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08644发布日期:2021-04-16 13:2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


背景技术:

2.食管癌是常见消化道肿瘤,术后部分患者需留置造瘘管进行长期肠内营养并且需要借助肠内营养输注系统进行营养输注。现有的肠内营养输注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输注主体1、y型连接器2以及第二输注主体3,y型连接器2为三通结构,具有第一接头4、第二接头5以及第三接头6,其中,第一接头4与第一输注主体1固定连接并与第三接头6相连通,第二接头5与第三接头6相连通,第三接头6与第二输注主体3固定连接。第二接头5用于进行临时打药或其他食品注入,第二接头5处还设置有接头帽,在该接头不使用时,将接头帽安装在第二接头5上,从而避免杂质通过该接头混入输注的营养液内。
3.但是,上述肠内营养输注系统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一,由于y型连接器2与第一输注主体1以及y型连接器2之间是固定连接的,在该系统进行一次输注后,只能将整个系统直接从造瘘管上拔除,这样留置在患者身体上的造瘘管开口就会直接暴露在环境中并且无法封闭,长期使用会导致造瘘管污染、反流等问题,影响营养效果。二,因为第二接头5处设置接头帽,使用时需要取下该接头帽才能进行注射且注射结束后还需件接头帽重新安装好,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对现有的肠内营养输注系统进行改进,从而提供一种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第一输注主体,用于插在肠内营养液内,从而将肠内营养液导出;y型连接器,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以及第三接头,第一接头与第一输注主体可拆卸连接并且与第三接头相连通,第二接头与第三接头相连通;以及第二输注主体,一端与第三接头固定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造瘘管或营养管连接,用于将肠内营养液通过造瘘管或营养管输出至患者肠内,其中,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均为正压接头。
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接头与第一输注主体螺纹连接。
7.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输注主体包括依次连接并连通的第一输注插头、第一输注管、滴管、第二输注管以及第三输注管,第一输注插头用于插在肠内营养液内,滴管为透明滴管,用于观察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的滴速,第一输注管和第三输注管均为塑料管,第二输注管为橡胶管,第二输注管用于卡在肠内营养注射泵内,从而在肠内营养注射泵的带动下进行蠕动。
8.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滴管为倒锥形滴管。
9.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输注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的按压式夹子。
10.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三输注管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滴速的速度调节器。
11.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二输注主体包括第四输注管以及连接在第四输注管上的锥形接头,该锥形接头与造瘘管或营养管相匹配。
12.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13.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因为该系统的y型连接器,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以及第三接头,第一接头与第一输注主体可拆卸连接并且与第三接头相连通,因此当一次输注结束之后,可以直接将第一接头与第一输注主体拆开,从而将第一接头以及第二输注主体留在造瘘管或营养管上,在进行下一次输注时,再将该遗留的第一接头以及第二输注主体取下并更换新的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解决了造瘘管开口在不进行输注时的暴露问题。
14.进一步地,第一接头为正压接头,因此在不进行输注时,该接头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也不会有灰尘或脏东西动过该接头进入造瘘管或营养管。
15.进一步地,第二接头为正压接头,因此,该接头可以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也不会有灰尘或脏东西动过该接头进入造瘘管或营养管,而当需要通过该进行药品或食物注射时,也可以直接向该接头进行注射,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现有技术中肠内营养输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作具体阐述。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100用于将营养液输注至造瘘管或营养管内,包括第一输注主体10、y型连接器20以及第二输注主体30。
21.第一输注主体10包括第一输注插头11、第一输注管12、滴管13、第二输注管14、第三输注管15、按压式夹子16以及速度调节器17。
22.第一输注插头11、第一输注管12、滴管13、第二输注管14以及第三输注管15依次连接并连通。第一输注插头11用于插在肠内营养液内,具体是插在肠内营养液袋上。滴管13为透明的倒锥形滴管,通过滴管13能够观察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100内营养液的滴速。
23.第一输注管12和第三输注管15均为塑料管,第二输注管14为橡胶管。第二输注管14用于卡在肠内营养注射泵内,从而在肠内营养注射泵的带动下执行蠕动操作。
24.按压式夹子16设置在第一输注管12上,用于开启或关闭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100。
25.速度调节器17设置在第三输注管15上,用于调节滴速。速度调节器17的具体结构与普通输液管上的速度调节器相同。
26.y型连接器20包括第一接头21、第二接头22以及第三接头23。
27.第一接头21的一端与第三输注管15可拆卸连接,其具体连接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也可以为插接,优选为螺纹连接。第一接头21为正压接头。第一接头21的另一端与第三接头23连接并连通,并形成可执行长期肠内营养输注的通道。
28.第二接头22为正压接头,其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第三接头23相连接并连通。通过第二接头22可实现临时打药或注入其他食物。
29.第二输注主体30包括第四输注管31以及锥形接头32。第四输注管31的一端与第三接头23固定连接并连通,另一端与锥形接头32相连接。锥形接头32与造瘘管或营养管相匹配,用于插在造瘘管或营养管上,从而使得营养液经由该锥形接头32进入造瘘管或营养管内。
30.本实施例中的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100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将第一输注插头11插在肠内营养液袋上,并将锥形接头32插在造瘘管或营养管上;然后,打开按压式夹子16,并通过速度调节器17调节滴速,直至一次输注结束,关闭按压式夹子16;最后,将第一输注主体10从第一接头21分离,使得y型连接器20以及第二输注主体30留在造瘘管或营养管上。
31.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100为一次性用具,在进行下一次输注时,先将留在造瘘管或营养管上的y型连接器20以及第二输注主体30拔下,并安装上新的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100进行使用。
32.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33.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因为该系统的y型连接器,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以及第三接头,第一接头与第一输注主体可拆卸连接并且与第三接头相连通,因此当一次输注结束之后,可以直接将第一接头与第一输注主体拆开,从而将第一接头以及第二输注主体留在造瘘管或营养管上,在进行下一次输注时,再将该遗留的第一接头以及第二输注主体取下并更换新的分离式肠内营养输注系统,解决了造瘘管开口在不进行输注时的暴露问题。
34.进一步地,第一接头为正压接头,因此在不进行输注时,该接头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也不会有灰尘或脏东西动过该接头进入造瘘管或营养管。
35.进一步地,第二接头为正压接头,因此,该接头可以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也不会有灰尘或脏东西动过该接头进入造瘘管或营养管,而当需要通过该进行药品或食物注射时,也可以直接向该接头进行注射,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36.进一步地,第一接头与第一输注主体螺纹连接,使得两者既能很好的连接在一起,避免漏液;又能方便地进行分开
37.进一步地,滴管为透明的倒锥形滴管,相比与方形滴管更便于观察滴速。
38.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