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9633发布日期:2021-05-07 19:4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体成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



背景技术: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可以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技术测量患者体成分,从而判断营养状况。例如,身体肌肉量、骨骼肌、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去脂肪体重、内脏脂肪面积、蛋白质含量、无机盐含量、身体水分量等。

现有的人体成分分析仪主要应用于减重、健身等领域,关注被测试人员的体脂肪和肌肉量,针对住院患者判定营养不良的应用较少。实际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一方面测量患者体成分指标,另一方面还需进行问卷调查等综合评价营养状况,而现有的仪器在检测的过程中,患者只能自行操作,然后在经过医生的指导,从而不便于患者的后续的检测工作,并且带来一定不便利性,降低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检测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时,不便于检测、检测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便于检测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包括:

支撑结构;

架体,呈u型,具有开口的一侧朝向所述支撑结构,且与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部通过转动结构连接;

第一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架体远离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

第二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架体上、且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屏内嵌于所述架体上。

进一步,所述架体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的夹角为60°-90°。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架体远离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并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允许安装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安装孔、及安装手部电极的把手。

进一步,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的架体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插入至所述架体上的凹槽内,且与所述架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处的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散热结构。

进一步,所述散热结构为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孔。

进一步,所述转动结构包括:

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架体靠近所述支撑架构的一端;

第二盖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构靠近所述架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通过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合页。

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底座,具有允许盛放称重传感器的空腔;

脚部电极板安装结构,设于所述空腔内,且位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方;

脚踏盖板,设于所述脚部电极板安装结构上,且与所述脚部电极板安装结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称重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包括:支撑结构;架体,呈u型,具有开口的一侧朝向所述支撑结构,且与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部通过转动结构连接;第一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架体远离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第二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架体上、且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屏内嵌于所述架体上。通过在架体上设有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在使用者进行人体体成分检测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显示屏进行观看检测结果和进行下一步骤的操作,医生可以通过第二显示屏观看检测结果,并指导使用者进行下一步骤的操作,使医生不需要与使用者共同观看第一显示屏即可指导使用者操作,符合人机工程学,并便于了医生和使用者同时观察检测结果,因此提高了检测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所述架体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的夹角为60°-90°,该角度范围适合使用者观看第一显示,并且,不同高度的使用者站在分析仪上检测时,不用弯腰,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在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的架体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插入至所述架体上的凹槽内,且与所述架体可拆卸连接。该支撑架可以用于盛放键盘和鼠标;由于支撑架与架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以在使用时将支撑架安装在架体上,在不需要使用或运输的过程中,将支撑架取下。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处的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降低架体内部的温度,从而降低控制装置、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的工作温度,进而延长控制装置、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架体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架体的右视图;

图4为凹槽的示意图;

图5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脚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脚踏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结构;11-底座;111-底板;112-骨架;113-第三盖板;114-第四盖板;115-侧板;12-称重传感器;13-脚部电极板安装结构;131-脚踏骨架;132-脚踏板;133-脚部电极安装孔;134-脚部电极;14-脚踏盖板;2-架体;21-第一显示屏;22-第二显示屏;23-开口;24-固定板;241-安装孔;242-把手;243-手部电极;25-支撑架;26-凹槽;27-安装板;28-散热结构;3-转动结构;31-第一盖板;32-第二盖板;4-行走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包括支撑结构1、架体2、第一显示屏21、第二显示屏22、转动结构3、以及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

支撑结构1;

架体2,呈u型,具有开口23的一侧朝向所述支撑结构1,且与所述支撑结构1的一端部通过转动结构3连接;

第一显示屏21,设置在所述架体2远离所述支撑结构1的一端;

第二显示屏22,设置在所述架体2上、且与所述开口23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屏22内嵌于所述架体2上。

通过在架体2上设有两个显示屏,即第一显示屏21和第二显示屏22,并且第二显示屏22为可触摸屏;在使用者进行人体体成分检测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显示屏21进行观看检测结果,医生可以通过第二显示屏22观看检测结果并进行操作,并指导使用者进行下一步骤的操作,使医生不需要与使用者共同观看第一显示屏21,同时,第一显示屏21和第二显示屏22上显示的数据和操作界面可以不相同。

如图1所示,在架体2的侧壁上,设有控制第一显示屏21和第二显示屏22、以及控制装置启停的开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架体2与所述支撑结构1之间的夹角为60°-90°;优选为75°最佳。该角度适合使用者观看第一显示屏21;同时在架体2具有与开口23相对的一侧与支撑结构1的夹角为135°,该角度也便于医生观看第二显示屏22。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架体2与所述支撑结构1之间的夹角为90°,即架体2垂直于所述支撑结构1。

如图2-5所示,还包括固定板24,所述固定板24设于所述架体2远离所述支撑结构1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板24内嵌于架体2的顶部,并在所述固定板24上设有允许安装所述第一显示屏21的安装孔241,其中,安装孔241为第一显示屏21相适配的方形,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需要根据实际第一显示屏21的形状自行选择。

同时在固定板24上还设有把手242,该把手242用于安装手部电极243,即左手手部电极243和右手手部电极243,左手手部电极243与右手手部电极243之间的连接线可以隐藏在把手242的内部,从而防止了连接线散落在外面,在运输或使用的过程中,损坏该连接线。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连接线可以设置在把手242的外部,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

在所述第二显示屏22与所述支撑结构1之间的架体2上设有支撑架25,即该支撑架25设置在第二显示屏22的下方,该支撑架25的上表面上用于盛放与第二显示屏22连接的键盘和鼠标;

在所述架体2上设有凹槽26,所述支撑架25插入至该凹槽26内,并且支撑架25与所述架体2可拆卸连接,即在凹槽26的底壁上设有通孔,从架体2具有开口23的一侧,穿入紧固螺钉,将支撑架25固定在架体2上。在使用时将支撑架25安装在架体2上,在不需要使用或运输的过程时,将支撑架25取下。

如图1所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23处的安装板27,该安装板27用于保护架体2内部的连接线,第一显示屏21和第二显示屏22,以及控制装置;在所述安装板27上设有散热结构28,所述散热结构28为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孔。由于控制装置、第一显示屏21、第二显示屏22在工作状态下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散热结构28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实现架体2内部的空气与架体2外部空气的对流,从而降低控制装置、第一显示屏21、第二显示屏22的工作温度,进而延长控制装置、第一显示屏21、第二显示屏22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小了控制装置、第一显示屏21、第二显示屏22的更换。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散热结构28还可以为设置在安装板27上的风扇,从而为架体2的内部进行换热,进而降低控制装置、第一显示屏21、第二显示屏22在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结构3包括第一盖板31、第二盖板32、以及连接件。

第一盖板31设置在所述架体2靠近所述支撑架25构的一端;第二盖板3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5构靠近所述架体2的一端,第一盖板31和第二盖板32均为具有一定倾斜角的斜板;所述第一盖板31与所述第二盖板32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合页。合页的设置,便于第一盖板31与第二盖板32的连接,同时合页的体积较小,具有便于更换、转动灵活、且不易变形、不易折断、价格低廉等优点。

如图6-10所示,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底座11、脚部电极板安装结构13、脚踏盖板14。

底座11由底板111、骨架112、第二盖板32、第三盖板113、第四盖板114、以及侧板115共同组成;底板111设置在骨架112的底部,骨架112的左端设有一斜坡,该斜坡与第二盖板32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二盖板32设置在骨架112的前端时,该骨架112与第二盖板32相适配,即靠近架体2的一端,第三盖板113设置在骨架112的中部,侧板设置在骨架112的两侧,第四盖板114设置在骨架112的另一端;第三盖板113与第四盖板114通过z字型的钣金件固定连接。底板111、骨架112、第三盖板113、第四盖板114、以及侧板115共同围合成一个空腔,该空腔内盛放有称重传感器12;

脚部电极板安装结构13,设于所述空腔内,且位于所述称重传感器12的上方;该脚部电极板安装结构13包括设置在称重传感器12的上的脚踏骨架131、并在脚踏骨架131的上方设有脚踏板132,并且在该脚踏板132上留有用于安装脚部电极134的脚部电极安装孔133,从而将脚部电极134安装在脚踏板132上,该脚踏骨架131、脚踏板132均不与第三盖板113、第四盖板114接触的边缘;

以及脚踏盖板14,设于所述脚部电极板安装结构13上,且与所述脚部电极板安装结构13可拆卸连接,脚踏盖板14的上表面与脚部电极134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即脚踏盖板14的上表面平行于脚部电极134的上表面。

如图8-10所示,在支撑结构1的底部对称设有4个行走结构4,该行走结构4为具有自锁功能的脚轮。

具体的操作过程:在使用者站在支撑结构1上,并且双脚与脚部电极134相对应,双手握住手部电极243,开始进行检测,电极将检测的电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内,在第一显示屏21和第二显示屏22分别呈现给医生和使用者;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显示屏21自行操作,医生也可以通过第二显示屏22知道使用者进行下一部操作,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