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储物柜的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6108发布日期:2021-02-26 19:5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储物柜的病床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储物柜的病床。


背景技术:

[0002]
病床也称医疗床、护理床等,是用户于医院中疗养所长期依赖的医疗产品。由于一般病房内空间紧张,且伴随着家属陪床现场,携带的生活必需物较多,对病房内储物空间提出了要求。目前一种是于床头增设储物空间,一种是于床板下方增设储物柜。其中于床板下方设置储物柜所能提供的储物空间较大,适用于空间紧张的病房需要。
[0003]
病人疗养时,一般所需物件由陪护人员代递。但陪护人员不可能整天都无时无刻不在,当陪护人员不在时,病人的即时需求得到到满足,影响客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带储物柜的病床,其能够提高较大的储物空间,采用空间利用率好的平开门,且病人可亲自控制可移置物框,方便病患单处时的个人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带储物柜的病床,包括病床本体,储物柜平铺设于病床本体的床板之下,储物柜呈长条形设置且储物柜的朝向与病床本体的朝向分布一致,储物柜于至少一竖向长侧面处设有平开门,储物柜的内部底面设有横向的第一轨道,且第一轨道穿过储物柜、伸出病床本体的竖向投影设置,病床本体外设有竖向的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一端与第二轨道的下端固定连接,带储物柜的病床还设有可移置物框,可移置物框被配置为可沿第一轨道移动,且第二轨道用于可移置物框的竖向移动。
[0007]
进一步地,可移置物框的底面设有第一滚轮组,第一滚轮组置于第一轨道,可移置物框还设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电机齿轮,与第一滚轮组中滚轮传动连接。
[0008]
进一步地,第二轨道一端位于床板下方,另一端位于床板上方,可移置物框的竖向侧面设有第二滚轮组,第二滚轮组被配置为可移动至第二轨道且可沿第二轨道滚动,电机的电机轴还与第二滚轮组中滚轮传动连接。
[0009]
进一步地,第二轨道包括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一端与第一轨道一端固定连接;
[0010]
电动伸缩杆的可移动端配置有固定插件,用于与可移置物框的竖向侧面处插入孔配合,以实现可移置物框与电动伸缩杆的可移动端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
[0011]
进一步地,第二轨道还设有l形板,l形板的竖侧面与电动伸缩杆的可移动端固定连接,l形板的横侧面设有与第一轨道一端对接的第三轨道,且第三轨道设置于该横侧面的朝上一侧,第一滚轮组中滚轮可沿第三轨道滚动。
[0012]
进一步地,l形板的竖侧面设有夹持部,夹持部用于可分离式地夹持可移置物框。
[0013]
进一步地,平开门包括自动平开门。
[0014]
进一步地,储物柜还设有至少一固定框,固定框与可移置物框相隔设置。
[0015]
进一步地,固定框于一横向侧面处设有开口,固定框内壁套设于有可更换膜纸。
[001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7]
1、于病床本体床板之下平铺设置储物柜,合理利用床底空间,并提高较大的储物空间,供病患及陪护人员使用;
[0018]
2、储物柜采用平开门的打开方式,空间利用效果较好,避免旋转打开方式时对过道的空间侵占;
[0019]
3、储物柜可沿横向和竖向移动,病患需要时将可移置物框移动移至方便拿取处,不需要时将可移置物框自动移回储物柜中,合理利用空间,增大病房内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带储物柜的病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可移置物框两侧均设置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可移置物框与电动伸缩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l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标:100-病床本体,200-储物柜,210-第一轨道,220-第二轨道,221-电动伸缩杆,222-固定插件,223-插入孔,224-l形板,230-可移置物框,231-第一滚轮组,232-第二滚轮组,233-第一夹紧机构,240-固定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8]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
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34]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带储物柜200的病床,包括病床本体100,储物柜200平铺设于病床本体100的床板之下,储物柜200呈长条形设置且储物柜200的朝向与病床本体100的朝向分布一致,在保证病床本体100的稳定性和整体负重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大储物柜200的储物空间体积,适用于需放置较多衣物、物品,适用于需长期住院的病患需求。
[0035]
储物柜200于至少一竖向长侧面处(即长条形的竖向两长侧面)设有平开门,储物柜200采用平开门的打开方式,空间利用效果较好,避免旋转打开方式时对过道的空间侵占。平开门可以采用双开,也可以采用单开。为方便病患亲自使用,可设置成自动平开门,遥控控制。
[0036]
请参照图2,储物柜200的内部底面设有横向的第一轨道210,且第一轨道210穿过储物柜200、伸出病床本体100的竖向投影设置,病床本体100外设有竖向的第二轨道220,第一轨道210一端与第二轨道220的下端固定连接,带储物柜200的病床还设有可移置物框230,可移置物框230被配置为可沿第一轨道210移动,且第二轨道220用于可移置物框230的竖向移动。
[0037]
可移置物框230用于放置病患应急用的物品,例如纯净水、水果、i pad等。可移置物框230的移动受控制,可采取电控的方式,方便病患不下床即可将可移置物框230移动至床板之上,方便病患不下床即可拿取,适用于不方便下床的病患用户,如腿部大手术的病患。可移置物框230的可控移动如下:平时置物框处于储物柜200内,不仅获得储物柜200的柜壁近封闭空间保护,而且避免占用过道或床头的有限空间;可以置物柜先沿储物柜200底的第一轨道210作水平移动,至第一轨道210与第二轨道220交界处;转靠竖向的第二轨道220作竖向移动,太高可移置物框230的所处高度,直至床板之上、病患不下床即可方便亲自拿取;待使用完成后,再沿第二轨道220和第一轨道210的移动路径返回储物柜200内。
[0038]
通过上述带储物柜200的病床,可以减小对陪护人员的压力,也方便病患释放自己的需求,改善原先病患应体谅配合人员而压制自己需求的现象。储物柜200可沿横向和竖向移动,病患需要时将可移置物框230移动移至方便拿取处,不需要时将可移置物框230自动移回储物柜200中,合理利用空间,增大病房内空间利用率。
[0039]
进一步地,平开门包括自动平开门。自动平开门可选用电机关门型号,与可移置物框230的移动控制结合起来。优选地,当可移置物框230开始移动直至需穿出储物柜200,控制器控制平开门打开,供可移置物框230移出。
[0040]
进一步地,储物柜200还设有至少一固定框240,固定框240与可移置物框230相隔设置。于储物柜200中充分考虑病患及陪护人员的需求,非急需物品如大件衣物、毛毯、洗漱
用品等,不需要病患亲自拿取的,将之放置于储物柜200的固定框240中,固定框240固定设置于储物柜200内。
[0041]
而且,这样设置经济性较好。
[0042]
进一步地,固定框240于一横向侧面处设有开口,固定框240内壁套设于有可更换膜纸。同一张病床在连续一段时间内,可能迎来多位病患,甚至是急诊科中,同一张病床上病患更替更为频繁。在这种情形下,病患所携带的个人物品都被放置入固定框240中。医护人员来不及每次更换病患就进行一次消毒。采取固定框240内壁套设于有可更换膜纸,更换不同人使用时直接将固定框240内的旧膜纸换成新的未用膜纸,一定程度减小清洁工作量,且方便快捷,更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安慰。
[0043]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可移置物框230的底面设有第一滚轮组231,第一滚轮组231置于第一轨道210,可移置物框230还设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电机齿轮,与第一滚轮组231中滚轮传动连接。电机驱动第一滚轮组231滚动,电机受遥控控制,实现可移置物框230于第一轨道210上的可控移动。电机可采用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位置精度非常准确。
[0044]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第二轨道220一端位于床板下方,另一端位于床板上方,可移置物框230的竖向侧面设有第二滚轮组232,第二滚轮组232被配置为可移动至第二轨道220且可沿第二轨道220滚动,电机的电机轴还与第二滚轮组232中滚轮传动连接。
[0045]
第二轨道220用于可移置物框230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也可采用滚轮的形式。当第二滚轮组232沿竖向的第二轨道220运动时,此时需对第二滚轮组232除了竖向方向自由度以外的其他自由度进行限定,防止可移置物框230竖向移动时掉落。例如,将第二轨道220中的夹腔设置成凸形,第二滚轮组232中滚轮设置成凸形或正常圆柱形,将之卡入凸形夹腔之中。
[0046]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第二轨道220包括电动伸缩杆221,电动伸缩杆221一端与第一轨道210一端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221的可移动端配置有固定插件222,用于与可移置物框230的竖向侧面处插入孔223配合,以实现可移置物框230与电动伸缩杆221的可移动端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可选用电动伸缩杆221代替上述的第二滚轮组232设置。当可移置物框230需要进行竖向移动时,电动伸缩杆221可移动端处的固定插件222卡入可移置物框230的插入孔223中,形成电动伸缩杆221可移动端与可移置物框230之间的相对固定,电动伸缩杆221进行伸长动作,将可移置物框230抬起至合适高度位置。相较于第二滚轮组232,采用电动伸缩杆221,可靠性更好。
[0047]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第二轨道220还设有l形板224,l形板224的竖侧面与电动伸缩杆221的可移动端固定连接,l形板224的横侧面设有与第一轨道210一端对接的第三轨道,且第三轨道设置于该横侧面的朝上一侧,第一滚轮组231中滚轮可沿第三轨道滚动。
[0048]
相较于电动伸缩杆221与可移置物框230之间之间的可拆卸连接,通过中间设置l形板224,l形板224与电动伸缩杆221固定连接,可移置物框230沿第一轨道210、第三轨道运动至l形板224上,l形板224的一侧板水平设置、另一侧版竖直放置。电动伸缩杆221做伸长动作,l形板224沿竖向运动直接夹带可移置物框230移动。通过l形板224,方便与可移置物框230之间的对接,且可靠性较强。
[0049]
进一步地,l形板224的竖侧面设有夹持部,夹持部用于可分离式地夹持可移置物
框230。设置夹持部,增强l形板224与可移置物框230之间的位置固定,增强可移置物框230竖向移动的稳定性。该夹持部既可作用于可移置物框230的框本体与l形板224之间,也可以作用于可移置物框230的第一滚轮组231与l形板224之间。还可以将第一滚轮组231锁死处理。
[005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