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作用于文件内页的臭氧气体消毒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9744发布日期:2021-05-04 10:1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作用于文件内页的臭氧气体消毒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以臭氧气体循环对流作用于档案文件的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图书馆的书籍,尤其是档案馆的纸质档案,经使用和长期储存常滋生霉菌等各种致病菌,未经消毒处理文字记录介质极易变质受损。但是,就目前而言,大多数消毒设备都是只能对储存环境以及暴露的文件或书籍外表面进行消毒,尚缺乏一种对纸质档案文件及书籍特别是档案文件的内页的高效消毒。因此有研发出可以对纸质档案文件及书籍特别是档案文件的内页的高效消毒且可以对消毒介质有效控制而不污染环境的需求。

在申请人的已授权公告专利cn208574042u中提出了一种负压式臭氧气体消毒房,它主要包括:能容纳被消毒物品且相对封闭的房式结构体、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承载消毒书册的移动式书架、臭氧分解器、能传感和控制的电路控制系统以及使臭氧气体气体循环对流且能产生局部气流压力差的臭氧气体循环系统,该负压式臭氧气体消毒房可以形成臭氧气体上下循环对流,对纸质文件的消毒提供了合适的工具。然而,该负压式臭氧气体消毒房用于纸质文件档案的臭氧消毒仍然有不足之处:该负压式臭氧气体消毒房内的气体循环主要是上下循环对流,水平方向的循环较弱,因此在对纸质文件档案进行臭氧消毒作业时臭氧气体与被消毒纸质文件档案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都有局限性;此外,纸质文件档案通常是由多页纸张装订而成的书册结构,该负压式臭氧气体消毒房进行臭氧消毒时,臭氧气体与书册内页的接触几乎没有,因此无法对纸质文件档案的内页进行消毒,尤其是对于有一定厚度的文件档案,消毒效果明显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可以作用于文件内页的臭氧气体消毒房,可以使得臭氧气体充分作用于档案文件的内页,并且在消毒过程中消毒气体不会发生外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以作用于文件内页的臭氧气体消毒房,它主要包括:能容纳被消毒物品且相对封闭的房式结构体、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承载消毒文件的移动式书架、分解剩余臭氧气体的臭氧分解器、能传感和控制的电路控制系统以及使臭氧气体循环对流且能产生局部气流压力差的臭氧气体循环系统,所述臭氧发生器经臭氧气体循环系统与消毒房上下管路连接。

其中,在所述房式结构体的顶部有对流气体输入端口,底部设有对流气体输出端口,对流气体输出端口与对流气体输入端口之间通过气体回流通道连通,在侧向四壁上均设有与所述气体回流通道连通的风口,所述风口设有可绕连接轴360°旋转的转翼,所述转翼与轴中心呈一定夹角;所述对流气体输入端口与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对流气体输出端口与循环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一风阀的输入端和一节流阀的输入端,所述风阀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入端,所述节流阀的输出端连接至臭氧分解器,使得在消毒时形成可上下、左右、前后进行臭氧气体循环对流且能产生局部气流压力差的臭氧气体循环系统。

所述移动式书架为一层、二层或多层结构,每一层上设有分页器,所述分页器包括一安装架以及布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多个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的外端接触并支撑所述档案文件册的内页使得所述档案文件册呈伞形打开。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可以作用于文件内页的臭氧气体消毒房,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所述臭氧气体循环系统形成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的对流循环,并配合分页器使得放置在消毒车上的档案文件册的内页可以被分开呈伞形,使得消毒过程中臭氧气体可以充分作用于档案文件的内页,可以极佳的实现对不同厚度的纸质文件档案的内页的消毒;带转翼的风口使得臭氧气体呈圆锥形输出,更有助于使臭氧气体与档案文件册的内页充分接触;同时,利用气体消毒空间与大气间的内外气压差,使得在消毒过程中臭氧气体不会发生外泄;并通过臭氧分解装置分解剩余臭氧气体,能在消毒程序结束前,迅速分解臭氧气体,使排放的气体其臭氧气体的浓度≤0.16mg/m3,符合环保要求;各功能均可以由cpu微处理器或plc控制各执行器件进行检测、显示、视频和音频提示的工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消毒高效、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的特点。

在工作程序处于消毒和保持阶段时,循环风机输出端的气体绝大部分经风阀、臭氧发生器后入消毒房舱体内,小部分经节流阀、臭氧分解器进入大气,这在消毒房舱体内形成负压,有少许空气从消毒房舱体的舱门的门缝处进入消毒房舱体内,使舱门门缝隙的气体处于只能进不能出的状态,确保臭氧气体不会发生外泄。负压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节流阀来控制。

优选地,所述分页器的安装架被布置在所述移动式书架的中部,各支撑架体沿所述安装架分布在所述安装架的两侧,这样的设计使得所述移动式书架的每一层上都可以根据需要布置左右两排档案文件,充分利用消毒房内的空间,一次性对更多的档案文件、书册进行臭氧消毒。

其中,所述支撑架体是由直径为3-5mm的圆柱体构件形成的三角形结构件,所述三角形结构件的一个角成为所述支撑架体的所述外端,使得所述角接触并支撑所述档案文件册的内页使得所述档案文件册呈伞形打开。

其中,所述转翼可绕连接轴360°旋转的转翼,工作时保持所述转翼与轴中心呈一定夹角所述。这个夹角是可以调节角度大小的。转翼的夹角决定了出风的圆锥形角度,角度大了,风阻增大;作用距离大了,流速会变小;所以转翼的角度是根据风口到消毒对象的距离和风口的气体流速来确定的,一般消毒时的作用距离是固定的,所以所述转翼的角度一次调整完毕后不需要经常调节,通常是调节至所述转翼与轴中心成15°~17°的夹角,优选是16°左右。

优选地,在消毒进行时,形成的所述臭氧气体循环对流的臭氧气体流速≥2.0m/s。采用这个流速的臭氧气体循环,能显著提高消毒效果,尤其是对纸质书册内页的消毒效果甚为突出。

其中,所述电路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的电源与cpu微处理器连接,所述cpu微处理器分别与液位传感器、臭氧浓度仪及输入电路、按钮、显示电路和若干个固态继电器相连接,各继电器分别与相应的臭氧发生器、风阀、循环风机、电磁阀连接。

由于臭氧消毒时,当环境的相对湿度>70%时,细菌的体积会充盈增大,细胞壁变薄,此时臭氧更容易对其穿透氧化,杀灭细菌。尤其在冬季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需要增加环境湿度,以提高杀菌效果。因此,优选地,所述可以作用于文件内页的臭氧气体消毒房还设有空气增湿系统,包括:储水箱、电磁阀、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储水箱,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连接至布置在所述房式结构体顶部的雾化水汽输入端口,所述储水箱中的水经雾化器形成雾化水汽后经所述雾化水汽输入端口进入所述房式结构体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臭氧气体消毒房还还设有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继电器,实现系统自动控制。

优选地,所述房式结构体为一个舱体,所述舱体的舱门为电动移门。进一步地,所述臭氧气体消毒房还设有与所述电动移门连接的继电器,实现系统自动控制。

其中,为了更便于移动,所述移动式书架的底部设有滚轮,也可以是其他的辅助其移动的结构。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的描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和特征,该实施例以实例的形式给出,但并不限于此,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作用于文件内页的臭氧气体消毒房的一个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消毒房中的带分页器的消毒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以作用于文件内页的臭氧气体消毒房,包括:消毒房舱体1、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7和分解剩余臭氧气体的臭氧分解器10。消毒房舱体1的舱门3为电动移门,与消毒房舱体1闭合时容许有安装间隙。

本实施例中,消毒房舱体1是一个刚性的结构体,顶部装有与臭氧发生器7管路连接的端口和与雾化器6管路连接的端口,消毒房舱体1的下侧部设有与循环风机11输入端连接的出气端口,它可以是左、右对称地设置两个,也可以根据消毒房舱体1容积的大小设置多个。

臭氧发生器7工作时通过循环风机11向消毒房舱体1持续输送臭氧气体,循环风机11经节流阀9向臭氧分解器10输入臭氧气体,还原成氧气;储水箱4通过电磁阀5经雾化器6产生雾化水汽进入消毒房舱体1以增加空气湿度。

消毒房舱体1的出气端口通过管路与循环风机11的输入端连接,循环风机11的输出端分别与风阀8的输入端和节流阀9的输入端连接,风阀8的输出端与臭氧发生器7的输入端连接,臭氧发生器7的输出端与消毒房舱体1的顶部的气体输入端口连接,节流阀9的输入端与循环风机11的输出端连接,节流阀9的输出端则与臭氧分解器10连接,雾化器6的输入端连接储水箱4的输出端,雾化器6的输出端与消毒房舱体1顶部的端口连接。节流阀是一种可以调节气体流量的器件,通过节流阀9可以调节消毒房舱体1内外的气压差,使消毒房舱体1内的臭氧气体不外泄。当消毒时空气湿度偏低时,可开启增湿功能以提高消毒效果。在雾化器6的输入端的上游设有电磁阀5,储水箱4的水经电磁阀5进入雾化器6产生雾化水汽进入消毒房舱体1。

消毒房舱体1的内部在侧向四周上各设有至少一组带转翼的风口12,其转翼与轴中心呈一定夹角,能360°旋转,臭氧气体经风口12呈圆锥形输出,风口的朝向可作360°的调整。风口12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消毒房舱体1的大小来合理设计,风口12的输出气体来自消毒房舱体1内的循环气体。

在消毒房舱体1内设有带分页器的消毒车2,可以承载一定数量的书册,待消毒文件放置在消毒车2上。带滚轮可推行的结构体,它可以是多层结构,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了中的消毒车2为三层结构。每一层上均设有分页器21,分页器21包括被布置在中部的安装架211以及沿安装架211分别布置在安装架211两侧的多个支撑架体212,支撑架体212是由直径为3-5mm的圆柱体构件形成的三角形结构件,三角形结构件的一个角成为支撑架体212的外端,使得这个角接触并支撑档案文件册13的内页使得档案文件册13呈伞形打开。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用于文件内页的臭氧气体消毒房的控制电路:电源与cpu微处理器连接,cpu微处理器分别与液位传感器、臭氧浓度仪及输入电路、按钮、显示电路与若干个继电器等相连接,各继电器分别与相应的臭氧发生器7、风阀8、循环风机11、电磁阀5、雾化器6、舱门3连接。

消毒操作运行时,将待消毒书册竖着放在带分页器的消毒车2上,一同推入消毒房舱体1内,关上舱门3,接通电源启动操作程序,依次是:增湿、消毒、保持、脱臭。

当消毒房电气系统接通电源后,关闭舱门3,显示屏显示功能对应的时间设置,或认同或修改设置,确认后,按启动钮,限位传感器感应舱门3已闭合,显示屏显示当前工作为增湿状态,电磁阀5开启,雾化器6工作;当设定的时间或设定的相对湿度符合,电磁阀5关闭,雾化器6停止工作。紧接着,显示屏显示当前工作为消毒状态,此时循环风机11工作,风阀8开启,臭氧发生器7工作,风口12气体循环输出,当消毒达到设定时间或消毒房舱体1内臭氧气体浓度达到要求时,臭氧发生器7停止工作。显示屏显示当前工作状态为保持状态,程序进入保持阶段,此时,消毒房舱体1内臭氧气体上下、左右、前后立体地对消毒对象循环对流,使臭氧气体进入书册的内页,直至保持结束。当显示屏显示脱臭工作状态时,关闭风阀8,消毒房舱体1内臭氧气体沿管路至循环风机11,经节流阀9至臭氧分解器10排出,使舱外空气吸入与消毒房舱体1内臭氧气体不断稀释,达到迅速脱解臭氧的目的,当达到设定时间或消毒房舱体1内臭氧气体的浓度<0.16mg/m3时,显示屏显示结束,蜂鸣器鸣叫,循环风机11停止运转。

增湿时,电磁阀5处于开启状态,储水箱4内的水流入雾化器6产生雾化水汽,进入消毒房舱体1内,直至达到要求的湿度;消毒时,臭氧发生器7工作,风阀8开启,循环风机11运转;此时,消毒房舱体1内的空气通过循环风机11经风阀8输入臭氧发生器7,空气中的氧分子经电离产生臭氧进入消毒房舱体1,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使消毒房舱体1的臭氧气体浓度持续提高,直至达到需要的浓度后臭氧发生器7停止工作;与此同时,由消毒房舱体1内提供的臭氧气体以≥2.0m/s的流速,从带风口12源源不断地螺旋形输出,吹拂就近张开的档案文件的内页;在保持时,在保持时,循环风机11运转,风阀8开启,直至保持程序结束,在消毒和保持阶段是有一定量的臭氧气体经节流阀9、臭氧分解器10分解成空气排出,这样使得消毒房舱体1内产生弱负压,使舱门3门缝隙的气体只能进,不能出的状态,达到臭氧气体不外泄的效果;脱臭时,循环风机11运转,风阀8关闭,消毒房舱体1内的臭氧气体经节流阀9和臭氧分解器10,分解成空气排出,直至消毒房舱体1内的臭氧气体浓度≤0.16mg/m3为止。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依据较佳实施例在上文中加以说明,但这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只局限于上述的结构,只要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的说明后可很容易地发展出的等效替代结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与范围下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