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治宫颈疾病的腔内射频电极导管。
背景技术:
应用射频疗法治疗宫颈癌等疾病,既可避免手术疗法和放疗的各种缺点和并发症,又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但是现有的专治宫颈疾病的腔内射频电极导管仍存在一些弊端,当装置需要安装蓄电池时,不能在把手的内部对不同型号的蓄电池进行固定,此外当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套管与把手的连接处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蚀,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专治宫颈疾病的腔内射频电极导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治宫颈疾病的腔内射频电极导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专治宫颈疾病的腔内射频电极导管,包括把手、固定机构和加固机构,所述把手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固定机构位于把手的内部,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拉把,所述拉把位于把手的一侧表面,所述把手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一侧表面与蓄电池的一侧表面相抵,所述把手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弹簧与把手连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套管,所述加固机构位于把手与套管的连接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把手的一侧表面,所述套管贯穿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套,所述固定座贯穿橡胶套且与把手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插销,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套管的表面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夹持板贯穿第一连接孔且与第一连接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第一弹簧均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拉把贯穿于把手的一侧表面,且拉把的一侧处于把手的内部,所述拉把的一侧表面与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插销贯穿第二连接孔且与第二连接板连接。
优选的,述第二连接板与固定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第二弹簧均连接在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挤压块贯穿于固定座的一侧表面,且挤压块的一侧处于固定座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拉把,有效避免了当装置需要安装蓄电池时,不能在把手的内部对不同型号的蓄电池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保障了蓄电池能够稳固的安装在把手的内部,结构简单,方便医务人员对其操作,同时保障了装置的正常工作。
2、通过设置的橡胶套,有效避免了当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套管与把手的连接处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蚀,容易出现松动,便于加固套管与把手的连接,保障了套管对疾病位置的确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把手与蓄电池的连接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套管与固定座的连接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的放大图;
图中:1、把手;2、蓄电池;3、套管;4、拉把;5、固定座;6、橡胶套;7、第一连接板;8、夹持板;9、第一弹簧;10、第一连接孔;11、第二连接板;12、挤压块;13、第二弹簧;14、插销;15、卡槽;16、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专治宫颈疾病的腔内射频电极导管,包括把手1、固定机构和加固机构,把手1的内侧设置有蓄电池2,固定机构位于把手1的内部,固定机构包括拉把4,拉把4位于把手1的一侧表面,把手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7,第一连接板7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板8,夹持板8的一侧表面与蓄电池2的一侧表面相抵,把手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第一连接板7通过第一弹簧9与把手1连接。
本实施案例,优选的,把手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套管3,加固机构位于把手1与套管3的连接处,加固机构包括固定座5,固定座5位于把手1的一侧表面,套管3贯穿固定座5,固定座5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套6,固定座5贯穿橡胶套6且与把手1连接,固定座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插销14,第二连接板11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2,套管3的表面开设有卡槽15,便于加固套管3与把手1的连接,保障了套管3对疾病位置的确定作用。
本实施案例,优选的,把手1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0,夹持板8贯穿第一连接孔10且与第一连接板7连接,使得夹持板8能够拉入进把手1的内部。
本实施案例,优选的,第一弹簧9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一弹簧9均连接在第一连接板7的一侧表面,使得夹持板8的一侧表面紧紧地抵在蓄电池2的一侧表面。
本实施案例,优选的,拉把4贯穿于把手1的一侧表面,且拉把4的一侧处于把手1的内部,拉把4的一侧表面与第一连接板7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使得向一侧拉动拉把4,带动着夹持板8向一侧移动。
本实施案例,优选的,固定座5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6,插销14贯穿第二连接孔16且与第二连接板11连接,保障了插销14能够拉入至卡槽15的内部。
本实施案例,优选的,述第二连接板11与固定座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弹簧13,第二弹簧13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二弹簧13均连接在第二连接板11的一侧表面,使得插销14能够紧紧地卡合在卡槽15的内部。
本实施案例,优选的,挤压块12贯穿于固定座5的一侧表面,且挤压块12的一侧处于固定座5的外部,使得向一侧按压挤压块12,带动着插销14向一侧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拉把4通过第一弹簧9的弹性作用力向一侧拉动,带动着连接在第一连接板7一侧的夹持板8向一侧移动,使得夹持板8拉入至把手1的内部,这时将蓄电池2放入至把手1的内部,再松开拉把4,这时夹持板8会受到第一弹簧9回弹力的作用向一侧弹动,使得夹持板8的端部表面抵在蓄电池2的表面,进而能够对蓄电池2紧固固定,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保障了蓄电池2能够稳固的安装在把手1的内部,结构简单,方便医务人员对其操作,同时保障了装置的正常工作。在使用,首先将挤压块12通过第二弹簧13的弹性作用力向一侧按压,带动着连接在第二连接板11一侧的插销14向一侧移动,将插销14的端部按压进卡槽15的内部,这时再将橡胶套6向一侧移动,将橡胶套6的内侧抵在挤压块12的一侧表面,继而使得插销14紧紧地卡合在卡槽15的内部,进而实现了对套管3与把手1的连接进行加固,保障了套管3对疾病位置的确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