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医疗式多频增视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7373发布日期:2021-05-28 10:5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医疗式多频增视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视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医疗式多频增视仪。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产品的大规模使用以及用眼不当,越来越多的人带上了眼镜,并且近视低龄化趋势更加严重,少年、儿童群体的弱势、低视力、功能性近视以及中、轻度视神经萎缩现象日益增多;目前市面使用的增视仪分为头戴式、穴位贴式以及手持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既无法跟医生具体阐述自己受到的刺痛感,也无法自己实时控制脉冲能量的输出大小,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也不能实时掌握输入到患者体内的脉冲能量大小,导致达不到一个很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疗式多频增视仪,解决了现在使用的增视仪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医生无法切身体会患者受到的刺痛感、以及无法实时得知输出到患者体内的脉冲能量大小,导致达不到一个好的治疗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医疗式多频增视仪,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治疗镜筒,所述操作台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组脉冲治疗装置,所述脉冲治疗装置包括脉冲感应棒和脉冲治疗枪,所述脉冲治疗枪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上插设有空心导入棒,所述空心导入棒远离保护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操作台连接的电流传输头,所述保护壳体靠近空心导入棒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保护壳体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活动卡设有用于与人体接触的电流输出头,所述保护壳体一侧插设有调节开关,所述保护壳体上位于电流输出头和调节开关之间贯穿插设有用于向人体喷射导电液的喷液机构,所述保护壳体上还设有切换开关,所述保护壳体内还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流传输头、显示屏、电流输出头、调节开关和切换开关均与电路板电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侧壁对应治疗镜筒开设有镜筒安装孔,所述操作台内位于镜筒安装孔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治疗镜筒一端穿过镜筒安装孔延伸至操作台内,并于限位档板与限位挡板之间设置有半球体,所述半球体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栓,所述限位挡板对应连接栓开设有连接栓定位孔,所述半球体顶端与操作台内顶面之间通过气弹簧连接,所述镜筒安装孔位于操作台内的孔口呈与半球体相匹配的凹面设置,所述凹面与半球体之间填充有阻尼材料,所述治疗镜筒远离操作台的一端端面中心插设有镜头,所述镜头位于治疗镜筒内的一端连接有延伸至半球体内的观测管。

优选的,所述镜头远离观测管的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置有镜片环,所述镜头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更换镜片环的更换组件,所述更换组件包括设置于治疗镜筒上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朝向镜头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容设有转动环板,所述转动环板上绕转动杆呈圆周分布开设有多个用于卡设镜片环的镜片槽,所述转动环板轴心通过轴承连接有与安装壳固定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同轴设置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一侧啮合设置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轴向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穿过安装壳顶端设置有按钮,所述安装壳对应固定杆底端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齿轮二与安装壳之间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体包括壳体一和插设于壳体一一侧的壳体二,所述壳体一呈球形设置,所述壳体一对应空心导入棒内凹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壳体一一侧对应切换开关开设有固定口一,所述壳体二呈近弧形设置,所述壳体二与壳体一连通并与空心导入棒呈垂直设置,所述壳体二靠近壳体一的一端下侧对应调节开关开设有容纳口,且所述壳体二内对应容纳口设置有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对应调节开关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电流传输头中设置的导线穿过空心导入棒并穿过固定槽槽壁进入壳体一内分别与切换开关和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液机构包括贯穿卡设于壳体二上的喷头,所述喷头底端螺纹连接有储液瓶,所述壳体二对应喷头上下贯穿开设有固定口二。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壳体二对应电流输出头设置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并排设置有限位环、固定板二和固定板三,所述限位环和固定板二之间同轴设置有磁环,所述固定板二和固定板三的轴心处架设有导流器,所述导流器包括导流套,所述导流套一端穿过固定板三设置有导流针,所述导流针通过导线与切换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导流套另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弹簧连接有活动栓,所述活动栓延伸至磁环内与电流传输头抵触,所述连接管和喷头之间的壳体二的下内壁上开设有振动电机安装槽,所述振动电机安装槽内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安装槽上方对应振动电机设置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电流传输头包括绝缘头、耗材以及脉冲传输钉,所述绝缘头包括同轴设置的安装块一和安装块二,所述安装块一远离安装块二的一端开设有耗材安装槽,所述耗材安装槽侧壁均布有多根卡条,所述耗材容设于耗材安装槽内,所述安装块二容设于连接管远离壳体二的一端管口内并与限位环相抵触,所述脉冲传输钉包括钉帽和钉针,所述钉帽抵触于安装块二远离安装块一的一端,所述钉针一端与钉帽固定,且另一端贯穿安装块二并延伸至耗材安装槽内与耗材接触,所述钉帽远离安装块二的一端与磁环、活动栓均抵触。

优选的,所述空心导入棒上套设有握把,所述握把与壳体一连接,所述握把沿壳体二的方向设置有与空心导入棒平行的导电管,所述导电管通过导线与切换开关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分别对应脉冲感应棒和脉冲治疗枪设置有卡环套,所述操作台左侧侧壁以及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电子屏。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疗式多频增视仪。具备以下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脉冲治疗枪上设置的显示屏的显示值以及led的亮度使得医生能够很明确的得知脉冲能量的输出大小,从而达到更好的一个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换开关来切换两个输出方向,其中采用第一个输出方向甚至可以直接让患者自己完成整个治疗,无需医生进行操作,而采用第二个输出方向时,医生能够亲身感觉患者受到刺激以及能够根据显示屏的数值以及led的亮度来对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电流输出头安装拆卸方便,借助导电液以及振动电机来对患者更好的进行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治疗镜筒通过气弹簧与操作台内部的连接来使得治疗镜筒能够绕转动栓进行上下转动,并通过凹面与半球体之间的阻尼材料来防止治疗镜筒发生非人为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更换组件对镜头内的镜片环进行更换,通过更换不同的镜片环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更换组件仰视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更换组件主视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更换组件去除安装壳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治疗枪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治疗枪去除耗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流输出头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mcu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复用接口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接口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通讯接口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治疗回路示意图。

图中,1空心导入棒、2电流传输头、3电路板、4显示屏、5调节开关、6切换开关、7壳体一、8壳体二、9固定槽、10固定板一、11喷头、12储液瓶、13连接管、14限位环、15固定板二、16固定板三、17磁环、18导流套、19导流针、20活动栓、21振动电机、22限位板、23耗材、24安装块一、25安装块二、26脉冲传输钉、27握把、28导电管、29操作台、30治疗镜筒、31脉冲感应棒、32脉冲治疗枪、33半球体、34连接栓、35气弹簧、36安装壳、37转动环板、38镜片环、39齿轮一、40齿轮二、41按钮、42弹簧、43镜头、44电子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医疗式多频增视仪,包括操作台29,所述操作台29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治疗镜筒30,所述操作台29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组脉冲治疗装置,所述脉冲治疗装置包括脉冲感应棒31和脉冲治疗枪32,所述脉冲治疗枪32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上插设有空心导入棒1,所述空心导入棒1远离保护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操作台29连接的电流传输头2,电流传输头2内设置有导线,导线一头通过空心导入棒1进入壳体一7和壳体二8内,另一头连接操作台29,操作台29将产生的交流脉冲电流通过导线传入该脉冲治疗枪32中,并经脉冲治疗枪32输出到患者身体中进行治疗,交流脉冲电流频率为0-1.1khz,所述保护壳体靠近空心导入棒1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显示屏4,显示屏4用于显示输出的交流脉冲电流的频率值,所述保护壳体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活动卡设有用于与人体接触的电流输出头,电流输出头与保护壳体方便拆卸安装,本实施例中电流输出头包括结构相同但安装块一24大小不同的两种,即使用的耗材23大小以及耗材23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不同,安装块一24大的电流输出头用于治疗部位,安装块一24小的电流输出头用于治疗穴位,所述保护壳体一侧插设有调节开关5,所述保护壳体上位于电流输出头和调节开关5之间贯穿插设有用于向人体喷射导电液的喷液机构,导电液的作用为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润滑并且增加导电性,加强治疗效果,所述保护壳体上还设有切换开关6,切换开关6的作用为根据医生需要切换脉冲治疗枪32的输出方向(即形成不同治疗回路,见图17),第一输出方向为交流脉冲电流从操作台29出发经电流传输头2进入保护壳体内,并经过电流输出头输出到患者身体中,最终经患者手中握着的脉冲感应帮31传回操作台29构成回路,第二输出方向为交流脉冲电流从操作台29出发经电流传输头2进入保护壳体内,并经过握把上的导电管28传导至医生身体中,并经医生的手指与患者的皮肤进行接触传导至患者体内,最后经脉冲感应帮31传回操作台29构成回路,所述保护壳体内还设置有电路板3,所述电流传输头2、显示屏4、电流输出头、调节开关5和切换开关6均与电路板3电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29侧壁对应治疗镜筒30开设有镜筒安装孔,治疗镜筒30用于进行远近后像治疗,所述操作台29内位于镜筒安装孔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治疗镜筒30一端穿过镜筒安装孔延伸至操作台29内,并于限位档板与限位挡板之间设置有半球体33,所述半球体33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栓34,所述限位挡板对应连接栓34开设有连接栓定位孔,限位挡板对应半球体33开设有相匹配的滑凹面,所述半球体33顶端与操作台29内顶面之间通过气弹簧35连接,所述镜筒安装孔位于操作台29内的孔口呈与半球体33相匹配的凹面设置,所述凹面与半球体33之间填充有阻尼材料,所述治疗镜筒30远离操作台29的一端端面中心插设有镜头43,所述镜头43位于治疗镜筒30内的一端连接有延伸至半球体33内的观测管,镜头43包括左镜头和右镜头。

本实施例中,所述镜头43远离观测管的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置有镜片环38,所述镜头38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更换镜片环38的更换组件,所述更换组件包括设置于治疗镜筒30上的安装壳36,所述安装壳36朝向镜头38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容设有转动环板37,所述转动环板37上绕转动杆呈圆周分布开设有多个用于卡设镜片环38的镜片槽,所述转动环板39轴心通过轴承连接有与安装壳36固定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同轴设置有齿轮一39,所述齿轮一39一侧啮合设置有齿轮二40,所述齿轮二40轴向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穿过安装壳36顶端设置有按钮41,所述安装壳36对应固定杆底端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齿轮二40与安装壳36之间设置有弹簧42。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体包括壳体一和7插设于壳体一7一侧的壳体二8,壳体一7和壳体二8是由两个对称的半边通过螺栓固定的,壳体一7和壳体二8对应的半边为固定一体塑胶成型的,本实施例中壳体一7呈球形设置,显示窗口开设于壳体一7远离壳体二8的一端,以便于医生观看,壳体一7内部设置用于卡设固定电路板3的挡板,所述壳体一7的下侧对应空心导入棒1内凹设置有固定槽9,所述壳体一7一侧对应切换开关开设有固定口一,壳体一7内部对应固定口一设置有一圈加强圈,用于更好的对切换开关6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壳体二8呈近弧形设置,所述壳体二8与壳体一7连通并与空心导入棒1呈垂直设置,所述壳体二8靠近壳体一7的一端下侧对应调节开关5开设有容纳口,且所述壳体二8内对应容纳口设置有固定板一10,固定板一10一端与容纳口远离壳体一7的一端连接,固定板一10的另一端与壳体一7连接,从而完成对容纳口的封堵,防止外来物体如灰尘或水分进入壳体8二内,所述固定板一10对应调节开关5开设有定位孔,调节开关5为数位编码器,安装数位编码器时,将数位编码器的轴杆卡入定位孔内,此时数位编码器的旋钮刚好位于容纳口内,数位编码器的主体刚好与固定板一10上端面抵触,所述电流传输头2中设置的导线穿过空心导入棒1并穿过固定槽9顶端槽壁进入壳体一7内分别与切换开关6和电路板3电性连接,固定槽9的槽顶壁开设有导线过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液机构包括贯穿卡设于壳体二8上的喷头11,所述喷头11底端螺纹连接有储液瓶12,导电液储存于储液瓶12内,喷头11的喷射方向为电流输出头指向方向,所述壳体二8对应喷头11上下贯穿开设有固定口二。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壳体二8对应电流输出头设置的连接管13,壳体二8一端与壳体一7连通,壳体二8的另一端与连接管13连通,所述连接管13内按从外至内依次并排设置有限位环14、固定板二15和固定板三16,所述限位环14和固定板二15之间同轴设置有磁环17,磁环17对应钉帽呈内凹设置,所述固定板二15和固定板三16的轴心处架设有导流器,所述导流器包括导流套18,所述导流套18一端穿过固定板三16设置有导流针19(也可以是导流套18远离电流输出头的一端设置的导流针19穿过固定板三16与导线连接,导流套18没有穿过固定板三16),所述导流针19通过导线与切换开关6电性连接,所述导流套18另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弹簧连接有活动栓20,活动栓20位于凹槽内设置有外挡环,凹槽的槽口对应活动栓20设置有内挡环,内外挡环相互抵触以此防止活动栓20被弹簧顶出脱离凹槽,所述活动栓20延伸至磁环17内与电流传输头2抵触从而进行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管13和喷头11之间的壳体二8的下内壁上开设有振动电机安装槽,所述振动电机安装槽内安装有振动电机21,所述振动电机安装槽上方对应振动电机21设置有限位板22,导流针19、振动电机21、切换开关6三者串联。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流传输头2包括绝缘头、耗材23以及脉冲传输钉26,所述绝缘头包括同轴设置的安装块一24和安装块二25,所述安装块一24远离安装块二25的一端开设有耗材安装槽,所述耗材安装槽侧壁均布有多根卡条,所述耗材23容设于耗材安装槽内,所述安装块二25容设于连接管13远离壳体二8的一端的管口内,安装块二25远离安装块一24的一端端面与限位环14相抵触,所述脉冲传输钉26包括钉帽和钉针,所述钉帽抵触于安装块二25远离安装块一24的一端,所述钉针一端与钉帽固定,且另一端贯穿安装块二25并延伸至耗材安装槽内与耗材23接触,所述钉帽远离安装块二25的一端与磁环17、活动栓20均抵触,钉帽刚好容设于限位环14的内环中并且与活动栓20抵触,将活动栓20顶入凹槽内进行导电,本实施例中耗材23为海绵。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心导入棒1上套设有握把27,所述握把27与壳体一7连接,所述握把27沿壳体二8的方向设置有与空心导入棒1平行的导电管28,所述导电管28通过导线与切换开关6电性连接,握把27为镂空设置,位于导电管28一侧的握把27上对应开设有四指槽,防止医生没握住滑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29分别对应脉冲感应棒31和脉冲治疗枪32设置有卡环套,脉冲感应帮31和脉冲治疗枪32卡设于卡环套中,所述操作台29左侧侧壁以及前后两端靠近左侧壁的一侧均设置有电子屏44,操作台29中部周侧向外突出设置有平台,卡环套设置于平台侧边,平台对应操作台29左侧的电子屏44设置有用于触摸的电子屏44。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3包括mcu、调节接口、通讯接口、复用接口以及检测接口,所述显示屏4、调节接口、复用接口、检测接口以及通讯接口均与mcu电性连接,所述调节接口与通讯接口电性连接,所述mcu的p1.3引脚、p1.4引脚、p1.5引脚、p1.6引脚、p1.7引脚、p2.3引脚、p2.2引脚、p2.1引脚、p2.0引脚、p3.5引脚分别与显示屏4的10引脚、9引脚、8引脚、7引脚、6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电性连接,所述mcu的p3.1引脚、p3.0引脚分别与通讯接口的2引脚、3引脚电性连接,所述mcu的p3.3引脚与调节接口的1引脚串联,所述mcu的p3.2引脚与调节接口的2引脚串联,所述复用接口的tx2引脚、rx2引脚分别与mcu的p3.7引脚、p3.6引脚电性连接,所述检测接口的adc3引脚、adc4引脚分别与mcu的p1.0引脚、p1.1引脚电性连接,调节接口的1引脚(即档位1)、2引脚(即档位2)分别与通讯接口的6引脚、通讯接口的5引脚串联。

本实施例中,所述mcu的p2.6引脚连接有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包括电阻r1和led1,所述电阻r1和led1与所述mcu的p2.6引脚串联,所述mcu的p1.3引脚、p3.5引脚均分别通过cmos开关管与显示屏4的10引脚、5引脚电性连接,通过两个cmos管来将调节接口发送的调节档位值和通讯接口发送的交流脉冲电流的频率交替输出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即时分复用,调节档位值和交流脉冲电流的频率的切换频率为两秒一次,当显示的是调节档位值时,电子数码管数字下方的小数点亮起,led1位于电路板上的显示屏4上方,壳体一对应led1开设有led容纳孔,输出的交流脉冲电流的频率越大,led1越亮,治疗强度越大。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开关5为数位编码器,所述数位编码器与调节接口的1引脚、2引脚电性连接。

当有患者需要治疗前,医生需要先安装上电流输出头,即将整个电流输出头卡设于连接管13对应一端的管口中,并且因为磁环17对钉帽的吸引力使得钉帽将活动栓20顶入凹槽中,从而完成电性连接的准备。再将导电液由喷头11喷射到患者的治疗部位。

然后医生将脉冲感应棒31交予患者手中,医生自己握住脉冲治疗枪32,通过切换开关6切换至第一输出方向或第二输出方向,当使用第一输出方向时,操作台29产生交流脉冲电流经电流传输头2中的导线一部分进入壳体一7的电路板3中经过电路板检测并输出到显示屏4中进行显示并且led1亮起相应亮度,另一部分则通过壳体一7进入壳体二8中,经过切换开关6后依次与振动电机21、导流器串联,并通过导流器传导至钉帽上,再由钉帽传导至钉针传入耗材23中,最后由耗材23输出到患者身体中,最终经患者手中握着的脉冲感应棒31传回操作台29构成回路从而进行治疗,采用第一输出方向时,医生不能感觉到具体的交流脉冲电流的输出,只能根据显示屏4上的显示数值来完成对患者的治疗。

当采用第二输出方向时,操作台29产生的交流脉冲电流经电流传输头2进入保护壳体内,一部分进入壳体一7传入电路板3中并由显示屏4显示,另一部分经过切换开关6后通过导线传入握把27上的导电管28中,并从导电管27传导至医生身体中,再经医生的手指与患者的皮肤进行接触传导至患者体内,最后经脉冲感应棒31传回操作台29构成回路进行治疗,采用第二输出方案时,医生能够感觉到患者所受到的交流脉冲电流的输出,并且结合显示屏4上的输出来更好的完成对患者的治疗。

治疗过程中,医生通过数位编码器调节交流脉冲电流的大小,数位编码器将调节后的数值发送至电路板3,电路板3反馈至操作台29,操作台29更改输出的交流脉冲电流的大小,更改后的交流脉冲电流的数值传导入电路板3并经过显示屏5显示。

治疗完成后,断电,并将电流输出头拆卸下来,此时没有钉帽的抵触,弹簧将活动栓20向外顶出。

操作台29与脉冲治疗棒32之间设置有八根导线,其中一根导线为+5v电源线,两根导线为gnd,一根导线接tx(通讯接口的2引脚),一根导线接rx(通讯接口的3引脚),一根导线接档位1(通讯接口的6引脚),一根导线接档位2(通讯接口的5引脚),一根导线接切换开关6。

数位编码器通过调节接口向电路板3发生调节信号,电路板3通过显示屏5显示调节档位,同时数位编码器通过调节接口向通讯接口发送调节信号,通讯接口将调节信号反馈至操作台29,操作台29根据调节信号将更改后的脉冲能量的频率通过通讯接口发送至电路板3,电路板3将频率值显示在显示屏5上。通过led1on和led2on连接的cmos开关管对显示屏5进行调节,分别显示档位或频率,并构成视觉暂留。

医生使用脉冲治疗枪32后放回对应的卡环套上,并将患者手上的脉冲感应棒31放回对应的卡环套上,脉冲治疗枪32和脉冲感应棒31之间的平台侧壁设置有电子屏44。让患者自由调节治疗镜筒30,通过气弹簧35以及阻尼材料的配合防止治疗镜筒30发生非人为转动,此外当需要更换镜片环38,只需将按钮41按下,使得齿轮一39和齿轮二40脱离啮合,此时可自由转动转动环板37,调节至相对应的镜片环38,松开按钮41,弹簧42将齿轮二40向外顶出,使得齿轮二40与齿轮一39啮合,由于齿轮二40不会转动(固定杆与安装壳36之间有阻尼材料),从而使得齿轮一39被限制转动。

通讯接口通过导线或其他连接方式与操作台29连通,操作台29对感应电路整体(脉冲治疗枪32)进行供电,操作台29和感应电路通过通讯接口进行通讯得知相互的地址与状态,操作台29将输出状态与强度(即交流脉冲电流的频率)通过通讯接口告知感应电路,感应电路将其进行显示,感应电路中的调节电路产生的调节信号一方面通过通讯接口发送至操作台29,操作台29予以反应,另一方面发送至控制芯片,并由控制芯片将调节信号转换为调节档位值发送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操作台29还设置有交流脉冲电流发生调制电路,采用了两组模块,第一模块为脉冲波形发生模块,该脉冲波形发生模块生成脉冲电流,然后将产生的交流脉冲电流输入第二模块,第二模块为脉冲波形整流调制滤波模块,该模块对交流脉冲电流进行加工,对交流脉冲电流进行稳压,放大,过滤,以符合近视治疗需要的频率的交流脉冲电流信号,并保证交流脉冲电流信号的稳定和并过滤掉杂波后发送至脉冲治疗枪32。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治疗机理:中低频脉冲电流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包括:1、兴奋神经、肌肉组织;2、镇痛;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4、促进伤口愈合;5、促进骨折愈合;6消炎;7镇静催眠作用。前三种是主要作用。由于人类的神经绝对不应期在1ms左右,相隔1ms以上的电刺激都能引起一次兴奋,因此中低频脉冲电流的每一次刺激都能引起神经一次兴奋。兴奋的产生:在安静情况下,细胞的膜电位(静息电位)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当膜的极化状态受到破坏,并达到一定程度(阈值)时,首先出现膜的去极化,并引发一个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它只有在刺激满足一定条件或在特定条件下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才能产生。神经兴奋的传播或神经冲动,实质上是沿着神经传导的动作电位。

兴奋的传导和肌肉收缩:可兴奋细胞的特征之一是细胞膜的任何一处产生的动作电位,都可传给与它相邻接的膜结构。一个细胞向另一个细胞的兴奋传递,则以缝隙连接、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突触连接等方式进行。神经细胞之间、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之间的兴奋传递是经突触连接传导的。兴奋传播的机理简述如下。

兴奋的传播:兴奋的传导,就是动作电位的扩布。由于去极化后产生膜电位的暂时倒转,使膜外电位低于邻近静息部位,而膜内电位高于邻近静息部位,于是在兴奋区和静息区之间构成局部电流,该电流使邻近静息区产生动作电位。而这一新动作电位的部位又与邻近膜之间形成局部电流,依次类推,使兴奋逐渐向前移行。

在无髓神经纤维和肌肉纤维,兴奋传导是连续性的过程,而在有髓鞘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是从一个郎飞氏节跳跃到另一个郎飞氏节的跳跃传导方式。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和肌肉收缩:可简述为兴奋→突触小结→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运动终板上的受体结合→终板电位→兴奋传导到三联管系统→肌肉动作电位→整个肌原纤维兴奋→肌丝滑行,肌小节变短→肌肉收缩。在临床上,中低脉冲电流多用于兴奋神经肌肉组织及镇痛

本电路能够稳定产生0-1.1khz的调制正弦波脉冲(基波频率为50hz),主要作用在眼部组织,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兴奋视神经及眼内外调节肌肉组织,达到康复弱视及康复睫状肌痉挛引起的功能性近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