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用头部固定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3099发布日期:2021-08-20 16:47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用头部固定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部固定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儿科用头部固定设备,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儿科对患者输液时,通常使用头部和脚部输液,头部输液时,儿童由于害怕等情绪的影响,容易乱动,引发针头脱离、偏离或者拉动药液瓶晃动等问题,影响输液治疗,甚至对儿童的安全造成威胁,而且儿童感冒时常伴有头疼症状,通常医护人员用手指对患儿头部进行按摩来缓解头疼,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现有的儿科头部固定装置一般是固定安装在儿科病床上,无法固定在输液椅上,由于一些医院病床紧张大部分患儿输液多在输液椅上进行,因为吊水时间长,所以家长或医护人员需要长期照顾输液的患儿,特别是家长抱着患儿时,手部非常容易疲劳,放松胳膊时易触碰到输液管,进而影响患儿的治疗,同时给家长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儿科用头部固定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不灵活且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儿科用头部固定设备,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板的两侧皆开设有安装槽,两组所述安装槽的内部皆活动安装有拉杆,两组所述拉杆的外侧皆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两组所述拉杆的一端皆固定有夹持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铰接有挂钩,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有头部固定带,所述头部固定带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卡环,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有第一魔术贴,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加强固定组件。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活动槽、活动板和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位于固定板正面的顶部位置,所述活动板位于固定板正面靠近放置板的位置,所述活动槽位于固定板的一侧,所述滑孔位于固定板正面靠近活动板的位置,所述活动板底部的外侧固定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活动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强固定组件包括下巴固定带、第二卡环、第二魔术贴、第三魔术贴和肩部固定带,所述下巴固定带位于固定板正面的中间位置,所述下巴固定带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二魔术贴位于固定板正面的中间位置,所述肩部固定带位于固定板正面的底部位置,所述肩部固定带的一端固定有第三卡环,所述第三魔术贴位于固定板正面远离肩部固定带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海绵垫,且海绵垫上开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固定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和活动板的内壁皆固定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为橡胶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科用头部固定设备:

1、通过固定板、凹槽、安装槽、拉杆、第一弹簧和夹持板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将该头部固定设备安装在输液椅或者小儿病床上,使用灵活且安装便捷,结构简单,避免一般的儿科用头部固定设备只能固定安装在病床上,输液椅上的患儿无法使用头部固定设备,导致输液过程不顺利的问题,从而为家长和医护人员提供了便利;

2、通过放置板、活动板、第二弹簧、活动杆、活动槽和滑孔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快速将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器固定在头部固定设备上,防止患儿或者他人拉扯到输液管导致注射针头被拉扯掉或者拉痛患儿的问题,而且夹持在流量调节器上不会影响正常的输液速度,从而提高了该设备的安全性;

3、通过下巴固定带、第二卡环、第二魔术贴、肩部固定和第三卡环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固定住患儿的下巴和肩部,方便患儿输液过程中睡觉与休息,同时可以加强固定效果,从而提高了该设备的固定效果为家长和医护人员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板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凹槽,3-安装槽,4-拉杆,5-第一弹簧,6-夹持板,7-放置板,8-活动板,9-第二弹簧,10-活动杆,11-活动槽,12-滑孔,13-头部固定带,14-第一卡环,15-第一魔术贴,16-挂钩,17-下巴固定带,18-第二卡环,19-第二魔术贴,20-肩部固定带,21-第三卡环,22-第三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儿科用头部固定设备,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2,固定板1的两侧皆开设有安装槽3,两组安装槽3的内部皆活动安装有拉杆4,两组拉杆4的外侧皆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5,两组拉杆4的一端皆固定有夹持板6,固定板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固定板1的顶部铰接有挂钩16,固定板1的正面固定有头部固定带13,头部固定带1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卡环14,固定板1的正面固定有第一魔术贴15,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加强固定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夹持组件包括活动槽11、活动板8和放置板7,放置板7位于固定板1正面的顶部位置,活动板8位于固定板1正面靠近放置板7的位置,活动槽11位于固定板1的一侧,滑孔12位于固定板1正面靠近活动板8的位置,活动板8底部的外侧固定有活动杆10,活动杆10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的一端与活动槽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将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器调节至中档或小挡,直至其不易从输液管上滑落,向右拉动活动杆10,活动杆10带动活动板8向一侧移动,此时将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器放在放置板7与活动板8之间,接着松开活动杆10,在第二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活动杆10带动活动板8向放置板7移动,直至夹持住流量调节器,防止患儿或者他人拉扯到输液管导致注射针头掉落或者拉痛患儿的问题,提高了该设备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强固定组件包括下巴固定带17、第二卡环18、第二魔术贴19、第三魔术贴22和肩部固定带20,下巴固定带17位于固定板1正面的中间位置,下巴固定带17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卡环18,第二魔术贴19位于固定板1正面的中间位置,肩部固定带20位于固定板1正面的底部位置,肩部固定带20的一端固定有第三卡环21,第三魔术贴22位于固定板1正面远离肩部固定带20的一端,将第二魔术贴19一端穿过第二卡环18,并将第二魔术贴19穿过第二卡环18的一端拉回,与它的另一端贴合,使其粘粘在一起,接着再将肩部固定带20住手臂位置,可以方便患儿输液过程中休息,无需家长一直抱在怀中,同时可以加强固定效果,从而提高了该设备固定效果,为家长和医护人员提供便利。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凹槽2的内壁设置有海绵垫,且海绵垫上开设有透气孔,海绵垫较为柔软,使得患儿靠在凹槽2内会更加舒适,更容易得到休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夹持板6上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固定有把手,把手的设置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拉动夹持板6,且握住把手操控不容易被夹持板6夹到,操作更加省力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放置板7和活动板8的内壁皆固定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为橡胶防滑垫,放置板7和活动板8之间设置的防滑垫可以增加与输液管流量调节器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夹持效果,防止流量调节器脱离拉扯输液管,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儿科用头部固定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1:先将固定板1顶部的挂钩16挂在输液椅上,再向固定板1两侧拉动夹持板6,至两个夹持板6之间的距离大于输液椅的宽度,接着将夹持板6的内侧与输液椅的两侧对齐,松开夹持板6,在第一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两个夹持板6向固定板1方向回弹并夹持住输液椅两侧;

步骤2:患儿靠在固定板1上的凹槽2内,将第一魔术贴15一端穿过第一卡环14,并将第一魔术贴15穿过第一卡环14的一端拉回,再与它的另一端贴合,使其粘粘在一起,接着依次固定下巴固定带17和肩部固定带20;

步骤3:将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器调节至中档或小挡,向右拉动活动杆10,活动杆10带动活动板8向右移动,此时将输液管上的流量调节器放在放置板7与活动板8之间,接着松开活动杆10,在第二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活动杆10带动活动板8向放置板7移动,直至夹持住流量调节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