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附件、冷冻治疗头装置以及冷冻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9025发布日期:2021-04-30 09:2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隔离附件、冷冻治疗头装置以及冷冻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离附件、冷冻治疗头装置以及冷冻治疗仪。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已成为困扰现代社会人群的一大难题。肥胖一方面影响人对美的要求,尤其是女性对美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传统的减脂方法主要采用手术,比如腹部整形术和抽脂术等有创减脂。尽管这些方法效果明显,然而人们对于手术的恐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统的减脂方法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选择无创减脂。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无创减脂方法主要包括:低能量激光疗法(lllt)、射频疗法(rf)、高能聚焦超声疗法(hifu)、冷冻溶脂。其中冷冻溶脂的方法是利用了脂肪组织对低温更敏感,低于10℃时脂肪细胞出现结晶坏死,诱发炎症反应,最终被巨噬细胞吞噬代谢从而达到减脂的效果。临床数据显示,采用冷冻溶脂的方法治疗后,治疗效果良好,客户满意度好。冷冻溶脂的方法明显优于其他几种无创减脂的方法。采用冷冻溶脂的方法进行减脂时,冷冻减脂仪的治疗头的形态分为带腔室的真空治疗头和平板式的治疗头,真空治疗头实际临床使用效果优于平板式的治疗头,真空治疗头使用时是通过真空吸附将组织抓取进入腔室中,皮肤及脂肪被拉扯进入腔室,由于力的作用,被吸附的组织血供减少,制冷时更利于冷的传递,效果更好。

现有的真空治疗头一般为:具有带腔室的治疗头和可适应不同曲率的可拆卸头。在减脂治疗的过程中,通常会在人体组织上涂抹一层防冻液或者贴敷一层防冻膜,以使得冷媒均匀的传输。涂抹有防冻液或者贴敷防冻膜的人体组织与治疗头的腔室接触,不同曲率的可拆卸头抵靠于人体腰腹部的外周。但是这种治疗头存在不足之处:贴敷的防冻膜或者涂有防冻液的人体组织与治疗头的腔室直接接触,在治疗完成会后,防冻膜或者防冻液会污染治疗头的腔室,使得治疗头清洗困难。

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将防冻膜或者防冻液进行隔离的附件,使得治疗头不易被污染,进而使得治疗头方便清洗,提升治疗效率以及降低治疗成本,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附件、冷冻治疗装置以及冷冻治疗仪,以解决现有治疗头易被防冻膜或者防冻液污染,导致治疗头清洗不方便,治疗效率低以及治疗成本高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离附件,设置于一冷冻治疗头及治疗对象之间,包括:薄膜组件;所述薄膜组件包括薄膜以及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通孔,所述薄膜的四周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面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薄膜用于与所述冷冻治疗头的治疗头腔体相适配;所述薄膜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冷冻治疗头的负压孔对齐;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面用于与所述冷冻治疗头适配连接。

可选的,所述薄膜的厚度不大于1mm。

可选的,所述薄膜的展开的面积不大于所述冷冻治疗头的治疗头腔体的内表面的面积。

可选的,当所述薄膜被一负压提供组件吸附时,所述薄膜贴合于所述冷冻治疗头的治疗头腔体。

可选的,所述薄膜为密实膜。

可选的,所述薄膜与所述第一基板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隔离附件还包括轮廓适配组件,所述轮廓适配组件包括轮廓适配件以及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第三通孔,所述轮廓适配件与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面连接,并围绕所述第三通孔设置;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基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基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面的部分与所述冷冻治疗头的基座连接。

可选的,所述轮廓适配件为柔性件。

可选的,所述轮廓适配件与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注塑或者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冻治疗头装置,包括冷冻治疗头以及如上所述的隔离附件;所述冷冻治疗头包括治疗头腔体、基座、冷量提供组件以及负压孔;所述基座与所述治疗头腔体的边缘连接;所述冷量提供组件设置于所述治疗头腔体的背侧,用于给所述治疗头腔体提供冷量;所述负压孔设置于所述治疗头腔体上,所述负压孔的一端与所述治疗头腔体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负压提供组件连接;所述隔离附件的薄膜组件与所述治疗头腔体相适配;所述隔离附件的第一基板与所述基座相连接;所述隔离附件的第二通孔与所述负压孔对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冻治疗仪,包括如上所述的冷冻治疗头装置、负压提供组件以及冷量输出组件;所述负压提供组件与所述冷冻治疗头装置的负压孔连接;所述冷量输出组件与所述冷冻治疗头装置的冷量提供组件连接,用于向所述冷量提供组件提供制冷后的载冷剂。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离附件、冷冻治疗头装置以及冷冻治疗仪中,所述隔离附件设置于一冷冻治疗头及治疗对象之间,包括:薄膜组件;所述薄膜组件包括薄膜以及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通孔,所述薄膜的四周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面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薄膜与所述冷冻治疗头的治疗头腔体相适配;所述薄膜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与所述冷冻治疗头的负压孔对齐;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面用于与所述冷冻治疗头适配连接。如此设置,使得薄膜可以隔离防冻液以及防冻膜,使得治疗头不易被污染,进而使得治疗头方便清洗,提升治疗效率以及降低治疗成本。第一基板固定所述薄膜的四周,防止薄膜发生移位,进而避免产生褶皱;第二通孔可以与负压孔对齐,使得隔离附件与负压孔连通,进而能够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附在治疗头腔体内,避免薄膜产生褶皱;治疗对象在负压作用下与薄膜组件紧密贴合,薄膜不发生移位,不产生褶皱,进而使得防冻膜不易移位、不易形成褶皱、或者使得防冻液薄厚均匀的薄膜附件,进而使得防冻液或者防冻膜可以均匀的传输冷媒,提升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隔离附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隔离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薄膜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轮廓适配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冷冻治疗头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冷冻治疗头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冷冻治疗头的示意图。

附图中:

100-薄膜组件,110-薄膜,111-第二通孔,120-第一基板,121-第一通孔;

200-轮廓适配组件,210-轮廓适配件,211-基板连接端,212-治疗对象安装端,220-第二基板,221-第三通孔,230-安装孔;

10-冷冻治疗头,11-治疗头腔体,11a-治疗头边缘,12-基座,13-冷量提供组件,14-治疗头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附件、冷冻治疗头装置以及冷冻治疗仪,其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隔离附件,包括薄膜以及第一基板。通过薄膜隔离防冻液以及防冻膜,使得治疗头不易被污染,进而使得治疗头方便清洗,提升治疗效率以及降低治疗成本。通过第一基板固定所述薄膜的四周,防止薄膜发生移位,进而避免产生褶皱;薄膜能够紧密贴合于一治疗头腔体中,进而使得防冻膜不易移位、不易形成褶皱、或者使得防冻液薄厚均匀的薄膜附件,进而使得防冻液或者防冻膜可以均匀的传输冷媒,提升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离附件、冷冻治疗头装置以及冷冻治疗仪,所述隔离附件设置于一冷冻治疗头及治疗对象之间,包括:薄膜组件;所述薄膜组件包括薄膜以及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通孔,所述薄膜的四周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面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薄膜用于与所述冷冻治疗头的治疗头腔体相适配;所述薄膜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与所述冷冻治疗头的负压孔对齐;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面用于与所述冷冻治疗头适配连接。如此设置,使得薄膜可以隔离防冻液以及防冻膜,使得治疗头不易被污染,进而使得治疗头方便清洗,提升治疗效率以及降低治疗成本,并且,使得冷量传递不发生损失。第一基板固定所述薄膜的四周,防止薄膜发生移位,进而避免产生褶皱;第二通孔可以与负压孔对齐,使得隔离附件与负压孔连通,进而能够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附在治疗头腔体内,避免薄膜产生褶皱;治疗对象在负压作用下与薄膜组件紧密贴合,薄膜不发生移位,不产生褶皱,进而使得防冻膜不易移位、不易形成褶皱、或者使得防冻液薄厚均匀的薄膜附件,进而使得防冻液或者防冻膜可以均匀的传输冷媒,提升治疗效果。

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图7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隔离附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隔离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薄膜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轮廓适配组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冷冻治疗头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冷冻治疗头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冷冻治疗头的示意图。

请参考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冻治疗仪,包括冷冻治疗头装置、负压提供组件以及冷量输出组件。

所述冷冻治疗头装置包括冷冻治疗头10以及一种隔离附件。

如图7所示,所述冷冻治疗头10包括治疗头腔体11、基座12、冷量提供组件13以及负压孔(未示出)。

所述治疗头腔体11例如朝向第一方向开放,例如,治疗头腔体11的结构类似半个椭球体,所述椭球体的短轴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椭球体的长轴方向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或者,所述治疗头腔体11的横截面优选为弧形的设置,以及所述治疗头腔体11的纵截面优选为弧形的设置,进而可以使治疗头腔体11可以与人体腰腹部组织等需要减脂的治疗对象(以下称治疗对象)接触。为便于叙述,以下将位于所述治疗头腔体11的内部结构定义为内侧,位于所述治疗头腔体11的外部的结构定义为背侧。所述治疗头腔体11开口的方向为所述治疗头腔体11的边缘(即治疗头腔体边缘11a)。所述基座12与治疗头腔体11的边缘(即治疗头腔体边缘11a)连接。所述基座12具体为一板状件,所述基座12上设置有治疗头安装孔14,治疗头安装孔14用于与一隔离附件的安装孔230连接。所述冷量提供组件13设置于所述治疗头腔体11的背侧,用于给所述治疗头腔体11提供冷量。所述冷量提供组件13例如包括冷量交换流道以及冷量循环口单元,所述冷量循环口单元与所述冷量交换流道的两端连通,所述冷量交换流道用于供载冷剂通过所述冷量循环口单元流入与流出。载冷剂例如是液体状,例如低温(如-20℃)液体(如乙二醇),载冷剂流通于所述冷量交换流道中,将冷量交换流道降温至目标温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不同的载冷剂。冷量交换流道例如是一蜿蜒曲折型的流道,用于供载冷剂流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流道的横截面类似凹槽形式,载冷剂在凹槽的槽内流动。所述负压孔设置于所述治疗头腔体上,所述负压孔的一端与所述治疗头腔体11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负压提供组件连接;负压提供组件用于向负压孔提供负压,进而使得治疗头腔体11与治疗对象之间形成负压,使得治疗对象被吸附至治疗头腔体11中。

在实际的治疗时,在治疗对象放置入治疗头腔体11之前,需要在治疗对象上放置防冻膜、或者均匀的涂抹防冻液,进而对治疗对象进行保护,防止冻伤,提升治疗者的治疗感受。但是,防冻膜或者防冻液会污染治疗头腔体11,导致治疗头清洗困难的情况发生。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离附件,隔离附件设置于所述治疗头腔体11与治疗对象之间。

请参考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隔离附件设置于一冷冻治疗头10及治疗对象之间,所述隔离附件包括:薄膜组件100。所述薄膜组件100包括薄膜110以及第一基板120。所述薄膜110具有一定厚度,所述厚度足够薄,使得所述薄膜110可以安置于一冷冻治疗头10与治疗对象之间,当冷冻治疗头10的治疗头腔体11将冷量传递至治疗对象时,所述薄膜110对其冷量传递影响不大。例如,所述薄膜110厚度优选不大于1mm,更佳的薄膜110的厚度优选0.5mm,冷量传递时,由于负压作用将薄膜110紧贴于冷冻治疗头10的治疗头腔体11中,不会影响冷量传递,进而使得所述冷量可以高效的传递,减少冷量的损失。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将所述薄膜110设置为大于1mm。所述薄膜110例如是一种塑料材质薄膜,也可以是橡胶材质的薄膜。在一些实施例中,薄膜110还可以是纤维、纸或者布料等材质制成。进一步的,所述薄膜110优选为密实膜,所述密实膜为不透气的材质,可以有效隔绝空气、防冻膜以及防冻液,进而防止了防冻液以及防冻膜污染治疗头腔体11,使得治疗头不易被污染,进而使得治疗头方便清洗,提升治疗效率以及降低治疗成本。在治疗头腔体11受负压时,所述薄膜110亦可以被负压吸附,使得薄膜110贴合治疗头腔体11,防止褶皱发生,提升治疗效果。

所述薄膜110用于与所述冷冻治疗头10的治疗头腔体11相适配,使得薄膜220不易变形、移位以及不易发生褶皱。例如,所述薄膜110优选具有一定的柔性,薄膜110可以随着治疗头腔体11的形状而形成适应这个形状的结构,从而使得薄膜110不易受到拉扯,进而使得薄膜110不易变形、不易移位。具体的,所述薄膜110展开时的形状能够与冷冻治疗头10的治疗头腔体11的结构一致且匹配配置,例如,薄膜110展开时的形状类似半个椭球体。作为优选,薄膜110的展开的面积不大于所述冷冻治疗头10的治疗头腔体11的内表面的面积,进而使得薄膜110与治疗头腔体11贴合时不会形成褶皱。例如,所述薄膜110的展开形状优选小于治疗头腔体11的内表面形状,展开后的薄膜110与治疗头腔体11之间具有很小的缝隙,当负压提供组件施加负压时,缝隙中的空气被抽走,使得薄膜110与治疗头腔体11之间能够贴合。在其他实施例中,负压下,展开后的薄膜110与治疗头腔体11之间还可以不贴合。更佳的,当所述薄膜110被一负压提供组件吸附时,所述薄膜110与治疗头腔体11之前的空气被抽取,所述薄膜110的形状贴合于所述冷冻治疗头10的治疗头腔体11,进而使得薄膜110无褶皱、无移位,进而使得防冻液薄厚均匀、防冻膜不会发生移位,使得冷媒传输均匀,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治疗者的治疗感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薄膜110不限定为柔软的,还可以是具有一定固定形状的结构,比如,所述薄膜110的形状在生产时,按照治疗头腔体110的形状定型生产。在治疗中,负压提供组件向治疗头腔体11提供负压,人体腰腹部组织在负压状态下,起初被负压吸附并且与薄膜110接触,然后随着负压压强的增大,人体腰腹部组织根据治疗头腔体11的形状发生变形,在此过程中,薄膜110可能会根据人体腰腹部组织的变化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拉伸或者挤压,因此需要薄膜110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例如抗拉强度或者抗压强度等,用以抵抗拉伸或者挤压力,进而使得薄膜110可以不发生破裂。

如图3所示,所述薄膜110具有第二通孔111,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通孔111用于与所述冷冻治疗头10的负压孔对齐。实际上,在图6中,所述负压孔被所述第二通孔111所覆盖,二者对齐设置,使得薄膜110与治疗对象之间的空间与负压孔连通,进而使得冷冻治疗仪的负压提供组件(负压提供组件与负压孔连接)提供负压时,所述负压可以对薄膜110与治疗对象之间的空间进行负压吸附。所述第二通孔111优选与负压孔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尺寸完全一致,进而提高负压吸附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111的尺寸可以小于或者大于负压孔,所述第二通孔111的结构可以不与负压孔相同,例如是正方形,椭圆形或者长方形等。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基板120具有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一通孔121。第一面与第二面分别为第一基板120的两侧板面。所述薄膜110的四周与所述第一基板120的第一面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通孔121,即第一通孔121与薄膜110的四周连接,进而对薄膜110进行固定,使得薄膜110的变形可控,防止薄膜110发生位移,防止产生褶皱,使得防冻膜不易移位、不易形成褶皱,或者使得防冻液薄厚均匀的薄膜附件,进而使得防冻液或者防冻膜可以均匀的传输冷媒,提升治疗效果。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通孔121用于与治疗头腔体11的治疗头边缘11a相匹配,进而使得隔离附件能够适配性的安装于治疗头腔体11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治疗头腔体11的开口形状为椭圆形,所述第一通孔121的结构适配性的亦为椭圆形,且第一通孔121的与外尺寸小于治疗头边缘11a的尺寸。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21的结构适配治疗头边缘11a的尺寸,能够使得隔离附件安置于所述治疗头腔体11中即可。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基板120的第一面用于与所述冷冻治疗头10相连接(所述连接可以表示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比如第一基板120直接与基座12连接,或者第一基板120与第二基板220连接,第二基板220与基座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20的第一面通过第二基板220与基座12间接连接,具体的安装方式请参考下文中的描述。在安装隔离附件时,将所述第一基板120的第一面沿第一方向朝向并抵靠于所述基座12上,可完成隔离附件的安装,所述第一基板120的设置,防止薄膜发生褶皱以及移位。所述第一基板120的第二面用于与轮廓适配组件200连接。所述第一基板120可以是刚性材料,比如是塑料或者金属材质,或者是其他的常用常用的刚性板材。

较佳的,所述薄膜110与所述第一基板120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薄膜110与第一基板120的第一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薄膜110与第一基板120还可以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进而使得薄膜110可以与第一基板120之间能够稳固连接。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隔离附件还包括轮廓适配组件200,所述轮廓适配组件200包括轮廓适配件210以及第二基板220。

结合图6所示,所述轮廓适配件210具有基板连接端211以及治疗对象安装端212。轮廓适配件210例如为环形的结构,环形的一端面为基板连接端211,基板连接端211与第二基板220连接。所述基板连接端211优选为椭圆形,进而使得轮廓适配件210通过第二基板200与薄膜组件100连接,形成椭圆形的连通孔。环形的另一端面为治疗对象安装端212,治疗对象(人体腰腹部组织)通过治疗对象安装端212进入到治疗头腔体11中,所述治疗对象安装端的轮廓形状可以根据人体腰腹部轮廓的曲线、曲率进行适应性的设计,进而提高治疗者的舒适感。比如,人体腰腹部位弧形轮廓,治疗对象安装端212沿人体腰腹部曲率轮廓方向的设计也为弧形(第二方向),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治疗对象安装端212顶点位置的结构朝向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用于贴合人体腰腹部轮廓。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轮廓适配件21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配性的设计结构。优选的,所述轮廓适配件210为柔性件,轮廓适配件210可以是通过柔性材料制成,具体的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优选的,可以是硅橡胶,所述硅橡胶直接与人体接触,进一步增加了治疗者的舒适度。当然,轮廓适配件210还可以是刚性材料制成,比例塑料等。

所述第二基板220具有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通孔221。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分别为第二基板220的两侧板面,所述轮廓适配件210的基板连接端211与所述第二基板220的第一面连接,并围绕所述第三通孔221设置。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通孔221用于与第一通孔121连通,所述第三通孔221优选不小于所述第一通孔121的尺寸,进而便于安置治疗对象。第一通孔121与第三通孔221的轮廓能够匹配治疗头边缘11a的轮廓。例如,第一通孔121与第三通孔221匹配连接,并且大小尺寸一致;第一通孔121与第三通孔221轮廓的形状与治疗头边缘11a的轮廓形状一致,且轮廓尺寸小于治疗头边缘11a的轮廓,以使得第一通孔121与第三通孔221能够容置于所述开口处,进而使隔离附件能够安装于治疗头腔体11中。所述第二基板220优选为刚性材料,例如,优选为塑料。所述第二基板220能够与冷冻治疗头10的基座12通过螺钉或者其他锁紧机构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基板220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基板120的第二面连接,进而使得薄膜组件100与轮廓适配组件200形成一个整体。例如,所述第一基板120与所述第二基板220优选通过粘接、焊接或者紧固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20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基板220的第二面是固定连接的,薄膜组件100与轮廓适配组件200不可拆分,使得隔离附件的整体性良好。隔离附件优选为一次性使用,治疗前更换隔离附件,可以每次治疗时进行更换,无需对冷冻治疗头10进行清洗次数,减少冷冻治疗头10损坏的概率,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治疗效率,进一步降低了治疗成本。隔离附件以及冷冻治疗头10处于无菌或者清洁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20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基板220的第二面可以通过卡扣或者粘扣连接,使得薄膜组件100与轮廓适配组件200可拆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轮廓适配件210与所述第二基板220通过注塑或者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薄膜110与第一基板120的第一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并且,轮廓适配件210与所述第二基板220的第一面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进而使得薄膜110与第一基板120、轮廓适配件210与第二基板220可以密实的连接,进而可以进行负压吸附。在其他实施例中,薄膜110与第一基板120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或者,所述轮廓适配件210与所述第二基板220通过注塑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附件与所述冷冻治疗头10连接时,所述隔离附件的第一基板120与所述基座12相连接。具体的,所述隔离附件的第一基板120通过第二基板220与所述基座12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基板220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基板120的面积,第一基板120与第二基板220相互贴合设置之后,第二基板220大于第一基板120的尺寸的部分被外漏,外漏出来的这部分第二基板220的第二面与所述基座12连接,此时,第一基板120的第一面朝向基座12设置,大于所述第一基板120的所述第二基板220的第二面的部分与所述冷冻治疗头的基座12连接。需理解,所述第二基板220与第一基板120的形状一致,比如,所述第二基板220为长方形时,所述第一基板120的形状亦为长方形,且呈比例变化。则,第二基板220的第二面的长、宽大于第一基板120的第二面的长、宽。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220的面积大于第一基板120的面积,且第二基板220与第一基板120重合之后,第二基板220具有未重合的部分,未重合的部分与基座12连接。具体的,第二基板220包括安装孔230,基座12包括治疗头安装孔14,具体的,安装孔230与治疗头安装孔14通过螺钉、螺栓或者其他锁紧机构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一基板120的第一面与所述基座12连接,第一基板120设置基板安装孔,基板安装孔与基座通过螺钉或者螺栓连接。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附件中,隔离组件100可以将防冻膜以及防冻液进行有效的隔离,防止冷冻治疗头10被污染,使得冷冻治疗头10易清洗。

所述负压提供组件与所述冷冻治疗头装置的负压孔连接,所述负压提供组件用于向所述冷冻治疗装置的负压孔提供负压。所述负压提供组件比如是负压抽气机器,负压抽气机器的抽气管道与负压孔连接,用于负压抽气。负压提供组件还可以是大型的负压系统,比如所述负压系统可以并联多组负压抽气管道,工作人员在使用时,使用负压系统中的一组负压抽气管道即可。

所述冷量输出组件与所述冷冻治疗头装置的冷量提供组件连接,所述冷量输出组件用于为冷量提供组件提供制冷后的载冷剂。冷量输出组件用于对载冷剂进行制冷,冷量输出组件例如包括载冷剂输出口、载冷剂输入口以及泵体,载冷剂输出口与冷量交换组件的进液口连接,载冷剂输入口与冷量交换组件的入液口连接,载冷剂在泵体的作用下,在冷量提供组件与冷量输出组件之间进行循环。当然,所述冷量输出组件还可以是供电型式驱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传递冷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冻治疗仪,包括冷冻治疗头装置、负压提供组件以及冷量输出组件;冷冻治疗头装置包括冷冻治疗头以及一种隔离附件,所述隔离附件的薄膜组件与所述治疗头腔体11相适配;所述隔离附件的第一基板120或者第二基板220与所述基座12相连接;所述隔离附件的第二通孔111与所述冷冻治疗头的负压孔对齐。通过设置隔离附件,并将隔离附件设置于所述治疗头腔体11与治疗对象之间,避免防冻液或者防冻膜污染治疗头腔体11;隔离附件的第二通孔111与负压孔对齐设置,使得负压提供组件能够与负压孔连接的同时,也可以与第二通孔111对齐排列,在负压提供组件抽取所述隔离附件与治疗对象之间形成的空腔中的空气的同时,所述负压提供组件也可以抽取所述隔离附件与治疗头腔体11之间形成的空腔中的空气,进而使得涂有防冻液或者贴有防冻膜的治疗对象与隔离附件紧密贴合、隔离附件与治疗头腔体11紧密贴合;所述隔离附件的薄膜组件的结构与所述治疗头腔体11的结构相适配,进而使得防冻液、防冻膜在冷冻治疗过程中膜厚始终保持均匀、不发生移位和褶皱,使得冷媒可以均匀的传输,提高冷冻治疗的效率。

需理解,冷冻治疗仪的其它部件的结构和原理,比如通讯装置,所述治疗头装置通过线缆与通讯装置通讯连接,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展开说明。

下面结合图1至图7详细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冻治疗仪的使用方法。

首先,将隔离附件的第二基板220的第二面朝向冷冻治疗头10的基座12抵靠,并将第二基板220的安装孔230与治疗头安装孔14通过螺钉连接,在人体腰腹部组织涂抹防冻液或者贴置防冻膜。

其次,将安装好隔离附件的冷冻治疗头10安装于人体腰腹部组织的位置,使得隔离附件与人体腰腹部组织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再次,负压提供组件向所述负压孔提供负压。比如打开负压抽气机器,负压抽气机器向治疗头腔体11、隔离附件、人体腰腹部组织之间的密闭空间抽气,进而使得隔离附件的薄膜110紧贴于治疗头腔体11中,人体腰腹部组织紧贴于隔离附件中。所述薄膜110将防冻液、防冻膜进行隔离,防止防冻治疗头10被污染,所述薄膜110无褶皱且不发生移位,薄膜110与人体腰腹部组织之间的防冻液薄厚均匀、防冻膜不发生位移。冷量输出组件向冷量提供组件提供制冷后的载冷剂,开始冷却治疗并保持一段时间。

最后,到达冷却预定时间后,冷量输出组件停止提供冷量,负压提供组件停止提供负压,卸下冷冻治疗头10,拆下隔离附件或者更换新的隔离附件,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当然,上述冷冻治疗仪的使用方法中各个部件的操作顺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定。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离附件、冷冻治疗头装置以及冷冻治疗仪中,所述隔离附件设置于一冷冻治疗头及治疗对象之间,包括:薄膜组件;所述薄膜组件包括薄膜以及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通孔,所述薄膜的四周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面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薄膜用于与所述冷冻治疗头的治疗头腔体相适配;所述薄膜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与所述冷冻治疗头的负压孔对齐;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面用于与所述冷冻治疗头适配连接。如此设置,使得薄膜可以隔离防冻液以及防冻膜,使得治疗头不易被污染,进而使得治疗头方便清洗,提升治疗效率以及降低治疗成本,并且,使得冷量传递不发生损失。第一基板固定所述薄膜的四周,防止薄膜发生移位,进而避免产生褶皱;第二通孔可以与负压孔对齐,使得隔离附件与负压孔连通,进而能够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附在治疗头腔体内,避免薄膜产生褶皱;治疗对象在负压作用下与薄膜组件紧密贴合,薄膜不发生移位,不产生褶皱,进而使得防冻膜不易移位、不易形成褶皱、或者使得防冻液薄厚均匀的薄膜附件,进而使得防冻液或者防冻膜可以均匀的传输冷媒,提升治疗效果。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面用于与所述冷冻治疗头适配连接,进而可以使得隔离组件能够快速安装于冷冻治疗头上。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