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科诊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9971发布日期:2021-05-07 19:4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科诊疗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声科诊疗床。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学治疗领域,超声科的运用已经十分的广泛,在病人需要进行医疗检查时,为了能够方便医生进行超声科检测,更好的了解病人的病情,通常都需要用到超声科诊疗床来辅助检测,现行的超声科诊疗床种类虽然很多,但是大多数的超声科诊疗床考虑的都只是能够活动方便的病人诊疗,对于活动不便和年迈体弱的老人来说,都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科诊疗床,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声科诊疗床,包括:床体、支撑柱、静音气泵、底座、万向轮和限制板;

所述床体包括折叠靠背、床面板和折叠尾板,所述床面板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扶手,所述床面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转轴连接折叠靠背和折叠尾板,所述折叠靠背远离床面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枕头,所述折叠靠背在枕头与床面板之间前后对称安装有气囊,所述折叠靠背前后侧壁分别通过转轴连接一个l形杆的一端,两个l形杆的另一端分别转轴连接折叠尾板侧壁;

所述床面板的正下方焊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靠近折叠尾板的一侧侧壁上通过转轴前后对称连接一个液压伸缩杆,两个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折叠尾板的前后侧壁转轴连接;

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与底座焊接,所述支撑柱靠近底座的侧壁上安装有静音气泵,所述底座的底面四角分别焊接有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床体的顶端设有开关,所述液压伸缩杆和静音气泵与开关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折叠靠背的底面中部安装有握把。

优选地,所述l形杆的材质为精钢。

优选地,所述气囊与静音气泵通过气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折叠靠背与床面板的转轴连接处的下方设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的一端与床面板底面焊接,所述限制板的另一端悬空放置在折叠靠背底面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l形杆,使床体能够折叠成椅子,方便身体不便的病人使用,可以将病人直接从病房运往检查房,减去了轮椅的运送过程,同时也防止了在运输过程中的移动对病人造成的伤害。

2、本实用新型的床面上设置有两个气囊,帮助病人进行翻身,有效的为身体不便的病人检查带来了便利,同时能够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检查工作。

3、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伸缩杆来对整体进行调节折叠靠背的坡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液压伸缩杆的伸缩长度进行调整,极大的帮助医生对病情进行检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科诊疗床平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科诊疗床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科诊疗床的床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科诊疗床的限制板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科诊疗床的折叠靠背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床体,11-折叠靠背,12-床面板,13-折叠尾板,14-l形杆,15-扶手,16-枕头,17-握把,18-气囊,2-支撑柱,21-液压伸缩杆,3-静音气泵,4-底座,5-万向轮,6-限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科诊疗床,包括:床体1、支撑柱2、静音气泵3、底座4、万向轮5和限制板6;

所述床体1包括折叠靠背11、床面板12和折叠尾板13,所述床面板12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扶手15,所述床面板1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转轴连接折叠靠背11和折叠尾板13,所述折叠靠背11远离床面板1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枕头16,所述折叠靠背11在枕头16与床面板12之间前后对称安装有气囊18,通过气囊18充气和放气,可以帮助病人翻身,所述折叠靠背11前后侧壁分别通过转轴连接一个l形杆14的一端,两个l形杆14的另一端分别转轴连接折叠尾板13侧壁,l形杆14可以带动折叠靠背11和折叠尾板13联动;

所述床面板12的正下方焊接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靠近折叠尾板13的一侧侧壁上通过转轴前后对称连接一个液压伸缩杆21,两个液压伸缩杆21的另一端分别与折叠尾板13的前后侧壁转轴连接,控制折叠尾板13向下弯曲角度,同时通过l形杆14联动调节折叠靠背11的坡度;

所述支撑柱2的下端与底座4焊接,所述支撑柱2靠近底座4的侧壁上安装有静音气泵3,所述底座4的底面四角分别焊接有万向轮5,床可以任意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床体1的顶端设有开关19,所述液压伸缩杆21和静音气泵3与开关19电性连接,方便于对诊疗床的整体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靠背11的底面中部安装有握把17,便于在椅子形态下当做轮椅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l形杆14的材质为精钢,促使结构坚固。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18与静音气泵3通过气管(图中未画出)连接,方便于气泵3对气囊18的充气和放气。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靠背11与床面板12的转轴连接处的下方设有限制板6,所述限制板6的一端与床面板12底面焊接,所述限制板6的另一端悬空放置在折叠靠背11底面下方,固定折叠靠背位置,保证诊疗床在为床形态的时候,床面为一个平面。

工作原理:接通电源,先操作开关19,收缩液压伸缩杆21,将其调整为椅子形状,扶需要检查的患者坐上去,然后操作开关19,伸长液压伸缩杆21,带动折叠尾板13运动,同时通过l形杆14使床面板联动,将诊疗床恢复成床形态,可以根据需要对液压伸缩杆21的伸缩长度进行控制,从而调节折叠靠背11的坡度,在患者需要翻身时,开关19开动静音气泵3,根据翻身的需要选择气囊18进行充气,由于气囊18鼓起从而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在检查结束的时候,释放气囊气体,患者便可以自然平躺,恢复成椅子形态,可搀扶患者下床。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