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4307发布日期:2021-05-28 10:53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按摩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通过排列组合置于身下,躺着就能顶压按摩腰背部腧穴的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



背景技术:

在中医经络学说中,经络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网络周布全身,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它具有“行气血,决生死,处百病,调气血”的重要作用。中医的点穴疗法(穴位按摩)具有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

穴位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保健按摩;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

按中医的观点,中医称之为“穴位”的部位,是推拿按摩等疗法主要的施术部位,相对于身体别的位置要更加敏感一些,按摩后治疗效果会更好一些。现代西医解剖也有相关研究,西医认为,所谓穴位即“肌肉、肌腱、骨头”相连接的关键点,通过按摩让这个关键点松了,整个一条肌肉都会随之放松。

但是,错误的按摩手法会导致疼痛。如果只是单纯按摩肌肤,会导致损伤,那患者可能会觉得痛,但如果找到“关键点”,用巧劲弹拨几下,整个人就会放松了。这就是为何有的人按摩完以后,第二天会觉得不适,甚至全身疼,那就是按摩的手法不正确、过度了;正确的按摩后,只会带来舒服放松的感觉。

人们在进行穴位按摩的时候,通常需要采用专用的工具,目前大家采用的一般是一根穴位按摩杆,穴位按摩杆通常采用表面光滑的木杆或金属杆。虽然穴位按摩杆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但是不同的人能够接受的力度不同,现有穴位按摩杆在实际使用时,尤其是给人第一次按摩时,使用者需要格外小心,逐渐增大按摩的力,尽力避免因为施加了过大的力、造成被按摩者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这种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能够有效避免按摩时穴位突然受到过大的压力。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顶穴件,顶穴件包括支撑杆、可伸缩按摩头和弹簧,支撑杆前端开有沿着支撑杆轴向延伸的安装腔,弹簧、可伸缩按摩头分别设置在安装腔内,弹簧两端分别抵住安装腔内壁的底面、可伸缩按摩头,可伸缩按摩头前端从安装腔前端开口伸出;基座具有顶面、底面和至少两个侧面,顶面设有连接套筒,顶穴件安装在连接套筒上,至少一个侧面设有拼接母件,至少一个侧面设有可与其它基座的母件拼接的拼接子件。当使用者将可伸缩按摩头压迫人的穴位时,可伸缩按摩头受到穴位的反作用力,压迫弹簧收缩,使得可伸缩按摩头朝向安装腔内运动一段距离,从而使得穴位受到的力不会立刻突然增大,而是逐渐增大。

较优的方案,所述安装腔前端开口处设有限位台阶,可伸缩按摩头周面设有至少两个定位件,弹簧将可伸缩按摩头向前顶出安装腔前端开口,直到可伸缩按摩头的定位件抵住限位台阶。限位台阶能够限制定位件,避免了可伸缩按摩头完全伸出安装腔,也能够限制可伸缩按摩头运动的方向,使得可伸缩按摩头只能够沿着支撑杆的轴向向前运动或相后运动。

一种较优的方案,所述安装腔后端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密封盖,密封盖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安装时,将可伸缩按摩头、弹簧依次从第一螺纹孔放入安装腔内,然后将密封盖旋入第一螺纹孔,从而完成安装。这种结构的好处是,使用者可以自行拆卸和安装,便于更换和清洗部件,但是缺点是难以自动化组装,通常各部件分别制造好,采用人工方式组装。

另一种方案,所述支撑杆由两个半壳体组装而成。先将弹簧、可伸缩按摩头放入两个半壳体之间,然后再将两个半壳体采用紧固件或胶水等方式组装,从而得到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成品。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易于采用自动化设备组装,缺点是制造好以后难以拆卸和安装,部件难以更换和清洗。

较优的方案,所述可伸缩按摩头前端为圆弧面。采用圆弧面能够避免可伸缩按摩头前端对人体施加的压强过大,让人体表面受力更均匀。

较优的方案,所述支撑杆的外形为圆筒状。这样的外形便于使用者抓握,让使用者长期使用手部也不会过度磨损。

较优的方案,所述支撑杆周面后部具有外螺纹,连接套筒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支撑杆与连接套筒螺纹连接。

较优的方案,所述拼接母件为第二螺纹孔,拼接子件为外螺纹插管。一个基座的外螺纹插管可以与另一个基座的第二螺纹孔配合、螺纹连接,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支撑杆内开有安装腔,安装腔内的可伸缩按摩头在按摩时会克服弹簧的力部分缩回安装腔,从而使得穴位受到的力逐渐增大,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人的穴位突然受到较大的压力而受伤,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而通过基座相互连接,多个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可以连接排列以适应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1顶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1两个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连接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包括基座5和顶穴件,顶穴件包括支撑杆1、可伸缩按摩头2和弹簧3,支撑杆1前端开有沿着支撑杆1轴向延伸的安装腔103,弹簧3、可伸缩按摩头2分别设置在安装腔103内,弹簧3两端分别抵住安装腔103内壁的底面、可伸缩按摩头2,可伸缩按摩头2前端从安装腔前端开口101伸出。基座5具有顶面501、底面502和四个侧面,顶面501设有连接套筒507,顶穴件安装在连接套筒上,四个侧面中,第一侧面504设有拼接母件,第二侧面503设有可与其它基座5的母件拼接的拼接子件。当使用者将可伸缩按摩头2压迫人的穴位时,可伸缩按摩头2受到穴位的反作用力,压迫弹簧3收缩,使得可伸缩按摩头2朝向安装腔103内运动一段距离,从而使得穴位受到的力不会立刻突然增大,而是逐渐增大。

所述安装腔前端开口101处设有限位台阶102,可伸缩按摩头2周面202设有两个定位件203,弹簧3将可伸缩按摩头2向前顶出安装腔前端开口101,直到可伸缩按摩头2的定位件203抵住限位台阶102。限位台阶102能够限制定位件203,避免了可伸缩按摩头2完全伸出安装腔103,也能够限制可伸缩按摩头2运动的方向,使得可伸缩按摩头2只能够沿着支撑杆1的轴向向前运动或相后运动。

所述安装腔103后端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螺纹孔104,第一螺纹孔104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密封盖4,密封盖4与第一螺纹孔104螺纹连接。安装时,将可伸缩按摩头2、弹簧3依次从第一螺纹孔104放入安装腔103内,然后将密封盖4旋入第一螺纹孔104,从而完成安装。这种结构的好处是,使用者可以自行拆卸和安装,便于更换和清洗部件,但是缺点是难以自动化组装,通常各部件分别制造好,采用人工方式组装。

所述可伸缩按摩头2前端201为圆弧面。采用圆弧面能够避免可伸缩按摩头2前端对人体施加的压强过大,让人体表面受力更均匀。

所述支撑杆1的外形为圆筒状。这样的外形便于使用者抓握,让使用者长期使用手部也不会过度磨损。

所述支撑杆1周面后部具有外螺纹105,连接套筒507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支撑杆1与连接套筒507螺纹连接。

所述拼接母件为第二螺纹孔505,拼接子件为外螺纹插管506。一个基座5的外螺纹插管506可以与另一个基座的第二螺纹孔505配合、螺纹连接,连接在一起。

可采用多个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通过基座1连接并进行排列组合,通过使用者人体自重压顶穴位,由于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内置弹簧3,可使被顶压的部位产生较均匀的刺激穴位作用,例如:两个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的连接排列,如图4所示。

使用时,将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置于床上,使用者采取仰卧位,躺于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上,顶穴器尖顶到使用者背部腧穴,达到刺激局部腧穴而疏缓经络气血的作用。

除了让使用者自用以外,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也可以作为专业按摩医生和按摩师的工具。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支撑杆1由第一半壳体107、第二半壳体106组装而成,因此不需要密封盖4与第一螺纹孔104。先将弹簧3、可伸缩按摩头2放入第一半壳体107、第二半壳体106之间,然后再将第一半壳体107、第二半壳体106采用胶水粘接而成(也可以采用紧固件组装而成),从而得到组合型自压式顶穴器成品。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易于采用自动化设备组装,缺点是制造好以后难以拆卸和安装,部件难以更换和清洗。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