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内科用窥镜装置。
背景技术:
内窥镜泛指经各种管道进入人体,以观察人体内部状况的医疗仪器,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
然而,在对儿童使用窥镜治疗时,由于内视镜移动和转动幅度较大,会使孩子体内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导致孩子哭闹,从而不利于治疗工作的继续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儿内科用窥镜装置,通过将内视镜固定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利用第一滚珠带动内视镜在患者体内移动,利用第二滚珠带动内视镜在患者体内转动,从而减少内视镜移动和转动的幅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内视镜移动、转动幅度较大导致的孩子不适、哭闹以及治疗工作难度增加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内科用窥镜装置,包括透明管,所述透明管内部设有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设在透明管内部,所述第一环形板外端固定设有两个环形挡板,两个环形挡板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与透明管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滚珠与第一环形板外端相接触,所述第一环形板内部设有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之间设有多个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与第一环形板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二滚珠与第二环形板外端相接触,所述第二环形板内部设有导线,所述导线与第二环形板内壁接触,所述导线一端设有内视镜,所述内视镜与导线固定连接,所述内视镜延伸出第二环形板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环形板一侧固定设有第一短板,所述第一短板底部固定设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内部设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延伸出第一竖杆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竖杆底部固定设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与导线顶部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底部设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与导线相接触,所述第二弧形板底部固定设有第三竖杆,所述第三竖杆外部设有第四竖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竖杆底部固定设有第二短板,所述第二短板与第二环形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杆前侧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相接触,所述第一竖杆与第一螺栓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竖杆前侧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第四竖杆与第三竖杆相接触,所述第二螺栓与第四竖杆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视镜固定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利用第一滚珠带动内视镜在患者体内移动,利用第二滚珠带动内视镜在患者体内转动,从而对患者体内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的减小了内视镜移动和转动的幅度,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治疗时患者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b的放大图。
图中:1透明管、2第一环形板、3环形挡板、4第一滚珠、5第二环形板、6第二滚珠、7第一短板、8第一竖杆、9第二竖杆、10第一弧形板、11第一螺栓、12第二弧形板、13第三竖杆、14第四竖杆、15第二短板、16第二螺栓、7导线、18内视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儿内科用窥镜装置,包括透明管1,所述透明管1内部设有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环形板2,所述第一环形板2设在透明管1内部,所述第一环形板2外端固定设有两个环形挡板3,两个环形挡板3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滚珠4,所述第一滚珠4与透明管1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滚珠4与第一环形板2外端相接触,所述第一环形板2内部设有第二环形板5,所述第一环形板2和第二环形板5之间设有多个第二滚珠6,所述第二滚珠6与第一环形板2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二滚珠6与第二环形板5外端相接触,所述第二环形板5内部设有导线17,所述导线17与第二环形板5内壁接触,所述导线17一端设有内视镜18,所述内视镜18与导线17固定连接,所述内视镜18延伸出第二环形板5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环形板5一侧固定设有第一短板7,所述第一短板7底部固定设有第一竖杆8,所述第一竖杆8内部设有第二竖杆9,所述第二竖杆9延伸出第一竖杆8底部,便于固定第一竖杆8。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竖杆9底部固定设有第一弧形板10,所述第一弧形板10与导线17顶部相接触,便于固定导线17,从而固定内视镜18。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17底部设有第二弧形板12,所述第二弧形板12与导线17相接触,所述第二弧形板12底部固定设有第三竖杆13,所述第三竖杆13外部设有第四竖杆14,便于固定导线17,从而固定内视镜18。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竖杆14底部固定设有第二短板15,所述第二短板15与第二环形板5固定连接,便于固定第四竖杆14,从而固定第二弧形板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杆8前侧设有第一螺栓11,所述第一螺栓11穿过第一竖杆8与第二竖杆9相接触,所述第一竖杆8与第一螺栓11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固定第二竖杆9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竖杆14前侧设有第二螺栓16,所述第二螺栓16穿过第四竖杆14与第三竖杆13相接触,所述第二螺栓16与第四竖杆14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固定第三竖杆13的位置。
实施场景具体为:将内视镜18穿过第二环形板5并使内视镜18延伸出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2一侧,内视镜18穿过第二环形板5带动导线17一端穿过第二环形板5,然后拧松第二螺栓16向上移动第二弧形板12,第二弧形板12向上移动带动第三竖杆13向上延伸,当第二弧形板12顶部与导线17相接触时,停止移动第二弧形板12并拧紧第二螺栓16,然后拧松第一螺栓11,再向下移动第一弧形板10,第一弧形板10向下移动带动第二竖杆9向下延伸,当第一弧形板10底部与导线17相接触时,停止继续移动第一弧形板10并拧紧第一螺栓11,此时导线17被固定在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2之间,从而使内视镜18固定在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2一侧,然后将透明管1伸入患者体内,再缓慢推动导线17使第一滚珠4受力向前滚动,第一滚珠4滚动带动环形挡板3移动,环形挡板3移动带动第一环形板2移动,第一环形板2移动带动第二滚珠6滚动,第二滚珠6滚动带动第二环形板5向前移动,第二环形板5向前移动带动第一短板7和第二短板15向前移动,第一短板7和第二短板15移动带动第一竖杆8和第四竖杆14移动,第一竖杆8和第四竖杆14移动带动第二竖杆9和第三竖杆13移动,第二竖杆9和第三竖杆13移动带动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2移动,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2移动带动导线17移动,导线17移动带动内视镜18移动,内视镜18在移动的过程中完成对患者体内的观察工作,当需要观察患者体内其他角度的情况时,只需要轻微转动导线17,导线17转动带动内视镜18以及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2转动,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2转动带动第二竖杆9和第三竖杆13转动,第二竖杆9和第三竖杆13转动带动第一竖杆8和第四竖杆14转动,第一竖杆8和第四竖杆14转动带动第一短板7和第二短板15转动,第一短板7和第二短板15转动带动第二环形板5转动,第二环形板5转动带动第二滚珠6滚动,内视镜18通过转动完成对患者体内全方位的观察,其中,第一滚珠4与透明管1和第一环形板2的接触面积较小、第二滚珠6与第一环形板2和第二环形板5的接触面积较小,因而第一滚珠4、第二滚珠6滚动时的摩擦阻力较小,从而更便于带动内视镜18移动和转动、其幅度也较小,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视镜移动、转动的幅度较大、给患者带来不适以及影响治疗工作的问题。
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将内视镜18穿过第二环形板5,然后拧松第二螺栓16和第一螺栓11分别移动第一弧形板10、第二弧形板12,使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2与导线17相接触,然后将透明管1伸入患者体内,再缓慢推动导线17使第一滚珠4受力向前滚动,第一滚珠4滚动带动环形挡板3、第一环形板2、第二环形板5、第一短板7、第二短板15、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2移动,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2移动带动导线17移动,从而带动内视镜18移动,内视镜18在移动的过程中完成对患者体内的观察工作,当需要观察患者体内其他角度的情况时,只需要轻微转动导线17,导线17转动带动内视镜18以及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2转动,第一弧形板10和第二弧形板12转动带动第一短板7和第二短板15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环形板5转动,第二环形板5再带动第二滚珠6滚动,内视镜18通过转动完成对患者体内全方位的观察。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