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6119发布日期:2021-02-26 19:5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临床在胸外科手术中常常使用双腔支气管插管或者封堵支气管插管来达到使手术侧肺组织萎陷,实现单肺通气的效果。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管外法使用封堵支气管插管更为直接,可以随时使用支气管镜可视下观察封堵情况以及按照胸外科医生的要求吸引,并且方便的在胸外科医生已经切断支气管时观察临近支气管是否狭窄或即将切断支气管时给予良好的建议以避免出现临近支气管的狭窄。
[0003]
现有的管外法使用封堵支气管插管的步骤是:(1)将封堵支气管插管插入气管中;(2)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中;(3)确定气管导管的深度;(4)固定封堵支气管插管。这种操作步骤繁琐,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且在实际应用中,封堵支气管插管与气管导管调整或退出的时间并不一致,现有技术的这种方式造成了手术中的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可以使得封堵支气管插管的使用步骤简单,调整或退出时方便简单,能够大大的减少术中或术后的安全隐患。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包括导管主管,以及设于导管主管一端的充气气囊;导管主管的外壁面向导管主管的内壁面方向凹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沿导管主管的长度方向分布,用于可拆卸卡接封堵支气管插管的封堵导管。
[0007]
进一步地,第一卡槽为弧形卡槽。
[0008]
进一步地,第一卡槽的一对内侧壁面向远离第一卡槽的方向延伸形成有若干对卡耳,每一对卡耳均沿第一卡槽的中心对称分布。
[0009]
进一步地,卡耳设置有多对,多对卡耳沿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0010]
作为替换的,卡耳设置有一对,一对卡耳均沿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分布。
[0011]
进一步地,卡耳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弧形面,一对卡耳用以抱合封堵导管。
[0012]
进一步地,第一卡槽的圆心角的度数为120
°
,第一卡槽的直径为3.2mm。
[0013]
进一步地,卡耳靠近充气气囊的一侧壁面为弧形侧壁面,弧形侧壁面由靠近充气气囊的一侧向远离充气气囊的一侧呈平缓上坡式弧形。
[0014]
进一步地,导管主管远离充气气囊的一端导通连接有一连接头,连接头包括连通设置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处的外壁面向外凸设形成有凸板,凸板上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为弧形卡槽,且第二卡槽的中心与第一卡槽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进一步地,导管主管的材质为水滑式加强管。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在导管主管的外壁面向内凹设有沿导管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卡槽,使用时,可以先将封堵支气管插管的封堵导管(即封堵支气管插管的管体)固定卡接在第一卡槽内,使得封堵导管和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相对固定,然后在可视喉镜下将固定卡接在一起的封堵导管和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一次性插入,插管完成后只需要固定好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即可,由于封堵支气管插管卡接在第一卡槽内可以在医生操作下沿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所以在胸科医师准备的过程中麻醉医师可以盲法或可视下调整封堵支气管插管,并且在手术结束后可以只退出封堵支气管插管,这样胸科手术的麻醉将变得更为简单,胸科手术的左右肺叶分隔也将会变得简单易行,在使用过程中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此外,在手术结束后可以只退出封堵支气管插管,而不需要拔出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的拔出可以由icu医师完成或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再行拔出,进一步减少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管主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安装有封堵支气管插管的导管主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安装有封堵支气管插管的气管导管的部分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导管主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标:
[0025]
11-导管主管,12-充气气囊,13-连接头,14-第一卡槽,15-卡耳,16-第二卡槽,17-第一连接管,18-凸板,19-第二连接管,21-封堵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8]
实施例1
[0029]
参照附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包括导管主管11以及设于导管主管11一端的充气气囊12;导管主管11的外壁面向导管主管11的内壁面方向凹设有一第一卡槽14,第一卡槽14沿导管主管11的长度方向分布,用以卡接封堵支气管插管的封堵导管21。
[003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所述封堵导管21为封堵支气管插管的管体。
[0031]
具体的,第一卡槽设于导管主管11的自然弯曲的一侧。
[0032]
本实施例的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在导管主管11的外壁面向内凹设有一沿导管主管11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卡槽14,使用时,可以先将封堵支气管插管的封堵导管21固定卡接在第一卡槽14内,实现封堵导管21与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的导管主管11之间的相对固定,即两者可卡;然后在可视喉镜下将固定卡接在一起的封堵支气管插管和气管导管一次性插入,插管完成后只需要固定好气管导管即可;由于封堵支气管插管卡接在第一卡槽14内可以在医生操作下沿第一卡槽14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封堵导管21与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的导管主管11之间的相对可滑动,即两者可滑动,所以在胸科医师准备的过程中麻醉医师可以盲法或可视下调整封堵支气管插管,这样胸科手术的麻醉将变得更为简单,胸科手术的左右肺叶分隔也将会变得简单易行;封堵导管21与导管主管11之间的相对固定又在外力下相对可滑动的状态即为“固”而不定的连接关系。
[0033]
除此之外,在手术结束后可以只退出封堵支气管插管,而不需要拔出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从而实现了封堵支气管插管与封堵支气管之间相互可拆卸,即两者可拆卸,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的拔出可以由icu医师完成或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再行拔出,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
[0034]
具体的,由附图2(省略充气气囊12和连接头13结构)和附图3可以明显看出,本实施例的第一卡槽14为弧形卡槽。将圆柱形的封堵导管21卡接在弧形卡槽内,可以保证封堵导管21与第一卡槽14贴合面较为光滑,在保证卡接稳定性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封堵支气管插管在医务人员的操作下沿第一卡槽14顺利滑动,便于移动封堵支气管插管的深度以及便于封堵支气管插管的退出。
[0035]
由于常规的封堵支气管插管的封堵导管21的外径为3.0mm,所以,考虑到要将封堵支气管插管稳定卡接在第一卡槽14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将第一卡槽14设置为直径大于3.0mm,优选为3.2mm,且圆心角大于180
°
的弧形卡槽,这样可以对封堵支气管插管的封堵导管21起到抱合的作用,使得封堵导管21不会轻易脱出第一卡槽14;(2)将第一卡槽14设置为直径大于3.0mm,优选为3.2mm,且圆心角小于180
°
的弧形卡槽,并在弧形卡槽上方设置若干对卡耳15,通过卡耳15对封堵导管21起到了卡接夹紧的作用。
[0036]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选择上述措施(2),主要是由于现有的气管导管的壁厚规格一般为1.2mm,为了不改变气管导管的规格,本实施例的气管导管选择壁厚为1.2mm的气管导管,只需要在气管导管的外壁面适应性的开设直径为3.2mm,且圆心角小于180
°
的弧形卡槽,即附图1~3中所示的第一卡槽14,并在第一卡槽14的内侧壁面向远离第一卡槽14的方向延伸形成有若干对对称设置的卡耳15,便能够利用第一卡槽14和卡耳15共同稳定卡接封堵导管21。本实施例选择上述措施(2),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相比于将封堵导管21卡接于圆心角大于180
°
的弧形卡槽内,用弧形的第一卡槽14和卡耳15的共同作用卡接封堵导管21,在移动、安装和退出封堵导管21时,卡耳15便于在封堵导管21的挤压作用下让位,便于封堵导管21的安装、移动和退出。
[0037]
根据现有气管导管的长度规格,本申请的卡耳15设置有4对,4对卡耳15沿第一卡槽14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保证卡紧的同时尽可能少的设置卡耳15,以免造成对患者气管粘膜的损伤。
[0038]
为了对封堵导管21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同时也为了减少对患者的气管粘膜造成损伤,本实施例的卡耳15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弧形面,这样,一对弧形内表面的卡耳15对封堵导管21起到了抱合卡接作用,使得封堵导管21的轴向固定更稳定;一对弧形外表面的卡耳15与患者的气管粘膜接触面为光滑的弧形面,减少了对患者气管粘膜的损伤。
[0039]
为了进一步的减少对患者气管粘膜的损伤,本实施例的卡耳15靠近充气气囊12的一侧壁面为弧形侧壁面,弧形侧壁面由靠近充气气囊12的一侧向远离充气气囊12的一侧呈平缓上坡式弧形。这样在进行气管插管时,与患者气管粘膜接触面为弧形缓坡,减少对气管粘膜的损伤;此外,在封堵导管21退出时,卡耳15的平缓上坡式弧形面也有助于封堵导管21的顺利退出。
[0040]
本实施例的气管导管的材质为水滑式加强管。使得插管拔管均较为顺利。
[0041]
附图4为气管导管的连接头13,如附图5(未示出充气气囊12部分)所示,导管主管11远离充气气囊12的一端导通连接有一连接头13,连接头13包括第一连接管17和第二连接管19,第一连接管17和第二连接管19连接处的外壁面向外凸设形成有凸板18,凸板18上开设有第二卡槽16,所述第二卡槽16为弧形卡槽,且第二卡槽16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卡槽14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0042]
第一连接管17用以伸入导管主管11远离充气气囊12的一端,第二连接管19设置有内螺纹。具体的,第二卡槽14可以是直径为3.2mm的半圆,封堵导管21卡接在第一卡槽14内,并穿过凸板18上的第二卡槽16,可以固定在第一卡槽14和第二卡槽16形成的卡槽道,并能够在医务人员的操作下沿卡槽道长度方向滑动。
[0043]
需要说明的是,与本实施例的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配合使用的封堵支气管插管的坎帕角处设置为平缓的弧形,封堵支气管插管的封堵导管21的材质为水滑式加强管,均是为了方便封堵支气管插管的移动与退出。
[0044]
综上,本实施例的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能够使得封堵支气管插管与气管导管的位置相对固定,插管时可以实现一次插入且只需要固定气管导管即可,减少操作步骤,降低安全风险;同时,在医务人员的操作下,封堵导管21能够沿气管导管的轴向移动,便于封堵支气管插管的插入位置调整以及手术后封堵支气管插管的退出,使得手术操作方便安全;且本实施例的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只需要在现有气管导管的基础上简单改进即可,结构简单,生产方便。
[0045]
实施例2
[0046]
如附图6(未示出充气气囊12和连接头13)所示,本实施例的封堵支气管插管专用气管导管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0047]
本实施例的卡耳15只有一对,设置一对卡耳15较设置4对卡耳15的好处在于制作较为方便,缺点在于与患者的气管粘膜接触较多,造成气管粘膜损伤的可能性会稍微增大。
[0048]
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封堵支气管插管均为型号为ebt0209(9fr)的封堵支气管插管。
[0049]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