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缝合钉成型高度的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3097发布日期:2021-03-23 10:5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缝合钉成型高度的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调缝合钉成型高度的吻合器。



背景技术:

吻合器的缝合钉成型高度是指吻合器击发完成后缝合钉的成型高度,可调缝合钉成型高度是指吻合器在使用时可根据缝合组织的厚度进行调整,使越厚的组织的成型钉高越高。

现有可调缝合钉成型高度的吻合器主要是在吻合器的头部外壳上设置止位结构,利用该止位结构限制击发行程,但这种结构的缺陷是头部外壳属于塑料件且止位结构单薄,加上击发时击发力大,头部外壳容易产生严重变形,导致缝合钉成型高度控制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缝合钉成型高度的吻合器,以更精准的控制缝合钉的成型高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缝合钉成型高度的吻合器,包括:

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的远端设置有钉仓,所述钉仓内装有缝合钉;

推钉组件,所述推钉组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内,所述推钉组件的远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缝合钉推出所述钉仓的推钉器;

抵钉组件,所述抵钉组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推钉组件内,所述抵钉组件的远端设置有用于供被推出的缝合钉抵靠成型的抵钉座,所述抵钉座伸出所述外壳组件,所述抵钉座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钉仓的抵钉面,手术时,待缝合的组织位于所述抵钉座和钉仓之间;

其中,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止位面,所述推钉组件上设置有第二止位面,所述第一止位面朝向所述第二止位面,击发时,所述推钉组件向抵钉座滑动,直至所述第二止位面抵靠在所述第一止位面上。

可选的,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上凸设有止位部,所述第一止位面位于所述止位部上。

可选的,所述止位部为止位环,所述止位环随所述外壳组件套在所述推钉组件外围,所述第一止位面为所述止位环上朝向所述第二止位面的端面。

可选的,所述止位环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上。

可选的,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套管和远端外壳,所述远端外壳连接在所述外套管的远端,所述钉仓设置在所述远端外壳的远端,所述外套管和所述止位环之间设置有锁紧销,所述外套管上设置有用于配合装入所述锁紧销的第一销孔,所述止位环上设有用于配合装入所述锁紧销的第二销孔。

可选的,所述锁紧销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各所述锁紧销沿所述外壳组件的周向均布。

可选的,所述第一销孔的截面轮廓大于所述第二销孔的截面轮廓,所述锁紧销包括配合装入所述第一销孔的头部和装入所述第二销孔的杆部,所述远端外壳上具有套在所述外套管上且挡在所述锁紧销外的连接筒部。

可选的,所述推钉组件包括所述推钉器和中空的击发杆,所述推钉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击发杆的远端,所述第二止位面为设置在所述击发杆的外壁上的台阶面。

可选的,所述推钉器和所述击发杆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可选的,所述抵钉组件包括所述抵钉座和用于带动所述抵钉座远离或靠近所述钉仓的中心杆,所述中心杆配合设置在所述击发杆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缝合钉成型高度的吻合器中,在外壳组件和推钉组件之间设置有止位结构,推钉器的行程通过该止位结构进行限制,击发时推钉器不再直接对抵钉座产生冲击,能够避免抵钉座在击发时因击发力过大而发生变形,有利于更精确的控制缝合钉的成型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中ⅰ处放大视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吻合器的爆炸图;

图4显示为图3中ⅱ处放大视图;

图5显示为止位环、锁紧销和外套管的爆炸图;

图6显示为锁紧销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外壳组件1、第一止位面1a、钉仓11、外套管12、远端外壳13、止位环14、锁紧销15;第一销孔121、连接筒部131、第二销孔141、头部151、杆部152;

推钉组件2、第二止位面2a、推钉器21、击发杆22、卡合部221、卡孔211;

抵钉组件3、抵钉面3a、顶槽3b、抵钉座31、第一子中心杆32、第二子中心杆33;

缝合钉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述各实施例中,“远端”是指相对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是指相对靠近操作者的一端。

结合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可调缝合钉成型高度的吻合器,包括:

外壳组件1,所述外壳组件1的远端设置有钉仓11,所述钉仓11内装有缝合钉4;

推钉组件2,所述推钉组件2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1内,所述推钉组件2的远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缝合钉4推出所述钉仓11的推钉器21;

抵钉组件3,所述抵钉组件3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推钉组件2内,所述抵钉组件3的远端设置有用于供被推出的缝合钉4抵靠成型的抵钉座31,所述抵钉座31伸出所述外壳组件1,所述抵钉座31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钉仓11的抵钉面3a,手术时,待缝合的组织位于所述抵钉座31和钉仓11之间;

其中,所述外壳组件1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止位面1a,所述推钉组件2上设置有第二止位面2a,所述第一止位面1a朝向所述第二止位面2a,击发时,所述推钉组件2向抵钉座31滑动,直至所述第二止位面2a抵靠在所述第一止位面1a上,第一止位面1a对推钉组件2止位。

吻合时,先驱使抵钉座31远离钉仓11,使抵钉座31和钉仓11之间的距离足够置入待缝合的组织;再将缝合的组织置入抵钉座31和钉仓11之间,并驱使抵钉座31靠近钉仓11,将组织压在钉仓11和抵钉座31之间;最后进行击发,推钉组件2沿外壳组件1向钉仓11所在的方向移动,使推钉器21将钉仓11内的缝合钉4推出,缝合钉4刺穿组织并在推钉器21和抵钉面3a上顶槽3b的挤压作用下成型,由于外壳上设置有第一止位面1a,推钉组件2上设置有第二止位面2a,当第二止位面2a随着推钉器21移动至第一止位面1a处时,第一止位面1a阻挡推钉组件2,实现推钉器21止位。整个吻合过程中,抵钉座31的位置可以根据组织的厚度进行调整,由于第一止位面1a能够对推钉器21止位,使得推钉器21相对外壳组件1的位移是恒定的,也就使得缝合钉4被推出的位移是定值,缝合钉4的成型高度由抵钉座31的位置决定,抵钉座31的位置与钉仓11的距离越大,缝合钉4成型的高度越大,推钉器21不再靠抵钉座31止位,抵钉座31不易发生形变,有利于更精准的控制缝合钉4的成型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组件1的内壁上凸设有止位部,所述第一止位面1a位于所述止位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位部为止位环14,所述止位环14随所述外壳组件1套在所述推钉组件2外围,所述第一止位面1a为所述止位环14上朝向所述第二止位面2a的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位环14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1上,在将推钉组件2装入该外壳组件1内时,可将该止位环14拆下,使推钉组件2能够顺利装入外壳组件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组件1包括外套管12和远端外壳13,所述远端外壳13连接在所述外套管12的远端,所述钉仓11设置在所述远端外壳13的远端,所述外套管12和所述止位环14之间设置有锁紧销15,所述外套管12上设置有用于配合装入所述锁紧销15的第一销孔121,所述止位环14上设有用于配合装入所述锁紧销15的第二销孔141。只需要将锁紧销15依次穿入第一销孔121和第二销孔141就能将止位环14安装在外壳组件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述锁紧销15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锁紧销15沿所述外壳组件1的周向均布,有利于使止位环14的受力更均匀,也就使得利用该止位环14止位时,止位环14各处的变形更均匀,有利于避免止位环14卡滞在所述外套管12和所述推钉组件2之间。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该锁紧销15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销孔121的截面轮廓大于所述第二销孔141的截面轮廓,所述锁紧销15包括配合装入所述第一销孔121的头部151和装入所述第二销孔141的杆部152,所述远端外壳13上具有套在所述外套管12上且挡在所述锁紧销15外的连接筒部131。这种结构使锁紧销15既无法更深入的向推钉组件2所在的内侧移动,也无法从外套管12的外侧脱离,锁紧销15被可靠的定位,能够防止止位环14脱离外壳组件1,整个吻合器的可靠性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钉组件2包括所述推钉器21和中空的击发杆22,所述推钉器21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击发杆22的远端,所述第二止位面2a为设置在所述击发杆22的外壁上的台阶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钉器21和所述击发杆22之间通过卡扣连接。例如,图中击发杆22上设置有卡合部221,推钉器21上设置有用于卡入所述卡合部221的卡孔2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钉组件3包括所述抵钉座31和用于带动所述抵钉座31远离或靠近所述钉仓11的中心杆,所述中心杆配合设置在所述击发杆2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杆通过第一子中心杆32和第二子中心杆33连接而成,所述抵钉座31与所述第一子中心杆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第三特征在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包括第三特征与第一特征、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三特征与第一特征、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他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组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