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尿片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分纱的多股氨纶纱线的纸尿片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股粗旦氨纶纱线生产技术主要为:来自聚氨酯溶液供应罐的聚氨酯溶液经溶液过滤器过滤后到达纺丝位;经纺丝位的纺丝计量泵精密计量后再经一定孔数的喷丝板喷出到纺丝甬道,蒸发去除溶剂后单丝经假捻器假捻抱合成一股纱。而后这股纱再经过喂入罗拉组,上油罗拉后通过氨纶丝卷绕机卷绕在一个筒管上而成氨纶丝饼,每个氨纶丝饼上仅有一股抱合氨纶丝。
现有的纸尿片生产单股粗旦氨纶纱使用技术主要为:目前纸尿片机台每个氨纶纱线喂入位喂入一股氨纶纱线,每股氨纶纱线对应一个胶水喷头。例如,一根较粗的620dtex的纱线由胶水粘连夹在两层无纺布中间,纸尿片穿在小孩身上后氨纶纱线拉紧而贴靠在宝宝的皮肤上。较粗的氨纶纱线及较小的与皮肤接触面积让宝宝有紧勒的感觉,因此,纸尿片生产有使用较细的氨纶纱线的趋势。例如,使用560分特的氨纶纱线替换620分特的纱线,以让纸尿片更加柔软。但方案在让宝宝有较舒适的感受的同时,也出现了纸尿片总体张力下降,达不到纸尿片设计要求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有分纱的多股氨纶纱线的纸尿片生产装置,本实用新型方法生产的粗旦氨纶纱线中含有多股并列的、较细的单丝,将其应用于纸尿片中后,相较于传统的单股粗旦纱线,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更大,舒适感更佳。同时纱线与无纺布之间的粘合强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有分纱的多股氨纶纱线的纸尿片生产装置,包括多股氨纶纱线生产单元和分纱的纱线-无纺布复合单元,所述分纱的纱线-无纺布复合单元按纱线输送方向依次包括纱线卷筒,退绕罗拉,纱线导轮,至少一个分丝杆,定向槽和多头热熔胶喷嘴。
多股氨纶纱线生产单元用于生产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然后将该纱线通过分纱的纱线-无纺布复合单元粘合于两层无纺布之间。
其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一股620分特或一股865分特纱线,两股310分特的纱线或3股288分特的纱线会有较平整的纱线截面贴靠在宝宝的皮肤上,具有更大的接触区域,氨纶纱线的压力也被分散开来,压强减小一些。
主动退绕分纱方式:使用双股及多股氨纶纱的纸尿片生产工艺。在纱线进入无纺布前需安装一个或多个分丝杆,通过分丝杆将双股或多股纱线分离开来;还需将原来的所有单头热熔胶喷嘴对应更换为多头热熔胶喷嘴,热熔胶喷嘴是纸尿片机上的一个小部件,可以很方便地制造出以拔插方式更换的热熔胶喷嘴。而在分丝杆之前保持原有导丝方式,不需要改动导丝部件,这减少了使用新技术的投资。
作为优选,所述多头热熔胶喷嘴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上分别设有进胶口、至少两个出胶口、至少两个纱线容置凹腔;所述进胶口与出胶口连通;每个所述出胶口与每个所述纱线容置凹腔一一对应且出胶口位于纱线容置凹腔的腔底。
作为优选,所述纱线容置凹腔的形状与尺寸与所需容置的纱线相适配。
作为优选,所述纱线容置凹腔并列排布。
作为优选,所述进胶口和出胶口分别位于喷嘴本体的对立端。
作为优选,所述喷嘴本体的进胶口所在端设有固定座。
作为优选,所述进胶口处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多股氨纶纱线生产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聚氨酯溶液供应罐,溶液过滤器,纺丝组件,假捻器,罗拉组件和卷绕机构。
其中,所述假捻器支架位于纺丝组件下方,假捻器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并列的假捻器,所述假捻器产生涡旋气流,其出气口沿着纱线方向;所述假捻器、罗拉组件和卷绕机构之间的任一位置设有导丝槽。
在上述装置中,关键点在于:①假捻器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并列的假捻器,对喷丝板出口喷出涡旋气流,在多股涡旋气流作用下单丝分别抱合为多股单纱。②在假捻器、罗拉组件和卷绕机构之间的任一位置设置导丝槽,将多股单纱抱合为一股。本实用新型仅需在现有的生产线上稍微改造即可,成本低,实用性强。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的单股粗旦氨纶纱线中只含有一股单纱,而为了增加强度,通常采用较粗的单纱,例如620分特等。在纸尿片生产中,将该氨纶纱线铺设于两层无纺布之间,然后通过胶水粘结。当纸尿片穿在小孩身上后氨纶纱线拉紧而贴靠在宝宝的皮肤上。较粗的氨纶纱线及较小的与皮肤接触面积会让宝宝有紧勒的感觉,舒适感极差。为此,本实用新型巧妙地采用含有多股(必须是并列排列)的、较细的单纱的氨纶纱线来替代单股粗旦氨纶纱线,能够有效增加纱线与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舒适感,而且同时也能够增加胶水与纱线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纱线与无纺布的结合强度,并可减少胶水用量,减少胶水与皮肤的接触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多股单纱必须是以并列抱合形式而不能是缠绕抱合,否则接触面积提升不明显。
本实用新型方法的主要技术要点在于:通过假捻器支架上多个并列设置的假捻器对从喷丝板喷出的单丝进行假捻,将若干单丝集束为多股并列的、较细的单纱(例如每股16根单丝),除去溶剂后,(例如每股16根)经过上油和卷绕。其中在假捻器和卷绕之间的任意过程中,将单纱进行合股,复合为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先通过将单丝分别抱合为多股单纱,然后再将多股单纱抱合为一股,得到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
本实用新型上述方法除了能够有效增加纱线与无纺布、皮肤的接触面积外,其技术效果还在于:当单丝抱合为多股较细的单纱,其表面积增加,因此在热空气作用下溶剂更加容易挥发,降低纱线产品中溶剂含量,不仅能够提升纱线质量,并且对皮肤也更加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纺丝组件包括纺丝甬道以及设于所述纺丝甬道内按物料流向依次设置的纺丝计量泵和喷丝板。
作为优选,所述罗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喂入罗拉以及设于两个相邻喂入罗拉之间的上油罗拉。
作为优选,所述纺丝甬道内设有热空气循环组件,所述热空气循环组件与设于纺丝甬道外的溶剂回收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丝槽设于上油罗拉的后续工位上。
将抱合点设置于上油之后的好处在于,如果在合股后再进行上油,会导致相邻单纱的接触面上无法充分上油。
作为优选,所述纺丝甬道的外侧设有保温夹套。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与相同旦数的粗旦氨纶丝相比,本实用新型生产的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应用于纸尿片生产中时,纱线与皮肤之间具有很大的接触面积,对皮肤的压强较小,不会造成过度紧勒,且由于单纱较细,在无纺布表面较为平缓,舒适感强。
2)与相同旦数的粗旦氨纶丝相比,本实用新型生产的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具有比单股的粗旦氨纶丝较低的未蒸发溶剂(dmac)残留含量,更高的纱线弹性回复力及更高的纱线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
3)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在以主动退绕方式生产的纸尿片生产机台上多股丝可以分离开来,分开的氨纶单纱均匀分布在纸尿片弹性部位上,让纸尿片具有更柔软贴身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纱线-无纺布复合单元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3中纱线-无纺布复合单元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中多头热熔胶喷嘴的正视图;
图4为实施例3中多头热熔胶喷嘴的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3中多头热熔胶喷嘴的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多股氨纶纱线生产单元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多股氨纶纱线生产单元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多股氨纶纱线生产单元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4中多股氨纶纱线生产单元的示意图;
图10为对比例1中粗旦氨纶纱线的生产单元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制得的纸尿片中无纺布与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3制得的纸尿片中无纺布与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对比例1制得的纸尿片中无纺布与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对比例2制得的纸尿片中无纺布与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聚氨酯溶液供应罐1,溶液过滤器2,纺丝组件3,假捻器支架4,罗拉组件5、卷绕机构6、导丝槽7、溶剂回收缓冲罐8、溶剂储罐9、保温夹套10、纱线11、无纺布12、纺丝甬道31、纺丝计量泵32、喷丝板33、热空气循环组件34、假捻器41、喂入罗拉51、上油罗拉52、纱线卷筒100、纱线导轮101、定向槽103、退绕罗拉104、分丝杆105、多头热熔胶喷嘴106、喷嘴本体1000、进胶口1001、出胶口1002、纱线容置凹腔1003、固定座1004、密封圈10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总实施例
一种含有分纱的多股氨纶纱线的纸尿片生产装置,包括多股氨纶纱线生产单元和分纱的纱线-无纺布复合单元,所述分纱的纱线-无纺布复合单元按纱线输送方向依次包括纱线卷筒,退绕罗拉,纱线导轮,至少一个分丝杆,定向槽和多头热熔胶喷嘴。
作为优选,所述多头热熔胶喷嘴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上分别设有进胶口、至少两个出胶口、至少两个纱线容置凹腔;所述进胶口与出胶口连通;每个所述出胶口与每个所述纱线容置凹腔一一对应且出胶口位于纱线容置凹腔的腔底。
作为优选,所述纱线容置凹腔的形状与尺寸与所需容置的纱线相适配。所述纱线容置凹腔并列排布。所述进胶口和出胶口分别位于喷嘴本体的对立端。所述喷嘴本体的进胶口所在端设有固定座。所述进胶口处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多股氨纶纱线生产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聚氨酯溶液供应罐,溶液过滤器,纺丝组件,假捻器,罗拉组件和卷绕机构。
所述假捻器支架位于纺丝组件下方,假捻器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并列的假捻器,所述假捻器产生涡旋气流,其出气口沿着纱线方向;所述假捻器、罗拉组件和卷绕机构之间的任一位置设有导丝槽。
其中,所述假捻器支架位于纺丝组件下方,假捻器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并列的假捻器,所述假捻器产生涡旋气流,其出气口沿着纱线方向;所述假捻器、罗拉组件和卷绕机构之间的任一位置设有导丝槽。
作为优选,所述纺丝组件包括纺丝甬道以及设于所述纺丝甬道内按物料流向依次设置的纺丝计量泵和喷丝板。所述罗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喂入罗拉以及设于两个相邻喂入罗拉之间的上油罗拉。所述纺丝甬道内设有热空气循环组件,所述热空气循环组件与设于纺丝甬道外的溶剂回收组件连接。所述纺丝甬道的外侧设有保温夹套。
作为优选,所述导丝槽设于上油罗拉的后续工位上。
实施例1
一种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氨酯溶液经过滤后到达纺丝位,经计量后从喷丝板喷出形成多根单丝于纺丝甬道,在位于纺丝甬道下方的假捻器喷出的涡旋气流作用下,在纺丝甬道内多根单丝抱合为两股单纱(310分特/16f);所述单丝和单纱在纺丝甬道内被加热实现溶剂的挥发。
2)所述单丝从纺丝通道输出后依次经过假捻器、上油-并列合股、卷绕后得到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620分特)。
上生产方法通过多股纱粗旦氨纶纱线生产单元实现,如图6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聚氨酯溶液供应罐1,溶液过滤器2,纺丝组件3,假捻器支架4,罗拉组件5和卷绕机构6。所述假捻器支架位于纺丝组件下方,假捻器上设有两个并列的假捻器41,所述假捻器产生涡旋气流,其出气口沿着纱线方向。
具体地,所述纺丝组件包括纺丝甬道31以及设于所述纺丝甬道内按物料流向依次设置的纺丝计量泵32和喷丝板33。所述纺丝甬道内设有热空气循环组件34,所述热空气循环组件与设于纺丝甬道外的溶剂回收组件连接。所述溶剂回收组件包括与热空气循环组件依次连接的溶剂回收缓冲罐8和溶剂储罐9。所述纺丝甬道的外侧设有保温夹套10。所述罗拉组件包括三个串联的喂入罗拉51以及设于前两个相邻喂入罗拉之间的上油罗拉52。在后两个喂入罗拉之间设有导丝槽7。
上述所得氨纶纱线在纸尿片生产中的应用。采用主动退绕分纱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将含并列多股纱的纱线11进行分纱,形成两股单纱后分别输送至两层无纺布之间进行排列并通过胶水将单纱与两层无纺布实现粘合固定。所得产品结构如图11所示。
上述操作通过分纱的纱线-无纺布复合单元实现,如图1所示,所述纱线-无纺布复合单元按纱线输送方向依次包括纱线卷筒100,退绕罗拉104,纱线导轮101,两个分丝杆105,定向槽103和多头热熔胶喷嘴106。
具体地,所述多头热熔胶喷嘴包括喷嘴本体1000,所述喷嘴本体上分别设有进胶口1001、两个出胶口1002、两个纱线容置凹腔1003;所述进胶口与出胶口连通;每个所述出胶口与每个所述纱线容置凹腔一一对应且出胶口位于纱线容置凹腔的腔底。所述纱线容置凹腔的形状与尺寸与所需容置的纱线相适配。所述纱线容置凹腔并列排布。所述进胶口和出胶口分别位于喷嘴本体的对立端。所述喷嘴本体的进胶口所在端设有固定座1004。所述进胶口处设有密封圈1005。
实施例2
一种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氨酯溶液经过滤后到达纺丝位,经计量后从喷丝板喷出形成多根单丝于纺丝甬道,在位于纺丝甬道下方的假捻器喷出的涡旋气流作用下,在纺丝甬道内多根单丝抱合为两股单纱(310分特/16f);所述单丝和单纱在纺丝甬道内被加热实现溶剂的挥发。
2)所述单丝从纺丝通道输出后依次经过假捻器、上油-并列合股、卷绕后得到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620分特)。
上生产方法通过多股粗旦氨纶纱线生产单元实现,如图7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聚氨酯溶液供应罐1,溶液过滤器2,纺丝组件3,假捻器支架4,罗拉组件5和卷绕机构6。所述假捻器支架位于纺丝组件下方,假捻器上设有两个并列的假捻器41,所述假捻器产生涡旋气流,其出气口沿着纱线方向。
具体地,所述纺丝组件包括纺丝甬道31以及设于所述纺丝甬道内按物料流向依次设置的纺丝计量泵32和喷丝板33。所述纺丝甬道内设有热空气循环组件34,所述热空气循环组件与设于纺丝甬道外的溶剂回收组件连接。所述溶剂回收组件包括与热空气循环组件依次连接的溶剂回收缓冲罐8和溶剂储罐9。所述纺丝甬道的外侧设有保温夹套10。
所述罗拉组件包括两个串联的喂入罗拉51以及设于前两个相邻喂入罗拉之间的上油罗拉52。最后一个个喂入罗拉与卷绕机构之间设有导丝槽7。
上述所得氨纶纱线在纸尿片生产中的应用。采用主动退绕分纱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将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进行分纱,形成两股单纱后分别输送至两层无纺布之间进行排列并通过胶水将单纱与两层无纺布实现粘合固定。所得产品结构如图11所示。
上述操作通过纱线-无纺布复合单元实现,如图1所示,所述纱线-无纺布复合单元按纱线输送方向依次包括纱线卷筒100,退绕罗拉104,纱线导轮101,一个分丝杆105,定向槽103和多头热熔胶喷嘴106。
具体地,所述多头热熔胶喷嘴包括喷嘴本体1000,所述喷嘴本体上分别设有进胶口1001、两个出胶口1002、两个纱线容置凹腔1003;所述进胶口与出胶口连通;每个所述出胶口与每个所述纱线容置凹腔一一对应且出胶口位于纱线容置凹腔的腔底。所述纱线容置凹腔的形状与尺寸与所需容置的纱线相适配。所述纱线容置凹腔并列排布。所述进胶口和出胶口分别位于喷嘴本体的对立端。所述喷嘴本体的进胶口所在端设有固定座1004。所述进胶口处设有密封圈1005。
实施例3
一种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氨酯溶液经过滤后到达纺丝位,经计量后从喷丝板喷出形成多根单丝于纺丝甬道,在位于纺丝甬道下方的假捻器喷出的涡旋气流作用下,在纺丝甬道内多根单丝抱合为三股单纱(288分特/16f);所述单丝和/或单纱在纺丝甬道内被加热实现溶剂的挥发。
2)所述单丝从纺丝通道输出后依次经过假捻器、上油-并列合股、卷绕后得到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865分特)。
上生产方法通过多股粗旦氨纶纱线生产单元实现,如图8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聚氨酯溶液供应罐1,溶液过滤器2,纺丝组件3,假捻器支架4,罗拉组件5和卷绕机构6。所述假捻器支架位于纺丝组件下方,假捻器上设有三个并列的假捻器41,所述假捻器产生涡旋气流,其出气口沿着纱线方向。
具体地,所述纺丝组件包括纺丝甬道31以及设于所述纺丝甬道内按物料流向依次设置的纺丝计量泵32和喷丝板33。所述纺丝甬道内设有热空气循环组件34,所述热空气循环组件与设于纺丝甬道外的溶剂回收组件连接。所述溶剂回收组件包括与热空气循环组件依次连接的溶剂回收缓冲罐8和溶剂储罐9。所述纺丝甬道的外侧设有保温夹套10。所述罗拉组件包括三个串联的喂入罗拉51以及设于前两个相邻喂入罗拉之间的上油罗拉52。在后两个喂入罗拉之间设有导丝槽7。
上述所得氨纶纱线在纸尿片生产中的应用。采用主动退绕分纱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将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进行分纱,形成三股单纱后分别输送至两层无纺布之间进行排列并通过胶水将单纱与两层无纺布实现粘合固定。所得产品结构如图12所示。
上述操作通过纱线-无纺布复合单元实现,如图2所示,所述纱线-无纺布复合单元按纱线输送方向依次包括纱线卷筒100,退绕罗拉104,纱线导轮101,两个分丝杆105,定向槽103和多头热熔胶喷嘴106。
具体地,如图3-5所示,所述多头热熔胶喷嘴包括喷嘴本体1000,所述喷嘴本体上分别设有进胶口1001、三个出胶口1002、三个纱线容置凹腔1003;所述进胶口与出胶口连通;每个所述出胶口与每个所述纱线容置凹腔一一对应且出胶口位于纱线容置凹腔的腔底。所述纱线容置凹腔的形状与尺寸与所需容置的纱线相适配。所述纱线容置凹腔并列排布。所述进胶口和出胶口分别位于喷嘴本体的对立端。所述喷嘴本体的进胶口所在端设有固定座1004。所述进胶口处设有密封圈1005。
实施例4
一种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氨酯溶液经过滤后到达纺丝位,经计量后从喷丝板喷出形成多根单丝于纺丝甬道,在位于纺丝甬道下方的假捻器喷出的涡旋气流作用下,在纺丝甬道内多根单丝抱合为三股单纱(288分特/16f);所述单丝和/或单纱在纺丝甬道内被加热实现溶剂的挥发。
2)所述单丝从纺丝通道输出后依次经过假捻器、上油-并列合股卷绕后得到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865分特)。
上生产方法通过多股粗旦氨纶纱线生产单元实现,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聚氨酯溶液供应罐1,溶液过滤器2,纺丝组件3,假捻器支架4,罗拉组件5和卷绕机构6。所述假捻器支架位于纺丝组件下方,假捻器上设有三个并列的假捻器41,所述假捻器产生涡旋气流,其出气口沿着纱线方向。
具体地,所述纺丝组件包括纺丝甬道31以及设于所述纺丝甬道内按物料流向依次设置的纺丝计量泵32和喷丝板33。所述纺丝甬道内设有热空气循环组件34,所述热空气循环组件与设于纺丝甬道外的溶剂回收组件连接。所述溶剂回收组件包括与热空气循环组件依次连接的溶剂回收缓冲罐8和溶剂储罐9。所述纺丝甬道的外侧设有保温夹套10。所述罗拉组件包括两个串联的喂入罗拉51以及设于前两个相邻喂入罗拉之间的上油罗拉52。最后一个个喂入罗拉与卷绕机构之间设有导丝槽7。
上述所得氨纶纱线在纸尿片生产中的应用。采用主动退绕分纱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将含并列多股纱的粗旦氨纶纱线进行分纱,形成三股单纱后分别输送至两层无纺布之间进行排列并通过胶水将单纱与两层无纺布实现粘合固定。所得产品结构如图12所示。
上述操作通过纱线-无纺布复合单元实现,如图2所示,所述纱线-无纺布复合单元按纱线输送方向依次包括纱线卷筒100,退绕罗拉104,纱线导轮101,两个分丝杆105,定向槽103和多头热熔胶喷嘴106。
具体地,如图3-5所示,所述多头热熔胶喷嘴包括喷嘴本体1000,所述喷嘴本体上分别设有进胶口1001、三个出胶口1002、三个纱线容置凹腔1003;所述进胶口与出胶口连通;每个所述出胶口与每个所述纱线容置凹腔一一对应且出胶口位于纱线容置凹腔的腔底。所述纱线容置凹腔的形状与尺寸与所需容置的纱线相适配。所述纱线容置凹腔并列排布。所述进胶口和出胶口分别位于喷嘴本体的对立端。所述喷嘴本体的进胶口所在端设有固定座1004。所述进胶口处设有密封圈1005。
对比例1
如图10所示,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1)未将单丝分别抱合为多股单纱,而是将所有单丝抱合为一股纱(620分特/32f);
2)未在罗拉组件中设有抱合点。
所得产品结构如图13所示。
对比例2
如图10所示,对比例2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
1)未将单丝分别抱合为多股单纱,而是将所有单丝抱合为一股纱(865分特/48f);
2)未在罗拉组件中设有抱合点。
所得产品结构如图14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实用新型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