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中药灌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70163发布日期:2021-05-14 15:4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中药灌肠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用于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中药灌肠装置。


背景技术:

2.盆腔炎是常见的慢性妇科炎症,如果盆腔炎症状较明显,在使用药物抗炎治疗后使用中药灌肠进行治疗,灌肠通常是指使用中药汤剂作为灌肠药液使用,中药灌肠是一种副作用较小的给药途径,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可以利用墙壁上半透膜的渗透性,来确保药物被迅速吸收,而起到全身治疗的效果的一种给药方式,现有中药保留灌肠将一些具有抗炎效果的中药通过肛门灌入直肠,通过直肠吸收入血,作用在盆腔内炎症部位进行治疗,由于传统的中药灌肠器具有多种样式如球式、筒式、手摇式、由金属材料、橡胶、玻璃、塑料等制成的用清洁液或清水对肠道进行洗涤的医用工具操作较为繁杂,目前所采用的灌肠器不能控制插入速度,不宜把握润滑管插入肛门的深度,而且在插入时肛门有明显的不适感且容易损伤肛门直肠粘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药灌肠疗法的临床使用,也使疾病得不到良好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传统的中药灌肠器的对患者的肛门直肠粘膜造成严重的刺激性伤害,提供了用于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中药灌肠装置,保护肛门直肠粘膜、减少患者不适感。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用于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中药灌肠装置,包括圆锥筒、轴承,在所述圆锥筒的大直径端外壁上设有圆环,在所述圆锥筒内设有活动贯穿圆锥筒两端的导管,所述圆锥筒的小直径端内壁与导管外壁连接,沿导管的轴向在导管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燕尾槽,在每个燕尾槽内均设有与之匹配顶块,所述顶块的水平高度向靠近圆锥筒的大直径端方向逐渐递增,沿圆锥筒的周向在所述圆锥筒外壁开设有多个与多个顶块对应的通孔,沿所述圆环的周向在所述圆环端面上设有多个与多个顶块对应的撑板,在每个通孔内均设有活动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活动贯穿通孔后向外延伸,在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杆外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通孔内壁连接,每个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之对应的撑板连接,每个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之对应的顶块接触,在初始状态下多个撑板围成与圆锥筒匹配的圆锥形,且弹簧处于自然伸缩状态,在所述导管内设有导药管,在所述导管上设有用于推动多个顶块位移的推动组件。
6.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中药灌肠器从肛门进行灌肠是不能控制插入速度,不宜把握润滑管插入肛门的深度,而且在插入时肛门有明显的不适感且容易损伤肛门直肠粘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药灌肠疗法的临床使用,也使疾病得不到良好的治疗,本实用新型包括圆锥筒、轴承,沿所述圆锥筒的轴向所述圆锥筒的直径逐渐减小,在所述圆锥筒的大直径端外壁上设有圆环,在所述圆锥筒内设有活动贯穿圆锥筒两端的导管,圆锥筒
沿其轴向圆锥筒的直径逐渐减小,即圆锥筒为细长的圆锥筒,在圆锥筒的外侧设有多个撑板,本实用新型在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时,医护人员先将圆锥筒及包裹圆锥筒的撑板的前端从患者的肛门插入,当撑板收缩至和圆锥筒紧密贴合时本装置前端的插入肛门端的直径缩小到极小的位置,利于本装置顺利的进入患者的肛门,减小患者的不适感,对肛门直肠粘膜造成极少的伤害,当插入到一定的深度,停止插入,医护人员再通过推动组件推动顶块运动,沿圆锥筒的周向在所述圆锥筒外壁开设有多个与多个顶块对应的通孔,在每个通孔内均设有活动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活动贯穿通孔后向外延伸,在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杆外壁连接,当顶块在继续向前运动对限位杆一个挤压力,使限位杆的一端突出与通孔,从而使撑板相对于圆锥筒的轴线向远离轴线的方向扩张,从而使患者的肛门得到扩张,通过螺纹的配合,医护人员可以缓慢的对患者的肛门进行扩张,来减小患者的不适感,当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医护人员再将导药管从导管插入患者的体内,导药管的前端与导管位于患者体内的前端齐平,导药管在位于导管外的部分上设有刻度,来供医护人员观察和控制插入的深度,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本实用新型在对患者的肛门和直肠进行扩张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排出在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是产生的气体充分的排出体内,减小患者的不适感。
7.进一步,在所述导管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在所述导管上套设有与导管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螺母的外壁连接,每个顶块上均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与轴承的外圈连接,医护人员再通过转动螺纹配合导管上的螺母,螺母沿导管的轴向向前运动,从而推动顶块在导管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燕尾槽内滑动,即顶块沿导管轴向向前运动,对顶块提供一个稳定的输出力,防止医护人员用力过大造成患者的不适感。
8.进一步,在每个所述顶块的端面上均开设有滑槽,在滑槽内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包括两个半圆球,在两个所述半圆球之间设有短轴,在所述短轴上转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和限位杆连接,在所述滑槽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与半圆球匹配的圆弧槽。在每个顶块上均设有滑槽,防止了顶块对限位杆进行挤压是,限位杆发生偏转导致和限位杆连接的撑板发生偏转,对患者的肛门直肠粘膜造成伤害,增加患者的不适感,滑块包括两个半圆球,两个半圆球在圆弧槽内滑动即减小了摩擦力,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也防止的滑块带到限位杆运动时产生抖动,对患者造成伤害。
9.进一步,在所述导管内设有滑动设有隔离管,所述隔离管一端置于导管内,所述隔离管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导管后向外延伸,在隔离管的延伸端上固定设有限位环,在隔离管的延伸端上设有外螺纹ⅰ,在所述导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外螺纹ⅰ螺纹配合的内螺纹ⅰ,所述导药管滑动设置隔离管内,在所述导药管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ⅱ,在所述隔离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外螺纹ⅱ螺纹配合的内螺纹ⅱ。在需要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时将新的隔离管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导管内,在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完毕后,将导药管从患者体内回退至隔离管内,然后将隔离管与导药管一起丢弃,通过在导管内设有隔离管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次数,隔离管将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的导药管隔离在隔离管内,便于后期处理,保证一个患者一个导药管,避免交叉感染,每个所述撑板均呈弧形,所述撑板的弯曲弧度与圆锥筒的弯曲弧度相同。有利于在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时,本实用新型能更好的进入患者体内,减小患者的不适感,每个所述撑板的前端均呈扁平状。在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准备时,即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扩肛准备时,撑板的前端扁平状利于本实用新型快速的进入患者体
内,减小在对患者进行扩肛时对造成极大的身体负担。
10.进一步,在每个所述撑板内均设有空腔,在所述空腔内设有电导丝,在空腔内设有导热材料,所述电导丝与外界的电源连接。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与患者的体温相接近,防止患者在长时间中药灌肠时造成肛门处造成冻伤,电导丝发热材料与外界的电源连接,从而控制电导丝发热材料散发出的温度,通过设置导热材料能缓慢升温对撑板进行加热,来适应患者的体温。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螺纹的配合,医护人员可以缓慢的对患者的肛门进行扩张,来减小患者的不适感,当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医护人员再将导药管从导管插入患者的体内,还在导药管上设有刻度,来供医护人员观察和控制插入的深度,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本实用新型在对患者的肛门和直肠进行扩张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排出在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是产生的气体充分的排出体内,减小患者的不适感,当撑板收缩至和圆锥筒紧密贴合时本装置前端的插入肛门端的直径缩小到极小的位置,利于本装置顺利的进入患者的肛门,减小患者的不适感,对肛门直肠粘膜造成极少的伤害,防止了顶块对限位杆进行挤压是,限位杆发生偏转导致和限位杆连接的撑板发生偏转,对患者的肛门直肠粘膜造成伤害,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扩肛准备时,撑板的前端扁平状利于本实用新型快速的进入患者体内,减小在对患者进行扩肛时对造成极大的身体负担,在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完毕后,将导药管从患者体内回退至隔离管内,然后将隔离管与导药管一起丢弃,通过在导管内设有隔离管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次数,隔离管将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的导药管隔离在隔离管内,便于后期处理,保证一个患者一个导药管,避免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管剖视图。
15.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16.图4为图3中14的侧视剖视图。
17.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0018]1‑
导药管,2

导管,3

螺母,4

电源,5

燕尾槽,6

顶块,7

空腔,8

撑板,9

圆环,10

连杆,11

限位环,13

隔离管,14

滑块,15

弹簧,16

限位杆,17

圆锥筒,18

支撑柱,19

半圆球,20

短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0]
实施例1:
[002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圆锥筒17、轴承11,在所述圆锥筒17的大直径端外壁
上设有圆环9,在所述圆锥筒17内设有活动贯穿圆锥筒两端的导管2,所述圆锥筒17的小直径端内壁与导管2外壁连接,沿导管2的轴向在导管2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燕尾槽5,在每个燕尾槽5内均设有与之匹配的顶块6,所述顶块6的水平高度向靠近圆锥筒17的大直径端方向逐渐递增,沿圆锥筒17的周向在所述圆锥筒17外壁开设有多个与多个顶块6对应的通孔,沿所述圆环9的周向在所述圆环9端面上设有多个与多个顶块6对应的撑板8,在每个通孔内均设有活动设有限位杆16,所述限位杆16的两端均活动贯穿通孔后向外延伸,在所述限位杆16上套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一端与限位杆16外壁连接,所述弹簧15的另一端与通孔内壁连接,每个所述限位杆16的一端与之对应的撑板连接,每个所述限位杆16的另一端与之对应的顶块6接触,在初始状态下多个撑板8围成与圆锥筒17匹配的圆锥形,且弹簧15处于自然伸缩状态,在所述导管2内设有导药管1,在所述导管2上设有用于推动多个顶块6位移的推动组件。
[0022]
本实用新型包括圆锥筒17、轴承11,在所述圆锥筒17的大直径端外壁上设有圆环9,在所述圆锥筒9内设有活动贯穿圆锥筒两端的导管2,圆锥筒11沿其轴向圆锥筒11的直径逐渐减小,即圆锥筒为细长的圆锥筒,在圆锥筒的外侧设有多个撑板,本实用新型在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时,医护人员先将圆锥筒及包裹圆锥筒的撑板的前端从患者的肛门插入,当撑板收缩至和圆锥筒紧密贴合时本装置前端的插入肛门端的直径缩小到极小的位置,利于本装置顺利的进入患者的肛门,减小患者的不适感,对肛门直肠粘膜造成极少的伤害,当插入到一定的深度,停止插入所述顶块6的水平高度向靠近圆锥筒17的大直径端方向逐渐递增,沿圆锥筒17的周向在所述圆锥筒17外壁开设有多个与多个顶块6对应的通孔,在每个通孔内均设有活动设有限位杆16,所述限位杆16的两端均活动贯穿通孔后向外延伸,在所述限位杆16上套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一端与限位杆16外壁连接,当顶块在继续向前运动对限位杆一个挤压力,使限位杆的一端突出与通孔,从而使撑板8相对于圆锥筒17的轴线向远离轴线的方向扩张,从而使患者的肛门得到扩张,通过螺纹的配合,医护人员可以缓慢的对患者的肛门进行扩张,来减小患者的不适感,当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医护人员再将导药管从导管插入患者的体内,导药管1的前端与导管2位于患者体内的前端齐平,导药管1在位于导管外2的部分上设有刻度,来供医护人员观察和控制导药管1插入的深度,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本实用新型在对患者的肛门和直肠进行扩张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排出在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是产生的气体充分的排出体内,减小患者的不适感。
[0023]
实施例2
[0024]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多个连杆10,在所述导管2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在所述导管2上套设有与导管螺纹配合的螺母3,所述轴承11的内圈与螺母3的外壁连接,每个所述连杆10一端与一个顶块6连接,每个所述连杆10的另一端与轴承11的外圈连接。医护人员再通过转动螺纹配合导管2上的螺母,螺母沿导管的轴向向前运动,从而推动顶块6在导管2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燕尾槽5内滑动,即顶块6沿导管轴向向前运动,对顶块提供一个稳定的输出力,防止医护人员用力过大造成患者的不适感。
[0025]
优选的,在所述导管2内设有滑动设有隔离管13,所述隔离管13一端置于导管2内,所述隔离管13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导管2后向外延伸,在隔离管13的延伸端上固定设有限位环12,在隔离管13的延伸端上设有外螺纹ⅰ,在所述导管2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外螺纹ⅰ螺纹配
合的内螺纹ⅰ,所述导药管1滑动设置隔离管13内,在所述导药管1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ⅱ,在所述隔离管13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外螺纹ⅱ螺纹配合的内螺纹ⅱ。在需要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时将新的隔离管13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导管2内,在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完毕后,将导药管1从患者体内回退至隔离管13内,然后将隔离管13与导药管1一起丢弃,通过在导管2内设有隔离管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次数,隔离管13将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的导药管隔离在隔离管13内,便于后期处理,保证一个患者一个导药管1,避免交叉感染。
[0026]
优选的,每个所述撑板8均呈弧形,所述撑板8的弯曲弧度与圆锥筒17的弯曲弧度相同。有利于在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时,本实用新型能更好的进入患者体内,减小患者的不适感。
[0027]
优选的,每个所述撑板8的前端均呈扁平状。在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准备时,即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扩肛准备时,撑板8的前端扁平状利于本实用新型快速的进入患者体内,减小在对患者进行扩肛时对造成极大的身体负担。
[0028]
优选的,在每个所述撑板8内均设有空腔7,在所述空腔7内设有电导丝,在空腔7内设有导热材料,所述电导丝与外界的电源4连接。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与患者接触处的温度与患者的体温相接近,防止患者在长时间中药灌肠时造成肛门处造成冻伤,电导丝与外界的电源连接,从而控制电导丝发热材料散发出的温度,通过设置导热材料能缓慢升温对撑板进行加热,来适应患者的体温。
[0029]
实施例3
[0030]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在所述进一步,在每个所述顶块6的端面上均开设有滑槽,在滑槽内滑动设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包括两个半圆球19,在两个所述半圆球19之间设有短轴20,在所述短轴20上转动设置有支撑柱18,所述支撑柱18和限位杆16连接,在所述滑槽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与半圆球19匹配的圆弧槽。在每个顶块6上均设有滑槽,防止了顶块对限位杆16进行挤压是,限位杆发生偏转导致和限位杆连接的撑板发生偏转,对患者的肛门直肠粘膜造成伤害,增加患者的不适感,滑块14包括两个半圆球19,两个半圆球在圆弧槽内滑动即减小了摩擦力,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也防止的滑块带到限位杆运动时产生抖动,对患者造成伤害。
[0031]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