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手术后的加温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2365发布日期:2021-02-26 18:59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手术后的加温毯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手术后的加温毯。


背景技术:

[0002]
人体需要体温恒定,通过体温调节系统使产热及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维持中心体温在37
°
正负0.4
°
。低体温是指中心体温低于36
°
,临床一般将中心体温34
°-
36
°
成为轻度低体温。
[000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手术期间病人的低体温现象给予高度重视。对体温的有效监测和调节是保证麻醉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往在手术期间,采用电热毯、热水袋等对病人保温的措施。
[0004]
目前,没有一种应用在手术上的加温毯,在术后加温毯不仅能够对身体底部加热还能够盖在患者身上,避免患者体温降低的加温毯。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手术后的加温毯,该一种应用于手术后的加温毯能够盖在患者身体底部和上部,保障患者的体温;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手术后的加温毯,旨在解决现有术中术后加温毯只能加温患者身体下部的问题。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手术后的加温毯,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温毯i 和加温毯ii;所述加温毯i和加温毯ii为上下两层中间设有气道,所述加温毯i和加温毯ii通过软连接相连,所述加温毯i和加温毯ii上设有磁石。
[0008]
其中,所述加温毯i和加温毯ii一侧通气道相连接,另一侧通过磁石相连接。
[0009]
其中,所述加温毯i和加热体ii通过多个软连接相连。
[0010]
其中,所述加温毯i和加温毯ii内的气道处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
[0011]
其中,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线路分别连接加温毯i和加温毯ii外部表面设有的温度显示屏。
[0012]
其中,所述加温毯i和加温毯ii内的气道分为上、中和下三组,所述三组气道相联通。
[0013]
其中,所述加温毯ii的两端设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分别与两端设有魔术贴的床单相配合。
[0014]
其中,所述加温毯i和加温毯ii由加温泵供热,所述加温泵设有无线接收模块,加温泵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无线发射模块,所述加温泵通过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与控制器相配合。
[0015]
其中,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定时单元,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手术后的加温毯,通过两个加温毯的巧妙连接,使得在手术中能够对患者身体下方加热,手术后能够对身体的下方和上方
加热,避免了患者因手术造成体温低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手术后的加温毯的整体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20]
图3为图1的加温毯ii展开图;
[0021]
图4为图3的床单与加温毯ii的示意图;
[0022]
图5为展开示意图;
[0023]
图6为图1软连接不带有空腔的示意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
[0025]
1:加温毯i;2:加温毯ii;3:软连接;4:磁石;5:加温泵连接口;6:魔术贴;7:布条;8:气道;9:温度显示屏;10:床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 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 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8]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9]
参阅图1-6,一种应用于手术后的加温毯,包括: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所述加温毯i和加温毯ii为上下两层中间设有气道,所述加温毯i1和加温毯 ii2通过软连接3相连,所述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上设有磁石4。
[0030]
具体的,所述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一侧通过气道相连接,另一侧通过磁石4相连接。
[0031]
加温毯i1与加温毯ii2为常规的加温毯,加温毯i1与加温毯ii2通过气道相连保证了两个加温毯均能够加热。
[0032]
磁石4为条形磁石4或点状磁石4,利用磁石4相吸的原理分别设置在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的一侧边缘,通过磁石4能够快速的将加温毯i1和加温毯 ii2的一侧吸合在一起,减少了需要纽扣绳带的连接方式带来的不必要工作。磁石4吸合与打开的速度快。
[0033]
软连接3为柔性的连接优选布料作为软连接3的材料,软连接3的形状为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软连接3两面均设有魔术贴,将软连接3的两侧向内弯折软连接3上的魔术贴粘合在一起,使得软连接3内部形成一个空腔,空腔内设有气道。
[0034]
软连接3长方形结构的两个短边上设有两个长方形布条7,两个布条7分别与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相连,用于固定连接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
[0035]
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之间设有弯折形成一个空腔的软连接3。
[0036]
长方形的软连接3两面均设有魔术贴,在不使用加温毯ii2时,将加温毯卷起,卷至圆筒状时加温毯ii2上设有的软连接3一面与另一面粘合。软连接3 自身通过魔术贴粘合后,便将加温毯ii2固定在加温毯i1的一侧。使用时打开软连接3自身粘合的魔术贴,然后铺平加温毯ii2。
[0037]
具体的,所述加温毯i1和加热体ii通过多个软连接3相连。
[0038]
优选两个软连接3与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相连接,两个所述软连接3中的一个软连接3为空腔结构,空腔内放置有气道,另外一个软连接3为一个长方形软连接3,并不设有空腔结构,不设有空腔结构的软连接3面积为设有空腔软连接3面积的1/3。
[0039]
两个所述软连接3的布料颜色不同,例如,未设有空腔结构的软连接3颜色为绿色,设有空腔结构的软连接3为红色,方便对两个软连接3进行区分。
[0040]
具体的,所述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内的气道8处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标注)。维修方便。
[0041]
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内设有的气道8用于加热,使得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升温。
[0042]
气道8处设有温度传感器能够感知加温毯的温度,方便直接观察加温毯的温度。
[0043]
温度传感器为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除气道8外的其他位置,来进行温度的感知。
[0044]
通过气道8的温度以及气道8外其他位置的温度进行综合判断加温毯i1与加温毯ii2的温度。
[0045]
具体的,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线路分别连接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外部表面设有的温度显示屏9。
[0046]
温度传感器感知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的温度,并将感知到的温度通过温度显示屏9显示出来,方便医生直接观察温度。
[0047]
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通过adc转换为数字信号,在经过对数值信号的计算即可得出温度数值,将温度数值显示在温度显示屏9上。
[0048]
具体的,所述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内的气道8分为上、中和下三组气道 8,所述三组气道8通过加温泵进行加温。所述加温泵为现有技术中的加温泵,所述加温泵通过管路与加温泵连接口5连接。
[0049]
具体的,所述加温毯ii2的两端设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分别与两端设有魔术贴的
床单10想配合。
[0050]
加温毯ii2的两端设有的魔术贴6与床单10上设有的魔术贴6相配合,床单10通过魔术贴6方便的粘贴在加温毯ii2的两端,加温毯ii2与患者之间隔有床单10,避免细菌的传播,术后能够进行床单10的快速更换。方便加温毯的重复使用。
[0051]
具体的,所述加温泵设有无线接收模块,加温泵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无线发射模块,所述加温泵通过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与控制器相配合。
[0052]
加温泵的控制包括有线控制和无线控制两种方式。
[0053]
加温泵通过线路连接有线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可以进行加温毯i1和加温毯 ii2的加热。
[0054]
加温泵通过无线线路连接无线控制器,控制器可以通过无线协议进行远程控制,控制方便。
[0055]
有线控制和无线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均可以控制加温泵,在有人通过有线和无线不同的控制器控制加温泵时,执行两次控制中最后一次控制指令。
[0056]
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在对加温毯i1和加温毯ii2 进行操作时,通过显示屏显示操作的内容,控制器上设有多个控制加温泵工作的控制按钮。
[0057]
控制按钮与控制器的结构为常规的控制器结构。
[0058]
具体的,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定时单元,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0059]
控制器上设有定时单元,所述定时单元集成在控制器上,控制器能够通过定时单元,对加温泵的开启工作时间进行定时。
[0060]
工作原理:
[0061]
患者在手术前躺在带有加温毯i1的手术台上,通过控制器调整加温毯i1 的温度。手术后,打开设置在加温毯i1一侧的加温毯ii2,加温毯ii2成筒状置于加温毯i1的一侧,打开加温毯ii2上自身卷曲粘合的软连接3,在将加温毯ii2铺平盖在患者身上。加温毯ii2与加温毯i1通过磁吸吸附固定。
[0062]
患者的手臂可以通过软连接3与软连接3之间的缝隙伸出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输液。
[0063]
出于卫生考虑,一个患者使用一个床单10,此时的加温毯ii2通过魔术贴粘合的床单10能够进行快速更换。
[0064]
床单10的两端医护人员用力即可打开加温毯ii2与床单10粘合的魔术贴,将取下的床单10进行清洗,取出新的床单10,床单10的两端与加温毯ii2的两端魔术贴6粘合及完成床单10的更换,此种结构也能够避免床单10在患者与加温毯ii2之间来回串动。
[006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