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种植牙的导板套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3768发布日期:2021-03-19 10:51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种植牙的导板套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科医疗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种植牙的导板套环结构。



背景技术:

牙科种植术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种植牙植入人体缺牙部位的上下颌骨内,待其手术伤口愈合后,在其上部安装修复假牙的装置,一般有骨水平种植牙和软组织水平种植牙。在病人口腔植入种植牙的手术中,术前需要针对病人制作与其口腔内部牙齿相对应的种植导板,通过种植导板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中确定种植钉植入的位置。将种植牙植入时,需要依靠不同类型的钻头,每次使用时将钻头固定在牙科手机上。手术主要步骤如下:1.牙龈切开及剥离;2.钻定位孔;3.通过多次扩孔,钻一定深度的植入孔;4.植入孔成型;5.植入孔攻丝;6.种植牙植入。

钻孔时往往需要于钻头上套设固定套环,如图4所示,套环10与导板20内的导环30相配合,以辅助钻头40的转动,待钻头40钻至足够的深度时,套环10的端头2抵接于导环30端面上,从而阻止钻头40的继续钻进。

但是套环的端头与导环端面相抵接时,会出现一定的振动,并且钻头的钻进过程中受到牙床的轴向反作用力,振动力与轴向反作用力相叠加并作用于导环和导板上,易导致导环和导板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降低后续的固位钉或种植牙的安装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种植牙的导板套环结构,其具有减少导板所受的振动的效果,从而确保种植牙安装的定位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种植牙的导板套环结构,包括环体和固定于环体一端的环状端头,所述端头的外径大于所述环体的外径,所述端头的内端面与所述环体的外周面之间的交界处凹陷成型有环状的退刀槽,所述退刀槽内套设有环状的橡胶缓冲件,所述橡胶缓冲件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环体的外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钻头钻进至适当深度时,橡胶缓冲件与导环的端面相抵接,橡胶缓冲件位于导环端面与端头内端面之间,橡胶缓冲件受压形变,吸收振动能量和轴向反作用力,从而起到缓冲效果,从而减少导板所受的振动,进而确保种植牙安装的定位精度;并且通过设置退刀槽,确保橡胶缓冲件与环体之间的安装稳固性,防止其脱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橡胶缓冲件与所述端头的内端面之间具有轴向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向间隙形成缓冲区域,即橡胶缓冲件先与导环端面相抵接时,允许橡胶缓冲件作一定的形变,该形变吸收了能量,为第一重缓冲,以减缓钻头的进给速度,然后钻头继续钻进一小段距离,橡胶缓冲件继续形变,至橡胶缓冲件的两侧分别与导环端面和端头内端面相抵接,为第二重缓冲,第一重缓冲和第二重缓冲相结合,能够有效吸收振动能量,减少导板所受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橡胶缓冲件包括套嵌于所述退刀槽内的环状紧固部,所述紧固部的外边缘向外且向靠近所述端头方向延伸有一段环状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退刀槽内,所述连接部的外边缘向外且向远离端头方向延伸有一段环状的触发部,所述触发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环体的外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和触发部组合形成横截面呈v形结构,其开口朝向钻头的钻进方向,即钻头钻进至适当距离时,触发部的内侧面与导环端面相抵接,触发部位置移动,v形结构开口撑大,该形变吸收了能量,为第一重缓冲,然后钻头继续钻进一小段距离,v形结构的开口继续撑大,至触发部的两侧面分别与导环端面和端头内端面相抵接,触发部受压形变,为第二重缓冲;通过设置v形结构,在第一重缓冲的过程中,其v形结构的开口逐渐变大,其形变速率较为稳定,即其吸收能量的速率较为稳定,从而实现逐渐缓冲的效果,对钻头产生良好的止停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触发部均贯穿开设有多个避让槽,各所述避让槽沿所述橡胶缓冲件的周向等距排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让槽能够确保v形结构的开口能够稳定撑大形变,并确保橡胶缓冲件的周向方向上的受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退刀槽的槽底面沿环体至端头方向依次包括安装面、斜面一,所述紧固部套嵌于安装面上,所述斜面一的外径沿环体至端头的轴向方向依次增大,且所述斜面一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最大外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触发部的内侧面与导环端面相抵接时,v形结构的开口撑大,而连接部沿靠近端头方向移动,v形结构的开口继续撑大的过程中,连接部的外侧面逐渐与斜面一的表面相抵接,连接部受压形变,从而于第一重缓冲和第二重缓冲之间形成中间重缓冲,从而使得橡胶缓冲件的缓冲效果多级化,逐步缓冲,更进一步减少导板所受的振动,进而确保种植牙的定位精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面与所述斜面一之间的交界处设有斜面二,所述斜面二的外径沿环体至端头的轴向方向依次增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面二起到过渡作用,能够避免安装面宽度过大而导致橡胶缓冲件发生轴向窜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橡胶缓冲件为丁腈橡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丁腈橡胶具有耐高温耐水性,因此在对使用完的套环进行高温消毒时,橡胶缓冲件不会因高温而老化,从而确保了整体结构的卫生无菌。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体的外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8μm-0.4μm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体的外周面进行精磨加工,形成光滑面,有利于减少菌斑粘附,减少植入孔周围的发炎几率;并且该表面粗糙度的数值范围为表面精磨即可成型,环体本身尺寸较小,且该精磨加工为修型砂轮进行的外圆加工,其精度不算太严苛,较好把控,仅一次或两次磨加工即可达到,在确保表面光滑的前提下能够确保加工成本的尽可能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多级缓冲的弹性缓冲件,橡胶缓冲件位于导环端面与端头内端面之间,从而减少导板所受的振动,进而确保种植牙安装的定位精度;

2、通过设置v形结构,其开口的撑大形变为吸收振动能量,从而使得振动能量的吸收速率温度,起到逐渐缓冲减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中,1、环体;2、端头;3、退刀槽;4、橡胶缓冲件;10、套环;20、导板;30、导环;31、安装面;32、斜面二;33、斜面一;40、钻头;41、紧固部;42、连接部;43、触发部;44、避让槽;100、v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种植牙的导板套环结构,包括环体1和固定于环体1一端的环状端头2,其中端头2的外径大于环体1的外径。

如图1、图2所示,环体1的外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8μm-0.4μm之间,光滑面有利于减少菌斑粘附,减少植入孔周围的发炎几率;环体1的外周面与端头2的内端面之间的交界处凹陷成型有环状的退刀槽3,退刀槽3内套设固定有环状的橡胶缓冲件4,橡胶缓冲件4为丁腈橡胶材质,橡胶缓冲件4的最大外径大于环体1的外径,且橡胶缓冲件4与端头2的内端面之间具有轴向间隙。

橡胶缓冲件4具有缓冲效果,能够减少套环与导环抵接碰撞时的冲击力,从而减少导板所受的振动,进而确保种植牙安装的定位精度。

如图3所示,退刀槽3的槽底面沿环体1至端头2的轴向方向依次包括安装面31、斜面二32、斜面一33,其中橡胶缓冲件4套嵌于安装面31上,斜面二32的外径沿环体1至端头2的轴向方向依次增大,斜面一33的外径沿环体1至端头2的轴向方向依次增大。

如图3所示,橡胶缓冲件4包括套嵌于安装面31的环状紧固部41,紧固部41的外边缘向外且向靠近端头2方向延伸有一段环状连接部42,连接部42位于退刀槽3内,且连接部42的最大外径小于斜面一33的最大外径;连接部42的外边缘向外且向远离端头2方向延伸有一段环状的触发部43,触发部43的最大外径大于环体1的外径;触发部43和连接部42组合形成横截面呈v形结构100,其开口朝向钻头的钻进方向,且v形结构100贯穿开设有多个避让槽44(见图1),各避让槽44沿橡胶缓冲件4的周向等距排布。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钻头钻进至适当深度时,触发部43的内侧面先与导环的端面相抵接,触发部43朝向端头2方向移动,v形结构100开口撑大,该形变吸收了能量,为第一重缓冲,初步吸收冲击力和振动能量;

与此同时连接部42沿靠近端头2方向移动,在v形结构100的开口继续撑大的过程中,连接部42的外侧面逐渐与斜面一33的表面相抵接,连接部42受压形变,从而形成中间重缓冲,更进一步吸收冲击力和振动能量;

然后钻头继续钻进一小段距离,v形结构100的开口继续撑大,至触发部43的两侧面分别与导环端面和端头2内端面相抵接,触发部43受压形变,吸收来自钻头的振动冲击能量和来自牙床的轴向反作用力,为第二重缓冲;多重缓冲效果相叠加,实现良好的逐级缓冲效果,从而减少导板所受的振动,进而确保种植牙安装的定位精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