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穿刺活检组织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3310发布日期:2021-03-19 10:5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穿刺活检组织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穿刺活检组织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组织活检可用于了解病情发展及检验治疗效果,目前对于骨肿瘤或病理性骨组织的活检标本获取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为采用绞刀式骨钻,通过绞刀式骨钻的绞刀在肿瘤组织或骨髓中切割并使切割下的组织储存在刀刃之间的凹槽来内取出标本,在退钻取出标本的过程中,获取的标本极易被装置周围的组织阻挡而导致标本丢失,标本获取率低;另一种为采用骨活检针提取器,由骨活检针与带倒钩的套管组成,经活检针引导活检针套管穿透骨皮质,抽出活检针并插入带倒钩的提取装置,活检针套管与提取装置相对转动360°以上来分离组织,然后通过提取装置上的倒钩拖出标本,这种方式是依靠倒钩与标本之间的摩擦力来获取标本,标本也容易丢失,标本获取率也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穿刺活检组织提取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标本不易丢失,提高标本获取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穿刺活检组织提取装置,包括塞头、穿刺针、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穿刺针的外侧依次套设有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所述穿刺针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穿刺头,所述穿刺针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塞头,所述内套筒靠近所述穿刺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弹性切割装置,所述弹性切割装置用于切割骨肿瘤或骨组织,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相对转动能够使所述弹性切割装置伸出或收回所述外套筒,所述塞头能够与所述内套筒远离所述穿刺头的端面接触,所述外套筒能够与所述穿刺头靠近所述外套筒的端面接触,所述穿刺头用于与所述穿刺针连接的一端的横截面尺寸不小于所述外套筒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穿刺针与所述塞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套筒靠近所述穿刺头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套筒靠近所述穿刺头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切割装置包括多个沿所述内套筒的周向固定设置的弹性切割片,各所述弹性切割片向远离所述内套筒的方向延伸,在自然状态下,沿远离所述内套筒的方向各所述弹性切割片呈放射状且所述弹性切割装置的最大张开尺寸大于所述外套筒的外径。

优选的,各所述弹性切割片与所述内套筒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穿刺头为圆锥穿刺头。

优选的,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远离所述穿刺头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旋转手柄。

优选的,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上均固定设置有两个沿所述内套筒或所述外套筒的轴线对称的所述旋转手柄。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穿刺活检组织提取装置,设置内套筒和外套筒,并且内套筒和外套筒能够相对移动,单独转动内套筒能够使弹性切割装置伸出外套筒来切各肿瘤组织或骨组织,切下标本后,单独转动外套筒使外套筒重新包覆弹性切割装置,保护标本,使得在装置退出的过程中,标本不与周围组织接触,不会因周围组织的阻碍而导致标本丢失,提高了标本获取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穿刺活检组织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穿刺活检组织提取装置的穿刺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穿刺活检组织提取装置的内套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穿刺活检组织提取装置的外套筒示意图。

图中:1-塞头;2-穿刺针;3-内套筒;4-外套筒;5-穿刺头;6-弹性切割装置;7-弹性切割片;8-旋转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穿刺活检组织提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标本不易丢失,提高标本获取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穿刺活检组织提取装置,如图1~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骨穿刺活检组织提取装置包括塞头1、穿刺针2、内套筒3和外套筒4,穿刺针2的外侧依次套设有内套筒3和外套筒4,穿刺针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穿刺头5,穿刺针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塞头1,内套筒3靠近穿刺头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弹性切割装置6,弹性切割装置6用于切割骨肿瘤或骨组织,内套筒3和外套筒4相对转动能够使弹性切割装置6伸出或收回外套筒4,塞头1能够与内套筒3远离穿刺头5的端面接触,外套筒4能够与穿刺头5靠近外套筒4的端面接触,穿刺头5用于与穿刺针2连接的一端的横截面尺寸不小于外套筒4的内径。

装置使用时,依次将外套筒4和内套筒3套设在穿刺针2上,并控制内套筒3与外套筒4的相对位置使弹性切割装置6的自由端不伸出外套筒4,然后安装塞头1,塞头1压内套筒3、内套筒3压外套筒4,使塞头1和穿刺头5压紧内套筒3和外套筒4,组装完成后将穿刺头5对准患者的刺入部位,锤击塞头1,将穿刺头5伸入肿瘤组织或骨组织中,穿刺头5伸入肿瘤组织或骨组织中的距离不小于弹性切割装置6的长度,取下塞头1,将内套筒3和外套筒4同时退出至肿瘤组织或骨组织外缘,然后单独转动内套筒3,使弹性切割装置6伸出外套筒4,弹性切割装置6在旋转前进的同时切割肿瘤组织或骨组织,弹性切割装置6移动与弹性切割装置6的长度相等的距离后,内套筒3受到外套筒4的限制无法继续旋进,此时单独转动外套筒4,外套筒4前进的同时逐渐包覆弹性切割装置6,在外套筒4旋转至穿刺头5处无法继续转动后,装回塞头1锁紧内套筒3和外套筒4,并将装置全部取出,弹性切割装置6前进的同时旋转多圈,能够充分切断标本与周围组织之间的连接,旋转外套筒4使外套筒4重新包覆弹性切割装置6的同时将切割下的标本推入外套筒4中,使得在装置退出的过程中,标本不与周围组织接触,不会因周围组织的阻碍而导致标本丢失,提高了标本获取率。

进一步的,穿刺针2与塞头1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简便、可靠,使塞头1的安装和拆卸简便,并且在锤击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内套筒3靠近穿刺头5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外套筒4靠近穿刺头5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内套筒3和外套筒4通过4外螺纹和4内螺纹螺纹连接,装置在使用时,内套筒3和外套筒4的移动距离均较短,仅在内套筒3和外套筒4靠近穿刺头5的一端设置螺纹便可完成内套筒或外套筒的相对转动使弹性切割装置6伸出或收回外套筒4,内套筒3和外套筒4加工简便。

进一步的,弹性切割装置6包括多个沿内套筒的周向固定设置的弹性切割片7,各弹性切割片7向远离内套筒3的方向延伸,在自然状态下,沿远离内套筒3的方向各弹性切割片7呈放射状且弹性切割装置6的最大张开尺寸大于外套筒4的外径,弹性切割装置6伸出外套筒4后,各弹性切割片7失去外套筒4的限制,向外扩张,弹性切割装置6的最大张开尺寸大于外套筒4的外径,当内套筒3旋进到内套筒3上的外螺纹的终止端与外套筒4上的内螺纹的起始端咬合的时候,无法继续旋进,此时各弹性切割片7完全伸出外套筒4并向外扩张,增加了弹性切割装置的覆盖范围,增加了标本切割的体积,然后再单独转动外套筒4,外套筒4旋进的过程中,逐渐将弹性切割装置6及其切下的标本推挤回外套筒4内,直至外套筒4选址置穿刺头5处,不会因弹性切割装置6露在外套筒4外而使装置在退出的过程中标本丢失。

进一步的,各弹性切割片7与内套筒3一体成型,能够使各弹性切割片7与内套筒4稳固连接,弹性切割片7工作时不易掉落。

进一步的,穿刺头5为圆锥穿刺头,采用圆锥穿刺头利于减小穿刺时穿刺头5对患者的损伤。

进一步的,内套筒3和外套筒4远离穿刺头5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旋转手柄8,便于内套筒3或外套筒4旋转。

进一步的,内套筒3和外套筒4上均固定设置有两个沿内套筒3或外套筒4的轴线对称的旋转手柄8,使在旋转内套筒3或外套筒4时,内套筒3或外套筒4受力均衡,转动简便。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