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皮全植入式胆道内外引流及注药装置

文档序号:25195405发布日期:2021-05-28 10:5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皮全植入式胆道内外引流及注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引流和药物灌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经皮全植入式胆道内外引流及注药装置。



背景技术:

梗阻性黄疸,尤其是恶性梗阻性黄疸,致病原因复杂,包括来自胆道系统内外的多种因素,目前并无理想的治疗方案,而梗阻性黄疸导致的肝功能衰竭又进一步造成原发和继发疾病的迅速恶化,因此,重建胆道和充分胆汁引流成为治疗梗阻性黄疸原发和继发致病因素的先决条件。现有技术之一:胆道内支架成型术,其内引流技术虽然能暂时开通阻塞的胆管,但通畅率低,再狭窄率高,且高位梗阻及多分支梗阻更无法治疗,置入后也无法继续胆道灌洗和药物灌注,导致治疗失败;现有技术之二:胆道内外引流管,虽然能对梗阻部位的胆汁进行内外引流,也可以灌洗,但留置于皮肤外的外引流口,暴露于体外,不但不利于长期固定,易于脱落,更易于感染,导管反复牵拉易导致胆道损伤,出血;此外,长时间体位留置引流袋也造成患者心力严重压力,不利于治疗,甚至导致治疗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皮全植入式胆道内外引流及注药装置,从而克服现有引流装置引流头外置容易导致脱落、感染、损伤身体,以及增加患者心理压力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皮全植入式胆道内外引流及注药装置,包括植入式引流港和引流管,所述引流港包括港体、硅胶隔膜及连接部,所述港体中部设有引流腔,所述引流腔上方设有硅胶隔膜,所述引流腔一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引流管连接并将所述引流腔与所述引流管连通;所述引流管包括管体、对接部、牵引线和牵拉柄,所述对接部设于所述管体的管口端,所述对接部与所述连接部通过螺纹或卡扣可拆卸式相连,所述对接部上还设有牵引孔,所述管体上设有内外引流口和牵拉穿孔,所述牵拉穿孔设于所述内外引流口一侧、远离所述对接部一端,所述牵引线一端与所述管体的管尾端固定,所述牵引线沿所述管体延伸并贯穿所述牵拉穿孔后沿所述管体的内侧延伸,并从所述对接部的牵引孔穿出后与所述牵拉柄固定。拉动牵引柄,牵引线被拉动,牵引孔到牵引线固定端的距离缩短,管体在牵引线的拉动下卷成一个圈,防止引流管脱落、移位。

正常胆道有自洁作用,但是人工管道必须定期灌洗和清洁,肿瘤患者还要定期注药,临床操作中,必须留置管在体外注药,引流多余的胆汁,如果每次都穿刺一次胆道,不但费用高昂,损伤更大,如果留置不拔,对患者的生活有影响,管子也会感染,进而损伤胆道,存在诸多弊端;本装置能把引流管外口埋在皮下,可以解决上述诸多不便。

优选的,所述引流港外侧设有挂钩,所述牵拉柄上设有与所述挂钩匹配的挂孔。拉动牵引柄及牵引线使管体尾端卷成圈后,可将牵引柄固定在搜书挂钩上固定。需要拆除本装置时,再将牵引柄取出并松开,使管体的尾部伸展开,再将导管及引流管取出。

优选的,所述牵拉穿孔有两个,间隔设置,所述牵引线从第一个牵拉穿孔贯穿出所述管体后从第二个牵拉穿孔穿回所述管体内侧。

优选的,所述引流腔底部设有一层硅胶垫片。防止穿刺针刺破引流港底部。

优选的,所述引流腔内侧镀有一层钛涂层。

优选的,所述港体由环氧树脂制成。

优选的,还包括硬质套管,所述硬质套管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管体外侧。引流管放置前,通过硬质套管将管体捋直。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鞘心,所述支撑鞘心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管体内。支撑鞘心插入管体内,促使管体伸直,插入胆道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鞘心端部设有限位卡头。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外置的引流管口完全包埋入皮肤,可以防止引流管脱落、滑动导致的胆道损伤出血,和暴露体外造成的感染。

2、包埋的内外引流注药港可以取代现有支架的胆道内成形引流技术,同时可以灌洗和灌药,同样能解决高位多分支梗阻时,不能置入多个支架的问题。

3、外引流口包埋,可以从心里解决患者对引流治疗的顾虑,尤其是为需要长期引流的恶性肿瘤患者提供基本尊严。

4、引流港与引流管可拆卸式相连,并配套连接部、对接部、牵引线和带挂孔的牵拉柄等结构,引流操作简单便捷,还可防止引流管尾端滑落;与胆管内支架比,还能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引流港,2-引流管,3-港体,4-硅胶隔膜,5-连接部,6-管体,7-对接部,8-牵引线,9-牵拉柄,10-牵引孔,11-内外引流口,12-牵拉穿孔,13-挂钩,14-挂孔,15-引流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经皮全植入式胆道内外引流及注药装置,包括:植入式引流港1和引流管2,所述引流港1包括港体3、硅胶隔膜4及连接部5,所述引流管2包括管体6、对接部、牵引线和牵拉柄,所述对接部与所述连接部5通过螺纹或卡扣可拆卸式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港体3中部设有所述引流腔15,所述引流腔15底部设有一层硅胶垫片。所述引流腔15内侧镀有一层钛涂层。所述引流腔15上方设有所述硅胶隔膜4,所述引流腔15一侧设有所述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与所述引流管2连接并将所述引流腔15与所述引流管2连通。所述港体3由环氧树脂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2包括管体6、对接部7、牵引线8和牵拉柄9,所述对接部7设于所述管体6的管口端,所述对接部7与所述连接部5通卡扣可拆卸式相连,所述卡扣可为凸起和凹槽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形式。所述对接部7上还设有供所述牵引线8贯穿的牵引孔10。所述管体6上设有内外引流口11和牵拉穿孔12,所述牵拉穿孔12设于所述内外引流口11一侧、远离所述对接部7一端,所述牵引线8一端与所述管体6的管尾端固定,所述牵引线8沿所述管体6延伸并贯穿所述牵拉穿孔12后沿所述管体6的内侧延伸,并从所述对接部7的牵引孔10穿出后与所述牵拉柄9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牵拉穿孔12有两个,间隔设置,所述牵引线8从第一个牵拉穿孔12贯穿出所述管体6后从第二个牵拉穿孔12穿回所述管体6内侧。所述引流港1外侧设有挂钩13,所述牵拉柄9上设有与所述挂钩13匹配的挂孔14。

进一步地,还包括硬质套管,所述硬质套管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管体6外侧。还包括支撑鞘心,所述支撑鞘心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管体6内。所述支撑鞘心端部设有限位卡头。

本装置的安装操作如下,用硬质套管屡直所述引流管2的管尾,然后将鞘心插入引流管2的管口,促使引流管伸直,取出硬质套管并再将引流管2插入胆道内。然后取出鞘心,并将引流管2与引流港1对接固定,同时抽拉所述牵拉柄9,并经所述牵拉柄9的挂孔14挂在所述挂钩13上固定。引流管2内的牵引线8缩短使引流管2的管尾巴蜷曲成形,可以保证引流管2的管尾不会滑脱出来。本装置埋在皮下后,当需要灌注药物或其他相关引流操作时,就将一支无损伤针经过皮肤插入引流港1的引流腔15注入药物。本装置具有内外引流作用(胆汁可通过内外引流口11进入管体6并从管体6的尾端引流到肠道内),又可包埋在皮下,引流管不易脱落,减少穿刺部位感染,及胆道来回拉扯造成的损伤,还可以注药等。

综上,本装置引流管2口完全包埋入皮肤,可以防止引流管2脱落及滑动导致的胆道损伤出血,和暴露体外造成的感染;包埋的内外引流注药港可以取代现有支架的胆道内成形引流技术,同时可以灌洗和灌药,同样能解决高位多分支梗阻时,不能置入多个支架的问题。本既安全又美观,可以从心里解决患者对引流治疗的顾虑,且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