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手术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09576发布日期:2021-07-02 19:2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器械手术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手术盘。



背景技术:

手术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来维持患者的健康,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俗称“开刀”。目的是医治或诊断疾病,如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器官、改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等。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故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切开),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缝合)的操作。随着外科学的发展,手术领域不断扩大,已能在人体任何部位进行。应用的器械也不断更新,如手术刀即有电刀、微波刀、超声波刀及激光刀等多种。因之手术也有更广泛的含义。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存在的问题: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手术盘对手术器械进行放置,以供医生使用,现有的手术盘,其中放置的手术器械与手术盘的盘体之间贴合放置,容易出现由于手术器械与手术盘盘底贴合一时难以拿起的情况,影响医生的工作,危及病人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手术盘,本装置通过旋转固定钮和撑梁的设置,方便了手术器械的取用,防止出现由于手术器械与手术盘盘底贴合一时难以拿起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器械手术盘,包括手术盘推车,所述手术盘推车包括顶部承托板,所述顶部承托板的底部螺接有四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螺接有万向轮,所述顶部承托板的顶部螺接有两个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与第一插条插入连接,所述第一插条螺接于第一手术盘的底部,所述第一手术盘的顶部盖有第一手术盘盖,所述顶部承托板的底部螺接有存放抽屉柜,所述存放抽屉柜的内部设有四个抽屉容纳腔,所述抽屉容纳腔的内部通过滑轨安装有存放抽屉,四根支撑柱之间固定设有第一承托盘、第二承托盘和第三承托盘,所述第一承托盘、所述第二承托盘和所述第三承托盘上分别螺接有第二插槽、第三插槽和第四插槽,所述第二插槽、所述第三插槽和所述第四插槽分别与第二插条、第三插条和第四插条插入连接,所述第二插条、所述第三插条和所述第四插条分别螺接于第二手术盘、第三手术盘和第四手术盘的底部,所述第二手术盘、所述第三手术盘和所述第四手术盘的顶部分别盖有第二手术盘盖、第三手术盘盖和第四手术盘盖。

优选的,所述顶部承托板的顶部螺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左侧壁螺接有推车杆,通过推车杆推动本装置。

优选的,所述推车杆上套接有橡胶套,橡胶套增强了推车杆握持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术盘、所述第二手术盘、所述第三手术盘和所述第四手术盘均包括盘体,所述盘体的内底壁均粘接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的顶面设有防滑凸起,防滑板和防滑凸起用于防止手术器械在本装置移动过程中在盘体中发生位移,所述盘体的顶部螺接有提把,提把用于提动本装置,所述盘体的前后侧壁均贯通有通过孔并插入连接有撑梁,所述撑梁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旋转固定钮,撑梁共设置有两条,分别对应两排手术器械的手持部分,通过旋松旋转固定钮解除撑梁与盘体之间的固定,将撑梁向上提,即可使盘体中的手术器械需手持的部分悬空,重新拧紧旋转固定钮后可将撑梁重新与盘体进行固定,由于手术器械的手持部分此时被撑起悬空,方便了手术器械的取用,防止出现由于手术器械与手术盘盘底贴合一时难以拿起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旋转固定钮靠近盘体的一侧刻有防滑纹,增强旋转固定钮与盘体之间的紧固强度。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上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用于万向轮的刹车,防止本装置在手术中发生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插槽、所述第三插槽和所述第四插槽的两端均设有堵头,堵头用于防止第一手术盘、第二手术盘、第三手术盘和第四手术盘因惯性从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和第四插槽中脱出,所述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插槽、所述第三插槽和所述第四插槽的内底壁和所述第一插条、所述第二插条、所述第三插条和所述第四插条的底部均设有磁铁条,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插槽、所述第三插槽和所述第四插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条、所述第二插条、所述第三插条和所述第四插条之间通过磁铁条进行吸附。

优选的,所述顶部承托板的前壁螺接有板夹放置槽,板夹放置槽用于防止手术记录用板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的第一手术盘、第二手术盘、第三手术盘和第四手术盘均可通过旋松旋转固定钮解除撑梁与盘体之间的固定,将撑梁向上提,即可使盘体中的手术器械需手持的部分悬空,重新拧紧旋转固定钮后可将撑梁重新与盘体进行固定,由于手术器械的手持部分此时被撑起悬空,方便了手术器械的取用,防止出现由于手术器械与手术盘盘底贴合一时难以拿起的情况;

在第一手术盘使用的同时,应打开最上层的存放抽屉,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应放在存放抽屉内,当第一手术盘使用完毕后,将第二手术盘从第二插槽中取出,与第一手术盘调换位置,并打开第二层的存放抽屉进行使用后的手术器械的存放,依次类推,直至四个手术盘和四个存放抽屉均使用完毕后,可将本装置推到消毒部门进行集中的消毒,使本装置可应对多台手术的持续使用,减少中间更换和准备手术器械浪费的时间,且在使用后可将使用后的多台手术所用的手术器械和手术盘进行集中消毒,减少了前往消毒的次数,进一步避免了人力的浪费。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手术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手术盘俯视结构示意图(未安装第一手术盘盖);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手术盘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手术盘推车、110顶部承托板、111竖板、112推车杆、120支撑柱、130万向轮、131刹车装置、201堵头、210第一插槽、220第二插槽、230第三插槽、240第四插槽、310第一插条、320第二插条、330第三插条、340第四插条、401盘体、402防滑板、403防滑凸起、404提把、405撑梁、406旋转固定钮、410第一手术盘、420第二手术盘、430第三手术盘、440第四手术盘、510第一手术盘盖、520第二手术盘盖、530第三手术盘盖、540第四手术盘盖、600存放抽屉柜、610存放抽屉腔、620存放抽屉、710第一承托盘、720第二承托盘、730第三承托盘、800磁铁条、900板夹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器械手术盘,包括手术盘推车100,所述手术盘推车100包括顶部承托板110,所述顶部承托板110的底部螺接有四根支撑柱120,所述支撑柱120的底部螺接有万向轮130,所述顶部承托板110的顶部螺接有两个第一插槽210,所述第一插槽210与第一插条310插入连接,所述第一插条310螺接于第一手术盘410的底部,所述第一手术盘410的顶部盖有第一手术盘盖510,所述顶部承托板110的底部螺接有存放抽屉柜600,所述存放抽屉柜600的内部设有四个抽屉容纳腔610,所述抽屉容纳腔610的内部通过滑轨安装有存放抽屉620,四根支撑柱120之间固定设有第一承托盘710、第二承托盘720和第三承托盘730,所述第一承托盘710、所述第二承托盘720和所述第三承托盘730上分别螺接有第二插槽220、第三插槽230和第四插槽240,所述第二插槽220、所述第三插槽230和所述第四插槽240分别与第二插条320、第三插条330和第四插条340插入连接,所述第二插条320、所述第三插条330和所述第四插条340分别螺接于第二手术盘420、第三手术盘430和第四手术盘440的底部,所述第二手术盘420、所述第三手术盘430和所述第四手术盘440的顶部分别盖有第二手术盘盖520、第三手术盘盖530和第四手术盘盖540。

本实施方案中:包括手术盘推车100,手术盘推车100包括顶部承托板110,顶部承托板110的底部螺接有四根支撑柱120,支撑柱120的底部螺接有万向轮130,万向轮130用于本装置的移动,顶部承托板110的顶部螺接有两个第一插槽210,第一插槽210与第一插条310插入连接,第一插条310螺接于第一手术盘410的底部,第一手术盘410的顶部盖有第一手术盘盖510,顶部承托板110的底部螺接有存放抽屉柜600,存放抽屉柜600的内部设有四个抽屉容纳腔610,抽屉容纳腔610的内部通过滑轨安装有存放抽屉620,四根支撑柱120之间固定设有第一承托盘710、第二承托盘720和第三承托盘730,第一承托盘710、第二承托盘720和第三承托盘730上分别螺接有第二插槽220、第三插槽230和第四插槽240,第二插槽220、第三插槽230和第四插槽240分别与第二插条320、第三插条330和第四插条340插入连接,第二插条320、第三插条330和第四插条340分别螺接于第二手术盘420、第三手术盘430和第四手术盘440的底部,第二手术盘420、第三手术盘430和第四手术盘440的顶部分别盖有第二手术盘盖520、第三手术盘盖530和第四手术盘盖540。

具体的,顶部承托板110的顶部螺接有竖板111,竖板111的左侧壁螺接有推车杆112,通过推车杆112推动本装置。

具体的,推车杆112上套接有橡胶套,橡胶套增强了推车杆112握持的稳定性。

具体的,第一手术盘410、第二手术盘420、第三手术盘430和第四手术盘440均包括盘体401,盘体401的内底壁均粘接有防滑板402,防滑板402的顶面设有防滑凸起403,防滑板402和防滑凸起403用于防止手术器械在本装置移动过程中在盘体401中发生位移,盘体401的顶部螺接有提把404,提把404用于提动本装置,盘体401的前后侧壁均贯通有通过孔并插入连接有撑梁405,撑梁405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旋转固定钮406,撑梁405共设置有两条,分别对应两排手术器械的手持部分,通过旋松旋转固定钮406解除撑梁405与盘体401之间的固定,将撑梁405向上提,即可使盘体401中的手术器械需手持的部分悬空,重新拧紧旋转固定钮406后可将撑梁405重新与盘体401进行固定,由于手术器械的手持部分此时被撑起悬空,方便了手术器械的取用,防止出现由于手术器械与手术盘盘底贴合一时难以拿起的情况。

具体的,旋转固定钮406靠近盘体401的一侧刻有防滑纹,增强旋转固定钮406与盘体401之间的紧固强度。

具体的,万向轮130上设有刹车装置131,刹车装置131用于万向轮130的刹车,防止本装置在手术中发生移动。

具体的,第一插槽210、第二插槽220、第三插槽230和第四插槽240的两端均设有堵头201,堵头201用于防止第一手术盘410、第二手术盘420、第三手术盘430和第四手术盘440因惯性从第一插槽210、第二插槽220、第三插槽230和第四插槽240中脱出,第一插槽210、第二插槽220、第三插槽230和第四插槽240的内底壁和第一插条310、第二插条320、第三插条330和第四插条340的底部均设有磁铁条800,第一插槽210、第二插槽220、第三插槽230和第四插槽240分别与第一插条310、第二插条320、第三插条330和第四插条340之间通过磁铁条800进行吸附。

具体的,顶部承托板110的前壁螺接有板夹放置槽900,板夹放置槽900用于防止手术记录用板夹。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需要用到的消毒后的手术器械摆放在第一手术盘410、第二手术盘420、第三手术盘430和第四手术盘440上,将第一手术盘410、第二手术盘420、第三手术盘430和第四手术盘440分别通过第一插条310、第二插条320、第三插条330和第四插条340放置在第一插槽210、第二插槽220、第三插槽230和第四插槽240中,使第一插条310、第二插条320、第三插条330和第四插条340底部的磁铁条800与第一插槽210、第二插槽220、第三插槽230和第四插槽240上的磁铁条800进行磁吸附,防止第一手术盘410、第二手术盘420、第三手术盘430和第四手术盘440从第一插槽210、第二插槽220、第三插槽230和第四插槽240中脱出,并将第一手术盘盖510、第二手术盘盖520、第三手术盘盖530和第四手术盘盖540分别盖在第一手术盘410、第二手术盘420、第三手术盘430和第四手术盘440上,推动本装置进入手术室指定的位置后,将第一手术盘410上的第一手术盘盖510打开,通过旋松旋转固定钮406解除撑梁405与盘体401之间的固定,将撑梁405向上提,即可使盘体401中的手术器械需手持的部分悬空,重新拧紧旋转固定钮406后可将撑梁405重新与盘体401进行固定,由于手术器械的手持部分此时被撑起悬空,方便了手术器械的取用,防止出现由于手术器械与手术盘盘底贴合一时难以拿起的情况,在第一手术盘410使用的同时,应打开最上层的存放抽屉620,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应放在存放抽屉620内,当第一手术盘410使用完毕后,将第二手术盘420从第二插槽210中取出,与第一手术盘410调换位置,并打开第二层的存放抽屉620进行使用后的手术器械的存放,依次类推,直至四个手术盘和四个存放抽屉620均使用完毕后,可将本装置推到消毒部门进行集中的消毒,使本装置可应对多台手术的持续使用,减少中间更换和准备手术器械浪费的时间,且在使用后可将使用后的多台手术所用的手术器械和手术盘进行集中消毒,减少了前往消毒的次数,进一步避免了人力的浪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