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管镜检查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2.气管镜检查是将细长的支气管镜经口或鼻置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并根据病变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气管镜检查效率高,但是由于需要从口鼻进行插入,因此对于人们来说,是极为不舒服的,所以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患者躯干和四肢扭动,头部剧烈晃动等情况,导致出现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增加,同时导致人力的浪费,现有的固定装置无法对患者的头部以及四肢进行完全的固定,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剧烈晃动会影响检查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镜检查用固定装置,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气管镜检查用固定装置无法对患者的头部以及四肢进行完全的固定,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剧烈晃动会影响检查的效果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床体,床体的前部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上端啮合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滑动连接于床体的下端,第二齿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前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滑动连接于床体前部,移动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弧形板,两个第二弧形板左右对称排布,两个第二弧形板贯穿床体的前部,第二齿轮转动形成第一弧形板向后移动的同时两个第二弧形板向内侧移动的结构。
5.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中部上端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上端和床体的下端铰接,第一连杆的下端左侧同轴固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下端啮合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滑动连接于底座的上端,第一齿条的后端左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端面。
6.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右侧同轴固接有蜗轮,蜗轮的后端啮合有蜗杆,蜗杆转动连接于床体的底面,蜗杆的上端同轴固接有转盘。
7.优选的,所述床体的中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床体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绑带,床体的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固定带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和床体的左侧壁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床体和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伸缩杆。
9.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气管镜检查用固定装置无法对患者的头部以及四肢进行完全的固定,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剧烈晃动会影响检查的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1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纹杆和第二连杆配合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蜗杆和移动块配合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块和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床体和卡块配合示意图。
16.图中标号:1
‑
第一弧形板、2
‑
第二弧形板、3
‑
床体、4
‑
转盘、5
‑
第一绑带、6
‑
第二绑带、7
‑
固定带、8
‑
伸缩杆、9
‑
底座、10
‑
螺纹杆、11
‑
电机、12
‑
第一齿条、13
‑
第一齿轮、14
‑
第一连杆、15
‑
第二连杆、16
‑
移动块、17
‑
第二齿条、18
‑
第二齿轮、19
‑
蜗轮、20
‑
蜗杆、21
‑
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1
‑
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8.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9,所述底座9的上端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床体3,床体3的前部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8,第二齿轮18的上端啮合有第二齿条17,第二齿条17滑动连接于床体3的下端,第二齿条1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6,移动块16的前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1、第一弧形板1滑动连接于床体3前部,移动块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弧形板2,两个第二弧形板2左右对称排布,两个第二弧形板2贯穿床体3的前部,第二齿轮18转动形成第一弧形板1向后移动的同时两个第二弧形板2向内侧移动的结构。
19.当需要为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此时只需要让患者躺在床体3上,然后调节床体3的高度,之后使第二齿轮18开始转动,当第二齿轮18转动后带动啮合的第二齿条17向后移动,进而带动移动块16向后移动,移动块16的两侧设有斜滑槽,两个第二弧形板2的下端都贯穿滑动连接斜滑槽,并且床体3的前部上端设有矩形滑槽,当移动块16向后移动的时候,此时会带动第一弧形板1向后移动,同时在斜滑槽和矩形滑槽的约束挤压下,此时两个第二弧形板2会同时向内侧移动,进而可以实现第一弧形板1和两个第二弧形板2同时向内侧聚拢进而可以将患者的头部固定住,防止在检查的过程中患者的头部发生晃动,保证检查的效果并且还可以防止出现危险。
20.所述底座9的中部上端铰接有第一连杆14,第一连杆14的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5,第二连杆15的上端和床体3的下端铰接,第一连杆14的下端左侧同轴固接有第一齿轮13,第一齿轮13的下端啮合有第一齿条12,第一齿条12滑动连接于底座9的上端,第一齿条12的后端左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底座9的上端面。
21.当电机11转动的时候此时会带动螺纹杆10进行转动,螺纹杆10会带动螺纹连接的第一齿条12进行前后移动,当第一齿条12向后移动的时候此时会带动啮合的第一齿轮13向前侧转动,进而带动同轴固结的第一连杆14向前侧翻转,当第一连杆14向前侧翻转的时候就会带动第二连杆15的下端向前侧移动,就会带动第二连杆15上端铰接点向下移动,反之就可以带动第二连杆15上端的铰接点向上移动,进而实现床体3的升降,并且螺纹杆10具有自锁的特性,当电机11不再转动后,床体3的高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22.所述第二齿轮18的右侧同轴固接有蜗轮19,蜗轮19的后端啮合有蜗杆20,蜗杆20转动连接于床体3的底面,蜗杆20的上端同轴固接有转盘4。
23.转动转盘4带动下端同轴固结的蜗杆20进行转动,蜗杆20就会带动啮合的蜗轮19进行转动,蜗轮19就会带动同轴固结的第二齿轮18进行转动,并且蜗轮19蜗杆20具有自锁的特性,保证第二齿轮18不会自行转动。
24.所述床体3的中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绑带5,床体3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绑带6,床体3的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7,固定带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块21,卡块21和床体3的左侧壁滑动连接。
25.通过将第一绑带5和第二绑带6互相缠绕而后将病人的腰部捆绑在床体3的上端,并且可以将固定带7覆盖在患者的下肢上,然后通过卡块21将固定带7的左侧下端固定在床体3上,床体3的左侧壁上设有凹槽,卡块21可以和凹槽相配合,并且卡块21和凹槽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卡块21不会从床体3内滑出。
26.所述床体3和底座9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伸缩杆8。
27.四个伸缩杆8可以一直约束住床体3只能在底座9的上端进行竖直上下移动。
2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需要为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此时只需要让患者躺在床体3上,电机11转动的时候此时会带动螺纹杆10进行转动,螺纹杆10会带动螺纹连接的第一齿条12进行前后移动,当第一齿条12向后移动的时候此时会带动啮合的第一齿轮13向前侧转动,进而带动同轴固结的第一连杆14向前侧翻转,当第一连杆14向前侧翻转的时候就会带动第二连杆15的下端向前侧移动,就会带动第二连杆15上端铰接点向下移动,反之就可以带动第二连杆15上端的铰接点向上移动,进而实现床体3的升降,四个伸缩杆8可以一直约束住床体3只能在底座9的上端进行竖直上下移动,然后转动转盘4带动下端同轴固结的蜗杆20进行转动,蜗杆20就会带动啮合的蜗轮19进行转动,蜗轮19就会带动同轴固结的第二齿轮18进行转动,第二齿轮18转动后带动啮合的第二齿条17向后移动,进而带动移动块16向后移动,移动块16的两侧设有斜滑槽,两个第二弧形板2的下端都贯穿滑动连接斜滑槽,并且床体3的前部上端设有矩形滑槽,当移动块16向后移动的时候,此时会带动第一弧形板1向后移动,同时在斜滑槽和矩形滑槽的约束挤压下,此时两个第二弧形板2会同时向内侧移动,进而可以实现第一弧形板1和两个第二弧形板2同时向内侧聚拢进而可以将患者的头部固定住,防止在检查的过程中患者的头部发生晃动,保证检查的效果并且还可以防止出现危险,通过将第一绑带5和第二绑带6互相缠绕而后将病人的腰部捆绑在床体3的上端,并且可以将固定带7覆盖在患者的下肢上,然后通过卡块21将固定带7的左侧下端固定在床体3上,床体3的左侧壁上设有凹槽,卡块21可以和凹槽相配合,并且卡块21和凹槽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卡块21不会从床体3内滑出,进而就可以对患者的全身进行固定,方便医生进行检查。
29.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一种气管镜检查用固定装置无法对患者的头部以及四肢进行完全的固定,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剧烈晃动会影响检查的效果的问题。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