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手术切口软组织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0717发布日期:2021-04-20 23:36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手术切口软组织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手术切口软组织撑开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骨折患者手术量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在行骨科手术时必须要用到手术器械,手术器械种类繁多,骨科医疗器械可以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足踝类。创伤类是最普遍的,也是最基础的,其次有脊柱类、关节类,现在出来一个新兴的足踝科,现在在一些大型的医院分类更细,有些甚至将脊柱类还细分为颈椎、腰椎等。
3.目前,无论是创伤、关节还是脊柱都会先行皮肤切口切开,再进行具体操作,在皮肤切开后往往需要有助手和工具进行软组织牵开,原有的切口拉钩两侧都需要助手牵拉,不但需要助手持续牵拉,而且还会因助手的牵引力大小影响手术进度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科手术切口软组织撑开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骨科手术切口软组织撑开器,包括折叠框体,所述折叠框体为闭合结构,包括若干首尾活动连接的连接杆,相邻两个连接杆之间通过螺杆连接,连接杆的外侧设置若干开口方向朝外的弧形板。
7.所述连接杆包括相邻设置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上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孔,下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与螺杆配合的螺孔。
8.所述弧形板为长条形,上端和下端均向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延伸。
9.所述弧形板的纵轴与连接杆的长轴相互垂直。
10.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分别设置4个。
11.所述弧形板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宽度。
12.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大于螺杆的外径。
13.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可以做到由单人独立操作,不仅可以减少两位助手,而且切口暴露范围扩大清晰,对术者能够提供足够的术野空间,可减少人员流动,可减少切口感染机会,有效减少手术感染机会,可做到省时、省力、省人员,在任何手术切口及肌肉丰厚的切口内都可以使用,具有普遍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拢状态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19.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连接杆;2、螺杆;3、弧形板;4、上连接杆;5、下连接杆;6、限位孔;7、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

4所示,一种骨科手术切口软组织撑开器,包括折叠框体,所述折叠框体为闭合结构,包括若干首尾活动连接的连接杆1,相邻两个连接杆1之间通过螺杆2连接,连接杆1的外侧设置若干开口方向朝外的弧形板3。
22.所述连接杆1包括相邻设置的上连接杆4和下连接杆5,上连接杆4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孔6,下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设置与螺杆2配合的螺孔7。
23.所述弧形板3为长条形,上端和下端均向远离连接杆1的一侧延伸。
24.所述弧形板3的纵轴与连接杆1的长轴相互垂直。
25.所述上连接杆4和下连接杆5分别设置4个。
26.所述弧形板3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宽度。
27.所述限位孔6的直径大于螺杆2的外径。
28.初次使用前,依次将上连接杆4和下连接杆5通过螺杆2进行连接,连接过程中上连接杆4位于下连接杆5的上方,螺杆2穿过限位孔6后拧入螺孔7内但不拧紧,待闭合结构完成后从连接杆5的外侧挤压对称两侧的4根连接杆1,使折叠框体被挤压收拢呈接近图3的状态,组装完成后消毒灭菌。
29.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以与手术切口呈相互垂直的状态放入手术切口内,将弧形板3卡在切口处皮瓣处,然后从切口对应处的连接杆5的内侧向外推挤,使连接杆5分别围绕螺杆2转动从而发生形变,使折叠框体张开呈近似图4的状态,在形变过程中,切口处的皮瓣也逐渐被推开,当皮瓣被推开至方便手术操作的宽度时,将螺杆2一一拧紧,使折叠框体的形状被固定,此时进行手术操作即可。
30.使用完毕后,将螺杆2一一拧松,使折叠框体被收拢,将其从手术切口内取出后清洁、消毒灭菌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