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识别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6912发布日期:2021-05-28 10:5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可识别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识别固定带。



背景技术:

临床中患者在进行体内置管引流或治疗时,为了防止暴露在外的导管因牵绊而导致从患者体内脱落或多根导管相互缠绕而不便管理的问题,通常会采用固定带将导管固定于患者身体上,从而避免导管脱落,保证导管的固定效果。然而现有的采用固定带将导管固定于患者身上的方式,虽可有效固定导管,但是固定带的缠绕容易给患者带来不舒适感;另外,现有的固定带大多采用尼龙粘贴的方式进行导管固定时的松紧调节,而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松动以及粘贴固定不牢靠而导管导管散开的问题,且现有的导管固定带作用较单一。也有的文献公开采用夹子的方式将导管固定于患者衣物或床单被罩上,而采用夹子固定的方式,则更加会容易因外力误碰或重力等原因导致固定不牢固,出现导管脱落等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cn201020014987.x,申请日20100114,专利名称为:医用导管固定带。公开了一种医用导管固定带,设有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其特征在于:下固定带两端设有系带孔,系带孔上设有系带,下固定带上设有若干个凸扣,上固定带的两端对应下固定带设有相应的扣孔,使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固定连接,上固定带中部设有弧形槽。

中国专利文献:cn201610733229.5,申请日20160827,专利名称为:导管固定夹。公开了一种导管固定夹,涉及医疗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它包括一端设有夹体的导管固定带,所述导管固定带为长条形,在所述带体上设有相对应的连接件。

上述专利文献cn201020014987.x中的一种医用导管固定带,采用下固定带两端设有系带和凸扣,上固定带的两端对应下固定带设有相应的扣孔,使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固定连接,达到气管导管不易滑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舒适的优点;而专利文献cn201610733229.5中的一种导管固定夹,则采用将导管固定于长条形的固定带上,然后将夹体夹持于特定的地方,以解决现有导管容易移动脱落,影响患者正常活动的问题。但是关于一种固定牢靠,可有效的对导管进行固定管理以及流速调节,同时具有提醒医护人员所固定的导管类型和使用说明功能的一种可识别固定带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固定牢靠,可有效的对导管进行固定管理以及流速调节,同时具有提醒医护人员所固定的导管类型和使用说明功能的一种可识别固定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固定牢靠,可有效的对导管进行固定管理以及流速调节,同时具有提醒医护人员所固定的导管类型和使用说明功能的一种可识别固定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识别固定带,所述的可识别固定带包括固定钮、导管固定部件和流速调节夹;所述的固定钮包括固定底座、固定扣和卡环;所述的固定扣设于固定底座中部正上方位置;所述的卡环为弹性复位材料,呈开口式圆环结构;所述的导管固定部件包括底板、转动轴、可调节固定带、防滑部件、卡扣;所述的底板末端与固定钮的固定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板表面中部位置均匀设有多个弧形凹槽;所述的转动轴设于底板后端表面;所述的可调节固定带上每隔一段距离均匀设有固定环;所述的可调节固定带末端与转动轴之间固定连接,前端为平面状结构,且所述平面状结构表面设有一层透明贴;所述的防滑部件和卡扣均设于底板前端表面,且卡扣设于防滑部件前方;所述的可调节固定带前端穿过防滑部件后,固定环与卡扣之间相互卡住固定;所述的流速调节夹利用系带与底板底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扣直径小于固定底座直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卡环开口两端外部分别设有防滑片,且卡环正常状态下直径小于固定扣的直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板与固定底座的底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流速调节夹呈圆环形开口结构,且开口两端均设有螺纹孔结构的固定片;所述的固定片之间利用螺纹杆配合结构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钮、底板、转动轴、可调节固定带前端、防滑部件、卡扣和流速调节夹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可调节固定带后端本体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卡环与固定底座之间同样采用系带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通过底板表面中部设有的弧形凹槽,便于底板与导管表面结构更加贴合,既便于导管固定的同时,又方便导管固定后的管理。

2、通过调节可调节固定带上设有的多个固定环与底板前端设有的防滑部件和卡扣之间的距离,便可调节可调节固定带对导管的固定松紧程度,且可调节固定带后端本体采用硅胶材料设计,可加大与导管本体表面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导管的固定更加牢固。

3、防滑部件的设计,可有效防止固定环在与卡扣相对卡住固定后,出现松动或脱落的问题,从而保证导管固定的稳定性。

4、可调节固定带前端平面状结构表面设有的透明贴的设计,可用于放置写有患者信息以及当前所固定导管的名称、插管日期和深度等信息的标识牌,从而医护人员在固定或检查导管固定的时候,查看标识牌上信息,从而有利于加深医护人员的记忆,避免出现差错。

5、流速调节夹在使用时,通过将流速调节夹套于导管的表面,再通过旋转调节螺纹杆与固定片上的螺纹孔结构相互配合,便可渐渐改变导管的直径大小,从而起到调节流速的作用。

6、固定钮在使用时,可先将固定扣连同固定底座置于患者衣服内层或床单内层,然后通过卡环从衣服外层或床单内层与固定扣之间相互配合固定,从而便可连接固定导管固定部件。

7、固定钮中的卡环为弹性复位材料,故在于固定扣配合固定后,置于固定扣与固定底座之间,从而可牢固的与衣服或床单固定,从而可解决现有采用粘贴方式的固定带或夹子固定的方式,由于重力作用或外力拉扯等原因而出现掉落的问题,从而保证导管固定的稳定性。

8、固定钮在拆卸时,只需通过向外掰开设于卡环开口两端的防滑片,便可将固定钮从患者衣服上或床单上取下,从而使用非常方便。

9、卡环与固定底座之间采用系带方式固定连接,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防止出现卡环丢失的尴尬情况,有利于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识别固定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识别固定带的前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识别固定带固定钮固定时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识别固定带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固定钮11.固定底座

12.固定扣13.卡环

131.防滑片2.导管固定部件

21.底板211.弧形凹槽

22.转动轴23.可调节固定带

231.固定环232.透明贴

24.防滑部件25.卡扣

3.流速调节夹31.固定片

32.螺纹杆4.系带

实施例1

请参看附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识别固定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种可识别固定带,所述的可识别固定带包括固定钮1、导管固定部件2和流速调节夹3;所述的固定钮1包括固定底座11、固定扣12和卡环13;所述的固定扣12设于固定底座11中部正上方位置,且固定扣12直径小于固定底座11直径;所述的卡环13为弹性复位材料,呈开口式圆环结构,且开口两端外部分别设有防滑片131;所述的卡环13正常状态下直径小于固定扣12的直径;所述的导管固定部件2包括底板21、转动轴22、可调节固定带23、防滑部件24、卡扣25;所述的底板21末端与固定钮1的固定底座11之间固定连接,且二者底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的底板21表面中部位置均匀设有多个弧形凹槽211;所述的转动轴22设于底板后端表面;所述的可调节固定带23上每隔一段距离均匀设有固定环231;所述的可调节固定带23末端与转动轴22之间固定连接,前端为平面状结构,且所述平面状结构表面设有一层透明贴232;所述的防滑部件24和卡扣25均设于底板21前端表面,且卡扣25设于防滑部件24前方;所述的可调节固定带23前端穿过防滑部件24后,固定环231与卡扣25之间相互卡住固定;所述的流速调节夹3呈圆环形开口结构,且开口两端均设有螺纹孔结构的固定片31;所述的固定片31之间利用螺纹杆32配合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的流速调节夹3利用系带4与底板21底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固定钮1、底板21、转动轴22、可调节固定带23前端、防滑部件24、卡扣25和流速调节夹3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可调节固定带23后端本体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所述的底板21表面中部位置均匀设有的多个弧形凹槽211的设计,便于底板21与导管表面结构更加贴合,既便于导管固定的同时,又方便导管固定后的管理;所述的通过调节可调节固定带23上设有的多个固定环231与底板21前端设有的防滑部件24和卡扣25之间的距离,便可调节可调节固定带23对放置于底板21上导管的固定松紧程度,且可调节固定带23后端本体采用硅胶材料设计,可加大与导管本体表面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导管的固定更加牢固;所述的底板21前端设有的防滑部件24的设计,可有效防止可调节固定带23上的固定环231在与卡扣25相对卡住固定后,出现松动或脱落的问题,从而保证导管固定的稳定性;所述的可调节固定带23前端平面状结构表面设有的透明贴232的设计,可用于放置写有患者信息以及当前所固定导管的名称、插管日期和深度等使用说明信息的标识牌,从而医护人员在固定导管的同时,可以查看该标识牌上所显示的信息,以及在病房巡查等检查中也可以在检查导管插管固定情况的同时,查看标识牌上信息,从而有利于加深医护人员的记忆,避免出现差错;所述的底板21底部通过系带4连接的流速调节夹3用于控制插管导管的引流速度等,在使用时,通过将流速调节夹3套于导管的表面,再通过旋转调节螺纹杆32与固定片31上的螺纹孔结构相互配合,便可渐渐改变导管的直径大小,从而起到调节流速的作用;所述的固定钮1在使用时,可先将固定扣12连同固定底座11置于患者衣服内层或床单内层,然后通过卡环13从衣服外层或床单内层与固定扣12之间相互配合固定,从而便可连接固定导管固定部件2;所述的固定钮1中的卡环13为弹性复位材料,故在于固定扣12配合固定后,置于固定扣12与固定底座11之间,从而可牢固的与衣服或床单固定,从而可解决现有采用粘贴方式的固定带或夹子固定的方式,由于重力作用或外力拉扯等原因而出现掉落的问题,从而保证导管固定的稳定性;所述的固定钮1在拆卸时,只需通过向外掰开设于卡环13开口两端的防滑片131,便可将固定钮1从患者衣服上或床单上取下,从而使用非常方便。

实施例2

请参看附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识别固定带的前视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卡环13与固定底座11之间同样采用系带4方式固定连接,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防止出现卡环13丢失的尴尬情况,有利于节省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识别固定带,通过底板表面中部设有的弧形凹槽,便于底板与导管表面结构更加贴合,既便于导管固定的同时,又方便导管固定后的管理;通过调节可调节固定带上设有的多个固定环与底板前端设有的防滑部件和卡扣之间的距离,便可调节可调节固定带对导管的固定松紧程度,且可调节固定带后端本体采用硅胶材料设计,可加大与导管本体表面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导管的固定更加牢固;防滑部件的设计,可有效防止固定环在与卡扣相对卡住固定后,出现松动或脱落的问题,从而保证导管固定的稳定性;可调节固定带前端平面状结构表面设有的透明贴的设计,可用于放置写有患者信息以及当前所固定导管的名称、插管日期和深度等信息的标识牌,从而医护人员在固定或检查导管固定的时候,查看标识牌上信息,从而有利于加深医护人员的记忆,避免出现差错;流速调节夹在使用时,通过将流速调节夹套于导管的表面,再通过旋转调节螺纹杆与固定片上的螺纹孔结构相互配合,便可渐渐改变导管的直径大小,从而起到调节流速的作用;固定钮在使用时,可先将固定扣连同固定底座置于患者衣服内层或床单内层,然后通过卡环从衣服外层或床单内层与固定扣之间相互配合固定,从而便可连接固定导管固定部件;固定钮中的卡环为弹性复位材料,故在于固定扣配合固定后,置于固定扣与固定底座之间,从而可牢固的与衣服或床单固定,从而可解决现有采用粘贴方式的固定带或夹子固定的方式,由于重力作用或外力拉扯等原因而出现掉落的问题,从而保证导管固定的稳定性;固定钮在拆卸时,只需通过向外掰开设于卡环开口两端的防滑片,便可将固定钮从患者衣服上或床单上取下,从而使用非常方便;卡环与固定底座之间采用系带方式固定连接,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防止出现卡环丢失的尴尬情况,有利于节省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