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型膝关节股骨假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8402发布日期:2021-05-11 14:4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解剖型膝关节股骨假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解剖型膝关节股骨假体。



背景技术:

膝关节大多采用对称的股骨髁、胫骨平台垫以及胫骨平台托设计,对称设计的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垫组合。

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点:与人体解剖特征不相符,易导致膝关节两侧软组织在屈伸状态不平衡,会导致关节不稳,使屈伸运动达不到生理运动的需要等问题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与人体解剖特征更加相符的解剖型膝关节股骨假体。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解剖型膝关节股骨假体,包括股骨髁、胫骨平台垫以及胫骨平台托,其特征在于:股骨髁呈c字状半包围结构,股骨髁包括延其轮廓开设的滑车、位于滑车一端的前髁、用于容纳立柱的髁间槽以及位于髁间槽两侧的后髁;

股骨髁被滑车与髁间槽分为外侧髁以内侧髁,外侧髁处的后髁厚度为6-8mm,内侧髁处的后髁厚度为8-10mm,且外侧髁处后髁上曲率最大点与内侧髁处后髁上曲率最大点均分别位于外侧髁和内侧髁的最低处时,外侧髁处后髁上曲率最大点与内侧髁处后髁上曲率最大点之间连线与水平面呈3°夹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设计上利用仿生的厚度实现3°的外翻,重建3°生理关节线,使两侧软组织更好地平衡,更加符合人体解剖型的特点,同时能够使与其配合使用的胫骨平台垫趋向仿生设计,内凹外凸,重现膝关节半月板生理状态,符合人体运动特征,胫骨平台前凹,以恢复自然膝关节的正常起始ap位,防止反常运动,模拟正常膝关节运动,使深度屈曲最大化。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股骨髁半包围状结构内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垂直于髁间槽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槽,固定槽沿股骨髁的轮廓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槽的设置利于骨水泥的附着,增强了股骨髁与骨水泥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股骨髁能够更加稳定的与人体骨质连接,提高假体生存率和工作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股骨髁内侧壁上固设有将髁间槽包围的槽立板,槽立板与股骨髁的内侧壁形成骨水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槽立板的设置能够保护髁间槽,在向骨水泥槽内部填充骨水泥时,能够减小骨水泥向髁间槽内部泄露,并在立柱上固结进而影响股骨髁相对于立柱顺畅移动的可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前髁的厚度由髁间槽一端向另一端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髁更薄,能够减少对髌骨的挤压,使得滑车与髁间槽之间的过渡能够加工的更滑顺,减少髌骨弹响和膝前痛。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外侧髁处后髁上曲率最大点与内侧髁处后髁上曲率最大点均分别位于外侧髁和内侧髁的最低处时,后髁端部——髁间槽这一端之间连线与水平面呈15°夹角设置,使整体后髁轮廓呈j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减少股骨后髁截骨量的同时,更大的j型曲线后髁增加了深屈膝时于胫骨平台垫的后滚,减少股骨髁与胫骨平台垫的撞击,增大增加股骨假体的稳定附着。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髁间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凸板和后凸杆,前凸板将髁间槽与滑车分隔,后凸杆将髁间槽与外界分隔,将髁间槽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封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非对称设计的前凸板和后凸杆可存进股骨外旋,并对线解剖髌股角,恢复自然的髌腱角,改善了髌骨轨迹,在深度屈曲状态,外旋最大化设计,以减少膝关节的压力;模拟正常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前凸板和后凸杆设计,前凸板替代伸直与屈曲中前交叉韧带的作用,在0°-20°时前凸板和胫骨平台垫上的立柱接触,重建前交叉韧带,在60°-150°时,后凸杆和胫骨平台垫上的立柱后侧接触,起到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作用,模拟正常膝关节,随着胫骨平台垫双侧向后平移,使深度屈曲最大化。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开设有滑车处的前髁呈弓型弯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弓形的髌骨友好型的滑车可以有效缓解术者后膝前痛和行走不适,伸直位偏外置,低限制性,屈膝早期可以引导髌骨向中线移动,深屈时可以将髌骨运动限制在竖直方向,恢复正常的髌腱角。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前髁更薄,能够减少对髌骨的挤压,使得滑车与髁间槽之间的过渡能够加工的更滑顺,减少髌骨弹响和膝前痛

2.在设计上利用仿生的厚度实现3°的外翻,重建3°生理关节线,使两侧软组织更好地平衡,更加符合人体解剖型的特点;高屈曲的股骨髁后髁后翘15°,增加股骨假体的稳定附着,减少股骨后髁截骨量,更明显的j型曲线后髁增加了深屈膝时于胫骨平台的后滚,减少股骨髁与胫骨平台的撞击,增大增加股骨假体的稳定附着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为表示髋间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为表示内侧髁与外侧髁之间夹角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为表示后髁向股骨髁内部凹陷角度的示意图;

图中,1、股骨髁;11、前髁;12、滑车;13、髁间槽;14、后髁;141、外侧髁;142、内侧髁;15、槽立板;16、固定槽;17、骨水泥槽;18、后凸杆;19、前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解剖型膝关节股骨假体,包括股骨髁1。股骨髁1呈c字状半包围结构,股骨髁1包括延其轮廓开设的滑车12、位于滑车12一端的前髁11、用于容纳立柱的髁间槽13以及位于髁间槽13两侧的后髁14。立柱是于股骨髁配合使用的胫骨平台垫上的竖直结构,用于与髁间槽13配合实现交叉韧带的作用。

髁间槽13将股骨髁1贯穿,其长度方向沿股骨髁1的轮廓设置,髁间槽13内部靠近滑车12的一端固设有将这一端封闭的前凸板19,髁间槽13另一端固设有用于将其这一端封闭的后凸杆18,带有前凸板19和后凸杆18的髁间槽13用于模拟前后交叉韧带,用于与胫骨平台垫2配合使用。股骨髁1内侧壁上固设有将髁间槽13包围的槽立板15,槽立板15与股骨髁1的内侧壁形成骨水泥槽17,骨水泥槽17内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固定槽16,固定槽16的长度方向垂直于髁间槽13的长度方向,且固定槽16沿股骨髁1的轮廓均匀分布。

滑车12使得股骨髁1的外侧壁向其内部凹陷,与滑车12两侧的股骨髁1外侧壁成型弓字状凹陷结构。滑车12的两端分别位于前髁11的一端和髁间槽13的一端,前髁11的厚度由髁间槽13一端向另一端减小。

后髁14被滑车12与髁间槽13分为外侧髁141以内侧髁142,外侧髁141处的后髁14厚度为6-8mm,内侧髁142处的后髁14厚度为8-10mm,且外侧髁141处后髁14上曲率最大点与内侧髁142处后髁14上曲率最大点均分别位于外侧髁141和内侧髁142的最低处时,外侧髁141处后髁14上曲率最大点与内侧髁142处后髁14上曲率最大点之间连线与水平面呈3°夹角设置(参见图3)。

外侧髁141处后髁14上曲率最大点与内侧髁142处后髁14上曲率最大点均分别位于外侧髁141和内侧髁142的最低处时,后髁14端部——髁间槽13这一端之间连线与水平面呈15°夹角设置,使整体后髁14轮廓呈j型(参见图4)。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