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透室用利器陈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9081发布日期:2021-02-26 17:2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透室用利器陈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透室用利器陈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而在对患者进行血透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各种利器,这时就需要用到利器陈放装置来对其进行归纳放置。
[0003]
而在血透治疗中针管的使用会比较频繁,为了防止针头随意放置造成交叉感染或者造成误伤,传统的方式就是通过利器桶或利器盒来进行陈放,但是这类陈放装置多为固定放置,不便携带,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如果先去处理好利器的陈放这样势必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一定的耽搁,怎样在不耽搁治疗的同时还能有效的陈放好这些利器,这是我们现在急需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血透室用利器陈放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的利器陈放装置不便携带和使用,对治疗造成一定的耽搁从而降低治疗效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血透室用利器陈放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血透室用利器陈放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内壁设有多组相同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在盒体顶部内壁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凹槽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滑动套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磁铁,所述弧形磁铁的顶部固定粘贴有泡沫块,且泡沫块位于通孔的正下方,所述凹槽的顶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杆,且两个连杆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滑块的两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盒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铁块,且铁块的顶部与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盒体远离固定杆的一侧贯穿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延伸至盒体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盒体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推块,且推块的底部与铁块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盒体远离推动把手的一侧外侧固定连接有提把手。
[0007]
优选的,所述盒体为梯形结构,通过梯形结构和铁块的重量配合,可以增加盒体与台面的附着力,以此增加盒体的稳定性。
[0008]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顶部为倒八结构,以通孔为中心呈镜像设置,第二滑块通过向下方便滑动的同时提高了对针头的夹紧效果。
[0009]
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防滑纹,通过防滑纹增加了摩擦力,
使针头被夹紧时不易滑动。
[0010]
优选的,所述两个第二滑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两个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凹槽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弹簧可以对第二滑块起到复位的效果。
[0011]
优选的,所述推块为直角三角形,推块靠近弧形磁铁的一个角为最小角度,且推块的顶部为斜边,通过推块与弧形磁铁相接触,可以有效的将弧形磁铁与铁块相分离。
[0012]
优选的,所述推杆位于盒体内部的一侧贯穿套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盒体的一侧内壁和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弹簧可以对推杆起到复位的效果。
[001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血透室用利器陈放装置,首先将针头的一端通过通孔插入到泡沫块上,然后推动针管带动第一滑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弧形磁铁向下移动,此时通过两个连杆可以同时带动两个第二滑块相互靠近,最后通过两个夹板对针头实现夹紧的效果。
[0014]
通过弧形磁铁与铁块磁性接触,以此可以实现对两个夹板的固定效果。
[0015]
通过向外拉扯针管,进而使针头留在盒体内,实现对针头的陈放效果,防止暴露在外造成的交叉感染或误伤。
[0016]
通过按动推动把手带动推杆移动,同时带动推块与弧形磁铁接触并使弧形磁铁与铁块相分离,这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第二滑块进行复位并同时带动第一滑块复位,以此实现带动针头的一端移动到通孔的外侧,实现对针头的取出效果。
[0017]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针头进行快插快拔的效果,不仅使针头自动卡在盒体内,防止交叉感染和误伤,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为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血透室用利器陈放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血透室用利器陈放装置的a部分结构放大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血透室用利器陈放装置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0021]
图中:1盒体、2凹槽、3通孔、4固定杆、5第一滑块、6弧形磁铁、7泡沫块、8第二滑块、9连杆、10夹板、11第一弹簧、12铁块、13推杆、14推动把手、15推块、16第二弹簧、17提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
实施例一
[0024]
参照图1-3,一种血透室用利器陈放装置,包括盒体1,盒体1的顶部内壁设有多组相同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设在盒体1顶部内壁的凹槽2,凹槽2的顶部内壁开设有通孔3,凹槽2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一侧滑动套设有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磁铁6,弧形磁铁6的顶部固定粘贴有泡沫块7,且泡沫块7位于通孔3的正下方,凹槽2的顶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8,两个第二滑块8的一侧均转动连接
有连杆9,且两个连杆9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滑块5的两侧转动连接,两个第二滑块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0,盒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铁块12,且铁块12的顶部与固定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盒体1远离固定杆4的一侧贯穿有推杆13,推杆13的一端延伸至盒体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14,推杆13的另一端延伸至盒体1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推块15,且推块15的底部与铁块12的顶部滑动连接,盒体1远离推动把手14的一侧外侧固定连接有提把手17。
[0025]
实施例二
[0026]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
[0027]
本实用新型中,盒体1为梯形结构,通过梯形结构和铁块12的重量配合,可以增加盒体1与台面的附着力,以此增加盒体1的稳定性。
[0028]
本实用新型中,凹槽2的顶部为倒八结构,以通孔3为中心呈镜像设置,第二滑块8通过向下方便滑动的同时提高了对针头的夹紧效果。
[0029]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夹板10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防滑纹,通过防滑纹增加了摩擦力,使针头被夹紧时不易滑动。
[0030]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第二滑块8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且两个第一弹簧11的另一端分别与凹槽2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弹簧11可以对第二滑块8起到复位的效果。
[0031]
本实用新型中,推块15为直角三角形,推块15靠近弧形磁铁6的一个角为最小角度,且推块15的顶部为斜边,通过推块15与弧形磁铁6相接触,可以有效的将弧形磁铁6与铁块12相分离。
[0032]
本实用新型中,推杆13位于盒体1内部的一侧贯穿套设有第二弹簧16,且第二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盒体1的一侧内壁和推杆13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弹簧16可以对推杆13起到复位的效果。
[0033]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针头的一端通过通孔3插入到泡沫块7上,然后推动针管带动第一滑块5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弧形磁铁6向下移动,此时通过两个连杆9可以同时带动两个第二滑块8相互靠近,最后通过两个夹板10对针头实现夹紧的效果,此时第一弹簧11处于拉伸状态,与此同时,弧形磁铁6与铁块12磁性接触,以此实现对两个夹板10的固定效果,由于两个第二滑块8位处于向下倾斜滑动,而两个夹板10之间设有防滑纹,所以当针头被固定夹紧时,可以向外拉扯针管,此时针管和针头分离,进而针头留在盒体1内,实现对针头的陈放效果,防止暴露在外造成的交叉感染或误伤,当需要将针头取出处理时,通过按动推动把手14带动推杆13移动,此时第二弹簧16处于拉伸状态,同时带动推块15与弧形磁铁6接触并使弧形磁铁6与铁块12相分离,这时在第一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使第二滑块8进行复位并同时带动第一滑块5复位,以此实现带动针头的一端移动到通孔3的外侧,实现对针头的取出效果,通过提把手17可以方便对盒体1的拿取。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