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护理鸟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9534发布日期:2021-01-26 13:5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婴幼儿护理鸟巢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幼儿护理鸟巢。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新生婴儿及早产儿能存活的质量和胎龄越来越小,其生命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鸟巢式特色护理是近年来推行的一种安全的护理模式。新生儿鸟巢可以模拟母体子宫的环境,给新生儿提供更舒适的环境,以提供更多的安全感,同时鸟巢状的结构也可以保持新生儿的位置固定,以减少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0003]
中国专利文献cn106880450a公开了一种新生儿医用鸟巢,其包括水平放置在最下层的夹层棉,在夹层棉上表面绗缝固定设有护围圈,护围圈的顶部弧形连接有枕垫,上述新生儿医用鸟巢可以给新生儿提供更舒适安全的环境,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但是,上述鸟巢结构单一,无法完全贴合婴幼儿的身体曲线,长时间接触发生硬性挤压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压疮,同时由于在对婴幼儿采用不同的医学手段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婴幼儿的周围环境温度进行改变,因此该医用鸟巢适用性差、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医用鸟巢由于结构单一所造成的适用性差、功能单一的技术缺陷。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婴幼儿护理鸟巢,包括软垫以及护围圈,软垫设置在下层,软垫为夹层,软垫中设置有具有开口的收容腔;护围圈围设在软垫上,以形成鸟巢状的放置空间,护围圈的一端设置有垫肩,护围圈的另一端设置有股垫,通过设置鸟巢状的放置空间,模拟了子宫环境,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并且垫肩的设计适当的将肩部垫高,使头呈轻度仰伸位以开放气道,可防窒息,同时能减少误吸的情况,股垫的设计能有效保持婴幼儿不易滑落至低位处,能相对固定新生儿不下滑,尤其是在呼吸机治疗时可防止呼吸管道的脱漏,从而保证了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将软垫设计成具有开口的夹层结构,使得软垫中设置有收容腔,进而当需要更改婴幼儿的放置环境时,既可以通过在收容腔放置气囊来改变放置空间的大小;也可以通过在收容腔中放置水袋或者是冰袋来调节婴幼儿的放置环境,利于新生儿呼吸,减少颅内出血或者降低脑损伤,综合达到功能稳定多样、适用性广的效果。
[0006]
进一步地,软垫为夹层棉垫,收容腔中放置有水袋或者冰袋,水袋适用于早产儿,在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时,放置水袋可减少呼吸暂停的次数,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而冰袋适用于足月的窒息新生儿,放置冰袋可让窒息的新生儿进入亚低温状态,以减少脑损伤。进一步地,夹层棉垫上连接有封口带,以对开口进行封口,防止水袋或者冰袋脱离。
[0007]
进一步地,护围圈与软垫绗缝固定连接,使得护围圈和软垫之间无需组装、洗涤方便,有明显的边界感,对婴幼儿有很好的安抚作用。
[0008]
进一步地,护围圈的底部外侧边缘与软垫的上表面的外侧边缘绗缝固定连接,以
使得护围圈的底部与软垫自由开合,并与放置空间相连通,进而使得婴幼儿的手臂可以防止在护围圈的底部与软垫之间,对婴幼儿有很好的安抚及相对固定作用,以减少双手抓监护线或输液管、吸氧管等的情况。
[0009]
进一步地,垫肩和股垫分别与护围圈绗缝连接,并且垫肩的高度和股垫的高度分别低于护围圈的高度,进而在对婴幼儿形成鸟巢式包裹的同时,还保证了呼吸的顺畅、放置的舒适度以及减少颅内出血。
[0010]
进一步地,护围圈与软垫可拆卸连接,进而便于对护围圈与软垫单独进行清洗更换、洗涤方便。
[0011]
进一步地,护围圈的底部与软垫的上表面可拆卸的连接。
[0012]
进一步地,护围圈的底部边缘与软垫的外侧边缘可拆卸的粘接。
[0013]
进一步地,护围圈的底部边缘与软垫的外侧边缘可拆卸的拉链连接。
[0014]
进一步地,软垫的外围还连接有以对医用设备线或者输液管的安装与固定的固定带,进而防止了医用设备线或者输液管的挪动甚至脱离。
[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幼儿护理鸟巢,通过设置鸟巢状的放置空间,模拟了子宫环境,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并且垫肩的设计适当的将肩部垫高,减少新生儿出现呼吸不畅及误吸的情况,股垫的设计能有效保持婴幼儿不易滑落至低位处,在相对固定新生儿的同时,还能减少因滑低后脚碰到暖箱而致的擦伤;同时,将软垫设计成具有开口的夹层结构,使得软垫中设置有收容腔,进而当需要更改婴幼儿的放置环境时,既可以通过在收容腔放置气囊来改变放置空间的大小;也可以通过在收容腔中放置水袋或者是冰袋来调节婴幼儿的放置环境,利于新生儿呼吸,减少颅内出血或者降低脑损伤,综合达到功能稳定多样、适用性广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护理鸟巢的俯视图;
[0018]
图2为图1所示婴幼儿护理鸟巢的左视图;
[0019]
图3为图1所示婴幼儿护理鸟巢沿虚线剖切的剖视图。
[0020]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1]
1-软垫;11-开口;12-收容腔;2-护围圈;3-放置空间;
[0022]
4-垫肩;5-股垫;6-封口带;7-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5]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6]
实施例1
[0027]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婴幼儿护理鸟巢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包括软垫1以及护围圈2,软垫1设置在下层,软垫1为夹层,软垫1中设置有具有开口11的收容腔12;护围圈2围设在软垫1上,以形成鸟巢状的放置空间3,护围圈2的一端设置有垫肩4,护围圈2的另一端设置有股垫5。
[0028]
上述婴幼儿护理鸟巢,通过设置鸟巢状的放置空间3,模拟了子宫环境,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并且垫肩4的设计使得新生儿保持头部轻度仰视的最佳状态,垫肩4适当的将肩部垫高,减少新生儿出现呼吸不畅及误吸的情况,股垫5的设计能有效保持婴幼儿不易滑落至低位处,在相对固定新生儿的同时,还能减少因滑低后脚碰到暖箱而致的擦伤;另外,将软垫1设计成具有开口11的夹层结构,使得软垫1中设置有收容腔12,进而当需要更改婴幼儿的放置环境时,既可以通过在收容腔12放置气囊来改变放置空间3的大小;也可以通过在收容腔12中放置水袋或者是冰袋来调节婴幼儿的放置环境,利于新生儿呼吸,或者降低脑损伤,综合达到了功能稳定多样、适用性广的效果。
[0029]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软垫1为夹层棉垫,收容腔12中放置有水袋或者冰袋,通过设置不同的水袋温度来达到不同的医疗目的;夹层棉垫上连接有封口带6,以对开口11进行封口,防止水袋或者冰袋脱离。
[0030]
软垫1和护围圈2采用整体表面为棉布,护围圈2的内部为可塑性记忆棉条的方式;或者软垫1和护围圈2由绒布毛巾包括棉花缝制的方式。
[0031]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护围圈2与软垫1绗缝固定连接,使得护围圈2和软垫1之间无需组装、洗涤方便,有明显的边界感,对婴幼儿有很好的安抚作用;护围圈2的底部外侧边缘与软垫1的上表面的外侧边缘绗缝固定连接,以使得护围圈2的底部与软垫1自由开合,并与放置空间3相连通,进而使得婴幼儿的手臂可以防止在护围圈2的底部与软垫1之间,对婴幼儿有很好的安抚及相对固定作用,以减少双手抓监护线或输液管、吸氧管等的情况。
[0032]
同时,如图1所示,垫肩4和股垫5分别与护围圈2绗缝连接,并且垫肩4的高度和股垫5的高度分别低于护围圈2的高度,进而在对婴幼儿形成鸟巢式包裹的同时,还保证了呼吸的顺畅、放置的舒适度以及减少颅内出血。在本实施例中垫肩4和股垫5分别与护围圈2弧形连接,并且垫肩4与软垫1之间弧形连接,以使得婴儿的肩部舒适性更佳,同时也保证了股垫5功能的正常实现。
[0033]
作为变形的实施方式,护围圈2与软垫1可拆卸连接,进而便于对护围圈2与软垫1单独进行清洗更换、洗涤方便。可选地,护围圈2的底部与软垫1的上表面可拆卸的粘接;还可以采用护围圈2的底部边缘与软垫1的外侧边缘可拆卸的拉链连接,其均能实现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0034]
除此之外,如图1所示,软垫1的外围还连接有以对医用设备线或者输液管的安装与固定的固定带7,进而防止了医用设备线或者输液管的挪动甚至脱离,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带7采用具有弹性的可伸缩布料制成。
[0035]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