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康复训练机械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0502发布日期:2021-05-11 14:5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用康复训练机械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用康复训练机械臂。



背景技术:

对于人体上肢运动功能的训练康复,传统的康复训练方式主要由治疗师根据经验手动辅助患者进行训练,训练效果受到治疗师水平的影响,治疗师的工作强度也非常大。最近20多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机构开展了上肢康复训练技术的研究,研制出多种功能各异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和康复训练设备,但真正能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并不多,而且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老龄人群中因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导致肢体活动受限的人数逐年增加。若病人肢体长期不活动,肌肉逐渐萎缩。心、肺功能减退,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因此,必要的肢体康复训练有利病体康复。

现有技术的一些机械臂,都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而且不适合老人使用,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医疗用康复训练机械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医疗用康复训练机械臂,达到方便老人使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康复训练机械臂,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右侧固定连接有靠杆,所述座椅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限位杆远离座椅的一端与靠杆固定连接,所述座椅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一,所述支撑腿一底部设置有主动轮,所述座椅底部右侧设置有支撑腿二,所述支撑腿二底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支撑腿二通过轴承与从动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与固定块接触,所述控制盒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连接块远离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一,所述固定架一内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一,所述固定架一内部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与固定杆一转动连接,所述推杆远离固定杆一的一端延伸至控制盒外侧,所述控制盒上方设置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通过转轴与固定块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板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二,所述固定架二内部中轴处设置有固定杆二,所述推杆远离固定架一的一端与固定杆二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板顶部右侧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握杆。

优选的,所述靠杆为l型设置,所述靠杆远离座椅的一端套有扶手,所述扶手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控制盒顶部为开口设置,所述控制盒右侧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控制盒内壁两端设置有滑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两端均分别贯穿滑槽且延伸至滑槽内部与滑槽槽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一与固定架二均为凹字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旋转板顶部两端均分别设置有固定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二与固定杆一均分别贯穿推杆两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用康复训练机械臂。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座椅、靠杆、扶手、第一限位杆、支撑腿一,使大龄患者可以坐在座椅上进行康复训练,解决了大部分康复训练机械臂需要一直站立使用的弊端,也可以通过推动扶手,帮助患者散心,从而对患者康复训练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使得康复训练效果、治疗效果更好,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实用性高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患者坐在座椅上,患者双手向上握紧握杆后,通过启动电动推杆,使电动推杆推动连接块带动第二限位杆沿着滑槽移动,从而使旋转板反复运动,达到对患者康复训练的目的,使其使用安全便捷,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康复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盒的俯视图。

图中:1座椅、2靠杆、3扶手、4第一限位杆、5支撑腿一、6主动轮、7支撑腿二、8从动轮、9控制盒、10电动推杆、11连接块、12第二限位杆、13固定架一、14推杆、15固定杆一、16固定杆二、17固定架二、18旋转板、19固定块、20支撑板、21握杆、22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康复训练机械臂,包括座椅1,座椅1右侧固定连接有靠杆2,靠杆2为l型设置,靠杆2远离座椅1的一端套有扶手3,扶手3底部设置有防滑纹,座椅1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4,第一限位杆4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第一限位杆4远离座椅1的一端与靠杆2固定连接,座椅1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一5,支撑腿一5底部设置有主动轮6,座椅1底部右侧设置有支撑腿二7,支撑腿二7底部设置有从动轮8,通过设置座椅1、靠杆2、扶手3、第一限位杆4、支撑腿一5,使大龄患者可以坐在座椅1上进行康复训练,解决了大部分康复训练机械臂需要一直站立使用的弊端,也可以通过推动扶手3,帮助患者散心,从而对患者康复训练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使得康复训练效果、治疗效果更好,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实用性高的特点,支撑腿二7通过轴承与从动轮8转动连接,第一限位杆4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盒9,控制盒9内壁两端设置有滑槽,控制盒9顶部为开口设置,控制盒9右侧开设有通孔,控制盒9与固定块19接触,控制盒9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10,通过使患者坐在座椅1上,患者双手向上握紧握杆21后,通过启动电动推杆10,使电动推杆10推动连接块11带动第二限位杆12沿着滑槽移动,从而使旋转板18反复运动,达到对患者康复训练的目的,使其使用安全便捷,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康复速度,电动推杆1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12,两个第二限位杆12相互远离的两端均分别贯穿滑槽且延伸至滑槽内部与滑槽槽壁相接触,连接块11远离电动推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一13,固定架一13内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一15,固定架一13内部设置有推杆14,推杆14与固定杆一15转动连接,推杆14远离固定杆一15的一端延伸至控制盒9外侧,控制盒9上方设置有旋转板18,旋转板18顶部两端均分别设置有固定带22,旋转板18通过转轴与固定块19活动连接,旋转板18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二17,固定架一13与固定架二17均为凹字型设置,固定架二17内部中轴处设置有固定杆二16,固定杆二16与固定杆一15均分别贯穿推杆14两端,推杆14远离固定架一13的一端与固定杆二16转动连接,旋转板18顶部右侧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两个支撑板20相互靠近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握杆21。

在使用时,患者坐在座椅1上,双手向上握紧握杆21,然后通过固定带22将胳膊固定,再通过启动电动推杆10,使电动推杆10推动连接块11带动第二限位杆12沿着滑槽移动,从而推动固定架一13带动推杆14进行移动,推杆14移动挤压固定架二17,使旋转板18斜向上移动,如此反复运动,从而达到对患者康复训练的目的。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座椅1、靠杆2、扶手3、第一限位杆4、支撑腿一5,使大龄患者可以坐在座椅1上进行康复训练,解决了大部分康复训练机械臂需要一直站立使用的弊端,也可以通过推动扶手3,帮助患者散心,从而对患者康复训练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使得康复训练效果、治疗效果更好,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实用性高的特点,通过使患者坐在座椅1上,患者双手向上握紧握杆21后,通过启动电动推杆10,使电动推杆10推动连接块11带动第二限位杆12沿着滑槽移动,从而使旋转板18反复运动,达到对患者康复训练的目的,使其使用安全便捷,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康复速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