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用进食装置

文档序号:24563651发布日期:2021-04-06 12:1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用进食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喂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用于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用进食装置。



背景技术:

重症监护室,是专门收治危重病症并给予精心监测和精确治疗的单位。危重病医学是以危重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结合为基础,以应用现代化的监测及干预性技术为方法,对危重病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和通过对危重病有效的治疗措施而最终提高危重病人生存率为目的的医学专业学科。即危重病医学是重症监护室工作的理论基础,而重症监护室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实践基地。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重症监护室里的患者在进行护理进食时,一般是采用注射筒进行推送喂食,由于注射筒内部空间一定,导致了需要对流食进行频繁抽取以及推送,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且操作复杂,使用局限性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用进食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护理喂食装置需要对流食进行频繁的抽取,操作简单,工作量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用进食装置,包括储罐,所述储罐下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储罐左侧通过出口与输送管一端相连接,所述输送管另一端通过卡接头与喂食软管相连接,所述储罐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环形侧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上卡接有中空管,所述中空管上部从盖帽上侧延伸出,所述盖帽套接在套管以及储罐顶部,所述中空管内底端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上端连接有连接杆。

通过隔板将储罐分隔成四个空间,实现了对流食以及药物进行分类存放的目的,且通过储罐的设计也扩大了存储的体积,无需进行频繁抽取以及推送,降低了人员的工作量,且通过中空杆以及活塞板的推动,则便于在很短时间内对流食以及药物进行喂服,提高了工作效率,而通过喂食软管既可以直接深入患者喉部,也便于通过患者鼻孔深入患者,扩大了喂食范围,同时也便于对喂食软管进行拆装更换,提高了使用效果。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设有四个,四个所述隔板等距固定在套管环形侧面,且四个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四个活塞板,实现了将储罐内部分隔成四个空间,并通过四个活塞板对流食进行推送。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顶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通过连接螺栓与套管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下侧一体连接有六棱柱,所述套管顶端加工有内六角凹槽,所述六棱柱位于内六角凹槽内,方便对手柄进行转动的同时同步带动套管转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上侧固定连接有挡帽,所述挡帽位于中空管上侧,便于对连接杆的移动进行限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盖帽与储罐上侧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且盖帽内侧面等距粘接固定有两个o型圈,所述储罐顶部加工有两个环形限位槽,两个所述o型圈分别设置在两个环形限位槽上,便于对盖帽限位,方便盖帽进行稳定转动,且便于对盖帽进行拆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管下部一体连接有卡头,所述卡头卡接在活塞板内部,提高了活动板与中空管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管左端套接固定有护罩,实现了对患者口部进行防护,避免流食的露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储罐、隔板、套管、中空管、活塞板、输送管、喂食软管以及护罩,扩大了对流食以及药物的存放体积,且便于将流食以及药物分类存放在同一容器内,实现了分类存放的面对,且便于通过活塞板的推动在很短时间内将流食以及药物喂服给患者,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简单,工作量低;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密封塞、连接杆以及挡帽,有利于将流食以及药物注入到储罐内的空间内,且便于进行稳定密封,同时也实现了方便拆装以及清理的目的,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管与隔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塞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管与喂食软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储罐、2套管、3定位杆、4底座、5密封塞、6活塞板、7中空管、8连接杆、9挡帽、10盖帽、11喂食软管、12护罩、13输送管、14隔板、15手柄、16六棱柱、17连接螺栓、18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用进食装置,包括储罐1,储罐1下侧固定连接有底座4,储罐1左侧通过出口与输送管13一端相连接,输送管13另一端通过卡接头与喂食软管11相连接,储罐1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定位杆3上套接有套管2,套管2环形侧面固定连接有隔板14,隔板14之间设置有活塞板6,活塞板6上卡接有中空管7,中空管7上部从盖帽10上侧延伸出,盖帽10套接在套管2以及储罐1顶部。

输送管13左端套接固定有护罩12。

如图1-3和图5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护理人员先将喂食软管11通过口部或鼻孔深入到患者喉部内,并通过护罩12对患者口部进行防护,避免流食或药物露出,随后护理人员握住中空管7并沿着盖帽10向下移动,实现了带动活塞板6向下移动,活塞板6向下移动从而对隔板14之间的流食或药物进行推送,并将流食或药物通过出口推送到输送管13内,然后进入喂食软管11内,然后流食或药物离开喂食软管11并进入患者喉部内,通过储罐1实现了扩大对流食或药物的存放体积,且便于将流食以及药物存放在同一容器内,实现了分类存放的目的,而且便于护理人员将流食以及药物在很短时间内均喂服给患者,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量低。

隔板14设有四个,四个隔板14等距固定在套管2环形侧面,且四个隔板14之间设置有四个活塞板6。

套管2顶端设置有手柄15,手柄15通过连接螺栓17与套管2固定连接。

手柄15下侧一体连接有六棱柱16,套管2顶端加工有内六角凹槽,六棱柱16位于内六角凹槽内。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护理人员对手部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套管2转动,套管2转动同步带动隔板14、活塞板6、盖帽10以及中空管7转动,实现了对储罐1内部的流食以及药物进行移动,便于将流食以及药物移动到出口位置,便于对流食以及药物进行推送,且便于将手柄15从套管2上取下,进而方便对盖帽10进行拆装。

中空管7内底端设置有密封塞5,密封塞5上端连接有连接杆8。

连接杆8上侧固定连接有挡帽9,挡帽9位于中空管7上侧。

盖帽10与储罐1上侧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且盖帽10内侧面等距粘接固定有两个o型圈18,储罐1顶部加工有两个环形限位槽,两个o型圈18分别设置在两个环形限位槽上。

中空管7下部一体连接有卡头,卡头卡接在活塞板6内部。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为:护理人员握住挡帽9并向上拉动,从而带动连接杆8以及密封塞5向上移动,实现了将连接杆8以及密封塞5从中空管7内移出,然后将流食以及药物分别通过中空管7注入到隔板14以及储罐1之间所组成的空间内,实现了对流食以及药物进行分类存放的目的,然后将密封塞5以及连接杆8滑入中空管7内,随后挡帽9与中空管7顶部相接触,从而阻碍连接杆8以及密封塞5移动,此时密封塞5底端面与活塞板6下侧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实现了对密封塞5进行限位的目的,同时便于将盖帽10从储罐1上取下,实现了方便拆装的目的,方便对储罐1进行清理,而通过o型圈18的设计则便于对盖帽10进行限位,方便盖帽10通过o型圈18进行水平转动。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