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cmo管道床边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ecmo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cmo管道床边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2.现有的ecmo机器在使用过程中,ecmo机器的管道往往较多,管道与病人连接时,有的管路过长,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稳定情况,影响后续的治疗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ecmo管道床边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ecmo管道床边固定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ecmo管道床边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吸盘,所述连接吸盘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端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弧形板,弧形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侧壁之间固定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螺纹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一端穿过螺纹孔延伸至第一通孔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侧壁开设有螺纹,且第一连接轴与弧形板之间螺纹传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端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槽外部固定有旋转板,且旋转板与第二连接轴之间垂直设置。
7.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蜗轮,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蜗杆,且蜗杆与蜗轮之间啮合传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内侧壁连接有海绵垫。
9.优选的,所述旋转板远离第二连接轴的一侧侧壁连接有对称设置的限位螺栓。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端侧壁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螺纹槽,限位螺栓与螺纹槽之间螺纹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通过将所述连接吸盘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端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弧形板,弧形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侧壁之间固定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螺纹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一端穿过螺纹孔延伸至第一通孔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侧壁开设有螺纹,且第一连接轴与弧形板之间螺纹传动连接,能够对ecmo机器的管道管路进行快速固定,使ecmo机器的管道管路与床边进行固定限位,提高了使用过程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ecmo管道床边固定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ecmo管道床边固定装置的安装包结构俯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ecmo管道床边固定装置的蜗轮与蜗杆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7.参照图1
‑
3,一种ecmo管道床边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吸盘1,所述连接吸盘1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安装板2,安装板2的顶端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的内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弧形板4,弧形板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的内侧壁之间固定有导向杆6,导向杆6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3,所述弧形板4上开设有左右贯穿的螺纹孔7,所述第一通孔3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5,第一凹槽5的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8,第一连接轴8的一端穿过螺纹孔7延伸至第一通孔3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8的外侧壁开设有螺纹,且第一连接轴8与弧形板4之间螺纹传动连接。
18.所述第一凹槽5的底端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9,第二连接轴9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槽5外部固定有旋转板12,且旋转板12与第二连接轴9之间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轴9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蜗轮10,所述第一连接轴8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蜗杆11,且蜗杆11与蜗轮10之间啮合传动连接。
19.所述弧形板4的内侧壁连接有海绵垫,所述旋转板12远离第二连接轴9的一侧侧壁连接有对称设置的限位螺栓13,所述安装板2的顶端侧壁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螺纹槽,限位螺栓13与螺纹槽之间螺纹连接。
20.工作原理:当进行安装时,通过连接吸盘1对床架的指定位置进行固定,然后转动旋转板12,旋转板12带动第二连接轴9进行旋转,第二连接轴9带动蜗轮10进行旋转,蜗轮9与蜗杆11之间啮合传动带动第一连接轴8进行旋转,第一连接轴8通过螺纹传动带动两个弧形板4相互远离,然后将ecmo机器的管道管路穿过两个弧形板4,然后反转旋转板12,使弧形板4之间相互靠近,对管路进行安装限位,最后通过拧紧限位螺栓13,对旋转板12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弧形板4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ecmo机器的管道管路进行固定。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