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足下垂的皮牵引套

文档序号:24998472发布日期:2021-05-11 14:4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足下垂的皮牵引套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足下垂的皮牵引套。



背景技术:

皮牵引是利用胶布或皮套对患者骨折部位(例如肘关节骨折,股骨颈骨折)进行包裹后,利用牵引锤进行牵引,其牵引力通过皮肤、筋膜、肌肉,间接施加于骨或关节,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抗软组织的紧张与回缩,使骨折和脱位得以整复,预防和矫正畸形,具有操作简便,不需要穿破骨组织,对肢体的损伤小,患者痛苦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老龄患者以及十二岁以下儿童的四肢骨折的治疗。

现有皮牵引套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段1、下段2以及连接两者并向下延伸的牵引带3,上段和下段分别包裹在大腿和小腿部位,各自通过魔术扣5束紧。上段和下段之间的空挡部位使得膝盖裸露以便于腿部的屈伸。牵引带在上段和下段之间,以及延伸段3.1上,分别设有调节扣4以便于调整长度。牵引带的延伸段的底部横向固定有一木块6,木块底部固定有牵引钩7。在进行皮牵引时,牵引锤通过牵引绳钩挂在牵引钩上,即可通过牵引带、上段以及下段对患者施力。

这种皮牵引套的缺陷是:对于下肢骨折患者,特别是骨股颈骨折围术期,或保守治疗患者,由于肌肉的收缩力下降以及腓总神经损伤等原因,容易出现足下垂的现象,需要给患者穿上丁字鞋予以预防和矫正。但由于丁字鞋本身的体积较大,穿脱也较为麻烦,患者在做使用皮牵引套之后很难再穿得上丁字鞋,加之皮牵引一般需要维持3-4周,这么长的时间不穿丁字鞋会加重患者足下垂的程度,此问题尚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足下垂的皮牵引套,能够在皮牵引过程中对脚掌施加作用力,使其保持正确姿态,预防足下垂的发生或者对已发生的足下垂进行矫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足下垂的皮牵引套,包括皮牵引套本体,还包括有一个用于对脚掌施力的牵拉组件,该牵拉组件由托板、连接带以及两条斜拉带组成,托板的两侧通过连接带连接到皮牵引套本体的两条牵引带的延伸段上,两条斜拉带的一端连接到托板的两侧,另一端分别连接到两条牵引带的延伸段上,并与连接带之间构成一定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带与托板之间固定连接,连接带与牵引带的延伸段之间通过魔术扣或纽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斜拉带与托板之间固定连接,斜拉带与牵引带的延伸段之间通过魔术扣或纽扣连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两条牵引带的延伸段之间连接有一止退带。

作为优选,所述止退带与两条牵引带的延伸段之间通过魔术扣或纽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托板采用板状的硅胶、橡胶、聚氨酯、eva制作。

作为优选,所述托板上均匀开设有一组透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托板采用刚性板制作,刚性板朝上的一面覆盖有一层软垫。

作为优选,所述刚性板上均匀开设有一组透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皮牵引套本体包括上段、下段、所述两条牵引带、木块以及牵引钩;上段和下段各自通过卷曲成圆筒状并通过魔术扣或调节扣束紧;两条牵引带连接上段、下段并向下延伸一段长度形成所述延伸段;两条牵引带在上段和下段之间,以及延伸段上,分别设有调节扣以便于调整长度,两条牵引带的延伸段的底部横向固定着木块,木块底部固定着牵引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皮牵引过程中,可以通过斜拉带和托板对脚掌施力,使脚掌与小腿之间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出现足下垂现象,也可以对已经出现足下垂的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矫正。患者在皮牵引过程中不需要再穿丁字鞋,省时省力,整体结构简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皮牵引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托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一种防止足下垂的皮牵引套,包括皮牵引套本体,该皮牵引套本体包括上段1、下段2、所述两条牵引带、木块6以及牵引钩7;上段1和下段2各自通过卷曲成圆筒状并通过魔术扣5或调节扣束紧。两条牵引带连接上段1、下段2并向下延伸一段长度形成所述延伸段3.1。两条牵引带在上段1和下段2之间,以及延伸段3.1上,分别设有调节扣4以便于调整长度,两条牵引带的延伸段3.1的底部横向固定着木块6,木块6底部固定着牵引钩7。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主要是在现有皮牵引套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个用于对脚掌施力的牵拉组件,避免在长时间牵引过程中出现足下垂现象,或者是在皮牵引过程中对已经发生足下垂现象的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矫正。

如图2所示,所述牵拉组件由托板8、连接带9以及两条斜拉带10组成。托板8的两侧通过连接带9连接到皮牵引套本体的两条牵引带的延伸段3.1上,两条斜拉带10的一端连接到托板8的两侧(推荐连接到托板8两侧靠近前端的位置),另一端分别连接到两条牵引带的延伸段3.1上,并与连接带9之间构成一定夹角,这个夹角根据患者的脚掌长度以及足下垂程度来确定(通常在35-60度之间)。

所述连接带9与托板8之间通过钉子或者胶水固定连接,连接带9与牵引带的延伸段3.1之间通过魔术扣5或纽扣连接,还可以通过针缝的形式连接。所述斜拉带10与托板8之间通过钉子或胶水固定连接,斜拉带10与牵引带的延伸段3.1之间通过魔术扣5或纽扣连接连接,可以根据患者的脚掌情况方便地调节长度和角度,从而调整托板8对脚掌施力的大小。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脚后跟向后滑脱,所述两条牵引带的延伸段3.1之间连接有一止退带11,止退带11与两条牵引带的延伸段3.1之间通过魔术扣5或纽扣连接,还可以通过针缝的形式连接。

在托板8的选材上,尽量选用柔软一些的柔性材料,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例如可以采用板状的硅胶、橡胶、聚氨酯、eva制作。当然也可以采用刚性板制作托板8,例如不锈钢板,木板,尺寸根据患者需要来确定;如图3所示,必要时可以在刚性板朝上的一面(即与患者脚掌接触的一面)铺垫一层软垫8.2,例如棉垫,既可以吸汗也可以透气,还能保证一定程度的舒适性。如图2、图3所示,作为进一步的改善,可以在所述柔性材料、刚性板上均匀开设有一组透气孔8.1,改善较低的透气性。

尚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部位采用魔术扣5或者纽扣,主要是为了方便调节长度以适应不同的患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医护人员安装皮牵引套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中,皮牵引套本体的结构与现有的皮牵引套相近,属于现有技术,其工作原理在此不作详细介绍。对于增设的牵拉组件来说,患者的脚踝部位被止退带11阻挡,可以避免脚掌向后滑脱。患者的前脚掌被托板8托住,斜拉带10向后拉时,会对脚掌施加拉力,斜拉带10固定后,脚掌可以保持姿势,对足下垂进行预防和校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