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脑血栓患者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脑血栓患者的肢体功能常常受损,肢体的功能恢复十分困难,肢体运动训练对于功能恢复有着重要意义,它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常采用的方法是被动训练,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这对于患者和护理人员都是一项单调而繁重的劳动,因此设计一种可以让患者主动训练的复训练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脑血栓患者康复训练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脑血栓患者康复训练器:包括垫子、第一轨道装置、第二轨道装置、护颈装置、护腰装置和手扶支架;所述垫子的一端对称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垫子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垫子上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对称设有第三凹槽,两个所述第三凹槽之间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均设有第一轨道装置,所述护颈装置设置在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三凹槽内均设有第二轨道装置,所述护腰装置设置在第四凹槽内,所述手扶支架和第二轨道装置配合;
所述第一轨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支架和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支架下端对称设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一轮轴的两端均延伸出第一支架,所述第一轮轴延伸出第一支架的两端均设有轮子,位于同一第一轮轴上的两个所述轮子和第一壳体配合,所述第一壳体内靠近其中一端部的位置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端和第一挡板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从第一轮轴上端穿过和第一壳体远离第一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和第一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设有长方形孔,所述长方形孔内设有把两个固定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
所述第二轨道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支架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二支架位于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支架下端对称设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二轮轴的两端均延伸出第二支架,所述第二轮轴延伸出第二支架的两端均设有轮子,位于同一第二轮轴上的两个所述轮子和第二壳体配合,所述第二壳体内靠近其中一端部的位置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和第二挡板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从第二轮轴上端穿过和第二壳体远离第二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上端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手扶支架的两端均套在对应的支撑杆上。
作为改进,所述垫子侧端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凹槽内,所述护颈装置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一弧形垫板、第一支撑柱和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对称设置在第二凹槽内壁上,所述第一转动杆设置在第一圆孔内,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向第二凹槽内延伸并和两个第一轴承配合,位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弧形垫板下端设有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一齿轮通过齿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一齿轮齿连接端的相反一端设有第一t型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在第二凹槽的底面上,所述第二凹槽上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t型滑块和第一滑轨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垫子的一端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的一端延伸进第四凹槽内,所述护腰装置包括第二转动杆、第二弧形垫板、第二支撑柱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对称设置在第四凹槽内壁上,所述第二转动杆设置在第二圆孔内,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向第四凹槽内延伸并和两个第二轴承配合,位于第四凹槽内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弧形垫板下端设有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和第二齿轮通过齿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和第二齿轮齿连接端的相反一端设有第二t型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在第四凹槽底面上,所述第四凹槽上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t型滑块和第二滑轨配合。
作为改进,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弧形板和第一束带,另一个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腿套,所述腿套上设有对应设有第二束带。
作为改进,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拉簧,所述第一拉簧的另一端和第一壳体设有第一挡板的一端连接;
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拉簧,所述第二拉簧的另一端和第二壳体设有第二挡板的一端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限位杆靠近第一挡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内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一轮轴配合;
所述第二限位杆靠近第二挡板的一端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内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和第二轮轴。
作为改进,所述第三凹槽距第二凹槽的距离小于第三凹槽距第一凹槽的距离。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均设有盖板。
作为改进,所述手扶支架的材质是空心钢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患者可以躺在垫子上,然后把其中一个脚分放在其中一个固定架上,然后用第一束带固定,把另一个脚放在另一个固定架上的腿套上,然后用第二束带固定,然后两只手抓住手扶支架,转动第一转动杆调节第一弧形垫板的高度,使第一弧形垫板对患者的颈部起到支撑作用,调节第二转动杆调节第二弧形垫板的高度,使第二弧形垫板对患者的腰部起到支撑作用,然后患者可以活动的腿和胳膊进行伸缩运动,利用一个胳膊和腿带动另一个胳膊和腿运动,这样就可以使患者进行主动训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使看护者比较轻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脑血栓患者康复训练器的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脑血栓患者康复训练器的第一轨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脑血栓患者康复训练器的第二轨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脑血栓患者康复训练器的收起状态下的前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脑血栓患者康复训练器的收起状态下的左视图。
图6是图5中a-a处的剖视图。
图7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6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6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1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1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所示:1、垫子,2、手扶支架,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第三凹槽,6、第四凹槽,7、第一壳体,8、第一支架,9、第一限位杆,10、第一轮轴,11、第一挡板,12、第一支撑板,13、固定架,14、长方形孔,15、连接杆,16、第二壳体,17、第二支架,18、第二限位杆,19、第二轮轴,20、第二挡板,21、第二支撑板,22、固定板,23、支撑杆,24、第一圆孔,25、第一转动杆,26、第一弧形垫板,27、第一支撑柱,28、第一轴承,29、第一齿轮,30、第一调节板,31、第一t型滑块,32、第一滑轨,33、第二圆孔,34、第二转动杆,35、第二弧形垫板,36、第二轴承,37、第二齿轮,38、第二调节板,39、第二t型滑块,40、第二支撑柱,41、第二滑轨,42、弧形板,43、第一束带,44、腿套,45、第二束带,46、第一拉簧,47、第二拉簧,48、第一槽口,49、第一限位板,50、第二槽口,51、第二限位板,52、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脑血栓患者康复训练器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13,一种脑血栓患者康复训练器,包括垫子1、第一轨道装置、第二轨道装置、护颈装置、护腰装置和手扶支架2;所述垫子1的一端对称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垫子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凹槽4,所述垫子1上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之间对称设有第三凹槽5,两个所述第三凹槽5之间设有第四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3内均设有第一轨道装置,所述护颈装置设置在第二凹槽4内,所述第三凹槽5内均设有第二轨道装置,所述护腰装置设置在第四凹槽6内,所述手扶支架2和第二轨道装置配合;
所述第一轨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7、第一支架8和第一限位杆9,所述第一壳体7设置在第一凹槽3内,所述第一支架8位于第一壳体7内,所述第一支架8下端对称设有第一轮轴10,所述第一轮轴10的两端均延伸出第一支架8,所述第一轮轴10延伸出第一支架8的两端均设有轮子,位于同一第一轮轴10上的两个所述轮子和第一壳体7配合,所述第一壳体7内靠近其中一端部的位置设有第一挡板11,所述第一限位杆9的一端和第一挡板11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9的另一端从第一轮轴10上端穿过和第一壳体7远离第一挡板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架8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12上设有固定架13,所述固定架13和第一支撑板1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架13上设有长方形孔14,所述长方形孔14内设有把两个固定架13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15;
所述第二轨道装置包括第二壳体16、第二支架17和第二限位杆18,所述第二壳体16设置在第三凹槽5内,所述第二支架17位于第二壳体16内,所述第二支架17下端对称设有第二轮轴19,所述第二轮轴19的两端均延伸出第二支架17,所述第二轮轴19延伸出第二支架17的两端均设有轮子,位于同一第二轮轴19上的两个所述轮子和第二壳体16配合,所述第二壳体16内靠近其中一端部的位置设有第二挡板20,所述第二限位杆18的一端和第二挡板20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18的另一端从第二轮轴19上端穿过和第二壳体16远离第二挡板2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7上端设有第二支撑板21,所述第二支撑板21上设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和第二支撑板2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22上设有支撑杆23,所述手扶支架2的两端均套在对应的支撑杆23上。
所述垫子1侧端设有第一圆孔24,所述第一圆孔24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凹槽4内,所述护颈装置包括第一转动杆25、第一弧形垫板26、第一支撑柱27和第一轴承28,所述第一轴承28对称设置在第二凹槽4内壁上,所述第一转动杆25设置在第一圆孔24内,所述第一转动杆25的一端向第二凹槽4内延伸并和两个第一轴承28配合,位于第二凹槽4内所述第一转动杆25上设有第一齿轮29,所述第一弧形垫板26下端设有第一调节板30,所述第一调节板30和第一齿轮29通过齿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板30和第一齿轮29齿连接端的相反一端设有第一t型滑块31,所述第一支撑柱27设置在第二凹槽4的底面上,所述第二凹槽4上设有第一滑轨32,所述第一t型滑块31和第一滑轨32配合。
所述垫子1的一端设有第二圆孔33,所述第二圆孔33的一端延伸进第四凹槽6内,所述护腰装置包括第二转动杆34、第二弧形垫板35、第二支撑柱40和第二轴承36,所述第二轴承36对称设置在第四凹槽6内壁上,所述第二转动杆34设置在第二圆孔33内,所述第二转动杆34的一端向第四凹槽6内延伸并和两个第二轴承36配合,位于第四凹槽6内所述第二转动杆34上设有第二齿轮37,所述第二弧形垫板35下端设有第二调节板38,所述第二调节板38和第二齿轮37通过齿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38和第二齿轮37齿连接端的相反一端设有第二t型滑块39,所述第二支撑柱40设置在第四凹槽6底面上,所述第四凹槽6上设有第二滑轨41,所述第二t型滑块39和第二滑轨41配合。
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架13上设有弧形板42和第一束带43,另一个所述固定架13上设有腿套44,所述腿套44上设有对应设有第二束带45。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2上设有第一拉簧46,所述第一拉簧46的另一端和第一壳体7设有第一挡板11的一端连接;
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板21上设有第二拉簧47,所述第二拉簧47的另一端和第二壳体16设有第二挡板20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杆9靠近第一挡板11的一端设有第一槽口48,所述第一槽口48内设有第一限位板49,所述第一限位板49和第一轮轴10配合;
所述第二限位杆18靠近第二挡板20的一端第二槽口50,所述第二槽口50内设有第二限位板51,所述第二限位板51和第二轮轴19。
所述第三凹槽5距第二凹槽4的距离小于第三凹槽5距第一凹槽3的距离。
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三凹槽5均设有盖板52。
所述手扶支架2的材质是空心钢管。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使用时首先把盖板52拿开,然后把固定架13安装到第一支撑板12上,用连接杆15插进固定架13上的长方形孔14内把两个固定架13连接在一起,然后把固定板22安装到第二支撑板21上,然后让患者躺到垫子1上,把患者的一支腿固定到其中一个固定板22上,然后用第一束带43把腿和固定架13绑在一起,然后把另一支腿固定到了另一个固定架13上的腿套44上,然后用第二束带45把腿和腿套44绑在一起,随后把手扶支架2固定到固定板22上的支撑杆23上,转动第一转动杆25,调节第一弧形垫板26上升,使第一弧形垫板26支撑柱患者的颈部,然后转动第二转动杆34,使第二弧形垫板35上升,使第二弧形垫板35支撑柱患者的腰部;然后患者就可以伸缩手臂和腿,固定板22就会沿着第二壳体16移动,固定架13就会沿着第一壳体7移动,这样患者可以活动的手臂和腿就可以带动不能活动的手臂和腿运动,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
当患者的身高较低时,可以把第一限位板49插进第一限位杆9上的第一槽口48内,把第二限位板51插进第二限位杆18上的第二槽口50内,这样第一限位板49和第二限位板51就会对第一支架8和第二支架17的行程进行限制,手臂和腿运动的行程就短了,当患者的身高较高时,就拿到第一限位板49和第二限位板51,然后再使用;
其中第一拉簧46和第二拉簧47可以对患者的训练起到辅助的作用;
当使用完时,就把固定架13和固定板22卸掉,然后把盖板52盖在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第三凹槽5和第四凹槽6上,把第一弧形垫板26和第二弧形垫板35降下,这时垫子1就可以休息。
其中可以在垫子1上安装自动设备,可以使重症患者进行被动锻炼,对重症患者康复治疗。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