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理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颈椎艾灸仪。
背景技术:[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的社会节奏和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很多人都长期对着电脑办公和手机,容易出现职业病,尤其是颈椎处易出现劳损。针对这些现象,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理疗仪,如肩颈按摩仪和艾灸仪等,但是现有的针对颈椎部位的艾灸仪,在艾灸时大多采用单个艾灸罐进行艾灸;且受到颈椎部位结构位置的影响,在艾灸时,常常出现艾灸罐吸附不稳固的现象,影响理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颈椎艾灸仪。
[000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颈椎艾灸仪,包括颈枕、第一艾灸部和第二艾灸部,第一艾灸部设于颈枕的中部,第二艾灸部与颈枕连接,并位于第一艾灸部的一侧,第一艾灸部和第二艾灸部的结构相同,第一艾灸部和第二艾灸部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贴合部和第二贴合部。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颈枕,可以方便将颈椎艾灸仪固定在颈部;设有第一艾灸部和第二艾灸部,可以同时实现对颈椎部位的艾灸;设有第一贴合部和第二贴合部,可以有效保证第一艾灸部和第二艾灸部能够贴紧在需艾灸的部位,保证了艾灸理疗效果。由此,该颈椎艾灸仪在使用时固定方便,且利于提高艾灸效果,达到了理疗的作用。
[000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颈椎艾灸仪还包括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上固定块固定在下固定块的上方,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均与颈枕连接,上固定块开设有第一通孔,下固定块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艾灸部贯穿第一通孔后,第二艾灸部的底部位于第二通孔内。由此,设有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可以方便第二艾灸部的安装和固定,便于第二艾灸部与颈枕的连接。
[000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通孔底端的孔径大于或等于第二艾灸部底端的外径,第二贴合部固定在第二通孔的底端。由此,可以方便第二艾灸部艾灸时产生的温度通过第二通孔的底端传递至艾灸部位,同时通过第二贴合部,可以使得第二通孔的底端与艾灸部位贴合,保证了艾灸效果。
[000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艾灸部包括本体、上通风块和下滤网,本体设有容置腔,上通风块和下滤网分别设于容置腔的上下两端,上通风块开设有多个对流孔。由此,通过设有下滤网,可以防止艾灸时产生的艾条燃烧物掉出,保证了使用者使用时的安全性;设有上通风块,可以保证空气在本体内形成对流,保证艾条的正常燃烧。
[000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通风块设有第一固定针,下滤网设有第二固定针,第一固定针和第二固定针均位于容置腔内。由此,设有第一固定针和第二固定针,可以分别用于固定艾条和其他理疗药物,如姜条,达到不同的理疗效果。
[00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艾灸部还包括旋转盖,旋转盖盖设在本体的上方,旋转盖上设有第一通风孔,第一通风孔与容置腔连通。由此,通过设有旋转盖,可以调整第一通风孔的进风量,从而调节艾条的燃烧速度,提高适用范围。
[00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颈椎艾灸仪还包括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固定在颈枕上,另一端与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固定。由此,通过设有连接块,方便连接块两端颈枕与相应固定块的连接。
[00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块为硅胶制件,第一贴合部和第二贴合部均为硅胶制件,第一贴合部和第二贴合部的底端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孔。由此,连接块为硅胶制件,可以使得产品在使用时,第二艾灸部在重力作用下向理疗部位压紧;第一贴合部和第二贴合部均为硅胶制件,可以提高两者与皮肤接触时的舒适度,提高与艾灸部位的贴合度;通过设有第二通风孔,可以保证艾灸的正常进行。
[00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块呈“工”型。由此,便于实现连接块的连接作用,且结构简单,连接稳固。
[001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颈枕的两侧均设有夹持臂,夹持臂与颈枕连接处设有压簧。由此,设有夹持臂和压簧,使得颈枕在使用时,通过压簧的弹力将夹持臂压紧在使用者的颈部,便于固定。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颈椎艾灸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颈椎艾灸仪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颈椎艾灸仪中第一艾灸部或第二艾灸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颈椎艾灸仪中部分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
参照图1~图5。颈椎艾灸仪,包括颈枕1、第一艾灸部2和第二艾灸部3,第一艾灸部2设于颈枕1的中部,第二艾灸部3与颈枕1连接,并位于第一艾灸部2的一侧,第一艾灸部2和第二艾灸部3的结构相同,第一艾灸部2和第二艾灸部3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贴合部4和第二贴合部5。其中,颈枕1呈弧形,方便与使用者的颈部弧度相一致贴合;颈枕1上开设有安装孔,第一艾灸部2插入该安装孔内固定;第一艾灸部2的艾灸部位位于第二艾灸部3艾灸部位的上方,两者均与颈椎相对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贴合部4和第二贴合部5均为硅胶制件,提高第一贴合部4和第二贴合部5与皮肤接触的舒适度,且利于提高与艾灸部位贴合的紧密性,提高艾灸理疗效果。
[0022]
颈椎艾灸仪还包括上固定块6和下固定块7,上固定块6通过螺钉固定在下固定块7的上方,上固定块6和下固定块7均与颈枕1连接,上固定块6开设有第一通孔61,下固定块7开设有第二通孔71,第二艾灸部3贯穿第一通孔61后,第二艾灸部3的底部位于第二通孔71内。通过设有上固定块6和下固定块7,方便对第二艾灸部3的安装和固定。
[0023]
第二通孔71底端的孔径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艾灸部3底端的外径,第二贴合部5固
定在第二通孔71的底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在下固定块7的底端开设有圆柱孔,第二贴合部5一体成型有与圆柱孔配合的插杆,将该插杆插入到圆柱孔后,实现了第二贴合部5与下固定块7的固定,安装方便。由此,可以方便第二艾灸部3的艾灸作用,可以通过第二通孔71传递至相应的理疗部位,使用方便。
[0024]
第一艾灸部2包括本体21、上通风块22和下滤网23,本体21开设有容置腔211,上通风块22和下滤网23分别设于容置腔211的上下两端,上通风块22开设有多个对流孔,对流孔与下滤网23上的滤孔可以形成本体21内空气的对流,便于本体21内艾条的正常燃烧。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容置腔211的下方开设有卡槽,下滤网23卡入在该卡槽内进行固定;上通风块22放置在容置腔211的顶端,方便上通风块22的取放。
[0025]
上通风块22焊接固定有第一固定针8,下滤网23焊接固定有第二固定针9,第一固定针8和第二固定针9均位于容置腔211内。通过设有第一固定针8和第二固定针9,可以在两个固定针上固定不同的理疗药物,如艾条和姜块,达到不同的理疗效果,提高适用范围。
[0026]
第一艾灸部2还包括旋转盖24,旋转盖24通过螺纹盖设在本体21的上方,旋转盖24上设有第一通风孔241,第一通风孔241与容置腔211连通。该旋转盖24为设有上下两层结构,为现有常见的能够旋转的盖子,如牙签瓶盖结构,第二层设有相应的通孔,第一层能够转动,当第一层的第一通风孔241与第二层上的通孔相对时,外界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一通风孔241进入到容置腔211内,为艾条的燃烧提供氧气,保证了艾条的正常燃烧。通过旋转旋转盖24,可以调节第一通风孔241的进风量,从而控制艾条的燃烧速度。
[0027]
本实用新型颈椎艾灸仪还包括连接块10,连接块10的一端固定在颈枕1上,另一端与上固定块6和下固定块7固定。其中,连接块10呈“工”型,连接块10为硅胶制件。颈枕1上开设有与连接块10一端相对应的安装孔,上固定块6与下固定块7配合处也开设有与连接块10另一端相对应的安装孔,方便通过连接块10实现连接固定。
[0028]
第一贴合部4和第二贴合部5的底端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孔20。便于外界通气通过第二通风孔20进入到第一艾灸部2和第二艾灸部3内,实现空气的上下对流,保证了艾条的正常燃烧,保证艾灸效果。
[0029]
颈枕1的两侧均设有夹持臂30,夹持臂30与颈枕1连接处设有压簧40。通过压簧40,压簧40的一端作用在夹持臂30上,使得颈枕1在使用时,通过压簧40的弹力将夹持臂30压紧在使用者的颈部,便于固定。
[0030]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