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

文档序号:24859006发布日期:2021-04-30 09:2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股骨颈骨折手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



背景技术: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髋部骨折。年轻人股骨颈骨折和身体状况好的老年人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可首选内固定,这样一旦骨折愈合,并且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可保留正常关节。多枚空心钉固定是最常用的内固定方式(即先将空心钉导针置入股骨颈,待x片上空心钉导针角度位置满意后在顺空心钉导针拧入空心钉,最后再拔出空心钉导针完成手术),内固定术式中,置钉是内固定中最重要的一步,直接关系到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成败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表明,呈倒三角平行置入三枚空心钉能提供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传统的空心钉是透视下依照经验手工置入(股骨颈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内固定物不能置于股骨颈表面而暴露于关节内,只能将内固定物置于股骨颈内部,然而,由于股骨颈及股骨头的血供特殊,我们不能完全将其暴露,因此股骨颈内固定物的置入不能在直视下完成,需要透视下置入),由于无法保证置入角度,为了精确空心钉导针的置入角度常需反复将空心钉导针钻入骨皮质,直至达到置入角度,反复穿针易造成骨骼伤害,影响骨折稳定性及骨折愈合;反复透视增加患者x线照射次数,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传统空心钉置入需反复穿针易造成骨骼伤害;反复透视增加患者x线照射次数,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治疗费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包括固定板、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和导向板;

固定板上连接有长度可调的束带,固定板通过束带固定于股骨干的外侧;

第一调节板与固定板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第一连接装置实现第一调节板与固定板距离的调节,并且第一连接装置实现第一调节板与固定板的夹角β的任意调整并且任意角度可固定;

第一调节板与第二调节板连接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连接,第二连接装置实现第二调节板与第一调节板的夹角α的任意调整并且任意角度固定;

第二调节板顶部垂直固定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导向板,两个导向板上设有若干一一对应的同轴导向孔,若干导向孔横向、纵向均布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的导向孔的间距为2mm。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导向板的间距为1c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为任意停定位合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调节杆、套筒和螺栓;

沿纵向设置的套筒固定于固定板顶部中央,套筒的顶部设有自上向下设置的螺纹孔,螺纹孔内配合安装有螺栓;调节杆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板固定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插装于套筒内,调节杆在套筒内沿固定板的纵向移动,实现第一调节板与固定板距离的调节,调节杆绕其轴线在套筒内旋转,实现第二调节板与第一调节板的夹角α的任意调整,通过螺栓顶紧于调节杆的顶部用于实现夹角α的任意角度固定。

进一步的,第一调节板与调节杆连接的一端的两侧设有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束带包括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束带的第一端头固定有调节扣,调节扣包括卡座和卡扣,卡座与卡扣铰接,卡扣相对于卡座可旋转开合,卡扣与卡座铰接处的底部留有通道,卡扣上与卡座铰接的位置的内侧设有凸起的齿牙,束带的第二端头穿过通道,齿牙对第二端头的压力实现束带的锁紧。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导向器实现空心钉导针的穿针角度(前倾角和颈干角)的调整,使空心钉导针在股骨颈内均匀分布并且呈倒三角平行置入,从而保证空心钉的置入角度和三个空心钉呈倒三角平行置入,一次完成空心钉导针的置入,无需反复置入,避免空心钉导针反复置入造成骨骼伤害,从而保证骨折稳定性及骨折愈合;减少了x线透视次数及时间,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治疗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投影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平面投影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面投影示意图;

图5为调节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空心钉导针插入导向孔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第一调节板,2.1-缺口,3-第二调节板,4-束带,4.1-第一端头,4.2-第二端头,5-导向板,5.1-导向孔,6-第二连接装置,7-调节杆,8-套筒,9-螺栓,10-调节扣,10.1-卡座,10.2-卡扣,10.3-通道,11-空心钉导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文中所述的“纵向”为套筒8的走向。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股骨颈空心钉导向器,包括固定板1、第一调节板2、第二调节板3、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6和导向板5;

固定板1上连接有长度可调的束带4,固定板1通过束带4固定于股骨干的外侧;

第一调节板2与固定板1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第一连接装置实现第一调节板2与固定板1距离的调节,并且第一连接装置实现第一调节板2与固定板1的夹角β的任意调整并且任意角度可固定;

第一调节板2与第二调节板3连接通过第二连接装置6连接,第二连接装置6实现第二调节板3与第一调节板2的夹角α的任意调整并且任意角度固定;

第二调节板3顶部垂直固定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导向板5,两个导向板5上设有若干一一对应的同轴导向孔5.1,若干导向孔5.1横向、纵向均布间隔设置,空心钉导针依次插装于导向器的两个导向板5的导向孔5.1内,导向板5对空心钉导针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钻入股骨颈的三根空心钉导针呈倒三角平行置入,从而保证三根空心钉呈倒三角平行置入。

所述导向板5的导向孔5.1的间距为2mm。

两个所述导向板5的间距为1cm。

所述第二连接装置6为任意停定位合页,实现第二调节板3与第一调节板2的夹角α的任意调整并且任意角度固定。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调节杆7、套筒8和螺栓9;

沿纵向设置的套筒8固定于固定板1顶部中央,套筒8的顶部设有自上向下设置的螺纹孔,螺纹孔内配合安装有螺栓9;调节杆7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板2固定连接,调节杆7的另一端插装于套筒8内,调节杆7在套筒8内沿固定板1的纵向移动,实现第一调节板2与固定板1距离的调节,调节杆7绕其轴线在套筒8内旋转,从而带动第一调节板2相对于固定板1转动,实现第二调节板3与第一调节板2的夹角α的任意调整,通过螺栓9顶紧于调节杆7的顶部用于实现夹角α的任意角度固定。

第一调节板2与调节杆7连接的一端的两侧设有缺口2.1,避免第一调节板2转动时与固定板1干涉。

所述束带4包括第一端头4.1和第二端头4.2;束带4的第一端头4.1固定有调节扣10,如图5所示,调节扣10包括卡座10.1和卡扣10.2,卡座10.1与卡扣10.2铰接,卡扣10.2相对于卡座10.1可旋转开合,卡扣10.2与卡座10.1铰接处的底部留有通道10.3,卡扣10.2上与卡座10.1铰接的位置的内侧设有凸起的齿牙,束带4的第二端头4.2穿过通道10.3,齿牙对第二端头4.2的压力实现束带4的锁紧。

空心钉导针11依次插装于导向器的两个导向板5的导向孔5.1内,通过调节α和β实现空心钉导针11的前倾角和颈干角的调整(即调整空心钉的置入角度),从而精准控制空心钉导针11的穿入角度,使空心钉导针11在股骨颈内均匀分布并且三个空心钉导针11可一次呈倒三角平行置入,从而保证空心钉的置入角度和三个空心钉呈倒三角平行置入。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过程:

1.导向器通过束带4固定于股骨干的外侧;

2.如图6所示,空心钉导针11自导向器的两个导向板5的导向孔5.1插入并置于皮肤表面或股骨皮质表面,在x线透视下调节导向器的α和β角度,并观察空心钉导针11的置入角度是否合理,直至空心钉导针11的置入角度合理再启动α和β的任意角度固定功能,使得空心钉导针11置入过程中角度固定不变,(这样空心钉导针11置于皮肤表面或股骨皮质表面即可判断空心钉导针11位置是否合理,不需常规的将空心钉导针11钻入骨皮质,可避免反复在股骨外侧皮质上钻孔,影响骨折稳定性及骨折愈合);

3.将空心钉导针11置入;

4.顺空心钉导针11拧入空心钉;

5.空心钉置入后拔出空心钉导针11,完成手术。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