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向夹及使用该导向夹的复位钳

文档序号:24821004发布日期:2021-04-27 14:4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向夹及使用该导向夹的复位钳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导向夹及使用该导向夹的复位钳。


背景技术:

2.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内髁骨折、外髁骨折时,由于尺神经行走于内上髁后侧的尺神经沟和桡神经在肱骨外上髁嵴处紧贴骨面的原因,在行内外侧穿针固定时传统的做法是常规行内外侧联合入路,直视下骨折复位、盲穿针后,再行透视确认钻头的出入点及穿出对侧的长短是否理想。穿针时因为一个点无法确定一条直线,造成针头从进入点插入后无法准确找到出针点。钻头进行钻孔时,由于机器的振动以及操作者手部的振动,可能会使钻孔的路径发生偏移。若不理想还需多次调整,造成手术时间延长,手术创伤大,增加患者痛苦和恢复时间。
3.现有的带有导向装置的复位钳,对于钻头的导向方向通常是固定的,不能按照实际需要调节钻头的导向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向夹及使用该导向夹的复位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6.一种导向夹,包括套筒、夹体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和第二杆体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转动头,两个所述转动头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转动头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另一个转动头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有若干个,若干个固定槽绕两个转动头的转动轴圆周排列,两个转动头之间设置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使两个转动头始终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所述固定块与固定槽插接配合,所述夹体设置于第一杆体上,所述套筒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套设于第二杆体远离第一杆体的一端,所述旋转套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穿设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的尾部与第二杆体的外周面抵接。
7.通过上述方案,导向夹通过夹体夹持固定在工具上,当需要调节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相对位置时,先将第一杆体的转动头和第二杆体的转动头相互远离,随后调整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相对位置,调整完毕后,两个转动头由于复位件的作用相互靠近,固定块插接于固定槽中,对两个转动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而当需要调节第二杆体和套筒之间的相对位置时,旋动固定螺钉,使固定螺钉的尾端与第二杆体取消抵接,随后旋动套筒,当调节至合适位置时,旋动固定螺钉,使固定螺钉的尾端与第二杆体抵接,从而实现套筒对钻头进行导向的角度的调节,使钻头的钻入角度能根据手术中的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并且能避免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手抖或者手持钻孔设备本身运作的时候产生的振动导致钻孔偏移,避免钻孔偏移导致的钻孔质量下降等。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头相对的端面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一个所述转动头的端面延伸有导向柱、另一个转动头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穿设于导向孔并且在导向孔内滑移,两个所述转动头绕导向柱的轴心相对转动,所述导向柱的长度大于固定块的高度。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体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夹体均与连接杆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体包括两个夹持单元,两个所述夹持单元相互铰接,两个所述夹持单元之间设置有扭簧,其中一个所述夹持单元的尾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持单元的夹持部分均设置有软垫,两个所述软垫分别设置于两个夹持单元相对的一侧。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固定螺钉的头部设置为旋动头,所述旋动头的外周面设置有防滑纹。
13.一种复位钳,包括两个钳臂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导向夹,所述钳臂包括指套和夹持尖端,两个所述钳臂相互铰接,两个所述钳臂的铰接点靠近夹持尖端设置,所述夹体夹持于钳臂靠近夹持尖端的一侧,所述套筒设置于夹持尖端远离指套的一侧。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一个所述钳臂靠近指套的一端设置有齿道、另一个钳臂上固定连接有咬合齿,所述齿道向另一钳臂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齿道以两个所述钳臂的铰接点为圆心弯曲设置,所述咬合齿与齿道相互配合。
15.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向夹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中,100、套筒;110、旋转套;120、旋动头;200、夹体;210、软垫;300、连接杆;310、第一杆体;320、第二杆体;330、转动头; 331、固定槽;332、固定块;333、导向孔;334、导向柱;400、钳臂;410、夹持尖端;420、指套;430、齿道;440、咬合齿。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
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22.参照图1,一种复位钳,包括两个钳臂400。钳臂400包括指套 420和夹持尖端410,指套420和夹持尖端410分别设置于钳臂400 的两端。两个钳臂400相互铰接,两个钳臂400的铰接点靠近夹持尖端410。其中一个钳臂400靠近指套420的一端设置有齿道430、另一个铅笔上固定连接有咬合齿440,咬合齿440与齿道430相互配合。齿道430向另一个钳臂400所在的方向延伸,齿道430以两个钳臂 400的铰接点为圆心弯曲。
23.钳臂400靠近夹持尖端410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夹,导向夹夹持于钳臂400上。
24.参照图2和图3,一种导向夹,包括套筒100、夹体200和连接杆300。
25.连接杆300包括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整体由18

10不锈钢(即316不锈钢)材质制成。第一杆体310的一端和第二杆体320的一端分别连接有转动头330,转动头330与对应的杆体一体成型。位于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的转动头330相互铰接。
26.第一杆体310的转动头330的一个端面上开设有固定槽331,固定槽331有十六个,十六个固定槽331绕转动头330的铰接中心圆周阵列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槽331的数量可根据第一杆体310 和第二杆体320的最小相对转动角度设计。位于第二杆体320的转动头330的一个端面上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32。固定块332的数量与固定槽331的数量相等,并且固定块332的排列方式与固定槽 331的排列方式一致。固定块332与固定槽331插接配合对两个转动头33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槽331可设置于位于第二杆体320的转动头330,此时固定块332设置于位于第一杆体310的转动头330,只需保证固定块332和固定槽331能插接配合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块332的数量可小于为小于固定槽 331的数量,并且固定块332的排列方式只需保证每个固定块332可以同时插入至固定槽331即可。
27.位于第一杆体310的转动头330的端面延伸有导向柱334,导向柱334的长度大于固定块332的高度。位于第二杆体320的转动头 330开设有导向孔333,导向柱334在导向孔333内滑移。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柱334可设置于位于第二杆体320的转动头330、导向孔333可设置于位于第一杆体310的转动头330。
28.两个转动头330上均开设有环形槽体,两个环形槽体相互连通。两个转动头330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使两个转动头330始终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复位弹簧两端设置于环形槽体中,复位弹簧的两端通过粘接与两个转动头330固定连接。
29.当需要调节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之间的相对角度时,操作者将第二杆体320远离第一杆体310,随后调节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的相对角度;当调节到合适角度后,操作者取消对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施加外力,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的转动头330在复位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若此时固定块332 与固定槽331没有对正,使用者稍微使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 发生相对转动,使固定块332能顺利插入至固定槽331中,对第一杆体310和第二杆体320之间的夹角进行固定。
30.套筒100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套110,旋转套110套设于第二杆体320远离第一杆体310的一端。旋转套110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固定螺钉的尾端与第二杆体320的外周面相抵接、头部设置为旋动头120。旋动头120的外周面设置有防滑纹。套筒100与第二杆体
320可相对转动,通过固定螺钉固定两者的相对转动角度。
31.夹体200设置有两个,两个夹体200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杆300 的两端。在其他实施例中,夹体200的数量可设置为大于两个,多个夹体200沿第一杆体310的长度方向排列。夹体200包括两个夹持单元,两个夹持单元的中部相互铰接,两个夹持单元之间设置有扭簧。夹体200的其中一个夹持单元的尾端与第一连接杆300通过焊接固定。夹持单元的夹持部分固定连接有软垫210,位于同一夹体200的两个夹持单元的软垫210分别设置于两个夹持单元相对的一侧。夹持时,软垫210能减少夹持时钳臂400表面的损伤。
3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