处固定连接有倒v型棉垫。
[0007]
优选的,所述面罩体由透明塑料制成。
[0008]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为由橡胶或硅胶制成的薄软垫。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新颖,构思巧妙,经济适用,操作简便,对安质鼻胃管的患者在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时,既能保证通气效果,又可避免局部皮肤压疮的发生,还能对鼻胃管很好的固定,防止松脱;头带便于定期更换去清洁消毒,更换时面罩体无需离开患者即可完成,快捷方便,给患者减轻了痛苦,让患者佩戴感到极舒适。
附图说明
[0010]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及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卡爪连接分解示意图。
[0013]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
[0014]
图4是本实用新型面罩体内侧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头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1-面罩体、2-密封垫、3-气囊、4-定位柱、5-头带、6-连接块、7-第一通孔、8-转动块、9-套管、10-第二通孔、11-连接帽、12-卡爪、13-穿入管、14-硅胶连接片、15-固定螺母、16-额部连接片、17-第一连接带、18-第二连接带、19-三角网块、20-左气囊、21-右气囊、22-敞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8]
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面罩体1、密封垫2、气囊3、定位柱4、在定位柱4下方的接口和头带5,所述面罩体1上一体式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上圆周分布有多个大小不一的第一通孔7,所述连接块6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块8,所述转动块8上一体式连接有套管9,所述套管9上设有与第一通孔7对应的第二通孔10,所述套管9上套设有连接帽11,所述第二通孔10内放置有卡爪12,所述卡爪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穿入管13,所述穿入管13与连接帽11通过螺纹连接。
[0019]
其中,所述面罩体1由透明塑料制成。
[0020]
其中,所述密封垫2为由橡胶或硅胶制成的薄软垫。
[0021]
安置鼻胃管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时,一般需要先取下安装在第二通孔10中的海绵,将胃管自穿入管13内穿入从卡爪12中穿出,卡爪12由塑料弹片制成,胃管自卡爪12穿出后卡爪12可稳定的固定在胃管上,然后将胃管从第二通孔10中穿过自第一通孔7穿入面罩体1的内部,第一通孔7设有4个,便于不同规格的胃管插入,第二通孔10的尺寸为5mm,能够满足各种胃管的尺寸要求,然后卡爪12在穿入第二通孔10内后在第二通孔10对卡爪12锥面的挤压下,卡爪12会慢慢变紧将胃管卡紧定位,然后通过面罩体1向外侧连接帽11使之与穿入管13的侧壁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本设计的连接块6及其上的第一通孔7位于面罩体下边沿处,更适合使用习惯,本设计结构新颖,构思巧妙,经济适用,操作简便,对安质鼻胃管的患者在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时,既能保证通气效果,又可避免局部皮肤压疮的发生,还能对鼻胃管很好的固定,防止松脱。
[0022]
为了便于头带5与面罩体1的固定使用和拆除更换,所述定位柱4一体连接于面罩体1上,所述定位柱4上套设有硅胶连接片14,所述硅胶连接片14的外侧设有固定螺母15,所述固定螺母15与定位柱4螺纹连接,所述硅胶连接片14上连接有额部连接片16,所述头带5包括第一连接带17、第二连接带18和三角网块19,所述第一连接带17一体式连接到三角网块19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带18一体式连接到三角网块19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带17的两端分别与额部连接片16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带18的两端分别与硅胶连接片14的下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0023]
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呼吸面罩要长时间佩戴的,但是头带5的长时间使用会被污染
滋生很多细菌,同时也让患者感到极为不舒适,所以头带5要定期更换去清洁消毒,在更换时只需要将固定螺母15从定位柱4上拧下,然后再将硅胶连接片14从定位柱4上取下,最后换上新的硅胶连接片14和头带4即可,此过程面罩体1无需离开患者即可完成,快捷方便,给患者减轻了痛苦;如图5所示,由于带体5的长时间的佩戴,所以会对患者的产生压迫,三角网块19可以增大带体5与患者的接触,减小压迫,同时也可保证透气给患者带来舒适感,第一连接带17穿过额部连接片16上开设的固定孔后通过魔术贴固定连接,如此可以根据患者情况来调节松紧度,另外,第一连接带17也可通过日型扣与额部连接片16连接,便于调节固定,第二连接带18与硅胶连接片14的连接方式同样如此。
[0024]
如图4所示,为了减小患者在佩戴时的漏气情况,所述气囊3设置在面罩体1内侧,所述气囊3包括左气囊20和右气囊21,所述左气囊20和右气囊21的上端形成敞口端22,所述敞口端22呈倒v型且敞口端22处固定连接有倒v型棉垫。v型棉垫可以与密封垫2的上端连为一体,在佩戴面罩体1时将v型棉垫放在左气囊20和右气囊21之间的敞口端22处,敞口端22处用于与患者的鼻部贴合,v型棉垫垫在患者鼻子上可防止发生压疮的同时可以减小气体从患者的鼻梁处窜出,左气囊20和右气囊21可根据患者情况来充入气体,一般充80%~90%之间,既能保证受压面积不宜过小,又可保证密闭性。
[002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